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工艺学实验讲义_第1页
酿酒工艺学实验讲义_第2页
酿酒工艺学实验讲义_第3页
酿酒工艺学实验讲义_第4页
酿酒工艺学实验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实验一 啤酒的感官分析一、实验目的 利用感官检验对啤酒的优劣作出判断。二、实验原理 通过用口、眼、鼻等感觉器官检查产品的感官特性,即对啤酒的色泽、香气、滋味及典型性等感官特性进行检查与分析评定。3、 实验器材原瓶啤酒三瓶、放大镜、啤酒起子、温水、秒表、尺子、烧杯(玻璃杯或一次性透明杯)四、实验步骤1、啤酒样品前处理 将待品评样品编号,然后放入冰箱中恒温至12-15,待用。2、 外观的评价透明度 先取原瓶啤酒,将其标签洗掉,根据需要将酒样密码编号,置于明亮处迎光观察。倒酒 将恒温至12-15的啤酒沿品评杯轴线方向平稳匀速倒入洁净的品评杯中,瓶口距杯上方2-3厘米处,待泡

2、沫涌起至杯口处停止倒酒。借助于放大镜于光亮处观察。记录色泽透明、清亮、微亮、微混及浑浊等;对于有沉淀的酒样,则记录为轻沉淀、沉淀或重沉淀等;有时啤酒虽透明,但可以发现小粒游动,浮游物可用离心机使其沉淀,再以显微镜进一步观察。泡沫评价 方法:秒表法测泡沫 原理:在同一构造的器具,在同一温度、固定条件下,测定啤酒泡沫消失速度。 将预先彻底清洗干净已干燥过的玻璃杯置于铁架台底座上,固定铁环于距杯口3cm处。将原瓶啤酒置于15水浴中保持至等温后启盖。立即置瓶口于铁环上,沿杯中心线,以均匀流速将啤酒注入杯中,直至泡沫高度与杯口相齐时止。同时按秒表计时,观察泡沫升起情况。直至泡沫高度与杯口相齐时为止(满杯

3、时间宜控制在4s-8s内)。同时按秒表开始计时。a、等待泡沫稳定后测定泡沫的高度(厘米)。b、观察泡沫升起的情况,记录泡沫的形态(包括色泽及细腻程度)和泡沫挂杯情况。c、泡持性观察,记录泡沫从满杯至消失(露出0.05cm2酒面)的时间,以秒表示。测定时严禁有空气流通,测定前样品瓶应避免振摇。所得结果表示至整数。3、气味和滋味 酒样在15保温至少一小时,启盖后嗅其气味和品尝滋味,根据其气味进行描述。(1)香气 先将注入酒样的评酒杯置于鼻孔下方,嗅闻其香气,摇动酒杯后,再嗅闻有无酒花香气及异杂气味,做好记录。(2)苦味苦味粗糙和后苦, 其原因主要有原料和工艺两大因素。原料因素有: 水总硬度或镁、铁

4、、锰离子含量太高; 酒花质量差或存放时间过长; 麦芽质量差或焙焦温度过高。工艺方面主要有糖化和麦汁过滤时间长, 过量的鞣质、花色苷和脂肪酸进入麦汁; 糖化下料时使用了最后一遍的洗糟水; 冷、热凝固物分离效果不好, 泡盖下沉溶于酒中, 工艺管道长霉, 后贮温度过高, 且有较多的酵母进入贮酒罐; 发酵产生的高级醇和酯类含量偏高等。(3)甜味 啤酒发酵度低或由于酶的作用, 啤酒中残留较多的糖, 会使啤酒出现甜味。(4)酸味正常发酵时, 啤酒中不应积累过多的酸, 适当的有机酸是形成风味需要的。如果啤酒出现较明显的酸味,多因污染产酸菌引起。(5)水果味啤酒中的水果味主要是由酯类形成的, 啤酒中应有适当的

5、酯香, 和酒花香气协调配合, 形成啤酒独特的清爽酒香。有的啤酒出现刺鼻的不愉快香气, 此异常香味常和某一种酯类的含量过高有关, 如乙酸异戊酯含量过高会使啤酒出现水果味, 过多的乙酸乙酯会产生刺激感。酯含量偏高偏低对啤酒风味都不好。麦汁浓度愈高,产生的酯含量也愈高; 加压发酵产生的酯偏高。(6)生青味啤酒的生青味一般被描述为不成熟的气味和口味。它是由于后酵时间太短和后酵工艺不合理造成的。显味物质主要是含硫化合物和含量较高的乙醛。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挥发性硫化物如硫化氢、二氧化硫、二甲基硫、甲硫烯醇和一些低分子硫醇。二氧化硫的口味阈值为1020 mg/L, 而硫化氢的口味阈值仅为0.050.02

