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各位计量界的同仁们:各位计量界的同仁们:n 2盐城质量技术监督局盐城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管理计量管理员员培训教材2014年5月 3n 第一节第一节 计量管理的概念计量管理的概念 4计量管理的作用计量管理的作用n1 1、促进全社会测量量值的准、促进全社会测量量值的准确一致;确一致;n2 2、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技术、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技术基础;基础;n3 3、为本单位的经济服务,提、为本单位的经济服务,提高产品质量高产品质量, ,创造经济效益。创造经济效益。5第二节第二节 计量管理的基本任务和内容计量管理的基本任务和内容n计量计量n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
2、动。n计量管理计量管理n确定计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体系中确定计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体系中通过对使用的测量设备、测量方法进行测通过对使用的测量设备、测量方法进行测量控制对获得的测量结果的正确使用,以量控制对获得的测量结果的正确使用,以及对计量保证和计量改进的实施的全部管及对计量保证和计量改进的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n计量管理的四大特性计量管理的四大特性n准确性、溯源性、法制性、统一性准确性、溯源性、法制性、统一性(一致性一致性)、 6 计量管理的任务计量管理的任务n 计量管理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管理和国计量管理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管理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测量技术保证
3、和测量技术民经济发展提供测量技术保证和测量技术服务。服务。n 企业计量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为本公司企业计量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为本公司的产品质量和公司的发展提供的产品质量和公司的发展提供测量技术保测量技术保证证和和测量技术服务测量技术服务而开展的各种各样的管而开展的各种各样的管理活动的总和。理活动的总和。 7企业计量管理涉及的范围和对象企业计量管理涉及的范围和对象n 企业生产活动和经营活动中的企业生产活动和经营活动中的测量设备测量设备管理,测量技术的应用,测量人员的培训,管理,测量技术的应用,测量人员的培训,测量活动的规范,检测实验室的建立测量活动的规范,检测实验室的建立等,等,它涉及企业的质量管
4、理、成本管理它涉及企业的质量管理、成本管理(效率管效率管理理)、能源管理、安全管理、环保管理等所、能源管理、安全管理、环保管理等所有需要量化的管理工作。有需要量化的管理工作。n对象:对象:测量数据、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测量数据、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 8第三节第三节 计量管理的分类计量管理的分类n一、科学计量管理一、科学计量管理n二、应用计量管理二、应用计量管理n 工程(工业、企业)计量管理工程(工业、企业)计量管理n三、法制计量管理三、法制计量管理9一、科学计量管理一、科学计量管理n 实际上是对计量科学研究的方向实际上是对计量科学研究的方向n最终是要实现对全社会测量的最终是要实现对全社会测量的
5、“量和量和单位单位”的统一,使之能适应社会与经的统一,使之能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是计量管理的基础工济发展的需要,是计量管理的基础工作。作。 10n 科学计量管理的对象和范围科学计量管理的对象和范围n1、计量单位制的统一;量和计量单位、计量单位制的统一;量和计量单位n将科学技术和应用领域里杂乱无章的计量将科学技术和应用领域里杂乱无章的计量单位,通过科学的约定量制,使之有序化单位,通过科学的约定量制,使之有序化并形成单位体系,这就是计量单位制度。并形成单位体系,这就是计量单位制度。单位制又是相对稳定,并具有一定约束力单位制又是相对稳定,并具有一定约束力的公约。它是科学计量管理的基础,也是的公
6、约。它是科学计量管理的基础,也是科学计量管理的主要对象。科学计量管理的主要对象。11n2、计量基准体系的建立,计量单位量值、计量基准体系的建立,计量单位量值的复现、保存和应用;的复现、保存和应用;n计量基准计量基准用于统一量值并作为最高依据用于统一量值并作为最高依据的测量标准所给予的专用名称。的测量标准所给予的专用名称。n它是根据计量单位的定义而复现保存的它是根据计量单位的定义而复现保存的具有最高计量学特性的一个或多个量值具有最高计量学特性的一个或多个量值的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的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n它是经国家批准承认作为量值统一的最它是经国家批准承认作为量值统一的最高依据而设置的标准器和标准
7、物质。高依据而设置的标准器和标准物质。12 应用计量管理实际上是测量技术应用计量管理实际上是测量技术应用于当今社会与经济领域时,如何应用于当今社会与经济领域时,如何实现全部测量的实现全部测量的“量和计量单位量和计量单位”的的统一的活动过程。它反映出测量技术统一的活动过程。它反映出测量技术在社会不同行业中的应用的不同特点,在社会不同行业中的应用的不同特点,及测量技术的共同规律,体现出测量及测量技术的共同规律,体现出测量的一致性、统一性的一致性、统一性。 二、应用计量管理二、应用计量管理 工程(工业、企业)计量管理工程(工业、企业)计量管理13应用计量管理的基本内容应用计量管理的基本内容n1、计量
