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高二化学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高二化学练习题及答案_第3页
高二化学练习题及答案_第4页
高二化学练习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高二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化学 第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9小题,每题3分,共57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取10ml盐酸注入25ml酸式滴定管中,则液面读数应 A、恰好在15mL处 B、在10mL-15mL之间 C、小于15mL D、大于15mL、化学反应2X 2YZ,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X ) 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Na+、Ba2+、AlO2-、CO32- BA13+、Fe3+、HCO3-、SO32- CCu2+、H+、C1-、NO3- DH+、K+、CI-、SO42- 4、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

2、氢气生成速率加快的是 A. 加热B. 改用硝酸 C. 滴加少量CuCl2溶液 D. 不用铁片,改用铁粉、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并使溶液中c>c的措施是 A将水加热煮沸,测得pH=6B向纯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 C向水中加入NH4Cl固体D向水中加入Na2CO3固体、下列反应完全后没有沉淀的是 ACa2溶液与FeCl2溶液搅拌 BBa2溶液与KNO3溶液加足量稀H2SO4 CAgNO3溶液与Na2CO3溶液加足量稀盐酸 DB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加足量稀CH3COOH 7、下列物质的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并灼烧,最后得到该物质固体的是 A氯化铝 B碳酸氢钠 C亚硫酸钠 D硫酸钠、下列事

3、实与电化学无关的是 A铁制自来水管不能与铜制水龙头连接 B红热的铁丝与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的保护层 C白铁表面有划损时,也能阻止铁被腐蚀 D家用炒菜铁锅用水清洗放置后,出现红棕色的锈渍 9、下图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A2135B21534C4231D35241 10、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 :X+Y Z+2W ,该反应中Z的百分组成 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W为气体 B.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W为固体 C.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W为固体或液体 D.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W为固体或液体 11、常温下,下列各组溶液混合

4、后,溶液的PH一定大于7的是 A. 含等物质的量的KOH、MgSO4、NH3·H2O溶液混合 B. pH=的盐酸和 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CpH=的某酸和 pH= 11的某碱等体积混合 DpH=2的CH3COOH和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12、有关右图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装置中Fe为阴极, 电极反应为: Fe3eOH=FeB这是电解NaOH溶液的装置 C这是一个原电池装置 D该装置中Pt为负极,电极反应为: OH2O e=4OH 13、某学生设计一水果电池:他把一铁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好,然后将铁片和铜片 平行插入一新鲜西红柿中,导线中接一个灵敏电流计叙述正确的

5、A电流计指针不会发生偏转 B金属铁会被腐蚀 C铜片作负极 D铁表面有气体逸出 14、根据下列事实,判断离子的氧化性顺序为 A+B2+=A2+B D+2H2O=D2+H2 以B、E为电极与E的盐溶液组成原电池,电极反应为:E2+2e-=E,B-2e-=B2+ AE2+>B2+>A2+>D2+ CD2+>E2+> B2+> A2+ BD2+>A2+>B2+>E2+ DA2+>B2+>D2+>E2+ 15、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有以下的实验数据:用托盘天平称取21.5g食盐,用量筒量取5.30 mL盐酸,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

6、H是9.5,滴定实验中,用去15.10 mL NaOH溶液。其中数据合理的是。 A B C D 16、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A+yB zC,达平衡时测得A 的浓度为0.5mol / L,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两倍,使再达平衡,则得A的浓度降低为0.mol / L,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x+y 17、PHa的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 pH>a,则该电解质可能是 A. AgNOB. H2SO4 C. NaOH D.K2SO4 18、若在铜片上镀银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将铜片接在电池的正极上,将银片接在电源的正极上,在铜片上发生的 反应是:Ag+e

