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36学时)习题+答案2011_第1页
生物化学(36学时)习题+答案2011_第2页
生物化学(36学时)习题+答案2011_第3页
生物化学(36学时)习题+答案2011_第4页
生物化学(36学时)习题+答案201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蛋白质化学(一) 选择题1. 下列氨基酸含有吲哚环的氨基酸是 ,含有咪唑环的氨基酸是 :a. Met b. Phe c. Trp d. Val e. His2. 下列哪一种氨基酸0? a. Val b. Leu c. Phe d. Gly e. Glu3. 在生理pH条件下,具有缓冲作用的氨基酸残基是:a. Tyr b. Trp c. His d. Lys e. Thr4. 在pH10的谷氨酸溶液中,下列哪一种结构形式占优势?a.羧基氨基都解离 b.只羧基解离 c.只羧基解离 d.羧基与羧基都解离5. 天冬氨酸的pK1=2.09, pK2 =3.86,pK3=9.82,则其等电点为:a.

2、2.09 b. 2.97 c. 3.86 d. 6.84 e. 9.826. 分子中含有两个不对称碳原子的氨基酸是:a. Pro b. Tyr c. Ser d. Arg e. Thr7. 氨基酸不具有的化学反应是:a.双缩脲反应 b. 茚三酮反应 c. DNFB反应 d. PITC反应 e. 甲醛滴定8. 测定一个五肽的氨基酸顺序的最好方法是:a. DNFB法 b. 氨肽酶法 c. PITC法 d. 羧肽酶法 e. 片段重叠法9. 下列关于还原型谷胱甘肽结构或性质的叙述,哪一种是错误的?a.含有两个肽键 b.胱代表半胱氨酸 c. 谷氨酸的COOH参与了肽键的形成 d.含有一个巯基 e.变成氧

3、化型谷胱甘肽时脱去的两个氢原子是由同一个还原型谷胱基肽分子所提供的10. 可使二硫键氧化断裂的试剂是:a. 尿素 b. 巯基乙醇 c. 溴化氰 d. 过甲酸 e. 以上都不是11. 在一个肽平面中含有的原子为:a. 3 b. 4 c. 5 d. 6 e. 712. 下列有关螺旋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氨基酸残基之间形成的C=O与H-N=之间的氢键使螺旋稳定b.减弱侧链基团R之间不利的相互作用,可使螺旋稳定c.疏水作用使螺旋稳定 d.在某些蛋白中,螺旋是二级结构中的一种结构类型e.脯氨酸和甘氨酸的出现可使螺旋中断13. 下列关于二硫键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二硫键是两条肽链或者同一条肽链

4、的两分子半胱氨酸之间氧化后形成的b.多肽链中的一个二硫键与巯基乙醇反应可形成两个巯基c.二硫键对稳定蛋白质的构象起重要作用d.在某些蛋白质中,二硫键是一级结构所必需的(如胰岛素)e.二硫键对于所有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是必需的14. 下列维持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的化学键的叙述,哪个是错误的?a.疏水作用是非极性氨基酸残基的侧链基团避开水、相互聚积在一起的现象b.在蛋白质分子中只存在-C=O与H-N=之间形成氢键c.带负电的羧基与氨基、胍基、咪唑基等基团之间可形成盐键d.在羧基与羟基之间也可以形成酯键e.-CH2OH与-CH2OH之间存在着范德华作用力15. 一条含有105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链,若只存在

5、螺旋,则其长度为 。 a. 15.75nm b. 37.80nm c. 25.75nm d. 30.50nm e. 12.50nm16. 一纯品血红素蛋白含铁0.426%,其最小分子量为多少道尔顿(Fe56)?a. 11500 b. 12500 c. 13059 d. 13146 e. 1401517. 用下列方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时,哪种方法需要完整的肽键?a.双缩脲法 b.凯氏定氮 c.紫外吸收 d. 茚三酮反应 e. 氨试剂反应18. 氨基酸与蛋白质共有的性质是:a. 胶体性质 b. 沉淀反应 c. 变性性质 d. 两性性质 e. 双缩脲反应 19. 加入哪种试剂不会导致蛋白质的变性?a.

