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浙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校外培训专项题_第1页
三年级浙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校外培训专项题_第2页
三年级浙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校外培训专项题_第3页
三年级浙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校外培训专项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年级浙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校外培训专项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诗歌,完成练习。有礼貌的百足虫雪野百足虫爬到小草身边伸出小脚一只两只三只小草累坏了自己的一只手要握遍伸过来的每一只热情礼貌的脚哎1结合上图,想一想诗中为什么要用省略号。(_)(填序号)因为小草累得直喘气。因为百足虫有很多只脚,为了不一直数下去,就用省略号省略了。2小草累坏了,它会跟百足虫说些什么呢?请展开想象写一写。_3像百足虫这样有着奇特外表的生物,自然界中还有很多。只要留心观察,就会有新的发现。你发现过哪些外表奇特的生物呢?选择其中一种,用几句话写一写它的样子。_2. 古诗阅读。所见牧童骑_,歌声振林樾。意欲捕

2、_,忽然_立。1先补全古诗,再完成练习。2给诗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欲:想要。 将要。 欲望。(_)立:立刻。 站。 存在,生存。(_)3. 课外阅读。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1)全诗描述深秋时候从到的景色。(2)诗中点明时间的诗句是:;表现颜色的诗句是:;表现形状的诗句是:;表现诗人心情的诗句是:。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1)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态的景物有、和,动态的景物有和。(2)“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两句中“燕子”和“鸳鸯”各在做什么?(3)本诗反映出诗人当时怎么样的心情

3、?5. 阅读下面的一首小诗,然后回答问题。秋沙白湖波上,荡着红叶一片,如一叶扁舟,上面坐着秋天。1填一填。这首诗中诗人把一片_比作一叶_,把红叶在湖面上荡漾的情景写得很生动。诗人通过观察_知道秋天来了,正可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2“上面坐着秋天”中的“坐”字用得真好!下面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个“坐”字,把秋天当作人来写,表明秋天悄然而至B.轻轻悄悄的一个“坐”字,写活了秋天,写动了风景C.诗人通过一个“坐”字表现出对秋天的失望和落寞之情6. 先把诗句补充完整,再按要求答题。鹿柴_,但闻_。返景_,复照_。1这首诗的作者是_,课题中的“柴”字读作_,另一个读音是_。2给下列词语选择正

4、确的解释。(1)但闻()A但是听见B只听见(2)返景()A返照的夕阳B返回景点3下列对古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写了傍晚空寂优美的山林景色。B这首诗以动衬静,间接表现了林中喧闹。7. 延伸阅读。题画清袁枚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1写句意。桃花映水鲜。_2选择正确的理解:牧童何处去?( )A.牧童要到哪里去?B.牧童去哪儿了?3回答:你觉得“牛背一鸥眠”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给你怎样的感受?_4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诗所描绘的画面。_8. 把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下列各题。绝句_,_。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1把诗句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_朝的_。3这首诗的前两句选用

5、了_、_、_、_四种意象描画了春天的景象。4后两句诗的意思是_。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9. 课内阅读。池上小娃撑( )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 )踪迹,浮萍( )一道开。1本文的作者是唐代的(_)。2给加点字注音。撑()藏()浮萍()3“不解”一词在诗中是什么意思?_4首句中的两个“小”字起什么作用?_5诗中的哪两个字前后呼应,写出了“小娃”的天真、淘气?_10.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_。_,夜深篱落一灯明。1默写古诗。萧萧梧叶送寒声,_。_,夜深篱落一灯明。2“萧萧”是指_;“促织”是指_。3这首诗描述了诗人_(时间)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_的情

6、感。11. 根据诗意填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朝()1、这首诗写了什么时间,谁在哪个地方的什么事?请用一句完整的话来回答。2、题目中的“忆”是什么意思,你能从诗中找一个词来解释吗?()3、诗中的“佳节”指的什么节日?()。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身在他乡,遇到佳节,()的思想感情,假如你的亲人在外地工作,春节即将来到,你把自己最想对亲人说的话浓缩为一句诗:()。12. 对比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1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_之情。2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都描写了晴雨变化中的湖光山色。B.都描写了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C.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不同。D.作者所写景物的色彩相同。13. 阅读后回答。送人之松江宋俞桂西风萧瑟入船窗,送客离愁酒满缸。要记此时分袂处,暮烟微雨过松江。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袂:袖子。诗中“分袂”是分别的意思。1送人之松江所写送别的季节是_,别董大所写送别的季节是_。2请赏析这两首送别诗所表达的不同情感。_14. 阅读古诗,完成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