7、-=Ag,在银片上发生的反应是:4OH-4e-=O2+2H2O,需用CuSO4溶液,需用AgNO3溶液作电解液 AB19、下图 为直流电源, CD 为电后,使 为浸透饱和氯化钠溶液和酚酞试液的滤纸,上的c点显红色为实现铁上镀锌,接通 镀槽接通电路后发现 c、d两点短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为直流电源的负极 Be极发生还原反应 Cc极发生的反应为2H2eH2 Df 电极为锌板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化学期末考试卷 第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9小题,每题3分,共57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 20、如图是钢铁的一种电化

8、学腐蚀, 该钢铁发生的是腐蚀;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 任举3种铁的防护措施:、 、 。1、在一定条件 ,可逆反应:nA+ nB pC达到平衡,若: A、B、C都是气体,减小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m+n与p的大小关系是: A、C是气体,增加B的量平衡不移动,则B应为 A、C是气体,且m+n = p,增大压强可使平衡移动,则平衡 移动。 加热可使C的质量增加,则正反应是反应。2、现有下列仪器或用品:铁架台 锥形瓶 酸式滴定管与碱式滴定管 烧杯 玻璃棒 胶头滴管 天平 滤纸 量筒 过滤漏斗;现有下列药品: NaOH固体 标准NaOH溶液 未知浓度盐酸 蒸馏水 碳酸钠溶

9、液。 试回答下列问题: 高二化学月考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 H:1 O:16Na:23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能是二次能源 B. 水力是二次能源 C天然气是二次能源D. 水煤气是一次能源 . 下列选项中说明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的是: 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10. 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OH=H2O H=57.3kJmol。向 1L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稀醋酸 浓硫酸 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AH1>H2>H BH1H3>H 11.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H2O = H2 + H2+ 效应

10、H 1、H2、H3的关系正确的是 1-1 O2H = +241.kJ·mol 1-1 O2 = H2O H = 285.kJ·mol当1g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时,其热量变化是境乙醇是一种再生能源 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 A. B. C. D.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的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 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 放热的化学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D. 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会发生 4、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共价键的键能是两种原子间形成1mol共价键时释放的能量。已知HH键的键能为436kJ/mol

11、,ClCl键的键能为243kJ/mol, HCl键的键能为431kJ/mol,则H2+Cl2=2HCl的反应热等于 A.18kJ/molB. 18kJ/molC. 86kJ/molD.6kJ/mol 5. 氢气是人类未来最理想的燃料,以水为原料大量制取氢气的最理想的途径是 A利用太阳能直接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B以焦炭和水制取水煤气后分离出氢气 C用铁和盐酸反应放出氢气D由热电站提供电力电解水产生氢 6、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铝片与稀H2SO4反应B、Ba28H2O与NH4Cl的反应 C、灼热的炭与CO2反应D、甲烷在O2中的燃烧反应 7、800时1mol焦炭和水蒸气反应

12、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热H=+131.3kJ·mol-1 ,它表示 A、碳和水反应吸收热量131.3kJ B、1mol C和1mol H2O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kJ的热量 C、1mol C跟1mol H2O反应吸收131.3kJ的热量 D、固体碳和气态水各1mol反应,放出131.3kJ的热量 8. 下列关于盖斯定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管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相同 B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C有些反应的反应热不能直接测得,可通过盖斯定律间接计算得到 D根据盖斯定律,热化学方程式中H直接相加即可得总反应热 9. 1

13、g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需吸收10.94kJ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C + H H= +131.kJ·mol-1 2O = CO + HB. C+ H2O = CO + H2 H= +10.9kJ·mol-1 C. C+ HCO + H-1 2O = H= +131.kJ·mol D. C+ H2O = CO + H2 H= +131.kJ·mol-1 2 A吸热88kJB 吸热2.4kJ C放热44kJD 吸热4kJ 12. 相同温度下,有下列三个热化学方程式:H2+ 12O H-1 2=2OH1= -Q1 kJ? mol 2H=

