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0年7月第48卷第19期脑卒中后抑郁症(Pos-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最为常见的心理障碍,可在1/3的卒中后幸存患者中存在1,常导致患者出现各种不良的心境体验,同时还影响其神经和躯体运动功能的康复,导致远期治疗效果不理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脑卒中后抑郁的早期诊断和积极干预的重要性2。作者通过对90例PSD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旨在进一步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PSD患者的影响,以提高PSD的康复效果。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2008年11月2009年11月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的首次发病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80例,符合1995年第4届全国脑血管
2、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3,均经头颅CT或M RI检查证实为脑血管意外,并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 D-2-R中关于脑血管病所致脑卒中后抑郁的诊断标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 D评分>18分。其中男100例,女80例,年龄4274岁,平均(55.6±13.2岁。病程为2148d,平均为(31±9d。左侧偏瘫110例,右侧偏瘫70例。除外标准:再次发病的脑卒中;严重的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疾患;恶性肿瘤;既往有精神病史;其他导致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的疾病;认知障碍;痴呆;妊娠或哺乳期妇女。随机分组前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知情同意。按住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所有患者随
3、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经济状况、卒中类型和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1.2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脑血管病的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实施以下心理护理干预,每周进行13次,每次约30min,连续4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贺朝里(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益阳临床学院,湖南益阳413000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1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于干预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 D、Barthe
4、l指数(BI和简化Fugl-M eyer运动评分(FM A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HAM 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BI和FM 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的康复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增强其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康复疗效。关键词脑卒中;抑郁;心理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01(201019-68-03Influence of Psychological Nur sing Int er vent ion on Post-st r oke
5、Depr es-sionHE ChaoliYiyang Clinical Institute of Xiangya M edical College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Yiyang413000,ChinaKey wor dsStroke;Depression;Psychological nursing·临床护理·68中国现代医生CHINA MODERN DOCTOR表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HAMD 、BI 和FMA 评分的比较(±s ,分注:与干预前相比较,*P <0.05(t =14.088,5.182,16.909,6.
6、252,14.953,5.023组别n 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9090HAM D干预前干预后BI干预前干预后FMA通过与患者交谈,采用倾听、解释、指认知行为疗法采用认知重建的方法,协助患者找出各家庭支持多与患者家属交流,对其进行如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和康复指导,使家属在生活环境、心理支持、营养支持和督促康复锻炼等方面给予患者社会支持,帮助病患尽快适应角色转变。与家属共同协助患者感知社会支持,懂得主动获取社会支持,建立以家庭为主的社会支持系统,最在限度地发挥社会支持的积极作用。1.3观察指标由经培训的专职护理人员于干预前后采用HAM D 评估患者的抑郁程度,采用Barthel 指数(BI 评估患
7、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采用简化Fugl-M eyer 运动评分(FM A 评估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疗效评估标准:HAM D 评分的减分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痊愈:精神症状消失,减分率>75%;显效:精神症状基本消失,减分率74%50%;有效:精神症状减轻,减分率49%20%;无效:病情无变化或加重,减分率<25%。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4.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分析。HAM D 评分、BI 评分和FM A 评分等实验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 表示,组间数据和组内自身比较采用t 或t '检验,疗效等级资料
8、采用Ridit 分析法,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HAMD 、BI 和FMA 评分的比较干预后观察组的HAM D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BI 和FM A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1。见表1。2.2两组患者康复疗效的比较观察组的康复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见表2。3讨论PSD 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其发生、发展过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认为PSD 的发生可能是生物、心理和社会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研究表明4,认知功能障碍、社会功能缺陷、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社会环境和个性差异是影响
9、PSD 的主要心理社会因素。PSD 不仅对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负面影响,使其致残率和病死率增高,同时也给患者家属带来生理、心理和社会负担,使其生活质量水平下降。因此应高度重视PSD 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社会问题,正确评估其心理状态,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发挥其心理防御机制,改善或消除其抑郁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良好的护患关系是进行心理护理的前提。在心理护理过程中要重视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建立,做好PSD 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给其提供必要的信息,提高其战胜疾病的自信心,调动其主观抗病能力及配合医护治疗的自觉性5。心理支持是心理护理干预的主要特点之一,可充分利用患者的潜在资