6、尿素 b. 盐酸胍 c. SDS d. 硫酸铵 e. 二氯化汞20. 下列何种变化不是蛋白质变性引起的?a. 氢键断裂 b. 疏水作用的破坏 c. 亚基解聚 d. 生物学性质丧失 e. 分子量变小21. 下列哪一项因素不影响蛋白质-螺旋的形成?a.碱性氨基酸相近排列 b. 酸性氨基酸相近排列 c. 脯氨酸的存在d. 丙氨酸的存在 e. 甘氨酸的存在22. 下列关于肽平面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中的C-N键比一般的长 b. 肽键的C及N周围的三个键角之和为3600c. 中的六个原子基本上处于同一个平面 d.肽键中的C-N键具有部分双键性质e.-碳原子参与形成的单键可以旋转23. 为了充分还

7、原RNA酶,除了应用-巯基乙醇外,还需要:a. 过甲酸 b. 尿素 c. 调节pH到碱性 d. 调节pH到酸性 e. 加热到5024. 蛋白质三维结构的构象特征主要取决于:a.氨基酸的组成、顺序和数目 b.氢键、盐键、范德华力和疏水力等构象维系力c.温度、pH和离子强度等环境条件 d.肽链间及肽链内的二硫键e.各氨基酸间彼此借以相连的肽键25. 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特征是:a.分子中必定含有辅基 b.含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多肽链c.每条多肽链都具有独立的生物学活性 d.依赖肽键维系蛋白质分子的稳定 e.以上都不对26. 每个蛋白质分子必定具有的结构是:a. -螺旋结构 b. -片层结构 c. 三

8、级结构 d. 四级结构 e. 含有辅基27. 蛋白质的特异性及功能主要取决于a.各氨基酸的相对含量 b.氨基酸的种类 c.氨基酸序列 d.非氨基酸物质28. 在寡聚蛋白质中,亚基间的立体排布、相互作用以及接触部位间的空间结构称之为a.三级结构 b.缔合现象 c.四级结构 d.变构现象(二)填空题1 天然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2 带电氨基酸有氨基酸与氨基酸两类,其中前者包括、,后者包括、。3 氨基酸的等电点用表示,其含义是。4 当氨基酸溶液的pHpI时,氨基酸以离子形式存在;当pH>pI时,氨基酸以离子形式存在。5 脯氨酸是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生成色物质。6 含有羟基的天然氨基酸有、和。7

9、一般规律是:在球蛋白分子中性氨基酸侧链位于分子内部,性氨基酸侧链位于分子表面。8 变性蛋白质的主要特征是丧失,其次是性质改变和降低。9 螺旋中相邻螺圈之间形成链内氢键,氢键取向几乎与平行。氢键是由每个氨基酸的与前面隔三个氨基酸的形成的,它允许所有的都能参与氢键的形成。10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作用力是。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作用力是。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作用力是。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是。作用力是。11 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病是一种人类的病,1910年发现是由于分子中亚基的氨基酸组成的微小差异造成的。12 稳定蛋白质胶体状态的因素是蛋白质分子上的及。13 蛋白质溶液是亲水胶体,它具有一般胶体溶液的共同性

10、质,如:、和。14 破坏蛋白质胶体溶液稳定因素的因素有、和。15 超离心技术的S是,单位是。16 两性离子是指。17 和是破坏螺旋的氨基酸。前者不是一个真正的氨基酸;后者没有同分异构体。18 维系蛋白质构象的作用力有、。19 Pauling等人提出的蛋白质螺旋模型中:每圈螺旋包含氨基酸残基,高度为。每个氨基酸残基沿轴上升并旋转100。20 胶原蛋白是由股左旋肽链组成的右旋结构。21 两条相当伸展的肽链(或同一条肽链的两个伸展的片段)之间形成氢键的二级结构称为22 蛋白质沉淀作用的实质是23 蛋白质主链构象的结构单元包括_、。(三)是非判断题1. 天然氨基酸都具有一个不对称的碳原子。2. 在天然

11、氨基酸中只限于能与亚硝酸反应,定量放出氮气。3. 由于静电作用,在等电点时氨基酸溶解度最小。4. 两性离子氨基酸在溶液中,其正负离子的解离度与溶液p无关。5. 氨基酸的等电点可以由其分子上解离基团的解离常数来确定。6. 溶液的p可以影响氨基酸的p值。7. 公式p(pp)是计算酸性或碱性氨基酸p的公式。8. 分子中含有基,故能参与体内一些氧化还原反应。9. 天然蛋白质螺旋为右手螺旋。10. 多肽链能否形成螺旋及螺旋是否稳定与其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直接有关。11. 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它的构象。12. 有一小肽,用测末端的方法未测出游离的,则此肽必为环肽。13. 当某一氨基酸晶体

12、溶于pH7.0的水中后,所得溶液的pH为8.0,则此氨基酸的pI点必大于8.0。14. 一般说来,蛋白质在水溶液中,非极性氨基酸残基倾向于埋在分子的内部而不是表面。15. 在多肽链中的主链中,C-C和N- C键能够自由旋转。16. 蛋白质中一个氨基酸残基的改变,必定引起蛋白质结构的显著变化。17. 肽键是双键,所以不能够自由旋转。18. 在每一种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排列顺序都是一定的,而不是随机的。19. 蛋白质变性后溶解度降低,主要是因为电荷被中和及水膜被去除所引起的。20. 大多数蛋白质的主要带电基团是由它的N末端的氨基酸和C-末端的氨基酸所贡献。21. 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一级结构