14、H-1 2+O22O H1= -QkJ? mol 2Hg)+O2H-1 2=O H1= -QkJ? mol则Q1、Q2、Q3的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A. Q1=Q2Q> Q1 C. Q3> Q2> Q1 D. Q1=Q2=Q3 13. 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H2+1/2O2=H2O;H=285.kJ/mol ;CO+1/2O2=CO2;H=283.0 kJ/mol C8H18+25/2O2=CO2+9H2O;H=551kJ/mol ;CH4+2O2=CO2+2H2O;H= 890.kJ/mol 相同质量的H2、CO、C8H18、CH4完全燃烧时,放出热

15、量最少的是 AH2BCO CC8H18DCH4 14. 在3g 碳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占1/3体积,CO2/3体积。且有: C +1 2占 O2 = CO ;2H = 110.kJ/mol , CO + 1 2 O2 = CO2 ;H = 28kJ/mol 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 A172.kJ B 114kJC283kJ D17.kJ 15完全燃烧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放出的热量为Q,为完全吸收生成的CO2,并使之生成正盐Na2CO3,消耗掉0.8molL NaOH溶液500mL,则燃烧1mol酒精放出的热量是 A 0.2Q B 0.1Q CQD 10Q 16已知两个热化学方

16、程式: CO2=CO2H 393.5kJ/mol; 2H2O2=2H2OH 483.6kJ/mol现有炭粉和H2组成的悬浮气共0.2mol,使其在O2中完全燃烧,共放出63.53kJ的热量,则炭粉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1 B12C2D3 17.下列情况下,反应速率相同的是 A等体积0.1 mol/L HCl和0.1 mol/L H2SO4分别与0.mol/L NaOH溶液反应 B等质量锌粒和锌粉分别与等量1 mol/L HCl反应 C等体积等浓度HCl和HNO3分别与等质量的Na2CO3粉末反应 D等体积0.mol/L HCl和0.1 mol/L H2SO4与等量等表面积等品质石灰石反应

17、 18.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和H2,经测定反应开始后的2s内氢气的平均速率: =0.45mol A10 BC50D2501.C+CO2 2CO;H10,反应速率v1,N2+3H2 2NH3;H20,反应速率v2。如升温,v1和v2的变 化是 A同时增大B同时减少Cv1增大,v2减少 Dv1减少,v2增大 22. 四位同学同时进行反应:A3B2C2D 的速率测定实验,分别测得反应速率如下: v= 0.15mol/v= 0.6mol/ v= 0.4mol/v= 0.45mol/。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AB C D 23.仅改变下列一个条件,通过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率来提高反应速率的是

18、A.降温 B.加压C.加催化剂 D.加大反应物浓度 24、将 N、H2混合气体分别充入甲、乙、丙三个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反应速率为:甲 v=mol/;乙 v=mol/;丙 v= 1mol/。在这段时间内三个容器中合成氨的反应速率 A.甲 > 乙 > 丙B.甲 = 乙 = 丙 C.乙 > 甲 > 丙D.甲 > 丙 > 乙 25. 100 mL mol·L1 H2 SO4 跟过量锌粉反应,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 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 A碳酸钠溶液 B水 CH2SO4溶液 D硝酸钠溶液 二、填空题

19、26某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为E1,生成物的总能量为E2,若E1>E2,则该反应为_反应。中和反应都是 _反应。 27.把煤作为燃料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 途径I:C +O = CO2 H10 再燃烧水煤气:CO+O =CO2 H3 途径I放出的热量 途径II放出的热量。 H1、H2、H3、H4的数学关系式是。 12g 炭粉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放出110.35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8.现在城市居民使用的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是H2、CO和少量CH4、H2、CO和CH4的燃烧热数据如下表 物质 H CO CH4 燃烧热 85.83.00.3 请写出H2、CO和CH4燃烧的热

