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国内连锁零售业物流配送模式选择及探讨姓 名: 指导教师: 院 系: 物流工程学院 专 业: 物流管理 完成日期: 2011年3月23日 36摘 要连锁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也被世界各个国家认可,是目前零售业最重要的业态,在我国零售业也占有主要的地位。连锁经营已有130年多年的历史,而物流配送显然已经成为连锁经营管理的一个重点。随着连锁零售业的发展,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的物流暴露出成本高、效率低、现代化水平低以及物流模式落后等缺点,这些不足给零售企业带来的损失可是不可小觑的,这也说明了,连锁零售业的物流配送模式选择比较单一,达不到规模效益。虽然有很多学者针对配送过程中的配送
2、中心选址、配送路径规划、库存管理、分拣路径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作了相应的研究,但是研究有关的连锁配送模式及选择的还是较少,而实际上其很大程度地影响了连锁零售业配送的绩效。本文对连锁零售业现有物流配送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希望能给连锁零售企业带来帮助。首先介绍了配送、配送模式等基本概念和我国连锁零售业物流配送的现状,再通过分析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发展状况及运作模式,尝试着探究我国连锁零售企业各类配送模式存在的不足。然后,探索连锁零售企业适合自身发展的物流运作模式,通过对现有的几种典型连锁零售业配送模式的比较分析,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最后文章总结了连锁零售企业应以自建物流配送中心为主,充
3、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在选择物流配送模式时应考虑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分别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来介绍配送模式的选择。其中定量的方法有三种,分别为确定型决策法、非确定型决策法、风险型决策法,并将这几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在这三种定量的方法中本人认为应该采用确定性决策法。关键词:连锁1;连锁零售企业2; 物流配送3; 物流配送模式4 ABSTRACTChain has been recognized more and more people at home and abroad, but also in the same retail chain occupies a certain position in
4、 the industry, retail business is an important one,Chain has 130 years of history for many years, and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chain management has clearly become a priorit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etail chains, retail chain enterprises in China exposed the high cost of logistics, low efficiency
5、, low level of modernization and logistics model behind the other shortcomings,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out of the retail business overall rate of 10.2%, while the band loss is even more underestimated, and this also shows, retail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chain of relatively simple mode selection
6、, reach economies of scale. Many scholars have also been in the process of distribution and distribution center location, distribution, route planning, inventory management, picking paths and other aspects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accordingly, but the pattern of the distribution ch
7、ain and the choice is less but in fact its a great extent influenced the distribution chain of retail performance. I am an existing chain of retail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s were analyzed, and propose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ement, hoping for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retail chains