13、)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它的三维构象。22. 蛋白质变性后,其空间结构由高度紧密状态变成松散状态。23. 蛋白质构象是蛋白质分子中的原子绕单键旋转而产生的蛋白质分子中的各原子的空间排布。因此,构象并不是一种可以分离的单一立体结构形式。(四)名词解释1. 构象(conformation)2. 构型(configuration)3肽平面(peptide plane)4螺旋(helix)5折叠或折叠片(pleated sheet)6转角(turn)7无规卷曲(random coil)8寡聚蛋白(oligomeric protein)9简单蛋白(simple protein)10结合蛋白(conjugate

14、d protein)11蛋白质的变性作用(denaturation)12蛋白质的复性(renaturation) (五)问答及计算题1. 测得一种蛋白质分子中Trp 残基占总量的0.29,计算该蛋白质的最低分子量。2一种蛋白质按其重量含有1.65亮氨酸和2.48异亮氨酸,计算该蛋白质的最低分子量。3. 聚赖氨酸在pH7时呈无规线团,在pH10时则呈-螺旋,为什么?4多肽链片段是在疏水环境中还是在亲水环境中更利于螺旋的形成?为什么?2 核酸化学(一) 选择题1. DNA碱基配对主要靠:a. 范德华力 b. 氢键 c. 疏水作用 d. 盐键 e. 共价键2. 双链DNA之所以有较高的熔解

15、温度是由于它含有较多的:a. 嘌呤 b. 嘧啶 c. A和T d. C和G e. A和C3. DNA与RNA两类核酸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a.空间结构不同 b.所含碱基不同 c. 核苷酸之间连接方式不同d.所含戊糖不同 e.在细胞中存在的部位不同 4. 在一个DNA分子中,若A所占摩尔比为32.8%,则G的摩尔比为,T的摩尔比为,C的摩尔比为: a.67.2% b.32.8% % d.65.6% e.16.4% 5. 稳定DNA双螺旋的主要因素:a.氢键 b.与Na+结合 c. 碱基堆积力 d.与Mn2+、Mg2+的结合 e.与精胺、亚精胺的结合6. 某DNA分子的(A+T)含量为90%,其Tm

16、值为:a.93.2 b.73.4 c.106.2 d.89.8 e.以上都不对 7. 下列核酸变性后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共价键断裂,分子量变小 b.紫外吸收值增加 c.碱基对之间的氢键被破坏d.粘度下降 e.比旋值减小8. 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a.2,3-磷酸二酯键 b.2,5 -磷酸二酯键 c.3,5 -磷酸二酯键 d.氢键 e.离子键9. 下列哪一种碱基只存在于RNA而不存在于DNA:a.腺嘌呤 b.胞嘧啶 c.胸腺嘧啶 d.尿嘧啶 e.鸟嘌呤10. 有关DNA双螺旋结构,下列叙述哪一种是错误的?a.DNA二级结构中都是由两条多核苷酸链组成 b.DNA二级结构中碱基不同,

17、相连的氢键数目也不同c.DNA二级结构中,戊糖3-OH与后面核苷酸的5-磷酸形成磷酸二酯键d.磷酸与戊糖总是在双螺旋结构的内部 e.磷酸与戊糖组成了双螺旋的骨架11. 下列关于核酸结构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在双螺旋中,碱基对形成一种近似平面的结构 b.G和C之间是2个氢键相连而成c.双螺旋中每10对碱基对可使螺旋上升一圈 d.双螺旋中大多数为右手螺旋,但也有左手螺旋e.双螺旋中碱基的连接是非共价的结合12. 有关RNA二级结构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RNA二级结构大多数是以单链形式存在 b.RNA二级结构可呈发卡结构 c.RNA二级结构中有时可形成突环 d.RNA二级结构中有稀有碱基e

18、.RNA二级结构中一定是A不等于U,G不等于C13. 单链DNA:5-pCpGpGpTpA-3',能与下列哪一种RNA单链分子进行杂交?a.5'-pGpCpCpTpA-3' b.5'-pGpCpCpApU-3' c.5'-pUpApCpCpG d.5'-pTpApGpGpC-3' e.5'-pTpUpCpCpG-3'(二) 填空题1.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_于_年提出的. 2. 核苷酸除去磷酸基后称为_。3. 脱氧核糖核核酸在糖环_位置不带羟基。4. _RNA分子指导蛋白质合成,_RNA分子用作蛋白质合成中活化氨