8、器具制造、使用管理计量器具制造、使用管理n2、计量器具的配备、采购、校准、维修;、计量器具的配备、采购、校准、维修;n3、计量人员的资格与技能培训;、计量人员的资格与技能培训;n4、检定与校准实验室的设置和科学管理;、检定与校准实验室的设置和科学管理;实验室认可、实验室认可、 实验室的质量保证体系实验室的质量保证体系17025:2005实验室质量保证体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和监督系的运行和监督n5、测量数据的评估、处理、溯源;、测量数据的评估、处理、溯源;n6、校准报告、证书的规范;、校准报告、证书的规范;n7、测量方法和程序的编制;、测量方法和程序的编制;n8、量值溯源体系的管理、量值溯源
9、体系的管理量值溯源等级图、量值溯源方式、量值溯源等级图、量值溯源方式、n9、测量体系的管理;、测量体系的管理;质量体系中的计量管理、测量管理质量体系中的计量管理、测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体系的建立ISO 10012:200314n 企业在应用计量管理中应做的事:企业在应用计量管理中应做的事:n、企业的计量器具管理、企业的计量器具管理(量值溯源体系的管理)(量值溯源体系的管理)n1、建立台帐、管理目录、编制计量设备量、建立台帐、管理目录、编制计量设备量值溯源计划表(检定周期计划表);值溯源计划表(检定周期计划表);n2、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使用、流转、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使用、流转管理记录;不
10、合格测量设备的处置;管理记录;不合格测量设备的处置;n3、测量设备的内部、外部检定、校准管理、测量设备的内部、外部检定、校准管理记录(证书);记录(证书);n4、强制检定测量设备的管理,、强制检定测量设备的管理,A、B、C分分类的标志管理;类的标志管理;n5、各类计量检测记录(工艺、质检、能源、各类计量检测记录(工艺、质检、能源、安全、环保);安全、环保);15n 、企业的计量技术管理、企业的计量技术管理(实验室管理)(实验室管理)n1、编制计量器具(测量设备)的配备规范;工艺、质量、编制计量器具(测量设备)的配备规范;工艺、质量、能源、安全计量器具配备要求能源、安全计量器具配备要求n2、 建
11、立单位量值溯源体系建立单位量值溯源体系(计量标准的建立)(计量标准的建立);n3、 信息资源与文件控制的管理;(信息资源与文件控制的管理;(工艺文件、产品执行工艺文件、产品执行技术标准、对已建标的单位需要准备检定规程、校准规范技术标准、对已建标的单位需要准备检定规程、校准规范并均为有效版本,根据本单位的实际,编制计量确认规范,并均为有效版本,根据本单位的实际,编制计量确认规范,大型仪器操作规程、检验指导书);大型仪器操作规程、检验指导书);n4、 计量人员能力和培训管理;计量人员的培训计划、培计量人员能力和培训管理;计量人员的培训计划、培训记录、人员资格证书、人员的培训考核;训记录、人员资格证
12、书、人员的培训考核;n5、计量检测场所、计量检测场所(校准、测量实验室校准、测量实验室)的环境条件;的环境条件; n6、 校准方法和程序的编制;校准方法和程序的编制;n7、测量误差与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测量误差与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n8、 测量管理测量管理(计量保证)(计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审核和评审。体系的建立、审核和评审。 16n 、企业的计量数据管理、企业的计量数据管理n1、检测方法、测量过程的验证;、检测方法、测量过程的验证;n2、计量数据的确认;、计量数据的确认;n3、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验证;、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验证;n4、计量数据的分析,统计技术的、计量数据的分析,统计技术的应用
13、应用(控制图)(控制图);17控制图的应用控制图的应用n控制图是对过程质量加以测定,记录并控制图是对过程质量加以测定,记录并进行极值管理的一种用统计方法设计的进行极值管理的一种用统计方法设计的图。主要作用是:监视测量数据是否受图。主要作用是:监视测量数据是否受控,发现失控原因和修正过程参数。控,发现失控原因和修正过程参数。n控制图的类型控制图的类型n1、均值、均值-极差控制图(极差控制图(X-R图)图)n2、均值、均值-标准偏差控制图(标准偏差控制图(X-S图)图) 18质量体系中的计量管理质量体系中的计量管理n构成质量管理体系的四大组成部分都离构成质量管理体系的四大组成部分都离不开计量管理。
14、不开计量管理。n1、资源的策划包含了大量的测量资源和、资源的策划包含了大量的测量资源和策划;策划;n2、生产过程及其要素的质量控制;、生产过程及其要素的质量控制;n3、质量的保证和证实更要以、质量的保证和证实更要以“数据数据”说说话;话;n4、质量改进的重要依据之一。、质量改进的重要依据之一。19组成质量体系的四类要素都包含了测量管理组成质量体系的四类要素都包含了测量管理n1、质量成本的经济性、资源配备的合理性的、质量成本的经济性、资源配备的合理性的评价;评价;n2、质量管理过程控制要素,由测量控制要素、质量管理过程控制要素,由测量控制要素决定(如工艺过程、检验、产品性能测试和验决定(如工艺过
15、程、检验、产品性能测试和验证;证;n3、不合格的判断和测量设备的维护和校准;、不合格的判断和测量设备的维护和校准;n4、人员配置和培训中对测量和检验人员的素、人员配置和培训中对测量和检验人员的素质的要求。质的要求。20 三、法制计量管理三、法制计量管理 测量的准确、可靠、公正和诚测量的准确、可靠、公正和诚信,是法制计量管理的重要特征。信,是法制计量管理的重要特征。法制计量管理应该是法律、行政的法制计量管理应该是法律、行政的强制性和专业技术的科学性完美结强制性和专业技术的科学性完美结合的体现。合的体现。21法制计量的定义法制计量的定义n是计量学中涉及测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仪是计量学中涉及测量单