8、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These papers describes the distribution, distribution patterns and other basic concepts and logistics of the status of retail chains, and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logistics chain retail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mode of operation, try to explore the various types of retail
9、ing chain store distribution model shortcomings . Then, explore the retail chain's logistics operation for their own development model, through the existing chain of retail distribution of some typical patterns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Finally
10、,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retail chain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should be self centered, and full use of various resources,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s in the choice of the main factors to be considered, respectively,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to describe distribution patterns
11、choice. There are three ways in which quantitative, namely decision-making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type of non-deterministic decision making, risk-based decision making, and these methods were compared, three quantitative methods in this I think should be used in decision-making uncertainty metho
12、d.KEY WORDS: Chain;Retail chains;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s目录第一章 前言 1一、研究的意义1二、文献 回顾2-3三、 本文的基本思路和框架 4-5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及连锁经营 6一、相关概念 61、零售业态 6-72、连锁零售企业信息化综述 7-8二、连锁零售业物流需求和规模 8 1、连锁企业物流和互联网的密切关系 92、连锁企业趋向智能化与人性化 93、连锁零售业的共同利益10三、连锁经营物流管理优势101、连锁经营物流的系统化10 2、连锁经营物流的合理化
13、103、连锁经营物流的标准化 10-11第三章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模式现状及主要问题 12一、配送模式 12 1、配送模式的定义12 2、配送模式的分类 12-13二、发达国家物流配送模式现状分析131、德国物流配送现状分析 13-152、美国物流配送现状分析 153、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现状及问题分析 16(1)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的特点16(2)我国连锁零售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7-18(3)连锁零售企业物流运作问题的成因分析18- 19第四章加快我国连锁零售经营和物流配送体系发展 20一、当前我国物流发展的主要特点201、物流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202、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趋
14、势更加明显213、物流业投资增长较快214、我国物流企业快速成长215、物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216、增值服务业务创新成为物流企业的新的利润增长点 21- 22二、近年来推动现代物流发展的主要原因231、制定了物流相关专项规化232、放宽了物流市场准入标准233、组织开展了物流企业税收政策试点工作234、进一步改善口岸物流的通关环境 245、加强物流市场临管246、稳步推进行业基础性工作24三、继续推进物流业发展的主要措施241、进一步落实促进物流业发展的政策252、加强对物流业发展的引导253、加快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254、加强物流的基础性工作25四、加大技术投资加强信息管理系统 25-26