19、基酸的载体。5. 染色体由和组成。6. 双螺旋DNA的熔解温度Tm与、和有关。7. DNA的稀盐溶液加热至某个特定温度,可使其理化物质发生很大变化,如和,这种现象叫做。其原因是由于。8. DNA双螺旋稳定因素有、和。9. DNA双螺旋直径为nm,双螺旋每隔nm转一圈,约相当于个核苷酸对,糖和磷酸位于双螺旋的侧,碱基位于侧。10.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由、和组成,其中又可分为碱和碱。11. 嘌呤环上的第位氮原子与戊糖的第位碳原子相连形成,通过这种相连而成的化合物叫。12. 嘧啶环上的第位氮原子与戊糖的第位碳原子相连形成,通过这种相连而成的化合物叫。13. 因为核酸分子中含有嘌呤碱和,而这两种物

20、质又均具有,故使核酸对的波长有紫外吸收作用。14. 核酸可分为 和 两大类,前者主要存在于真核细胞的 和原核细胞的 ,后者主要存在于细胞的 。15. 组成DNA的两条多核苷酸是 的,两链的碱基序列 ,其中 与 配对,形成 个氢键; 与 配对,形成 个氢键。(三) 是非判断题1. 在DNA变性过程中总是G-C对丰富区先熔解分开。2. RNA的局部螺旋区中,两条链之间的方向也是反向平行的。3. 不同来源DNA单链,在一定条件下能进行分子杂交是由于它们有共同的碱基组成。4. 核酸变性时紫外吸收值明显增加。5. 在体内存在的DNA都是以Watson-Crick提出的双螺旋结构形式存在的。6. 在一个生

21、物个体不同组织中的DNA,其碱基组成不同。7. 用3H胸苷嘧啶只能标记DNA,而不能标记RNA.8. DNA双螺旋中、之间有3个氢键,、之间有2个氢键。9. DNA双螺旋的两条链方向一定是相反的。10. RNA的分子组成中,通常A不等于U,G不等于C。11.不同生物的DNA碱基组成各不相同,同种生物的不同组织器官中DNA组成均相同。(四)名词解释1. 核苷(nucleoside)2. 减色效应3. 增色效应(hyperchromic effect)4. 分子杂交(molecular hybridization)5. Tm值 (melting temperature)6. 发卡结构(hairpi

22、n structure)(五)问答及计算题1 DNA热变性有何特点? 2 简述DNA双螺旋的结构特点。3 在pH7.0,0.165mol/LNaCl条件下,测得某一DNA样品的Tm为89.3。求出四种碱基百分组成。4 下面有两个DNA分子,如果发生热变性,哪个分子Tm 值高?如果再复性,哪个DNA复性到原来DNA结构可能性更大些? 5'ATATATATAT3' 5'TAGGCGATGC3' 3'TATATATATA5' 3'ATCCGCTACG5'5 一个单链DNA与一个单链RNA分子量相同,你如何将它们区分分开?6 如

23、果人体有1014个细胞,每个细胞的DNA量为6.4×109个碱基对。试计算人体DNA的总长度是多少?这个长度与太阳地球之间的距离(2.2×109公里)相比如何?3 酶化学(一) 选择题1. 酶促反应的初速度不受哪一因素影响:a. S b. E c. pH d. 时间 e. 温度2. 在右面酶反应中的Vmax为 ,Ks(ES解离常数)应为 ,Km应为 : a. K3Et b. K2/K3 c. K2/K1 d. (K2+K3)/K13. 测定酶活力时,下列条件哪个不对:a. S>>E b. S=Et c. PO d. 测初速度 e. 最适pH 4. 对于一个符合米

24、氏方程的酶来说:当S=Km;I=KI时,I为竞争性抑制剂,则v为 ;当I为非竞争性抑制剂时,v为 :a. Vmax×2/3 b. Vmax×1/3 c. Vmax×1/2 d. Vmax×1/4 e. Vmax×1/65. 如果要求酶促反应v=Vmax×90%,则S应为Km的倍数是: b.9 c.8 d.5 e.906. 酶的纯粹竞争性抑制剂具有下列哪种动力学效应?a.Vmax不变,Km 增大d.Vmax不变,Km 减小b.Vmax增加,Km 不变e.Vmax减小,Km 不变c.Vmax和Km 都不变7. 下列关于酶的描述,哪一项不正