16、位、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与强制性技术要求和法律要求有关的部分,器与强制性技术要求和法律要求有关的部分,而这些要求是从安全保障和适当测量准确度的而这些要求是从安全保障和适当测量准确度的角度出发,以保障社会公众利益不受损害。角度出发,以保障社会公众利益不受损害。n法制计量的核心领域是社会经济利益有冲突的法制计量的核心领域是社会经济利益有冲突的领域以及需要公众特殊信任的测量领域。是由领域以及需要公众特殊信任的测量领域。是由政府通过法律形式介入这些领域管理的计量工政府通过法律形式介入这些领域管理的计量工作。它涉及计量单位制度和一些测量设备、测作。它涉及计量单位制度和一些测量设备、测量对象、测量方法和程序
17、、测量实验室的法定量对象、测量方法和程序、测量实验室的法定要求及其监督。要求及其监督。22法制计量管理的范围和对象法制计量管理的范围和对象n1、计量立法与制定相关的技术法规。、计量立法与制定相关的技术法规。计量计量立法的依据、计量法与相关法的关系、我立法的依据、计量法与相关法的关系、我国计量法规体系、法制计量管理机构;国计量法规体系、法制计量管理机构;n2、计量单位制的统一、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国家法定计量单位n3、国家计量基准体系的法制管理;、国家计量基准体系的法制管理;n4、校准市场准入条件的法制管理;、校准市场准入条件的法制管理;23n5、部分工作计量器具的法制计量管理;、
18、部分工作计量器具的法制计量管理;使用中使用中计量器具的强制管理计量器具的强制管理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目录、实施强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目录、实施强制检定的方式、检定规程和检定周期的确认、检定证制检定的方式、检定规程和检定周期的确认、检定证书检定标志的管理、计量器具质量管理、计量器具的书检定标志的管理、计量器具质量管理、计量器具的型式批准等型式批准等n6、预包装商品净含量的法制管理;、预包装商品净含量的法制管理;预包装商预包装商品的法制计量要求、预包装商品法制监督管理、品的法制计量要求、预包装商品法制监督管理、“QS”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Q”标注标注净含量,净含量, “C
19、”定量包装商品标志定量包装商品标志. n7、部分标准物质和分析测量程序和方法的法、部分标准物质和分析测量程序和方法的法制管理;制管理;n8、检定、校准实验室的法制管理;、检定、校准实验室的法制管理;n9、法制计量的技术保障及检定机构管理、法制计量的技术保障及检定机构管理24n 企业计量的法制管理企业计量的法制管理n(一)计量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一)计量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n1、法律、法规体系的完美执行(法律、法律、法规体系的完美执行(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及技术规程、规范的执行政法规、规章及技术规程、规范的执行);行);2、计量法规的组织实施;、计量法规的组织实施;n(二)法定计量单位在本公司的实
20、施;(二)法定计量单位在本公司的实施; n(三)计量器具的依法管理(三)计量器具的依法管理 ( 计量器具计量器具制造、使用中的强制管理);制造、使用中的强制管理);25n 三者之间的关系三者之间的关系n 科学计量管理是应用计量管科学计量管理是应用计量管理和法制计量管理的理和法制计量管理的基础基础;应用;应用计量管理是科学计量管理在社会计量管理是科学计量管理在社会与经济各领域中的真正与经济各领域中的真正价值体现价值体现。它反过来又成为科学计量管理发它反过来又成为科学计量管理发展的推动力。而法制计量管理只展的推动力。而法制计量管理只是应用计量管理在特殊领域里加是应用计量管理在特殊领域里加以以强制规
21、范强制规范的部分。的部分。26n科学计量管理科学计量管理-是应用计量管理是应用计量管理和法制计量管理的基础;和法制计量管理的基础;n应用计量管理应用计量管理-是科学计量管理是科学计量管理服务经济社会的价值体现和推动服务经济社会的价值体现和推动力;力;n法制计量管理法制计量管理-是应用计量管理是应用计量管理在特殊领域需要强制规范,体现在特殊领域需要强制规范,体现社会性。社会性。27n 科学科学 计量单位制的统一计量单位制的统一n 计量计量 计量基准体系的建立计量基准体系的建立n 管理管理 通用测量技术、基本物理常数测量技术的研究通用测量技术、基本物理常数测量技术的研究n 与公益性相关的应用理论研
22、究与公益性相关的应用理论研究:如不确定度、如不确定度、n 计量器具制造、使用管理计量器具制造、使用管理 n 应用应用 计量器具的配备、采购、校准计量器具的配备、采购、校准 企业的计量器具管理企业的计量器具管理计量计量 计量计量 计量人员的资格与技能培训计量人员的资格与技能培训管理管理 管理管理 检定与校准实验室的设置和管理检定与校准实验室的设置和管理 n 测量方法和程序的编制测量方法和程序的编制 企业的计量技术管理企业的计量技术管理n 测量体系的管理测量体系的管理n 测量数据的评估、处理、溯源;测量数据的评估、处理、溯源;企业的计量数据管理企业的计量数据管理n 计量单位制的统一计量单位制的统一
23、 n 法制法制 预包装商品、特殊行业的法制管理预包装商品、特殊行业的法制管理n 计量计量 测量程序和方法的法制管理测量程序和方法的法制管理 计量法规的组织实施计量法规的组织实施n 管理管理 部分工作计量器具的法制计量管理部分工作计量器具的法制计量管理n 规章及技术规程、规范规章及技术规程、规范28 什么叫计量管理体系什么叫计量管理体系 完成计量溯源、并且不断地控制测量过完成计量溯源、并且不断地控制测量过程的一种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要素。程的一种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要素。建立计量管理体系目的建立计量管理体系目的 为了得到准确可靠的数据,为企业的生为了得到准确可靠的数据,为企业的生产过程、经营、能
24、源、安全、环保提供产过程、经营、能源、安全、环保提供可靠数据的保证,防止测量设备失准,可靠数据的保证,防止测量设备失准,测量过程失控,给企业带来风险。测量过程失控,给企业带来风险。29计量管理体系的分类n测量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备的要求 P32)n计量保证确认计量保证确认(江苏省企业计量保(江苏省企业计量保证确认规范证确认规范 P202)n计量合格确认计量合格确认(江苏省企业计量合(江苏省企业计量合格确认规范格确认规范 P207)30n计量保证确认与计量保证确认与ISO10012(测量管测量管理体系认