15、五、大力发展特许经营 使连锁形式多样化26第五章 国际连锁零售企业物流成功方略.27一、价格优势27二、自建物流配送中心 28-29三、营销互补共生共荣30四、员工关系伙伴同仁 30-31第六章 结束语 32参考文献 33致 谢 34第一章 前言一、 研究的意义及目的我国做为发展中国家,在最近的几十年来,市场经济已风靡全球,而零售更是成为企业至富的重要驱势,越来越多的智者把目光投向了连锁零售业,因为它不但价格低廉,质量过关,而且还有丰富的产品,使得消费者更加认可它的存在,更赢得了大部人的好评。连锁经营是现代零售业的基本组织之形式之一,它的经济学本质就在于它把现在工业化大生产的组织原则及大规模集
16、中化管理模式应于流通领域,目前国内零售业形态主要有百货店、超级市场、仓储式商场、专卖店等,这些地方通过“联合化、统一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等手段,实现规模化经营、标准化服务和科学化的管理,进而提高整体商业经营的效益。连锁零售业虽然主要是以它的服务、价格选址为主要,但物流配送也是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起到了很关健的作用,物流在国外被称外“第三利润源泉”,由此可见物流在连锁零售业运作中的重要作用。现阶段,我国连锁零售业经营规模不断的扩大,进而需要在大中城市及周边区域拓展店面,特许有意者加盟或及时提供畅销的商品,这些都导致了现在物流的快速发展、需求和依赖。而我国连锁零售企业采用何种配送模式的研究并没有形成
17、体系,更是众说纷纭,没有一个一致的结论,而由于业务的增长,使物流配送也更加紧张,也让连锁零售企业意识到,物流配送是提升企业利润的最后一道门槛儿,而采用何种的配送模式让这道门槛儿成为了一个战略性问题。对于上述现状,本文通过对物流理论的总结,针对连锁零售业的配送模式的研究和分析现有典型配送模式的优劣势,希望能找出合适企业自身的配送模式,以便改进和提高现有配送水平方面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二、文献回顾1、对连锁零售业研究的相关内容在研究连锁零售业配送模式之前,有必要先对连锁零售业的相关研究状况作相应的了解,学术界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供应链管理理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企业竞争的规则发
18、生了改变,竞争已不再是单个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因此企业想取得竞争优势,一定离不开供应链管理。所谓供应链管理,它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以信息流和物流为纽带,将该网络上的所有节点企业整合在一起进行管理。实施供应链管理,可促使超市与供应商之间以最便捷、最快速的方式进行订单处理、销售及库存等业务数据的共享等。对连锁零售业来说,可以随时掌握销售情况,充分了解顾客需求,合理规划安全库存的最佳水平,提高资金利用率,增强连锁零售业主的盈利能力。(2)连锁零售业的发展趋势相关数据表明零售业的龙头地位正在逐步被连锁零售业所取代,连锁零售业正在逐步向国际化经营的方向发展。同时连锁零售业的高科技
19、含量也在逐步增加,比如先进的物流配送设备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2、当前我国物流配送存在问题的相关研究(1)配送管理方面 管理体制分散、管理条块分割、管理层次较多,本位主义严重、管理规章政出多门,严重制约了物流配送的社会化发展。市场竞争机制和市场管理法规不健全,发展物流配送所需的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划尚未出台, 物流市场的进入与退出、竞争规则基本上无统一法律法规可循。许多重要基础设施仍然处于垄断经营状态,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物流业虽然整体上存量资产较大,但是资产布局分散,企业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信息化程度低,管理手段比较落后, 竞争力弱、发展滞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健全,物流配送市场化
20、程度低,影响了物流服务的准确性与时效性。专业的物流配送管理和技术人才短缺。目前物流配送从业人员素质较低,服务意识不足,缺少市场开拓的主动性。能够对物流配送进行高效、科学管理,并通晓现代物流配送运作和物流配送管理的复合型专业高层次人才更为少见,这一问题已经制约了我国物流配送的进一步发展。(2)基础设施方面交通运输设施建设与物流配送的需要不相适应,即交通运输能力仍不能满足运输需求,主要运输通道供需矛盾依然突出。我国物流配送设施,除少部分是引进,更新和修建的以外,绝大部分设施如仓库、装卸机械等都是50年代或60年代建设的,陈旧落后。而发达国家,已实现物流配送机械化、自动化和电子化。技术装备落后。现代
21、化的集装箱、散装运输发展不快,高效专用运输车辆少;汽车以中型汽油车为主,能耗大,效率低;装卸搬运的机械化水平低。物流系统标准化程度低。要使物流配送业务做到高效,一方面要使运输工具标准化,包括集装箱、托盘、货车、货架等;另一方面是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即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要用同一标准,各方面的信息系统能够对接,交换数据,共享信息。(3)配送规模方面 近年来,在全国各个城市,大卖场、超级市场、便利店、专卖店、仓储式商场等新兴业态层出不穷,特别是以连锁制形式开设的专业店和专卖店,在商业街、商业中心地区,以及在大型商业设施和百货店中发展很快。从世界各国连锁经营成功经验来看,实行商品供货的统一配送是连锁经营
