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知识点归纳_第1页
《桃花源记》知识点归纳_第2页
《桃花源记》知识点归纳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桃花源记知识点归纳一.填空1、写桃花林景色优美的句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写桃花源环境优美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 闻。3、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4、文中与陆游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句子:复行数十步, 豁然开朗。5. 文中写老人及孩子肖像神态的句子:黄发垂看,并怡然自乐。6、桃花源人见渔人乃大惊的原因是: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 人间隔。7、总写渔人进入桃花时的感受的成语是:豁然开朗.这个成语现在的意思是:从

2、黑暗狭窄 突然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某种道理。8、桃花源记虚构了一个安乐宁静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一幅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的生活 图景,反映了广大人民人人和睦相处安居乐业 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乱,向往和平安定 的生活的愿望。9、桃花源记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按照发现桃源-一访问桃源一-离开桃源的顺序来叙 述了渔人的所见所闻,层次淸晰。10. 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彖)的语句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12、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漁人"欲穷其林”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13、本文中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

3、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14、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宁的句子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 着,悉如外人。黄发垂看,并怡然自乐。15、本文中明显了桃花源人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的句子是:黄发垂看,并怡然自乐。16、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 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二、理解性默写1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交代桃花源的人来历的句子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3

4、“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4 “村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暗示了桃花源中人不愿也不屑与世俗交往的心情,同时也 为漁人出而复寻,“不复得路”,埋下伏笔。5.“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表明桃花源中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虽“叹惋”却仍然想继续 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 桃花源中人厌恶源外战争,追求了静、和平.幸福的生活;桃花源中景色很美。6最后写想重入桃花源“不复得路”,刘子骥“规往”而“未果”的意图是什么?表明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说明有很多人向往着桃花源。7“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5、39;”这句话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表明桃花源人不希望外面的人来打扰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定的生活,也为下文写渔人出桃源 后带人寻找桃花源却迷路埋下伏笔。8村中人听渔人“具言所闻”后.为什么'皆叹惋?他们为桃花源外的人们在改朝换代的战争所遭受的灾难而叹惋,为桃花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 和平生活而叹惋惜。9“诣太守,说如此”句中“如此”包括了哪些内容?f状以及归途中所做的标记等。包括的内容有:渔人发现桃源拜访桃源的经过.村中人的生、10.根据作者对桃花源的描述,用自己的话说说,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社会平等,没有战乱,没有压迫;人们热情好客,和睦相处 安居

6、乐业11 作者虚构了一个安左和平的世外桃源.它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 想感情? 反映出当时人民生活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寄托了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和批判,对和平安宁的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12. 你认为这样的美好社会在当时能够实现吗,为什么?不能实现。因为当时还处于封建社会,劳动人民不可能摆脱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况且只要存 在贫富差距,就会有阶级,就会有剥削和圧迫,人人平等的社会只能是幻想。13. 为什么在文章的结尾写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这样一个情节? 表明桃花源是无法追寻的,暗示这是一个虚构的无法实现的理想世界。14课文是怎样交代发现桃花源的原因、时间、人物的?原因:忘路之远近一迷路时间:晋太 元中人物:渔人15渔人“从口入”,看到了桃源怎样的美景?既有自然景象,又有生活美景。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 陌交通,鸡犬相闻。”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16渔人来到桃花源,村子里的人如何对待渔人的?这反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风气?“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17桃花源中的人为什么“不复岀” ?说明了桃花源人安居乐业,也反映了他们饱受战乱之苦,对外界的战乱抱“厌而远之”的态度。 18桃花源人与渔人交谈后,为什么“皆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