25、证理体系认证AAA、AA、A)的关系的关系n名称不一样名称不一样计量保证确认计量保证确认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测量管理体系认证n标准的要求不一样标准的要求不一样江苏省企业计量保证确认江苏省企业计量保证确认 执行国际标准执行国际标准ISO10012ISO10012:20032003标准中的标准中的有关有关条款条款n发证单位不一样发证单位不一样省质监局省质监局领导签字领导签字 中启计量体系认证中心中启计量体系认证中心n证书的性质不一样证书的性质不一样普通证书普通证书 带有带有A A类标志的证书类标志的证书n执行标准的方法不一样执行标准的方法不一样要素管理要素管理 过程控制过程控制n管理的方式不一样管理
26、的方式不一样五年一次复核五年一次复核 五年内不少于三次外部复审五年内不少于三次外部复审n评审的不符合项数量不一样评审的不符合项数量不一样保证确认少于保证确认少于5 5个个 体系认证少于体系认证少于1515个个n如需要取得如需要取得2A2A证书,证书, 7.2.27.2.2测量过程设计和测量过程设计和8.3.18.3.1不合格测量体不合格测量体系不要求实施系不要求实施( (相当于我省的计量相当于我省的计量保证保证确认确认) )n取得取得1A1A证书,除上述两项外,加上证书,除上述两项外,加上7.3.17.3.1测量不确定度和测量不确定度和8.2.48.2.4测测量管理体系的监视量管理体系的监视(
27、 (相当于我省的计量相当于我省的计量合格合格确认确认) )31计计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n国家国家对测量管理体系实行对测量管理体系实行统一的认证制度统一的认证制度。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坚持政府推动、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坚持政府推动、企业自愿企业自愿的原则。的原则。n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以下简称国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家质检总局) ) 负责推广测量管理体系在企业负责推广测量管理体系在企业中的应用中的应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以下简称国家认监委以下简称国家认监委) )负责测量管理体系认负责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活动的统
28、一管理、监督和综合协调工作。证活动的统一管理、监督和综合协调工作。n 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本行政区域内负在本行政区域内负责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责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32 n(为何采用(为何采用标准)标准) n1. 顾客要求顾客要求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服务时;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服务时;n2. 供方需供方需提供合格的的产品和服务时;提供合格的的产品和服务时;n3. 立法和执法机构立法和执法机构要求提供合格的产品要求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服务时;和服务时;n4.对测量管理体系进行对测量管理体系进行评定和审核评定和审核时。时。n 凡有上述需求的,通过指导和帮助
29、,都凡有上述需求的,通过指导和帮助,都可以依照可以依照标准建立测标准建立测量管理体系,并申请办理量管理体系,并申请办理测量管理测量管理体系的体系的33 n第四节第四节 企业如何做好计量管理工作企业如何做好计量管理工作n大、中型企业大、中型企业-按国际标准要求实施按国际标准要求实施ISO10012:2003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 n-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n中、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小企业计量检测保证规范中小企业计量检测保证规范质技监局量发质技监局量发200061200061号号 江苏省企业计
30、量保证确认规范江苏省企业计量保证确认规范 江苏省企业计量江苏省企业计量合格合格确认规范确认规范34n 江苏省计量协会文件江苏省计量协会文件n 苏计协(苏计协(2013)24号号2013年年9月月10日日n 关于对通过计量保证和计量合格确认的关于对通过计量保证和计量合格确认的 n 企业换发测量管理体系证书的通知企业换发测量管理体系证书的通知n 省计量协会经与中启计量体系认证中心协省计量协会经与中启计量体系认证中心协商,同意经由江苏省局发放的计量保证确认和商,同意经由江苏省局发放的计量保证确认和市局发放的计量合格确认证书(市局发放的计量合格确认证书(2014年年10月月以后到期的)可再发放以后到期
31、的)可再发放“AA”和和 “A”测量管测量管理体系等级级证书。对需理体系等级级证书。对需“AA”证书的企业,证书的企业,只需要补份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材料。今后我省只需要补份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材料。今后我省企业将均能按测量管理体系标准执行,也符合企业将均能按测量管理体系标准执行,也符合国家计量发展规划对企业提出的要求。国家计量发展规划对企业提出的要求。35n n n 第四章第四章 计量保证确认计量保证确认n 第五章第五章 计量合格确认计量合格确认n n n 盐城质量技术监督局盐城质量技术监督局 计量管理人计量管理人员 培训教材培训教材 36 第四章第四章 计量保证确认计量保证确认 37保证确认的依据