22、的精髓所在。但是,目前我国城市连锁商业的物流配送规模还存在许多问题: 大多数连锁企业都青睐于自建配送中心。自建配送中心需要很多的条件,最重要的是资金、规模和专业化程度。有资料统计,在北京一个大型的超市公司要建立一个配送中心,包括土地、仓库、运输设备、物流机械和计算机设备等费用的开支将近一亿元人民币。如果各家超市公司都各自建立配送中心必然会造成物流资源配置上的严重浪费。 配送规模小,统一配送率不高。我国目前连锁企业配送规模普遍较小,国外统一配送率一般为80%以上,而我国只有60%左右,尚未形成规模优势,对于鲜活易腐商品、冷冻商品,分店不愿意统一配送,多数采用直接送货上门的办法。绝大多数配送中心没
23、有达到经济配送的规模,60%的人员、设施处于闲置状态,配送成本偏高。三、对连锁零售企业配送模式研究的相关内容目前,国内外针对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物流配送系统设计、配送规划技术、配送中心的选址、库存管理、分拣路径以及配送作业流程优化等方面。其实连锁零售企业的配送模式对供应商的配送绩效影响颇大,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主要的研究成果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介绍了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连锁零售业所采用的配送模式,比如美国连锁店的商品配送有多种形式,主要体现为以批发商、零售商和仓储运输为主导,开展商品配送业务的三种不同类型的商品配送中心;日本则是除了大型连锁零售业自建配送中心自营配送
24、外还青睐于批发商投资或生产商投资,小型零售商加盟组建配送中心进行配送。另一方面,部分研究人员提出了通过定性分析选择法来选择连锁超市的配送模式,还有些研究人员提出通过层次分析法来选择连锁超市的配送模式,这些定性分析选择法和层次分析法也就是从影响连锁超市配送的某一个或者某几个因素来考虑选择配送模式。四、 本文所要阐述的主要问题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连锁零售企业的概况及其配送模式,连锁零售企业由于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却暴露出物流成本高、效率低、现代化水平低以及物流模式落后等缺点,这些缺点已经成为了制约连锁零售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物流引导经营业务活动的全过程,从商品的采购到销售服务都
25、有大量的物流活动发生。连锁企业的商品供货与配送方式、物流环节与门店内部经营环节的衔接及协调状况,直接影响到连锁零售企业运营的成本与效率。因此,本文认为物流配送对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的竞争优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连锁超市对不同商品或不同时期配送模式的选择提供一些参考。以下是本文的具体框架:(1)前言(2)相关理论概述及连锁经营(3)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模式现状及主要问题(4)加快我国连锁零售经营和物流配送体系发展(5)国际连锁零售企业物流成功方略(6)结束语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分析(理论述)国内外连锁零售企业配送模式的发展状况(现状分析)连锁零售企业现有配送模式分析与改进(找差距、
26、提建议)介绍连锁零售企业配送模式选择方法 图1-1论文逻辑结构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及连锁经营一、 相关概念连锁经营连锁经营是指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若干企业,以共同进货或授权予特权等方式组织起来,共享规模效益的一种商业组织形式和经营制度。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化大流通最具代表性的商业经营模式,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时,社会化大生产对流通提出的客观要求。连锁经营采取无差别营销,即统一店名、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服务、统一广告、统一管理及统一核算(正规连锁)的经营形式。物流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
27、这些功能有机结合起来。配送所谓配送就是按照用户的订货要求和配送计划,在物据点(如配送中心)进行分拣、加工和配货等作业后,将配好的货物送交收货人的过程,从货物的位移特点而言,配送多表现为短距离、多品种、小批量的的位移,因而,也可以将配送理解为描述运输中某一指定部分的专业术语。配送中心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主要,为特定的客户服务;配送功能健全;完善的信息网络;辐射范围小;多品种、小批量;以配送为主储存为辅。二、零售业态“连锁零售业”这一提法,其实包含着两个层面的含义:一个是对其零售业态的定义,另一个是对其经营组织模式的界定。也就是说,首先这种零售业态是专卖,其次,它采用