20、化学方程式_; _; _。 作为开发西部的西气东输工程的重要成就,西部天然气已全面进入上海、江苏境内,陆续成为城市居民使用的主要能源。使用管道煤气用户改用天然气,应调整灶具进气量阀门,即增大_的进入量或减少_的进入量。29. 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为: CH-1 3COOH+2O2=CO2+2H2O H1= -70.kJ? mol C+O-1 2 = CO2 H= -393.kJ? mol 2H-12+O2 =H2O H= -71.kJ? mol 试计算下列反应的反应热:C+2H2+O2 =CH3COOH H= _。 0. 发射卫星时可用肼作燃料,二氧化氮作氧化剂,两者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 已

21、知:N-122O2 =2NO2 H67.kJ?mol N-1 2H4O2= N22H2O H53kJ?mol 肼和二氧化氮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已知拆开1mol 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 31.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H2和1molI2蒸气,压强为p,并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发生反应: H2+I2=2HI H 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H2,反应速率 ,理由是 。 保持容器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H2和1molI2蒸气,反应速率 ,理由是 。 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

22、加入1molN2,反应速率 。 降低温度,反应速率 。 加正催化剂,反应速率 。 三、计算题 32、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 mol水蒸气放热241.kJ,若1 g水蒸气转化为液态水放热2.44kJ, 则氢气的燃烧热是多少? 33.将化合物A的蒸气2mol充入0.5L容器中加热,发生分解反应2AB+nC,反应到3min时容 器中A的浓度为1.6mol/L,并测得这段时间内用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v=1.2mol/。 求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n的值 以B的浓度变化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 答案:adaaa cbddd bbbcd acbcbadccb 26.放热、放热 7、等于2H1=2H

23、2+H3+H4 C+1/2O = CO H3=_110.35kg/mol 8、空气天然气9、 H=-488.3kg/mol 0、2N2H4+NO2=N2 +4H2O H1135.kJ?mol -1 N2+H2=2NH3 H92kJ?mol -1 31、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H2,反应速率 ,理由是 。 保持容器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H2和1molI2蒸气,反应速率 ,理由是 。 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N2,反应速率 。 降低温度,反应速率 。 加正催化剂,反应速率 。2、-285.8kg/mol3、3 0.mol/ 高2008级化学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

24、分试卷I和试卷,全卷共7页,有四大题,32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试卷I答案必须做在机读卡上,试卷就答在试题卷中相应位置上。 3请用钢笔或蓝、黑色圆珠笔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机读卡上、试卷的相应位置上。 4解答本卷时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 Mg-24,Al-27,Cl35.5, Ca40, Ba137 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ACOBNO CNODNH3 2在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P+QR+S 。下列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这一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P、Q、R、S的浓度相等 B P

25、、Q、R、S在密闭容器中共存 C用P的浓度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与用Q的浓度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 D正、逆反应都在进行并且P、Q、R、S的浓度不再变化 3.下列各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或离子反应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CO32-+H2OHCO3-+OH- BHCO3-+OH-CO32-+H2O CCO2+H2OH2CODH2O+H2OH3O+OH- 4相同物质的量的镁和铝,分别跟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1:C2:D3:4 5.在NO2被水吸收的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和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其质量比为 A3:1 B1:C1:D2:1 6. 某元素R最外层有5个电子,它

26、的含氧酸钾盐的化学式不可能是 AKROBK3ROCKRODK2RO4 7在标准状况下,在三个干燥烧瓶内,分别装有:甲干燥纯净的NH3,乙一半空气一半HCl,丙为NO2与O2体积比为4:1的混合气体,然后分别做喷泉实验,则三个烧瓶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B5:5:C1:1:1 D无法确定 8某溶液能与铝片作用产生H2,则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NO3-、K+、Fe2+ BFe2+、Na+、Cl-、K+ CK+、I-、NO3-、H+ DNH4+、NO3-、Na+、HCO3- 9.在BaCl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未见沉淀,若先通入另一种气体后再通入SO气体,则可以