25、确?a.所有的蛋白质都是酶b.酶是生物催化剂 c.酶是在细胞内合成的,但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催化功能d.酶具有专一性e.酶在强碱、强酸条件下会失活8. 下列哪一项不是辅酶的功能?a. 转移基团 b. 传递氢 c. 传递电子 d. 某些物质分解代谢时的载体 e. 决定酶的专一性9. 下列关于酶活性部位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活性部位是酶分子中直接与底物结合,并发挥催化功能的部位b.活性部位的基团按功能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结合基团、一类是催化基团c.酶活性部位的基团可以是同一条肽链但在一级结构上相距很远的基团d.不同肽链上的有关基团不能构成酶的活性部位 e.酶的活性部位决定酶的专一性10. 下列哪

26、一种抑制剂不是琥珀酸脱氢酶的竞争性抑制剂 ?a. 乙二酸 b. 丙二酸 c. 丁二酸 d. -酮戊二酸 e. 碘乙酸11. 下列关于别构酶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所有别构酶都是寡聚体,而且亚基数目往往是偶数b.别构酶除了活性部位外,还含有调节部位c.亚基与底物结合的亲和力因亚基构象不同而变化d.亚基构象改变时,要发生肽键断裂的反应e.酶构象改变后,酶活力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12. 下列哪一项不是Km值的意义?a.Km值是酶的特征性物理常数,可用于鉴定不同的酶b.Km值可以表示酶与底物之间的亲和力, Km值越小、亲和力越大c.Km值可以预见系列反应哪一步是限速反应d.Km值是速度达最大速度半数

27、时的底物浓度e.用Km值可以选择酶的最适底物 f. 比较Km值可以估计不同酶促反应速度13. 酶的不可逆抑制的机制是由于抑制剂:a.使酶蛋白变性 b.与酶的催化中心以共价键结合 c.与酶的必需基团结合d.与活性中心的次级键结合 e.与酶表面的极性基团结合14. 酶的活性中心是指:a.酶分子上的几个必需基团b.酶分子与底物结合的部位c.酶分子结合底物并发挥催化作用的关键性三维结构区d.酶分子中心部位的一种特殊结构e.酶分子催化底物变成产物的部位15. 酶原激活的实质是:a.激活剂与酶结合使酶激活b.酶蛋白的变构效应c.酶原分子一级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形成或暴露出酶的活性中心d.酶原分子的空间构象发生

28、了变化而一级结构不变 e.以上都不对16. 非竞争性抑制作用引起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变化是:a.Km基本不变,Vmax变大b.Km减小,Vmax变小c.Km不变,Vmax变小 d.Km变大,Vmax不变 e.Km值与Vmax值都不变17. 下列对酶活力测定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酶的反应速度可通过测定产物的生成量或测定底物的减少量来完成b.需在最适pH条件下进行 c.按国际酶学委员会统一标准温度都采用25d.要求S>>E e.以上都不对18. 一个简单的米氏酶促反应,当S<<Km时:a.反应速度最大 b.反应速度难以测定 c.底物浓度与反应速度成正比d. 增加酶浓度,反应速

29、度显著变大 e.S增加,Km值也随之变大19. 下列哪一项符合"诱导契合"学说:a.酶与底物的关系如锁钥关系b.酶活性中心有可变性,在底物的影响下其空间构象发生一定的改变,才能与底物进行反应c.底物类似物不能诱导酶分子构象的改变d.底物的结构朝着适应活性中心方向改变而酶的构象不发生改变e.底物和酶不直接接触,而是以辅酶为桥梁进行接触,底物与酶的结构发生一定变化并联结在一起20. 下列对同工酶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是同一种属生物体内除用免疫学方法外,其他方法不能区分的一组酶b.是同一种属生物体内能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而一级结构不同的一组酶c.催化作用相同,但分子组成和理化性质

30、不同的一类酶d.同工酶的存在具重要的生理意义 e.所有同工酶均具四级结构21. 下列有关温度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不仅包括升高温度使速度加快,也同时会使酶逐步变性b.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在最适温度时,酶反应速度最快c.最适温度是酶的特征常数 d.最适温度不是一个固定值,而与酶作用时间长短有关e.一般植物酶的最适温度比动物酶的最适温度稍高22. 关于酶的激活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激活剂可能是无机离子,中等大小有机分子和具蛋白质性质的大分子物质b.激活剂对酶不具选择性c.Mg2+是多种激酶及合成酶的激活剂d.作为辅助因子的金属离子不是酶的激活剂e.激