28、了连锁经营的运营组织模式。零售是将商品销售给最终消费者以供个人或家庭消费的商业活动。零售业态是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进行相应的要素组合而形成的不同经营形态。1998年6月5日,中国国家内贸局颁布了零售业态分类规范意见(试行), 将中国零售业商店按其零售业态分为8类:百货店、超级市场、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仓储式商场、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等。2004年10月1日实施的零售业态分类国家标准与1998年试行意见相比增加了折扣店、无店铺销售等业态,并对购物中心的种类进行了细分,按照零售店铺的结构特点将零售业分为17种业态,分别为:食杂店、便利店、折扣店、超市、大型超市、仓储会员店、百货店、专业店、专
29、卖店、家居建材店、购物中心、厂家直销中心、电视购物、邮购、网上商店、自动售货亭、电话购物等。对于零售业态的分类里就包括本文所界定的超市类:超市、大型超市、便利店、折扣店、仓储会员店。1、连锁零售业信息化综述信息技术是以信息的存在为前提的,而信息并不是简单的数据罗列,是通过处理后形成的有用数据,它可以是文字、数字、也可以是图像、声音等。1948年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的数学家香农发表的论文“能讯的数学理论”奠定了信息论的基础,开始了人们对信息的利用和进一步的研究。当今,普遍把物质材料、能源和信息并列为社会发展的三大要素,信息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人类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资源。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除了具有
30、一般的可利用、有价值等的特性外,还具备共享、历史累积性、时效性和多次再生性等特性。正是信息的这些特征使它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零售业也体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作为零售业中的重量级选手,连锁零售企业更是得到了很大发展。2007年,中国连锁零售业发展迅猛,各个跨国零售业巨头不断拓展中国市场,而国内的民族企业则奋起反击守住手中的蛋糕。随着市场的成熟和消费者的日趋理性,连锁零售业的竞争重心转移到了成本、效率和用户满意度上,信息化系统成为了连锁零售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必要途径。连锁零售业作为市场经济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以它信息的采集、挖掘、利用和转化等作用,带动着整
31、个社会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形成和发展,并以此为基础构筑起全社会以客户为中心的消费系统。正如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德.德鲁克所说:“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经济权利正迅速从制造商向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是商品和服务等直接向最终使用者和直接接受者转移的一个服务过程。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对零售业产生了比其他行业更深的影响,谁更好的利用信息技术谁就能赢得客户,抓住发展的机遇。而零售业本身是一个低利润的行业,当服务呈现标准化趋势以后,未来企业的竞争就是一个成本、速度和以顾客为导向的管理决策的竞争,更体现了物流运输在整个运营中所起到的作用。不同行业有不同的业务流程,连锁零售业的核心作业务流程就是物流
32、管理、供应链管理和商业智能对企业决策的支持。物流管理的水平直接决定着零售企业的管理水平,零售巨鳄沃尔玛就是凭借经营自己的物流体系并利用信息化技术不断提高物流水平,从而始于美国农村市场崛起并最终称霸全世界的。良好的供应链管理可以是连锁零售企业和供应商配合更完美更高效,零售企业通过信息网络向供应商提供销售状况以及库存情况,并自动形成订单,供应商可以仍此来把握市场,并及时供货,使得供应商和零售商都能提高效率、降低库存、提高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并增强对市场的把握能力,从而实现零售高、供应商以及终端客户的三赢。 2、连锁零售业物流需求及规模连锁物流是指从商品采购到商品销售给消费者的商品移动过程,是与商流、信
33、息流和现金流并列的四大连锁经营机能之一。在连锁的多种业态经营过程中,物流系统主要起到商品的集散及带动商流、信息流、现金流三流运转的作用,它通过商品的集中采购、集中储备和统一配送,成为连锁经营市场供应的保障系统,也是连锁企业运作的前提和基础。在四流之中,物流是最主要的,没有物流,其它三流无法实现。离开了这个基础,就像人没有血管一样可怕,企业也就无法生存。一个连锁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需要强而有力的竞争工具,而物流正是连锁企业求生存、谋发展的重要核心工具。 但现在很多国内物流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物流系统没有跟上,或者之前没有规划好相应的物流系统,导致发展受阻,配送成本居高不下,配送周期过长,远远满足
34、不了企业发展需要,经常出现店里缺货,疲于应付。如果还想提高对顾客的服务水准、增加销售额,就遇到了更大瓶颈,有物流系统和无物流系统的区别就在这里。在中国古代兵书里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讲的就是物流配送的道理,只不过当时还没有物流这个概念。 连锁经营物流主要指包含供应物流、内部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在内的由总部统一指导下进行的运输、保管、装卸、包装、在库管理、流通加工等各种物流活动。连锁物流主要有两种结构形式,第一是有自己的配送中心,而且它只服务于自己的连锁分店,第二连锁企业配送中心是公共性或者社会性的,或虽是连锁集团的配送中心,但担负着供应非连锁店的服务。在连锁的结构中,物流配送中心处于关键