6、 mg/L。二甲基硫不高于100 g/L 时对啤酒口味有利, 硫醇低于10 g/L 人们一般感觉不出来。(7)酵母味 酵母味是一种令人不舒服的气味和口味, 酵母自溶时尤其明显。带有酵母味的啤酒往往具有pH 值偏高, 色度偏深和泡沫性能较差的特点。导致啤酒酵母味的原因有: 贮酒温度较高和贮酒时间过长, 酵母自溶并释放出脂肪酸; 管道内生长霉菌, 也会导致啤酒出现酵母。(8)日光味日光味是啤酒发生光化学反应后出现的一种纸板的味道。日光味的发生同时伴有啤酒颜色变浅的现象。日光味形成的机理是, 在光照作用下异律酮的侧链被分解, 分解后的基团与啤酒中含硫氨基酸中的巯基反应生成3-甲基-2-丁烯-1-硫醇

7、。此外还有醛、酮、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等物质也会加速光化学反应和日光味的形成。(9)余味样品被吞下或吐出后出现的与原来不同的特性特征。(10)滞留度样品已经被吞下或吐出后继续感觉到的特性特征。五、实验记录感官指标1号啤酒2号啤酒3号啤酒透明度透明、清亮、微亮、微混、浑浊透明、清亮、微亮、微混、浑浊透明、清亮、微亮、微混、浑浊泡沫高度(cm)泡沫颜色洁白、白、发黄、灰洁白、白、发黄、灰洁白、白、发黄、灰泡沫的粗细细腻、较细腻、较粗糙、粗糙细腻、较细腻、较粗糙、粗糙细腻、较细腻、较粗糙、粗糙泡沫的挂杯挂杯、尚挂杯、不挂杯挂杯、尚挂杯、不挂杯挂杯、尚挂杯、不挂杯泡持性(s)香气0、1、2、3、4、50、

8、1、2、3、4、50、1、2、3、4、5苦味0、1、2、3、4、50、1、2、3、4、50、1、2、3、4、5甜味0、1、2、3、4、50、1、2、3、4、50、1、2、3、4、5酸味0、1、2、3、4、50、1、2、3、4、50、1、2、3、4、5水果味0、1、2、3、4、50、1、2、3、4、50、1、2、3、4、5生青味0、1、2、3、4、50、1、2、3、4、50、1、2、3、4、5酵母味0、1、2、3、4、50、1、2、3、4、50、1、2、3、4、5日光味0、1、2、3、4、50、1、2、3、4、50、1、2、3、4、5余味0、1、2、3、4、50、1、2、3、4、50、1、2、3

9、、4、5滞留度0、1、2、3、4、50、1、2、3、4、50、1、2、3、4、5品尝说明:按顺序品尝三种样品,品尝每种样品之间要有一定时间间隔,并要用温水漱口,每种样品品尝完按顺序进行强度评价。强度表示方法:0代表不存在,1代表弱,2代表较弱,3代表中等,4代表强,5代表很强。实验二 啤酒的总酸测定(指示剂法)1、原理:用酚酞作指示剂进行酸碱中和滴定。2、仪器:锥形瓶:250ml、移液管:10ml、滴定管3、试剂和溶液:酚酞指示剂(5g/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0.1mol/L】4、试样的准备:将恒温至15-20的酒样约300mL倒入1000mL锥形瓶中,盖塞(橡皮塞),在恒

10、温室内,轻轻摇动、开塞放气(开始有“砰砰”声),盖塞。反复操作,直至无气体逸出为止。用单层中速干滤纸(漏斗上面盖表面玻璃)过滤。5、分析步骤:于250mL锥形瓶中装入100mL水,加热煮沸2min。然后加入试样10.0mL,继续加热1min,控制加热温度使其在最后30s内再次沸腾。放置5min后,用自来水迅速冲冷盛样的锥形瓶至室温。加入0.50mL酚酞指示液,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淡粉色为其终点。记录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6、结果计算:试样的总酸含量(即100mL试样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0.1mol/L】的毫升数)按下式计算: X3=10×C2×

11、;V2式中:X3:试样的总酸含量,单位为(ml/100ml)C2: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单位(mol/L)V2: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ml)10:换算成100ml试样的系数。所得结果表示至一位小数。实验三 葡萄酒中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总糖和还原糖测定方法较多,如3,5二硝基水杨酸法、碱性铜试剂法、蒽酮比色法、斐林氏法等。这里只介绍斐林氏法。一、目的学习掌握生产实践中常用的快速定糖方法。 二、原理  还原糖在碱性溶液中能将Ag+,Hg+,Cu2+,Fe(CN)3-等金属离子还原,而糖本身则氧化成各种羟酸,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对还原糖进行定量测定。本实验采用斐林试剂热滴定

12、法,氧化剂是斐林试剂,它是由甲乙两种溶液组成,甲液中含有硫酸铜、次甲基蓝;乙液中含有氢氧化钠、酒石酸钾钠和亚铁氰化钾(黄血盐)。当甲乙两液混合时,硫酸铜和氢氧化钠作用形成氢氧化铜沉淀,由于溶液中存在酒石酸钾钠,它和氢氧化铜形成了可溶性络合物。酒石酸络铜()钾钠盐在与还原糖共热时,二价铜离子即被还原成一价的氧化亚铜红色沉淀。此氧化亚铜与试剂中亚铁氰化钾反应生成可溶性的亚铁氰酸络铜()钾盐。Cu2O + K4Fe(CN)6 + 3 H2O  K2Cu2Fe(CN)6 + 2 KOH + 2