32、:保证确认的依据:n一是计量法律法规的要求,一是计量法律法规的要求,n计量法实施细则计量法实施细则第第12条规定: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配备与生产、科研、经营管理相适应的计量检测设应当配备与生产、科研、经营管理相适应的计量检测设施,制定具体的检定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规定本单位施,制定具体的检定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规定本单位管理的计量器具明细目录及相应的检定周期,保证使用管理的计量器具明细目录及相应的检定周期,保证使用的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定期检定。的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定期检定。二是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的要求,二是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的要求,n必须从自身生产经营对计量工作的实际需要出
33、发,必须从自身生产经营对计量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以满足预期使用要求为条件。以满足预期使用要求为条件。38 n第一节第一节 计量保证确认概述计量保证确认概述 P50P50n什么叫计量保证什么叫计量保证n用于保证测量可靠及相应测量准确度的所用于保证测量可靠及相应测量准确度的所有法律、法规、技术、手段、组织机构及有法律、法规、技术、手段、组织机构及必需的全部活动。必需的全部活动。通过计量法制、计量科通过计量法制、计量科学、计量技术、计量组织为基础,保证计学、计量技术、计量组织为基础,保证计量可靠并满足相应测量准确度要求的全部量可靠并满足相应测量准确度要求的全部活动的总称。活动的总称。n计量保证的目的
34、计量保证的目的n保证在测量统一的前提下,以准确可靠的保证在测量统一的前提下,以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来满足社会或组织的需要。测量结果来满足社会或组织的需要。 39计量体系的定义及组成计量体系的定义及组成n计量体系的定义计量体系的定义: P51P51n为实施计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为实施计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过程和资源。n计量体系的基本组成:计量体系的基本组成:n组织结构、程序、组织结构、程序、过程过程和资源。和资源。n 40二、计量保证确认的要求二、计量保证确认的要求和构成:和构成:n 共共12条条: P52P52n总体性要求总体性要求1条:条:计量管理,计量管理,n过程
35、性要求过程性要求8条:条:计量单位、计量设备、计量单位、计量设备、计量检测、贮存与管理、量值溯源、计计量检测、贮存与管理、量值溯源、计量标准、计量检定和不合格计量设备控量标准、计量检定和不合格计量设备控制,制,n基础性要求有基础性要求有3条:条:计量记录、环境条件计量记录、环境条件和计量人员。和计量人员。 41计量保证确认要求计量保证确认要求 对应对应ISO10012:2003标准的要求标准的要求3.1计量管理计量管理5.1 计量职能计量职能 6.1.1人员的职责人员的职责 3.1.1计量方针计量方针5.3质量目标质量目标3.1.2计量组织计量组织5.1计量职能计量职能3.1.3计量文件计量文
36、件6.2.1程序程序 6.2.2软件软件3.1.4审核和评审审核和评审 5.4管理评审管理评审 8.2审核和监视审核和监视3.2计量单位计量单位3.3计量设备计量设备6.3.1测量设备测量设备3.3.1总则总则3.3.2设计与开发设计与开发7.2.2 测量过程设计测量过程设计 7.3.1测量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 3.3.3工艺控制工艺控制7.2.2 测量过程设计测量过程设计 7.3.1测量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 423.3.4终端产品终端产品7.2.2 测量过程设计测量过程设计 7.3.1测量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 3.3.5经营管理经营管理7.2.2 测量过程设计测量过程设计 7.3.1测量不确
37、定度测量不确定度 3.4计量检测计量检测7.2测量过程设计测量过程设计3.4.1总则总则 3.4.2设计与开发设计与开发 7.2.3测量过程实现测量过程实现3.4.3工艺控制工艺控制7.2.3测量过程实现测量过程实现3.4.4终端产品终端产品7.2.3测量过程实现测量过程实现3.4.5经营管理经营管理7.2.3测量过程实现测量过程实现3.5贮存与管理贮存与管理6.3.1测量设备测量设备3.6量值溯源量值溯源7.3.2溯源性溯源性433.7计量标准计量标准7.3.2溯源性溯源性3.8计量检定计量检定3.8.1总则总则7.1.2计量确认间隔计量确认间隔 7.1.3设备调整控制设备调整控制3.8.2
38、强制检定强制检定7.3.2溯源性溯源性3.8.3非强制检定非强制检定7.3.2溯源性溯源性 6.4外部供方外部供方3.8.4检定检定(校准标校准标志志)6.2.4标识标识7.1.3设备调整设备调整控制控制 3.9不合格计量设不合格计量设备备8.3.3不合格测量设备不合格测量设备3.10计量记录计量记录6.2.3记录记录 7.1.4计量确认记录计量确认记录 7.2.4测量过程记录测量过程记录3.11环境条件环境条件6.3.2环境环境3.12计量人员计量人员6.1人力资源人力资源6.1.2能力和培训能力和培训 44第二节第二节 计量保证要求和确认要点计量保证要求和确认要点P54P54n一、计量管理
39、一、计量管理n1、计量方针、计量方针n企业领导人应根据计量法的要求,并结合企企业领导人应根据计量法的要求,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规定本企业的计量方针和计量业的实际情况规定本企业的计量方针和计量目标,目标,并写成文件并写成文件。计量方针企业的计量宗计量方针企业的计量宗旨和方向,体现了企业领导对计量管理的指旨和方向,体现了企业领导对计量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对遵守计量法的承诺。导思想和对遵守计量法的承诺。n计量方针的基本要求应包括企业的组织目标计量方针的基本要求应包括企业的组织目标和顾客的期望和需求。目标既要先进,又要和顾客的期望和需求。目标既要先进,又要可行,便于实施和审查,同企业的实际情况可行,便于实