35、位置。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特别是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的高速发展,也随着企业的兼并与合作,新世纪连锁企业的物流出现了新的趋势与特点。 (1)连锁企业物流与互联网的密切关系 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也就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物流中广泛应用,从而改变连锁物流体系的运营状况。物流信息化商品化、物流信息处理电子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已经是事实。信息化是自动化的基础,自动化核心是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的外在表现是无人化。 上市服装连锁巨头七匹狼、报喜鸟等国内企业,均投入巨额资金用于信息化建设。而2008年在深圳上市的美特斯·邦威的招股说明书中表示,计划募集的
36、18亿元中,有16亿元将用于营销网络建设,另外2亿元将用于智能化信息系统建设,秉持 “虚拟经营”理念的美特斯·邦威董事长周成建没有依照前人的惯例,走扩大生产的老路,而是转为直接运营品牌和信息数据的 “虚拟经营”,直接控制商品企划、产品设计、部分原料采购和少量直营店四个环节,传统的制衣、销售以及部分物流环节外包给其他企业。 通过先进自动化信息系统,周成建每天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决定每一款服装的生产,还是停产。现在周成建通过互联网把美特斯·邦威的店铺、总部、配送中心连在一起,店铺通过计算机上网,在网上进行订货、销售数据上传和总部信息下载,总部通过互联网收取店铺销售数据、下发商品信
37、息和管理信息。形成了对内部的各部门、配送中心、下属店铺的全流程管理,大大提高企业内部的商品订货、配送、验收、销售和库存等的管理效率。同时提升企业与物流提供商、供应商的协作关系和协作效率。 于是,美特斯·邦威在没有1平方米生产车间和不到13%属于自己的直营终端的情况下,却拥有连锁销售门市共计2279家。其中,加盟店1927家,而直营店只有352家。周成建凭借信息自动化 “虚拟经营”节省了超过十几亿元投资成本,将精力专注于品牌经营,创造了服装连锁领域的传奇! (2)连锁企业趋向智能化与人性化 网络经济的重要特征就是智能化,而智能化的最高境界就是人性化。智能化可分为两大板块:对外的网络化,
38、即连锁企业计算机中心或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生产商、消费者及相关合作单位的网络联系。对内的网络化,即连锁总部与连锁分店之间的网络联系。 物流作业过程大量的运筹和决策,既包括物流配送过程的各个环节,也包括物流配送中心经营管理的决策,它需要设备自动地对大量信息作出正确、及时的处理。物流智能化是网络时代物流发展的一个新趋势,人性化的核心就是 “以顾客为中心”,即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来灵活调节商品组合。 世界连锁巨头沃尔玛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至少提前10年(较竞争对手)将尖端网络科技和物流系统进行了搭配与实施。20世纪70年代沃尔玛建立了物流的管理信息系统 (MIS),负责处理系统报表,加快
39、了运作速度。1983年的时候采用了销售始点数据系统 (POS机)。1985年建立了电子数据交换系统 (EDI),进行无纸化作业,1986年的时候它又建立了快速反应机制 (QR),正是网络智能化,对市场快速拉动需求。沃尔玛在全球第一个实现集团内部24小时计算机物流网络化监控,使采购库存、订货、配送和销售一体化,实现智能化与人性化,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加快了物流的循环。 (3)连锁零售业的共同利益 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物流的时代,对于跨国性连锁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连锁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要满足全球化或区域化的物流服务,连锁企业与物流规模必须扩大,形成规模效益。规模的扩大可以是企
40、业之间的并购或合并,也可以是企业间的合作与联盟。因此,近年来国外连锁企业与物流业出现了集约化与协同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国际贸易的物流向全球化发展,美国和欧洲的大型连锁企业与物流企业跨越国境,展开连横合纵式的并购,大力拓展国际物流市场,以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比如法国连锁零售巨头家乐福全球采购中国总部落户上海,美国沃尔玛把亚太的采购中心放在深圳,这都是全球集约化与协同化的结果。3、连锁经营物流管理优势从理论上看,连锁经营符合现代化科的经营原理。它使零售业摆脱了传统形式对其获得规模效益的束缚,创造了零售业更多的获得规模效益的机会和途径。另外,连锁商店的出现把资本经营的大规模要求同零售活动的分散化、个