13、 H2O        亚铁氰化钾       亚铁氰酸络铜()钾盐斐林试剂中二价铜的还原力比次甲基蓝强,因此所滴入的标准葡萄糖溶液首先使二价铜还原,只有当二价铜被还原完毕后,才能使次甲基蓝(甲烯蓝)还原为无色,测定中以此作为滴定终点。在测定时先做一对照管(不加样品),用标准葡萄糖滴定求知一定体积斐林试剂中二价铜和次甲基蓝的量,即测定对照管消耗的标准葡萄糖量(A)。再做样品管,样品中还原糖消耗斐林试剂中一部分二价铜,剩余的量再用标准葡萄糖来滴定,即样品消耗的标准葡萄糖量(B)

14、。将(A)减去(B)就可求得样品中还原糖量。 三、器材及试剂:1器材: 葡萄酒    广范试纸pH112。 吸管5毫升(×4),10毫升(×2)   容量瓶100毫升(×3) 烧杯150毫升(×1),100毫升(×1)  三角烧瓶250毫升(×6) 滴定管25毫升(×1)双孔橡皮塞 电炉300W(×1) 天平。 2试剂斐林氏甲液:15g硫酸铜、0.05g次甲基蓝溶于1L蒸馏水中。 斐林氏乙液:50g酒石酸钾钠、54g氢氧化钠、

15、4g亚铁氰化钾溶于1L蒸馏水中。 标准葡萄糖溶液2.5g /L:精确称取2.5000g (称准至0.0001 g )在105-110烘箱内烘干3h并在干燥器中冷却的葡萄糖,用水溶解定容至1000mL。6mol·L-1盐酸; (1+1)5mol·L-1氢氧化钠(200g/L)。次甲基蓝指示液10g /L:称取1.0 g 次甲基蓝,溶解于水中,稀释至100mL。四、操作步骤 1.菲林试剂的标定预备试验:取斐林氏A、B液各5.00mL于250mL三角瓶中,加50mL水,摇匀,在电炉上加热至沸,在沸腾状态下用制备好的葡萄糖标准溶液滴定,当溶液的蓝色将消失呈红色时,加2滴次甲基蓝指示

16、液,继续滴至蓝色消失,记录消耗的葡萄糖标准溶液的体积。正式试验:取斐林氏A、B液各5.00mL于250m L三角瓶中,加50mL水和比预备试验少1mL的葡萄糖标准溶液,加热至沸,并保持2min,加2滴次甲基蓝指示液,在沸腾状态下于1min内用葡萄糖标准溶液滴至终点,记录消耗的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总体积。计算: F=:m×V/1000 1式中:F斐林试剂A、B液各5ml相当于葡萄糖的克数,单位:g; m称取葡萄糖的质量,单位:g; V消耗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总体积,单位:ml。2试样的制备测总糖用试样:准确吸取一定量的样品25mL(V1,)于100mL容量瓶中,使之所含总糖量为0.2-0.4g

17、,加5ml盐酸溶液,加水至20ml,摇匀(因为用的是干红,含糖量比较少,我们之前做的时候采用50mL的具塞试管,吸取25mL葡萄酒,加入5mL盐酸溶液,不需加水)。于68±1水浴上水解15min,取出,冷却。用200g/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中性,调温至20,加水定容至刻度50mL(V2)。测还原糖用试样(见红色字体部分):准确吸取一定量的样品25mL(V1)于100ml容量瓶中,使之所含还原糖量为0.20.4Gg,加水定容至刻度50mL(V2)。2糖的定量测定:按图1-1装置热滴定仪器。在三角瓶中按下表加入各试剂。在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后, 为了保证处于沸腾状态下快速滴定(整个滴定

18、时间在三分钟内完成),在滴定前先从滴定管中加入适量的葡萄糖液,然后在沸腾状态下以45秒一滴的速度,继续自滴定管加入葡萄糖液,直至蓝色消失停止滴定。由于还原型的次甲基蓝遇到空气后又能转为氧化型,而恢复蓝色,因此当滴定到蓝色刚消失,出现黄色时应立即停止滴定,如果再现蓝色切勿继续滴定。以试样代替葡萄糖标准溶液,按斐林试剂的标定中的同样操作,记录消耗试样的体积(V3),结果按公式2计算。 因为实验室买的是干红葡萄酒,测定干葡萄酒或含糖量较低的半干葡萄酒,先吸取一定量样品(V3),于预先装有斐林溶液甲、乙样品各5.00mL的250mL三角瓶中,于沸腾状态下,用葡萄糖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由于还原型的次甲基蓝遇到空气后又能转为氧化型,而恢复蓝色,因此当滴定到蓝色刚消失,出现黄色时应立即停止滴定,如果再现蓝色切勿继续滴定。记录消耗的葡萄糖标准溶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