40、施和审查,同企业的实际情况相适应。相适应。n5.3 质量目标(质量目标(ISO10012:2003标准对质量目标的要求)标准对质量目标的要求) P37P37n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为测量管理体系规定可测量的质量目标。应规定测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为测量管理体系规定可测量的质量目标。应规定测量过程的性能判定客观准则、程序及其控制。量过程的性能判定客观准则、程序及其控制。45n指南指南P38n在不同的组织层次,这种质量目标的例子有:在不同的组织层次,这种质量目标的例子有:n不会因不正确的测量而拒收合格的产品不会因不正确的测量而拒收合格的产品或接受不合格产品;或接受不合格产品;n测量过程失控的发现不超过一天
41、;测量过程失控的发现不超过一天;n按照允许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计量确认;按照允许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计量确认;n不存在不清晰的计量确认记录;不存在不清晰的计量确认记录;n按制定的计划完成所有技术培训项目;按制定的计划完成所有技术培训项目;n测量设备的停机时间减少到规定的百分测量设备的停机时间减少到规定的百分比。比。46质量目标制定的原则质量目标制定的原则n n1.制定的质量目标应是可以制定的质量目标应是可以衡量衡量的;的;n2.应制定测量过程的性能应制定测量过程的性能(如,测量如,测量不确定度不确定度)的的客观判定准则客观判定准则、程序及、程序及其控制方法;其控制方法;n3.质量目标应由组织的质量
42、目标应由组织的不同层次不同层次分分别制定;别制定; 47质量目标的例子:质量目标的例子:na)体系保证不会由于自身测量不准确而接收外单位体系保证不会由于自身测量不准确而接收外单位提供的不合格材料、原料或产品;或拒收外单位提提供的不合格材料、原料或产品;或拒收外单位提供的合格材料、原料或产品;供的合格材料、原料或产品; nb) 体系保证测量过程失控不超过一天就能被发现;体系保证测量过程失控不超过一天就能被发现;nc) 体系保证能够按规定的周期和时间完成所有测量体系保证能够按规定的周期和时间完成所有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工作;设备的计量确认工作;nd) 体系保证计量确认的记录清楚和不能随意涂改;体系保
43、证计量确认的记录清楚和不能随意涂改;ne) 体系保证制定并能够完成对员工技术能力的培训体系保证制定并能够完成对员工技术能力的培训项目;项目; nf) 体系保证测量设备完好使用,仃机时间减少到规体系保证测量设备完好使用,仃机时间减少到规定的百分比。定的百分比。48制定计量管理体系目标制定计量管理体系目标n1.1.质量目标通常依据质量方针制定,质量方质量目标通常依据质量方针制定,质量方针为制定质量目标提供框架,原则是:针为制定质量目标提供框架,原则是:与质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量方针保持一致。n2.2.制定质量目标包括不同职能和制定质量目标包括不同职能和层次层次目标:目标:有总体目标;计量和相关职能
44、部门管理目标;有总体目标;计量和相关职能部门管理目标;校准和测量过程及其控制的质量目标。校准和测量过程及其控制的质量目标。n3.3.质量目标应是质量目标应是可操作、可测量可操作、可测量的,在作业的,在作业层次上应该尽可能定量。层次上应该尽可能定量。n4.4.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 ,能够达到组织所规能够达到组织所规定的预期要求。定的预期要求。可实现,可评价。可实现,可评价。 49n2、计量组织、计量组织P54P54n企业应有明确主管计量工作的企业领导;企业应有明确主管计量工作的企业领导;有归口管理计量工作的机构和计量管理人有归口管理计量工作的机构和计量管理人员;能统一管理本企业
45、计量工作并能发挥员;能统一管理本企业计量工作并能发挥职能作用,职能作用,机构及各类计量管理人员职责机构及各类计量管理人员职责和权限应形成文件。和权限应形成文件。n计量组织应包括公司领导层(计量组织应包括公司领导层(公司分管计公司分管计量工作的领导)量工作的领导)、职能层、职能层(归口管理计量(归口管理计量工作的职能机构)工作的职能机构)、横向层(、横向层(涉及计量的涉及计量的有关科室)有关科室)和基础层和基础层(分厂、车间或班(分厂、车间或班组)组) 。n建立各部门人员的计量工作职责和权限。建立各部门人员的计量工作职责和权限。503、计量文件、计量文件P55P55n企业应编制覆盖本规范要求的计
46、量文件并能企业应编制覆盖本规范要求的计量文件并能有效贯彻执行。计量有效贯彻执行。计量文件一般包括文件一般包括保证体系保证体系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计量技术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计量技术文件三部分。三部分。应规定文件批准、发布和更改的程序,应规定文件批准、发布和更改的程序,使文使文件得到有效控制。件得到有效控制。n文件编制应文件编制应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具有操,具有操作性和可检查性。文件之间应协调一致,表作性和可检查性。文件之间应协调一致,表达清晰准确。是否覆盖计量保证体系标准的达清晰准确。是否覆盖计量保证体系标准的要求。是否经公司领导批准实施。要求。是否经公司领导批准实施
47、。51n4、审核和评审、审核和评审P55P55n企业应对计量保证活动进行定期的审核,企业应对计量保证活动进行定期的审核,以保证计量体系持续有效。并符合本规以保证计量体系持续有效。并符合本规范的要求。范的要求。n应将审核和评审的计划和程序编制成文应将审核和评审的计划和程序编制成文件,件,并记录内部审核和评审的活动及其并记录内部审核和评审的活动及其后的纠正措施。后的纠正措施。n以验证计量活动是否符合计划安排和计以验证计量活动是否符合计划安排和计量体系的要求。量体系的要求。52二、计量单位二、计量单位 P56 P56 n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一律使用国家法定计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一律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