41、性化特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创造了既不违背零售经营本质要求,又能实现大规模经营的零售形式。其次从运作方式来看,连锁经营采用了现代科学的营运手段。进化货成本和销售成本有所下降,从总体上实现了低成本经营。另外,连锁经营改变了旧的流通体系,减少了流通环节,直接面向消费者,更及时地了解顾客的需求,更迅速地建立起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桥梁,从而提高了流通效率。而连锁经营的成功离不开物流的系统化、合理化和标准化。(1) 连锁经营物流的系统化连锁经营物流系统的功能由采购、仓储、流通加工、装卸、配和信息处理六个功能构成,这些功能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它们各自特定的功能有机结合、协调运行、共同产生出的新总功能去
42、协调各个子系统,从而使各子系统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中保持协调一致,在发挥各自特定功能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总功能,实现商品的流动。(2) 连锁经营物流的合理化 连锁经营物流的系统化是其物流合理化的基础,而物流合理化则是整个连锁经营物流管理所追求的总目标。首先,物流合理化可以降低物流费用,减少商品销售成本;其次,物流合理化可以压缩库存,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物流改善,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3) 连锁经营物流的标准化物流是一个大系统,对这样一个大系统的管理是非常复杂的,系统的统一性、一致性和系统内部各环节的有关联系是系统能否生存的首要条件。标准化就是物流管理的重要手段,物
43、流标准化能加快流通速度,保证物流环节,降低物流成本,从而较大地提高经济效益。第三章 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模式现状及主要问题一、配送模式配送是属于物流范畴,是物流的两种特殊的、综合的活动形式。我国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2001.8.1)将配送定义为:“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配送的特点是短距离、小批量、多频率的末端运输,是配货和送货的有机结合。配送在物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是物流的功能要素之一、现代物流的核心内容和整个物流系统中挖掘“第三利润源泉”的突破口,而且配送活动本身包含了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
44、把商流与物流紧密结合起来,是物流活动在小范围内的整合。1、配送模式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对配送模式的定义各不一样,形成了不同的概念。国内有些学者认为“配送模式就是某种配送流程。而这种配送流程适用于某一类产品”;还有部分学者认为“配送模式是指构成配送运动的诸要素的组合形态及其运动的标准形式。它是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并根据配送对象的性质、特点及工艺流程而相对固定的配送规律”。本文认为配送模式就是企业对于某种配送业务的运作模式。2、配送模式的分类不同种类的产品有不同的配送模式,甚至同类产品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配送模式也不完全一样,因此市场上同时存在多种配送模式。从我国目前实际情况来看,配送模式根据配送途径和配送
45、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配送的途径不同,可以将配送模式分为以下两类:(1) 直接配送模式所谓直接配送模式,它是不建立配送中心的一种配送模式,即连锁零售企业总部根据各分店的需求向供应商发出订单,采购的商品在指定的时间范围内直接从供应商处配送到各个连锁分店,连锁零售企业不再设立配送中心。(2) 间接配送模式所谓间接配送模式,它是通过配送中心或者是物流中心的一种配送模式,即连锁零售企业总部根据各分店的需求向供应商发出定单,采购的商品在指定的时间范围内从供应商处运输到配送中心或者物流中心,然后再从配送中心或者物流中心配送到各个分店。这里的配送中心或者物流中心由连锁零售企业自己建立或者物流外包
46、企业提供。而根据提供配送服务的主体不同,一般将其配送模式分为以下两类:(1) 自营配送模式是指连锁零售企业自筹资金,独立组建配送中心进行运营的连锁零售企业配送模式。即连锁零售企业借助于自身的物质条件(包括建设资金、现有物流设施、设备和人员等),结合各分店的商品配送量、经营规模,以及布局网点等多种条件与环境,选择适当的地点出资建立一个或几个配送中心,由连锁零售企业对配送中心进行经营管理,完成对各分店的全部配送业务。它是目前连锁零售企业广泛采用的一种配送模式,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统计,早在2001年中国连锁百强企业当中就有80%的企业拥有自建的配送中心,在连锁零售企业当中这一比例更高。(2) 外
47、包配送模式是指连零售企业将其需要完成的配送业务外包给其他物流企业来运营的一种配送模式。即指连锁零售企业自身不建立配送中心,其总部按照各连锁零售分店的采购需求向供应商发出订单后,由物流企业完全承担超市各分店的配送业务,在特定的时间内按照特定的价格向超市分店提供所要求的配送服务。我国目前给连锁零售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是社会上各种功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所以通常我们又称之为第三方物流配送。二、发达国家物流配送模式现状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看其他发达国家的物流配送情况,由于商务环境的千差万别,使得物流配送即使在发达国家也不会只一个固定模式,各村都有各村的高招,都有各村的高招,都把物流配送搞得有声有色、朝气蓬
