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咽旁间隙插植三维靶区重建与剂量分布虚拟仿真研究 医学论文_第1页
鼻咽癌咽旁间隙插植三维靶区重建与剂量分布虚拟仿真研究 医学论文_第2页
鼻咽癌咽旁间隙插植三维靶区重建与剂量分布虚拟仿真研究 医学论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鼻咽癌咽旁间隙插植三维靶区重建与剂量分布虚拟仿真研究 医学论文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实际的咽旁间隙插植与虚拟的插植进行比较,探讨 计算 机仿真模拟技术 应用 于鼻咽癌咽旁插植技术的辅助价值。 方法 对10例鼻咽癌咽旁间隙插植患者设计虚拟理想插植施源管,并对两施源管之间的距离、大体肿瘤靶区和周围重要组织器官的体积剂量直方图进行比较。 结果 鼻咽咽旁间隙实际插植和虚拟插植施源管之间的距离均数为

2、4.9 mm。虚拟插植100%等剂量线所包括的肿瘤靶区体积大于实际插植,而实际插植100%等剂量线所包括的正常组织体积大于虚拟插植。 结论 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咽旁间隙插植模拟有可能减少实际插植与虚拟插植之间的差异,有助于改善肿瘤靶区和周围正常组织器官的剂量分布。 本文由中国论文范文收集整理。【关键词】  鼻咽肿瘤 近距离放射疗法 组织间插植 计算机模拟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virtual simulation

3、for determination the dose of brachytherapy in nasopharyngeal neoplasm.  Methods  Fictitious ideal parapharyngeal space interstitial brachytherapy were designed in ten cases of nasopharyngeal neoplasm.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real and fictitious program were calculated and the do

4、se volume histograms of gross tumor dose and surrounding critical organs dose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mean value of the distances between the real and fictitious program was 4.9mm.  The inside of the 100% isodose line was larger for fictitious implantation, while the volume of bo

5、dy inside of the 100% isodose line was larger for real implantation.  Conclusions  Virtual simulation can reduce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real implantations and fictitious ideal implantations and consequently ameliorate the dose distributions of tumor volume and surrounding critical org

6、ans.    KEY WORDS:  nasopharyngeal neoplasms; brachytherapy; interstitial implantation; computer simulation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常见的恶性肿瘤,放射 治疗 是鼻咽癌治疗的主要方法。作为体外放射治疗的补充,近距离放射治疗(包括鼻咽腔内放射治疗和鼻咽咽旁间隙插植放射治疗)可以提高局部肿瘤剂量并减少周围正常组织受量。鼻咽咽旁间隙插植可与腔内放射治疗配合或单独应用。鼻咽咽旁间隙插植为有创性,虽然术中大出血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罕见,但由于操作者的熟练程度和患者鼻咽病

7、灶解剖部位的复杂性,施源管置入位置与最佳位置存在一些差距,从而 影响 到剂量学分布的优化。    本院与厦门大学合作研制了“鼻咽癌放射治疗虚拟仿真系统”,该系统可以进行靶区和重要器官的勾画,并且可以对点状放射源进行剂量计算和优化。通过在该系统中模拟鼻咽癌咽旁间隙插植的过程为操作者的培训及近距离放射治疗计划的设计提供帮助。由于计算机仿真为无创性,且可以重复进行,故可模拟每个患者鼻咽咽旁间隙插植,实现个体化设计,选择最佳插植路径,更好地使高剂量区包括肿瘤,同时减轻周围正常组织受量,避免大血管和神经的损伤等。笔者通过对鼻咽癌病例的咽旁间隙插植与虚拟的理想插植进行比较,探

8、讨计算机模拟技术临床应用的价值。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005年6月-2007年12月,60例经病理确诊的鼻咽癌病人行体外放射治疗+鼻咽咽旁间隙插植组织间放射治疗,其中10例患者在咽旁间隙插植后进行了CT定位扫描验证施源管位置和三维剂量分布。10例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46.71±7.18)岁(3156岁);根据福州92分期标准,T2期2例,T3期8例。针对这些病例逐例进行实际咽旁间隙插植与虚拟插植。1.2  方法根据CT所示鼻咽咽旁间隙区内的肿瘤靶区(gross tumor volume,GTV)范围和位置,设计和确定咽旁间

9、隙施源管置放的位置,选择实施插植进针的途径。患者于模拟机透视引导下行鼻咽咽旁间隙插植。穿刺点为颌下区,采用不锈钢套针,边进针边根据CT所示病灶位置调整进针方向;针尖插入鼻咽咽旁间隙到达颅底后置入施源管,退出穿刺针,置入施源管并保留于咽旁间隙内。插植后患者行鼻咽部CT扫描,层厚及层距为23 mm。根据CT所示,在“鼻咽癌放射治疗虚拟仿真系统”中设计虚拟的鼻咽咽旁间隙施源管。虚拟施源管的位置一般取各个CT层面的咽旁间隙GTV的中心。目的是使肿瘤靶区受到高剂量照射的同时更好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剂量监测点参照 文献 进行确定。关键词:虚拟,仿真,研究,分布,三维,重建,医学论文,鼻咽癌咽旁间隙插植三维靶区重建与剂量分布虚拟仿真研究 内容摘要:【摘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