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踏枝》敦煌曲子词欣赏_第1页
《鹊踏枝》敦煌曲子词欣赏_第2页
《鹊踏枝》敦煌曲子词欣赏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鹊踏枝敦煌曲子词欣赏(二)敦煌曲子词欣赏(二)鹊踏枝:独坐更深人寂寂, 忆 恋家乡,路远关山隔。寒雁飞来无消息,交儿牵断心肠 忆。仰告三光珠泪滴,交他耶娘,甚处传书觅。自叹宿缘作他 邦客,辜负草亲虚劳力。一一本篇据孰煌原卷伯四零一七 校录鹊踏枝,原为唐教坊曲名,罗振玉敦煌零拾改 为雀踏枝,雀鹊通假。敦煌曲子词鹊踏枝有两体,一 为“灵鹊篇”上下片均为七言四句句式,共56字;一为本 篇,上下片均为七四五七七句式,共60字,但是本篇下片第 四句有一衬字“自”,而显得句式灵活。故前者为齐言体, 而后者 为长短句体。敦煌原卷伯四零一七(图略)唐代因战 乱而频繁征兵,杜甫兵车行中便有“车狒轿,马啸啸, 行

2、人弓剑各在腰”的描写,因征兵战乱戍关,便使无数男儿背 井离乡,作不知何日归的远行长征,随之也便出现了描写征 夫的战争生活的诗词。但这首曲子鹊踏枝却不是单纯描写 在外打仗的词,如那样写便易流入俗套了,因为通篇没有战 争的描写,写得比较含蓄,以“游子的独白”来涵盖本词的 要旨,可能较为适合在独白中,我们感受到“萍寄他邦”的游 子“牵断心肠”的思乡之情,以及“辜负尊亲”的自责中, 那盈盈跳跃的善良孝心与爱心。上片写主人公深夜独坐的思 念。开篇“独坐更深人寂寂” 一句,渲染了主人公在深夜静思的环境氛围。“更”是古代计时单位,故“更深”至少在三更以 后的夜深时。我们自然会问,在夜深人寂之时,主人公为何独

3、 坐 冥思呢?接着在二、三句回答了这一个间题,原 来是“忆恋家 乡,路远关山隔”。次句不仅回答了我们的疑问,而且隐含了 对主人公身分的揭示。显然,主人公是二位身在他乡的异客。“忆恋” 一词甚可玩味,忆“”字已带有想念之意、如杜甫梦李白诗云:“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现在又 加上 “恋”,更显得爱慕不舍,想念不忘,真正如三国魏时稽 康 思亲诗所唱:“日远迈兮思予心,恋所生兮泪不禁。” 而“关山” 一词,则令我们推测到他可能 是一位征夫,这从古 乐府民歌木兰辞“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诗句可 见一斑;另古乐府中更有关山月横吹曲名,多写边塞士兵 久戍之苦,以及与家人互伤离别之情。我们甚至可排比出

4、以下 十几个例证:1、陆琼关山月:“边城与明月,俱在关 山头。 乡园谁共此,愁人屡益愁。” 2、徐陵关山月:“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3、阮卓关山月:“关山陵汉开,霜 月正徘徊。寒茄将夜鹊,相乱晚声哀。” 4、王褒关山月:“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寄言亭上吏,游客解鸡鸣。”沈佳期关山月:“晕落关山回(迥),光含霜霰微。将军 听晓角,战马欲南归。” 6、李白关山月:“明月出天山, 苍 茫云海间。”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7、长孙左辅关山月:“何处最伤心,关山见秋月。忽忆秦楼妇,流光应共有。” 8、戴叔伦关山月:“月出照关山,秋风人未 还。清光无远近,乡泪半书间。