27、看到有沉淀生成,这种气体不可能是 A HCl BClCNHDNO1 10.一定条件下,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3H2+N22NH3,经过一段时间后,NH3的物质的量为0.8mol,在这段时间内用N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1mol·L1·S1。则这段时间为 A10s B30s C20s D40s 11.在一定条件下,反应2SO2+O22SO3达到化学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加入含氧的同位素18O的氧气,经过一段时间后18O存在于 AOB SOCSODO2、SO2和SO3 12.在一定温度下,密闭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的

28、化学方程式为:MN 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了化学平衡 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 13.下列有关pH变化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新制氯水经光照一段时间后,pH减小 随温度的升高,纯水的pH增大 C 随温度的升高,碳酸钠溶液的pH减小 D氢氧化钠溶液久置于空气中,pH增大 14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下,可逆反应XY + Z 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15合成氨时,既要使合成氨的产率增大,又要使反应速率加快,可采取的办法是 减压 加压 升温 降温 及时从平衡混合物中分离出NH充入N2或H加催化剂 减小N2或

29、H2的量 A. B. C. D. 16.对于KHSO4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能电离出的离子是 A.SO42- B.K+ C.H+ D.HSO4- 17.将0.l mol·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c和c都减小 B.溶液中c增大 C.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 D.溶液的pH增大 18常温时,以下4种溶液pH最小的是 A0.01mol ·L-1醋酸溶液 B0.02mol ·L-1醋酸与0.02mol ·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液 C0.03mol ·L-1醋酸与0.01mol ·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液 DpH

30、 =的盐酸与pH = 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液 19.关于小苏打溶液的表述正确的是 Ac=c+c+ Bc+c=c+c+c CHCO3-的电离程度大于HCO3-的水解程度 D存在的电离有NaHCO3=Na+HCO32-,HCO3-=H+CO32-,H2O=H+OH-0.313K时,水的Kw=3.8×10-14,若在313K时,c=1×10-mol/L的溶液 A呈酸性 B呈碱性 C呈中性 D无法判断 21.某酸HX稀溶液和某碱YOH稀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两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大于7。下表中判断合理的是 编号 HX YOH 溶液的体积关系 强酸 强碱 强酸 强碱 强酸

31、 弱碱 弱酸 强碱 A B C D 22.一定体积的pH为2的盐酸溶液和pH为11的NaOH溶液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二者的体积比为 A1:1 B10:1 C1:10 D1:100 23.下列物质中,加入10mL盐酸溶液时,其pH不会变的是 A20mL NH4Cl溶液 B20mL同一浓度的盐酸溶液 C10mL 水 D10mL稀NaOH溶液 24.下列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平衡都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2NO2N2O4 B3O22O3 CH2+I22HI DNH4HCO3NH3+H2O+CO2 二、填空题 2625时,若体积为Va、pH=a的某一元强酸溶液与体积Vb、pH=b的某

32、一元强碱溶液混合,恰好中和,且已知VaVb和a=0.5b,请填写下列空白: a值可否等于3_,其理由是_ _; a值可否等于5_,其理由是_ _; _ a的取值范围是_。 27.有四种含铝元素的化合物A、B、C、D,并且能发生如下反应: A+NaOHD+H2O BA+H2O C+NaOHB+NaCl 向D溶液中滴入盐酸能生成沉淀,当盐酸过量时沉淀又溶解。 则A、B、C、D的化学式分别为 A_、B_、C_、D_; 反应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_ 三、实验题 28填空 图表示10mL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与B,B与C刻度间相差1mL,如果刻度A为4,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_mL。 图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果液面处的读数是a,则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_, A.是a mL B.是mL C.一定大于a mL D.一定大于mL 若图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位置,A与C间刻度相差1mL,如刻度A为4,则液面读数为_mL。 29.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图1 图2 图1为化学教学中所用的喷泉实验装置。在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