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和一级带传动_第1页
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和一级带传动_第2页
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和一级带传动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题目 V带一单级圆柱减速器学院浙江经贸班 级数控技术102设计者_完成日期_指导老师_张书博物胆怨貿織當抜舟涉縊ZHEJIANG ECONOMIC a TRAM POLYTECHNIC目录第1章设计任务书-1 -1.1题目-1 -1.2设计课程内容-1 -1.3 设计工作量:-1 -1.4 课程设计计划1周)-1 -第2章电动机的选择计算-3 -2.1电动机类型和结构的选择 -3 -2.2电动机功率的选择-3 -2.3确定电动机转速-3 -2.4电动机型号的确定-3 -第3章传动装置运动、动力参数计算 -4 -3.1总传动比的确定-4 -3.2分配各级传动比-4 -3

2、.3计算各轴转速-4 -3.4计算各轴的功率-4 -3.5计算各轴转矩-4 -3.6传动装置运动、动力参数汇总表 -5 -第4章齿轮传动设计-6 -4.1选择齿轮材料并确定许应应力 -6 -4.2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计算-6 -第5章轴的设计计算-9 -5.1 输入轴的设计计算: - 9 -5.2 输出轴的设计计算 - 11 -5.3 轴初步设计绘制轴结构草图 - 13 - 第 6 章 轴承的选择 - 14 -6.1 主动轴轴承的校核 - 14 -6.2 从动轴轴承的校核 - 14 - 第 7 章 箱体及附件设计 - 15 -7.1 键连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 15 -7.2 减速器附件的选择

3、- 15 -7.3 润滑与密封 - 15 -第 8 章 设计小结 - 16 - 参考文献第1章设计任务书1.1题目设计一用于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的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总体布置简图如下:斛动2 运虧3 SH柱齿範减連棒4 戰轴器5 电洲$卷筒图1传动方案设计简图工作条件:带式输送机连续单向运转,工作平稳无过载,空载起动,输送带速度允许 误差土 5% ;两班制工作 每班按8小时计算),使用期限 10年,小批量生产。原始数据具体如下:1)运输带工作拉力 FKN): 1.12)卷筒的直径Dmm: 2503)运输带速度Vm/s): 1.501.2设计课程内容 1)传动方案的分析和拟定;2)电动机的选择,传

4、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计算;3)传动零件的设计 带传动、单级齿轮传动);4)轴和轴承组合设计 轴的结构设计,轴承组合设计,低速轴、弯扭组合强度校核,低速 轴上轴承寿命计算);5)键的选择及强度校核 低速轴上键的校核);6)联轴器的选择;7)减速器的润滑与密封;8)减速器装配草图俯视图设计 箱体、附件设计等);9)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1.3设计工作量:1)减速器装配图1张A1图纸);2)设计计算说明书 1份,30004000字。1.4 课程设计计划2周)1)设计准备3课时)3)传动装置总体设计18课时)4)装配图设计12课时)5)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9课时)第2章电动机的选择计算2.1电动机类

5、型和结构的选择因为本传动的工作状况是:载荷平稳、单向旋转。所以选用常用的封闭式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2.2电动机功率的选择传动装置的总功率:由设计手册得,V型带传动的效率:0.96滚动轴承 一对)的效率:0.98圆柱齿轮 闭式)的效率:0.97齿轮联轴器的效率:0.99绞车卷筒的效率为:0.96电动机所需的工作功率:2.1确定电动机转速计算卷筒的工作转速:按手册推荐的传动比合理范围,取圆柱齿轮传动一级减速器传动比范围I1 =36。取V带传动比I2=24,则总传动比理时范围为I总=624。故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n 筒=计算合成弯矩MC=(MC12+MC221/2=12.32+33.821/2

6、=36.2N m(5计算当量弯矩转矩产生的扭剪力按脉动循环变化,取a =1,截面C处的当量弯矩:Mec=MC2+( aT321/2=33.82+(1 X 151.6921/2=912.7N m(6校核危险截面C的强度d e=Mec/0.1d43=912.7/0.1 X 493=56.4MPa r -1b=60MPa该输出轴强度足够。5.3轴初步设计绘制轴结构草图根据轴上零件的位置,齿轮、套筒、左轴承、轴承盖和联轴器左端装配,右轴承从右端 装配,轴上零件要做到定位准确固定可靠。轴承采用角接触球轴承,嵌入式轴承盖,使轴系 两端固定,齿轮通常采用油浴润滑,轴承采用脂润滑。第6章轴承的选择6.1主动轴

7、轴承的校核根据已知条件,轴承预计寿命16X 365 X 10=58400小时。1 )计算当量载荷P1、P2II X I由课本P183表10-10查得,X=1 , Y=0 , 两轴承径向反力:Fr1=Fr2=300.4N,初选两轴承为角接触球轴承。根据课本P279=1.5 X (1 X 300.4+0=450.6NP2=fp(X2FR1+y2FA2=1.5 X (1 X 300.4+0=450.6N(2轴承寿命计算T P1=P2 故取 P=450.6N深勾球轴承 =3查设计手册得:6005C角接触球轴承型额定静载荷.,基本当量动载荷二一I,根据课本 P279表16-8得:ft=1。由课本 P27