5、” 9、崔融关山月:“万 里度关山,苍茫非一状。夜夜闻悲茄,征人起南望。” 10、李端关山月:“露湿月苍苍,关头榆叶黄。 水冻频 移幕,兵疲数望乡。” 11、张籍关山月:“可怜万国关山道,年年 战骨多秋草。”唐以前和唐代描写关山的诗,必写戍边的征 夫;此词也不例外,已暗示词中主人公是征夫。其所以暗示而 不明指,是为了使词涵盖面更宽,主人公之离乡除因战 事, 或因摇役,或因逃亡。从以上所引关山月还可看出,古 来写在关山外之思念,写忆念闺妇有之,写忆念家乡亦有 之,但像此词,重点写思念祖辈及父母者却不多见,这就说 明此词在思想内容上有它出新之处。而从这一句中,我们强烈 感受到的是主人公那重重山隘“

6、隔”不断的恋乡之情,而这种 感情,乃是人类之心共通的。关山重重,虽然 隔断了游子家 乡的消息,但是却锁不住他思乡之绪,而且愈加具体化。“寒雁”两句,笔势一宕,“寒雁飞来无消息,交儿牵断心肠忆。”表现了主人公日日盼夜夜盼家乡父母的信息而 终无所 得的苦思。在古代诗赋中,寒“雁”多是发思古之幽情或楚楚 的慕念之映衬。比如,唐无名氏的朝元阁赋云:“寒 雁正来,下泰山之入山;暮烟初起,绕汉家之五陵。”何绍基登舟诗云:寒雁数声吾未醒,窗东来妒一橙红。”都是属于这一类的。在本词中,寒“雁”这一特定意象的运用,有 力地丰富了这首词的凝重凄婉的氛围。下句“交儿”,交“” 字,在唐代常用同“教”字,敦煌曲子词中

7、也常把“交”与“教”同用。而“牵断” 一词,实为剪不断,使情之深、意 之切、思之苦,栩栩然荡漾于读者的心中。从这两句,我们仿 佛听到了木兰辞中“不闻爷娘唤女声”的绵绵之叹,在 这里化作了 “不闻爷娘唤儿声” 了。如果说词的上片,着重 在一个“思”字一一思的氛围、思的情状、思的深、思的苦, 那么,下片则是围绕着一个“叹”字一一异客之叹、命运之 叹、自责之 叹,赋予了上片中的思念之情以更加感人的内在张 力。“仰告三光珠泪滴,交他耶娘,甚处传书。”这三句, 无疑是 异客之叹,甚至蕴含着一种“弃儿”悲凉之叹。“三 光”,见庄子说剑:“上法圆天,以顺三光。”虽是指日月星,但 在这里也有暗喻禀告上人父母之

8、意。可以想见,主人公仰望日 月星辰,忆恋亲人之情更难遏制,而亲人却杳无消息。“耶 娘”,即爷娘。主人公似乎感到一种被社会遗弃的悲哀,并非 是自己跑到这千万里之外,而是被一种自己不能控制的力量, 抛到了这天涯海角,所以连在哪里传书还要去寻觅,一个“觅”字,生动而曲折地传达了这一复杂的心绪,但是又绝非 埋怨。于是,“自叹宿缘作他邦客,辜负尊亲虚劳力”。这 表 示主人公不得不慨叹,萍寄他邦也许是前世的因缘,命中 注定吧!宿缘,乃佛家语,意为前世因缘。借用在这里,表 现了主人公自怜自伤的无奈,然而,正是在这种“算了吧! 一切都 是前世所定的因缘”迷信慨叹中,流露出了主人公爷娘 的深深情意。这说明,事实上他无法随遇而安,更不能沉湎 于“宿缘”的自怜和自惜。末句,首先使我们看到了他满蓄对 于长辈敬爱之意。由这一句,我们能看到主人公渴求长辈的亲 情与温馨,能抚触到远在千万里之外的他,而他年迈的祖辈和 父母,又是多么需要他的帮忙劳作,可是他无能为力。一个“虚字”,表示为长辈劳作毫无可能,主人公内心的痛苦溢 于言表。这双重的需要,使主人公的,“忆恋家乡”不只是 停留在宿缘“空间”的层面上。这最后,民间词人以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