48、位。量单位。n(一)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一)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n长度长度 米米 m;质量;质量 千克(公斤)千克(公斤) kg;时间时间 秒秒 s; 电流电流 安安培培A;n热力学温度热力学温度 开开尔文尔文 K;n物质的量物质的量 摩摩尔尔 mol;n发光强度发光强度 坎坎德拉德拉cd。 53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构成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构成n1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7个)个)n2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2 个)个)n3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21个)个)n4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
49、制单位(16个)个)n5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n6由国际单位制词头和以上单位所构成的由国际单位制词头和以上单位所构成的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 54用于构成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的词头用于构成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的词头 所表示的因素所表示的因素 词头名称词头名称 词头符号词头符号 吉吉咖咖 G 兆兆 M 千千 k 百百 h 十十 da 分分 d 厘厘 c 毫毫 m 微微 纳纳诺诺 n 109 10610310210110110210310610955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适用范围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适用范围n1、制发公文、公报、统计报表;、制发公文、公报
50、、统计报表;n2、编制广播、电视节目,传输信息;、编制广播、电视节目,传输信息;n3、出版、发行出版物;、出版、发行出版物;n4、制作、发布广告;、制作、发布广告;n5、生产、销售产品,标注产品标识,、生产、销售产品,标注产品标识,编制产品使用说明书;编制产品使用说明书;n6、印制票据、票证、帐册;、印制票据、票证、帐册;n7、出具证书、报告等文件;、出具证书、报告等文件;n8、制作公共服务性标牌、标志;、制作公共服务性标牌、标志;n9、国家规定应当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的、国家规定应当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的其它活动。其它活动。56 三、计量设备三、计量设备(测量设备测量设备) P56P56 n企业应根
51、据生产经营的需要,在投产或服务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在投产或服务前配备符合预期使用所要求的计量特性(如前配备符合预期使用所要求的计量特性(如准确度准确度、稳定性稳定性、量程量程、分辨率)的计量设分辨率)的计量设备。备。企业应将计量设备的配备程序编制成文企业应将计量设备的配备程序编制成文件,件,并编制检测能力分析表。并编制检测能力分析表。n计量设备包括:计量设备包括:n设计设计/开发计量设备;工艺控制计量设备;开发计量设备;工艺控制计量设备;终端产品检测计量设备;经营管理、能源管终端产品检测计量设备;经营管理、能源管理、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计量设备理、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计量设备。n总要求:
52、配备相应的计量设备;总要求:配备相应的计量设备;并对检测能并对检测能力进行分析。力进行分析。57测量设备测量设备 measuring equipment measuring equipment P36P36 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它们标准、标准样品(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的组合。测量设备在我国也称为测量设备在我国也称为计量器具、计量设计量器具、计量设备等备等。 1 1、按类型可以分为:、按类型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硬件和软件。硬件。硬件主要包括:装置、仪器仪表、量具、辅主要包括:装置、仪器
53、仪表、量具、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以及用于统一量值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以及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软件主要包括:电子软件、的标准物质;软件主要包括:电子软件、操作手册、文件资料等。操作手册、文件资料等。58 2 2、按、按传递等级传递等级可以分为:计量基准(测量基可以分为:计量基准(测量基准)、计量标准(测量标准)、工作计量器具准)、计量标准(测量标准)、工作计量器具(工作测量器具)。(工作测量器具)。3 3、按、按结构结构可以分为:仪器仪表、实物量具、传可以分为:仪器仪表、实物量具、传感器及其装置、设备、系统、装备、测量链等,感器及其装置、设备、系统、装备、测量链等,标准物质、软件及手册、文件。