31、活剂可使酶的活性提高23. 关于研究酶促反应以初速度为标准的原因中不对的是:a.测定初速度比较简便快捷c.反应速度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e.产物浓度的增加对v呈负影响作用b.温度和pH的可能变化而引起部分酶失活d.反应初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24. 米氏方程的推导中假设:a.v与ES成正比 b.S约等于E c.由于反应可逆,有些产物被转变为底物d.S 与ES成正比 e.以上都不对25. 米氏方程能很好地解释:a.多酶体系反应过程的动力学过程c.多底物酶促反应过程的动力学过程e.单底物单产物酶促反应的动力学过程b.非酶促简单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过程d.别构酶的酶促反应的动力学过程26. 酶促反应中,决定酶

32、专一性的部分是:a.酶蛋白 b.辅基(或辅酶) c.金属离子 d.底物27. 目前公认的酶与底物结合的学说是:a.活性中心学说 b.诱导契合学说 c.锁匙学说 d.中间产物学说(二) 填空题1. 测定酶活力的主要原则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测定酶促反应的速度。2. 使酶具有高催化效应的因素是、和。3. 全酶由和组成。4. 酶对的性称为酶的专一性,一般可分为、和。5. L精氨酸酶只作用于L精氨酸,而对D精氨酸无作用,因为此酶具有专一性。6. 磺胺类药物能抑制细菌生长,因为它是的结构类似物,能性地抑制酶活性。7. pH对酶活力的影响原因有和。8. 抑制剂不改变酶促反应Vmax,抑制剂不改变酶促反应Km

33、。9. 目前认为酶促反应的机理是。10. 如果一个酶对A、B、C三种底物的米氏常数分别为Kma、Kmb和Kmc,且Kma>kmb>Kmc,则此酶的最适底物是,与酶亲合力最小的底物是。11. 调节酶类一般(主要)分为两大类和。12. 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13. 依酶促反应类型,酶可以分为六大类为。14. 酶经分离提纯后保存方法有。15. 米氏方程为。 (三) 是非判断题1. 酶影响它所催化反应的平衡的到达时间。2. 当ES复合物的量增加时,酶促反应速度也增加。3. 在极低底物浓度时,酶促反应初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4. 如已知在给定酶浓度时的Km和Vmax,则可计算在任何底物浓

34、度时的酶促反应初速度。5. 辅酶、辅基在酶催化作用中,主要是协助酶蛋白的识别底物。6. 变构剂与酶的催化部位结合后使酶的构象改变,从而改变酶的活性,称为酶的变构作用。7. 酶促反应速度(米氏酶)为最大反应速度90的底物浓度与最大反应速度50的底物浓度之比值总是9,而与Vmax和Km绝对值无关。8. 酶原激活作用是不可逆的。9. 酶分子除活性中心部位和必需基团外,其他部位对酶的催化作用是不必需的。10. 改变酶促反应体系中的pH,往往影响到酶活性部位的解离状态,故对Vmax有影响,但不影响Km。11. 即使在非竞争性抑制剂存在的情况下,只要加入足够的底物,仍能达到酶催化反应的原有最大反应速度。1

35、2. 某些酶的Km可因某些结构上与底物相似的代谢物的存在而改变。13. 许多多酶体系的自我调节都是通过其体系中的别构酶实现的。14. 别构酶调节机制中的齐变模式更能解释负协同效应。15. 核酶中只能以RNA为底物进行催化反应。(四)名词解释1. 辅酶和辅基(coenzyme,prosthetic group)2. 酶的活力单位(active unit)3. 酶的比活力(specific activity)4. 米氏常数Km(Michaelis constant)5. 竞争性抑制作用(competitive inhibition)6. 非竞争性抑制作用(noncompetitive inhibi

36、tion)7. 别构效应(allosteric effcet)9激活剂(activator)10可逆抑制作用(reversible inhibition)11不可逆抑制作用(irreversible inhibition)12酶的专一性(specificity)13多酶体系(multienzyme complex)14调节酶(regulatory enzyme)15别构酶(alloseric enzyme)16共价调节酶(covalently modulated enzyme)17酶原激活(activation of proenzyme)18寡聚酶(oligomeric enzyme)19同工

37、酶(isoenzyme)20诱导酶(induciable enzyme)(五)问答及计算题1. 试述使用酶作催化剂的优缺点。2. 当S=0.5Km;S=4Km;S=9Km;S=99Km时,计算v占Vmax百分比。3. 用示意图表示下列曲线,米氏酶促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的关系曲线;非竞争性抑制剂下1/v 对1/S作用曲线。4. 米氏方程有什么局限性?4 维生素(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一个化合物的名称与所给出的维生素名称不符?a.生育酚维生素E d.硫胺素维生素B1b.抗坏血酸维生素Ce.氰钴胺素维生素B12c.吡哆醛维生素B22. 下列哪一个辅酶不是来自维生素:a. CoQ b. FAD c. N