8、8 =16670/537.88 X (1 X 10000/450.6=338747h58400h预期寿命足够6.2从动轴轴承的校核 1)计算当量载荷Pi、P2两轴承径向反力:由课本 P183表 10-10 查得,X=1 , Y=0 ,Fr1=Fr2=626.95N,初选两轴承为角接触球轴承。根据课本P279=1.5 X (1 X 626.95+0=940.425NP2=fp(X2FR1+y2FA2=1.5 X (1 X 626.95+0= 940.425N(2轴承寿命计算T P1=P2 故取 P=940.425N深沟球轴承 =3查设计手册得:6009深沟球轴承型额定静载荷丨,基本当量动载荷-.

9、I,根据课本 P279表16-8得:ft=1。由课本P278 =16670/119.42 X (1 X 21000/940.425 =154433h58400h预期寿命足够第7章箱体及附件设计7.1键连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表7.1键连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选择代号直径mm工作长度mm工作咼度mn)转矩n m极限应力MPa高 速键 6X 6X 4020523148.230.9轴低键 10X 8 X 6032454787.672.9速 轴键 14X 9X 3649824.5845.689.5因为键采用静联接,冲击轻微,所以许用挤压应力为I,所以上述键皆安全。7.2减速器附件的选择通气器:因为在室内使用,

10、选通气器 油面指示器:选用游标尺M16;起吊装置:采用吊环螺钉;放油螺塞:选用外六角油塞及封油圈7.3润滑与密封齿轮的润滑采用浸油润滑,低速级周向速度为一次过滤),采用 M18X 1.5 ;M16X 1.5。1.81m/s,为了避免齿轮搅油时沉积的金属微粒泛起,齿顶到油池底部的距离应大于3050mm取为50mm滚动轴承的润滑轴承采用脂润滑,安装零件时,应有封油环。润滑油的选择L-AN15润滑齿轮与轴承用同种润滑油较为便利,考虑到该装置用于小型设备,选用油。7.4.4 密封方法的选取 选用凸缘式端盖易于调整,采用闷盖安装骨架式旋转轴唇型密封圈实现密封。密封圈型 号按所装配轴的直径确定为 JB/Z

11、Q4606-1986 。轴承盖结构尺寸按用其定位的轴承的外径决定。第8章设计小结十七周的到来 , 我们就开始了我们为期两周的机械课程设计。早就听学长学姐说, 这一课程的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带着打硬仗的思想开始了我的课程设计。在开始的时候我们一头 雾水。看看旁边同学懂的也不多。这样我们就开始了我们的设计过程。但是在这一个慢慢设 计的过程中我们慢慢的体会到机械设计的一些过程,和思维方式。一切都有它的标准,就是 一个螺母也要我去认真查表。在这样一个气氛中我们小组团队合作,有的画图纸,有的写设 计说明书。课程设计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而且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们明白

12、了自己原来知识还比较欠缺。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太多。通过 这次课程设计,我们才明白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应该不断 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知识和综合素质。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们小组互相帮助,有什么不懂的大家在一起讨论,听听不同的看 法使我们更好的理解知识。这次的课程设计让我看到了团队的力量,我认为我们的工作是一 个团队的工作,团队需要个人,个人也离不开团队,必须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曾经因为实践经验的缺乏失落过,也曾经零件成功而热情高涨。 生活就是这样,汗水预示着结果也见证着收获。总之,不管学会的还是学不会的的确觉得困 难比较多,真是万事开头难,不知道如何

13、入手。最后终于做完了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此 外,还得出一个结论:知识必须通过应用才能实现其价值!有些东西以为学会了,但真正到 用的时候才发现是两回事,所以我认为只有到真正会用的时候才是真的学会了。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资料,与同学交流经验和自学,并向老师请教等 方式,使自己学到了不少知识,也经历了不少艰辛,但收获同样巨大。在整个设计中我们懂 得了许多东西,也培养了我们独立工作的能力,树立了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信心,相信会对今 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大大提高了动手的能力,使我们充分体会到了在 创造过程中探索的艰难和成功时的喜悦。对我们而言,知识上的收获重要,精神上的丰收更加。让我们知道了学无止境的道理。 我们每一个人永远不能满足于现有的成就,人生就像在爬山,一座山峰的后面还有更高的山 峰在等着你。挫折是一份财富,经历是一份拥有。这次课程设计必将成为我人生旅途上一个 非常美好的回忆。参考文献【 1】机械设计课程上机与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程志红,唐大放主编,2006 年 10月第 1 版;【 2】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王昆,何小柏,汪信远主编,1995 年 12月第一版;2006 年 5 月第 53】机械设计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杨可桢,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