54、标准物质、软件及手册、文件。4 4、按、按用途用途可以分为:测量用、检验用、监视用、可以分为:测量用、检验用、监视用、交接用、贸易用、校准用等。交接用、贸易用、校准用等。n 用于测量过程的用于测量过程的软件软件也属于测量设备,应按也属于测量设备,应按照对测量设备的要求进行管理和校准。照对测量设备的要求进行管理和校准。标准物标准物质质属于测量设备,应注意对其管理。属于测量设备,应注意对其管理。 总之,只要是能够用以总之,只要是能够用以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象量值的,都应称为,都应称为测量设备测量设备。59n一、对测量设备的要求一、对测量设备的要求n1.应提供满足计量要求
55、所需的所有测量应提供满足计量要求所需的所有测量设备,并加以标识设备,并加以标识(如设备一栏表如设备一栏表);n2.测量设备在确认有效前应处于有效的测量设备在确认有效前应处于有效的校准状态;校准状态;n3.测量设备应在受控的或满足需要的环测量设备应在受控的或满足需要的环境中使用;境中使用;n4.测量管理体系内还应包括用于监视和测量管理体系内还应包括用于监视和记录影响量的测量设备(如,温湿度计)记录影响量的测量设备(如,温湿度计)60经营管理、能源管理、安全生产和环境保经营管理、能源管理、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计量设备护等计量设备n经营管理:经营管理:大宗、贵重的原材料进厂、出厂物大宗、贵重的原材料
56、进厂、出厂物资的计量以及生产过程中定额指标管理的计量资的计量以及生产过程中定额指标管理的计量。n能源管理:能源管理:分一次能源分一次能源(煤炭、原油、天然气)(煤炭、原油、天然气)、二次能源二次能源(电、焦炭、成品油、蒸气、石油气、水)。电、焦炭、成品油、蒸气、石油气、水)。按能源管理分:按能源管理分:一级计量、二级计量、三级计量一级计量、二级计量、三级计量。n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以及企业安全、环保的要求进和上级主管部门以及企业安全、环保的要求进行实施。行实施。61 计量设备台帐计量设备台帐 单位:单位:第第 页页 共共
57、 页页序序号号单位单位编号编号计量器具计量器具 名称名称规格规格型号型号生产厂家生产厂家出厂出厂编号编号检定检定周期周期检定检定部门部门使用使用人人管理管理类别类别备备注注1 1LS0100LS01000101游标卡尺游标卡尺0-1500-150上海量刃具厂上海量刃具厂5436825436821212市计量市计量测试所测试所金工金工一一B B1212FF0100FF01000303压力表压力表Y100 Y100 0-100-10南京压力表有南京压力表有限公司限公司1352081352086 6市计量市计量测试所测试所储气储气筒筒A A62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
58、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 1987年年7月月10日国家计量局发布日国家计量局发布n计量标准和工作计量器具计量标准和工作计量器具n1、长度计量器具长度计量器具(量块、卡尺、百分表、平板、方箱、水(量块、卡尺、百分表、平板、方箱、水平仪、分度头、角度块、塞规、卡规、环规、塞尺、螺纹平仪、分度头、角度块、塞规、卡规、环规、塞尺、螺纹量规、检测仪器等)量规、检测仪器等)n2、热学计量器具热学计量器具 (热电偶、热电阻、温度计、电子电位(热电偶、热电阻、温度计、电子电位差计、毫伏计、温度变送器、温度控制仪、热流计、热象差计、毫伏计、温度变送器、温度控制仪、热流计、热象仪等)仪等) n3、力学计量器具力学计量器
59、具 (砝码、秤、天平、定量包装机、压力(砝码、秤、天平、定量包装机、压力表、流量计、水表、硬度计、测力机、转速表、速度表等)表、流量计、水表、硬度计、测力机、转速表、速度表等) n4、电磁计量器具电磁计量器具 (电阻箱、电流表、电压表、电能表、(电阻箱、电流表、电压表、电能表、兆欧表、互感器、磁通计、磁强计等)兆欧表、互感器、磁通计、磁强计等)n5、无线电计量器具无线电计量器具(信号发生器、微波功率计、衰减器、(信号发生器、微波功率计、衰减器、场强仪、干扰测量仪示波器、心、脑电图仪等)场强仪、干扰测量仪示波器、心、脑电图仪等) 63n6、时间频率计量器具时间频率计量器具 (频率计(频率计 、原
60、子钟、秒表、原子钟、秒表、电子记时器)电子记时器) n7、声学计量器具声学计量器具(声级计、杂音计、听力计、标准(声级计、杂音计、听力计、标准传声器、滤波器等)传声器、滤波器等)n8、光学计量器具光学计量器具 (照度计、亮度计、标准色板、(照度计、亮度计、标准色板、色差计、白度计、焦距仪、光泽计、屈光度计、验色差计、白度计、焦距仪、光泽计、屈光度计、验光机等)光机等)n9、电离辐射计量器具电离辐射计量器具(标准辐射源、活度计、医用(标准辐射源、活度计、医用辐射源、照射量计等)辐射源、照射量计等) n10、物理化学计量器具物理化学计量器具(电导仪、酸度计、分光光(电导仪、酸度计、分光光度计、色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厂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含完整答案【一套】
- 2025年生产经营负责人安全培训考试试题打印
- 2025年班组安全培训考试试题【考点精练】
- 2025租赁土地种植蔬菜合同
- 2025年依据劳动合同规定合法解雇员工
- 2025宁夏租房合同范本下载
- 2025年垃圾前端收转装备项目建议书
- 2025科技公司合作合同范本
- 2025劳动合同与保密协议
- 2025贷款服务合同金融合同模板
- 短引线保护引出线保护以及T区保护
- 完美公司玛丽艳美的观念
- 浙摄影版(2020)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一课认识计算机(课件)
- 第七讲-信息技术与大数据伦理问题-副本
- 校园安全常识测试题卷
- 建筑用玻璃ccc标准
- 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 眼科门诊病历
- 彝文《指路经》课件
-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课件
- 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TDT1032-201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