38、AD+ d. pLp e. Tpp3. 成人及儿童因缺乏哪种维生素而导致干眼病?a. 维生素B5 b. 叶酸 c. 维生素A d. 维生素B3 e. 维生素B64. 下列哪种维生素可转化为甲基和甲酰基载体的辅酶?a. 硫胺素 b.叶酸 c.维生素A d.泛酸 e. 核黄素5. 下列哪个不是丙酮酸脱氢酶系的辅助因子?a.pLp b.Tpp c.硫辛酸 d.FAD e.CoA6. 下列哪种辅酶分子中不含核苷酸成分?a.NAD+ b.NADP c.FAD d.Tpp e.CoA-SH7. 被四氢叶酸转移的一碳单位有:a.CO2 b.-CH3 C.-CN d.-CH2OH e.-COOH8. 在氧化脱

39、羧作用中需要哪一种辅酶?a. 生物素 b. 钴胺素辅酶 c. 磷酸吡哆醛 d. 抗坏血酸 e. 硫胺素焦磷酸9. 下列哪一种维生素是辅酶A的前体?a. 核黄素 b. 泛酸 c. 硫胺素 d. 钴胺素 e. 吡哆胺10. 下列哪种维生素在缺乏时导致能量障碍?a.维生素B1 b.维生素B2 c.维生素B12 d.维生素B6 e.维生素C11. 下列哪种维生素又称钴胺素?a.维生素K b.维生素B1 c.维生素B2 d.维生素B12 e.维生素B6 f.硫辛酸12. 哪一种维生素具有可逆的氧化还原特性?a.生物素 b.核黄素 c.硫胺素 d.钴胺素 e.泛酸13. 人体肠道细菌能合成的维生素是:a.

40、维生素K b.泛酸 c.生物素 d.叶酸 e.以上都是14. 人类最能耐受下列哪一种物质的缺乏?a. 蛋白质 b. 维生素 c. 脂肪 d. 糖类 e. 钙离子(二) 填空题 1. FMN、FAD在有关酶的催化反应中起作用,这是由于维生素B2分子中环上的1位和10位氮原子具有活泼双键能可逆地加氢脱氢的缘故。2. 生物素是的辅酶,在有关催化反应中起作用。3. 维生素K促进的合成。4. 人类长期不摄入蔬菜、水果,将可能导致和这两种维生素的缺乏。5.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和。6.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族和。7. 维生素B族有、和。(三)是非选择题1. 维生素是各种生物需求量很少,机体又不能合成的一

41、类高分子有机化合物。2. 维生素C是抗坏血酸,其本身就是辅酶。3. 辅酶或辅基对于酶蛋白的专一性是非常重要的。4. 摄入量的不足是导致维生素缺乏症的唯一原因。5. 所有的B族维生素在体内均能构成辅基或辅酶而参与物质代谢。(四)名词解释1. 维生素(vitamin)(五)问答题1. 试述患维生素缺乏症的主要原因。2. 试述维生素与辅酶、辅基的关系。5 生物氧化(一)选择题1. 按公式G'=-2.3RT lgK,确定下列反应的自由能:A + B C10mol/L 10mol/L 10mol/La.9.2RT b. 4.6RT c. 2.3RT d. 2.3RT e. 4.6RT2. 在生物

42、化学反应中,总能量变化符合下列哪一项?a. 受反应的能障影响 d. 因辅助因子而改变b. 和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e. 在反应平衡时最明显c. 与反应机制无关3. 热力学第二定律规定:a.从理论上,在00K时可以达到永恒的运动 b.能量和质量是可以保守和交换的c.在能量封闭系统内,任何过程都能自发地从最低能级到最高能级d.在能量封闭系统内,任何过程都能自发地使熵增加的趋向e.任何系统都自发地使自由能降低4. 氰化物引起的缺氧是由于:a.中枢性肺换气不良 b.干扰氧的运输 c.微循环障碍 d.细胞呼吸受抑制 5. 活细胞不能利用下列哪些能源来维持它们的代谢?a. ATP b. 脂肪 c. 糖 d.