10、源与能力,改善其应对方式,提高康复治疗的依从性,在促进其全面康复的过程中起积极作用。刘丽贞等6研究发现,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支持性心理干预可明显提高康复疗效,有利于患者的康复。认知行为疗法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绪和行为的理论,通过认知重建的手段改变患者的不良认知和行为的一种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王弋平等7认为认知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有明显影响,可减轻患者抑郁程度,护理工作中应重视心理认知护理。家属是患者最主要的照顾者和社会支持来源,其消极照顾体验情况、社会心理健康状况和对早期康复的认知水平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8。因此,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PSD 患者家属在提高生活质量和恢复社会功
11、能中的作用,采取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确保PSD 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继而提高PSD 患者的康复水平。本研究采用包括支持性心理干预、认知行为干预和家庭支持等在内的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PSD 患者进行了干预,结果显示,干预后表2两组患者康复疗效的比较n (%(下转第71页组别n 痊愈显效有效无效u 值P观察组对照组909025(27.811(12.242(46.728(31.118(20.032(35.65(5.519(21.1 4.217.00<0.01CHINA MODERN DOCTOR 中国现代医生69观察组的HAM D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BI 和FM A 评分明显
1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经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后PSD 患者的抑郁情绪明显缓解,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肢体运动功能明显增强,这与其他学者9,10的研究结论相一致,提示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对PSD 患者实施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增强其肢体运动功能。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的康复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对PSD 患者实施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还有助于提高患者康复疗效。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增强其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康复疗效。参考文献1
13、张琦君,赵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08,5(1:55-57.2许士奇,勾丽洁.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概况J.临床荟萃,2007,22(11:828-830.3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组委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4陈进英,徐习.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心理社会因素及其治疗进展J.护理研究,2008,22(2:102-103.5王晓斌,崔静,赵继军.脑卒中后抑郁症相关因素与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4(29:3131-3133.6刘丽贞,张丽,陈漫玲.早期支持性心理干预对脑卒中病人康复的
14、影响J.全科护理,2010,8(7:571-572.7王弋平,何建英.脑卒中并发抑郁障碍的认知护理干预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16(7:16-17.8王慧萍,陈京立.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体验的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22:1145-1147.9严秀群,张惠珍,宋小苑.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抑郁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8:21-22.10晁华琳,玄恿.分期心理护理对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的干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12:1121-1124.(收稿日期:2010-05-06激酶5000U/mL 结合负压抽吸的方式进行溶栓后完全
15、畅通4,使用至治疗结束。3统计学处理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P <0.05有统计学意义。4结果护理组3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行颈内静脉置管的护理,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并熟悉颈内静脉解剖部位选择合适的穿刺点,术中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以取得配合,术后加强护理可延长留管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行颈内静脉穿刺成功率100%,导管留置时间最长64d 。由表1可知,通过给予颈内静脉置管的护理措施后,护理组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水电解质失衡、尿潴留、泌尿系感染等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5讨论在抢救危重患者时,及时建立静脉通
16、路是保证抢救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老年脑卒中患者,起病急病情危重,血管弹性差且血管硬化,特别伴有糖尿病的患者周围循环极差,浅静脉充盈度差,穿刺难度大,成功率低,反复穿刺既增加患者的痛苦,又延误抢救时机,即使穿刺成也难以根据病情需要频繁交替使用脱水剂而保留静脉通路。颈内静脉置管在抢救老年脑卒中患者中,表现了独创的优点。特别是需在短时间内快速输入脱水剂或需静脉高频度用药、持续时间长、用药品种多、且多种药物使用有可能对血管产生刺激作用时,采用静脉置管更为明智之举5。颈内静脉置管因其显露清楚,便于护理,不被污染,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我科老年脑卒中患者治疗中充分发挥了颈内静脉置管的优
17、越性,明显减少了穿刺次数及静脉损伤,为患者紧急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同时,也减少了由于反复穿刺引起患者恐惧的心理对护士穿刺技术不满等负面情绪,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颈内静脉置管虽然有许多优点,但它毕竟是有创的输液方式,故应严格掌握适应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准确掌握解剖位置,防止置管不当引起气胸、血胸、神经损伤等。置管成功后,要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定期护理,预防感染。正确掌握封管技术,严防封管不当造成凝血堵管,严防导管打折、导管脱出、空气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充分发挥颈内中心静脉置管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最大应用价值。参考文献1兰艳,杜芸.中心静脉置管在神经外科的应用及护理J.右江医学,2008,6(2:34-36.2王世平.循证护理的理论与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0:1827-1829.3余春华,李俊英,符琰.一例肺癌患者PICC 导管误入胸导管的护理J.护士进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房产抵押贷款保险合同
- 2025年度家居装饰代理销售指定产品合同
- 2025版退休人员假期兼职环境保护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电商年度电商用户增长与活跃度聘用合同
- 2025版塔吊设备购置与租赁管理合同
- 2025年度生态堡坎建设与生态补偿项目合同
- 2025年物联网设备购销合同模板
- 文明路铺位租赁合同范本
- 旅行社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无阳台改造租房合同范本
- 小学教师读书分享活动课件
- 省直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考试题及答案
- 净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GB/T 6974.3-2024起重机术语第3部分:塔式起重机
- 医院管理案例:运用PDCA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 《岳阳楼记》课件
- 第3课象外之境中国传统山水画
- 智慧林业综合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 中秋节猜灯谜良宵美景解灯谜中秋祝福课件
- 安防行业视频监控系统维护方案
- 初高中政治衔接-知识点讲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