43、周围的热能 e. 阳光6. 肌肉中能量的主要贮存形式是下列哪一种?a. ADP b.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c. cAMP d. ATP e.磷酸肌酸7. 正常状态下,下列哪种物质是肌肉最理想的燃料?a. 酮体 b. 葡萄糖 c. 氨基酸 d. 游离脂肪酸 e. 低密度脂蛋白8. 线粒体呼吸链的磷酸化部位可能位于下列哪些物质之间?a.辅酶Q和细胞色素b b.细胞色素b和细胞色素c c.丙酮酸和NAD+d.FAD和黄素蛋白 e.细胞色素c细胞色素aa39. 关于生物合成所涉及的高能化合物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只有磷酸酯才可作高能化合物 b.氨基酸的磷酸酯具有和ATP类似的水解自由能c.高能化

44、合物ATP水解的自由能是正的 d.高能化合物的水解比普通化合物水解时需要更高的能量e.生物合成反应中所有的能量都由高能化合物来提供10. 肌肉或神经组织细胞内NAD+进入线粒体的穿梭机制主要是:a.-磷酸甘油穿梭机制b.柠檬酸穿梭机制c.肉毒碱穿梭机制d.丙酮酸穿梭机制 e.苹果酸穿梭机制(二)填空题1. 真核细胞生物氧化是在进行的,原核细胞生物氧化是在进行的。2. 生物氧化主要通过代谢物反应实现的,生物氧化产生的H2O是通过形成的。3. 典型的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物氧化体系是由、和三部分组成的。4. 典型的呼吸链包括和两种,这是根据接受代谢物脱下的氢的不同而区别的。5. 填写电子传递链中阻断电

45、子流的特异性抑制剂: NADFADCoQCytbCytc1CytcCytaa3O2 ( ) ( ) ( )6. 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生成ATP的偶联部位是、和。7. 动物体内高能磷酸化合物的生成方式有和两种。8. 反应的自由能变化用 表示,标准自由能变化用 表示,生物化学中的标准自由能变化则表示为 。9. G0<0时表示为 ,G0>0时表示为 反应;G0=0时表示反应达到 。10. 线粒体呼吸链的递氢体和递电子体有 、 、 、 、 。11. 线粒体的氧化与磷酸化的偶联是通过 来实现的。 (三)是非判断题1.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和在体内的生物氧化的化学本质是完全相同的。2. 生物界NAD

46、H呼吸链应用最广。3. 各种细胞色素组分,在电子传递体系中都有相同的功能。4. 呼吸链中氧化还原电位跨度最大的一步是在细胞色素aa3-O2之间。5. 电子通过呼吸链的传递方向是从E0正E0负。6. 当环境中有一个比电子供体具有较正的E0的电子受体时,呼吸作用就能进行,这个电子受体不一定是氧。7. 从低等单细胞生物到最高等的人类,能量的释放、贮存和利用都以ATP为中心。8. ATP虽然含有大量的自由能但它并不是能量的贮存形式。9. 呼吸链细胞色素氧化酶的血红素辅基Fe原子只形成5个配位键,另一个配位键的功能是与O2结合。10. 有机物的自由能决定于其本身所含基团的能量,一般是越稳定越不活泼的化学

47、键常具有较高的自由能。11. 磷酸肌酸是ATP高能磷酸基的贮存库,因为磷酸肌酸只能通过这唯一的形式转移其磷酸基团。(四)名词解释1. 呼吸链(respiratory chain)2. 磷氧比值(P/O ratio)3. 氧化磷酸化作用(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4. 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 level phosphorylation) (五)问答及计算题1. 何谓高能化合物?举例说明生物体内有哪些高能化合物?2. 在体内ATP有哪些生理作用?3. 葡萄糖转变成乳酸,总自由能G为217.36千焦耳/摩尔,在厌氧细胞中,此转变过程与ATP的合成相偶联。每有1摩

48、尔葡萄糖转变成乳酸就有2摩尔ATP生成。 计算总偶联反应的G。 计算厌氧细胞中能量的保留率。 在需氧生物中葡萄糖完全氧化成CO2和H2O时,G2867.48 千焦耳/ 摩尔,如果能量的保留率相同,每摩尔葡萄糖完全氧化时能得到多少摩尔ATP? 计算与ATP合成相偶联的总氧化反应的G。6 糖代谢(一)选择题1. 由已糖激酶催化的反应的逆反应所需的酶是:a.果糖二磷酸酶 b.葡萄糖6磷酸酶 c.磷酸果糖激酶 d.磷酶果糖激酶 e.磷酸化酶2. 糖酵解过程中催化一摩尔六碳糖裂解为两摩尔三碳糖的反应的酶是:a. 磷酸已糖异构酶 b.  磷酸果糖激酶 c. 醛缩酶 d. 磷酸丙糖异构酶 e. 烯醇化酶3. 底物水平磷酸化指:a. ATP水解为ADP和Pib. 底物经分子重排后形成高能磷酸键,经磷酸基团转移使ADP磷酸化为ATP分子c. 呼吸链上H+传递过程中释放能量使ADP磷酸化为ATP分子d. 使底物分子加上一个磷酸e. 使底物分子水解掉一个ATP分子4. 缺氧情况下,糖酵解途径生成的NADH+H+的去路:a. 进入呼吸链氧化供应能量 b.丙酮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