48、勃。现将德国、美国所采用的配送模式总结如下。首先我们来看看德国的物流现状;1、德国物流配送现状分析 物流在德国推行已有20多年,几乎渗透到各行各业。外包一直是德国物流业发展的一种趋势,订单处理、仓储安排和供应链管理等更大比例的综合物流服务都由物流服务商提供。 德国现代物流特征表现为在高度的规范化、有序化前提下的社会化、网络化、标准化、多功能化与绿色化。 (1)社会化德国的物流业社会化驱动力系来自于企业非核心竞争业务的外包。所谓物流外包,即生产或销售等企业为集中精力增强核心竞争能力,而将其物流业务以合同的方式委托于第三方物流运作。据统计,第三方物流占总物流服务份额的比例为23.33%,目前其需求
49、仍呈增长趋势。 (2)网络化物流网络化,包括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网络和物流组织的网络化两层含义。在物流基础设施的网络化上,德国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加强对公路、铁路、港口的基础建设。德国的高速公路成网,与欧洲的高速公路连通;水运资源整治合理,利用充分,天然河流通过人工运河形成网络,通达各个城市港口,与国际大港相连;铁路网密集,通达欧洲各大城市。各港站、枢纽及水陆空千支线形成了优越的交通运输环境。2005年,德国内河航运业增长幅度最大,达到了4.2%,而国内公路运输业增长幅度为2.6%,高于其他经济指标的增长,铁路运输仅增长0.6%。德国的物流网络化还表现为信息网络化,供应链上的上下游之间的信息
50、共享。大的企业集团都是通过信息网络将全国的需求信息和遍布全欧洲的连锁经营网络联结起来,于同一个信息平台上,相互间的信息交流非常方便,确保了物流信息快速、可靠地传递。(3)标准化物流标准化是指以物流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装备、专用工具等的技术标准,包装、仓储、装卸、运输等各类作业相标准以及作为现代物流突出特片的物流信息标准,并形成与全国以及和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标准化工作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国际标准的采用已经十分普遍,标准化已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在德国,物品无论进入工厂、商店、建筑工地,还是仓库、码头、配送中心等,都普遍实现托盘标准化、集装箱
51、标准化、运输工具标准化。且在德国高速公路上运输的货箱外部尺寸都是相同的。(4)多功能化(5)绿色化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仓储、装卸、流通加工、配送、包装等物流活动。绿色物流建立在现代物流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使物流操作和管理全程的绿色化。然后,我们看看美国的物流现状;2、美国物流配送现状分析 美国零售业非常发达,究其原加,除了消费水平、结构、方式及管理与技术上的因素外,还有赖于其建立在全社会协调运作基础上的完备的商品物流配送体系。 从仓储、配送中心和零售店铺情况看,美国的物流配送的发展是以零售业态、尤其是连锁经营的发展及传统消费方式
52、的变革为基本前提,以发达的经济作基础的。随着零售业和消费方式的不断完善与发达,美国的物流配送呈现出以下发展特点:(1) 高科技在物流配送领域得到广泛应用。(2) 直配方式是物流配送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3) 物流配送呈多层次、多元化趋势。3、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现状及问题分析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我们国家的物流配送现状和其它的国家有什么区别和不足。(1)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的特点商品品种繁多,价格变化 由于连锁零售业主要经营的商品方是面向单独客户的消费品,因此,所经营的商品品种数目繁多,而且所经营的消费品的价格随着市场供需的变化频繁变动,同时生产商或零售商的频繁促销也经常引起价格变动。需求
53、波动大,订单频频由于连锁零售的店铺多,店铺所处的位置客户的需求波动比较大,所以订单频率高,同时有时间要求,有一些小型店铺甚至要求一天送货两次,有时还有紧急订货。物流配送作业环节多,系统复杂,控制难度大连锁零售企业统一采购商品后,必须及时地将商品配送到各个店铺,其物流配送作业除了基本的运送服务外,还包括一些流通加工作业环节,例如供应商大包装供货,配送中心按门店的订单信息进行的拆零、分拣,处理商品退货、换货等问题,同时增加新品、淘汰滞销品等,其控制难度大,过程复杂。(2)我国连锁零售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连锁企业配送形式呈多元化发展,随着我国零售业的发展以及行业对物流认识的提高,目前我国连锁零售
54、企业表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从主要形式看,由于历史和环境的原因,大部分连锁零售企业选择了自建物流配送中心的方式,特别是有实力的连锁零售企业,将物流建设作为今后企业发展的战略。 我国物流配送管理和运作还十分薄弱,甚至成为制约连锁企业发展的“瓶颈”,了解分析其的现状和问题,已经引起我国有关学者和部门的高度重视。我国连锁企业的发展历史不长,与国外同行业相比差距很大。单从物历史来说外国的物流经验就有几十年的丰富的经验,物流规划与实际能力较高,设备先进,资金雄厚,能够高效率的完成不同客户需求的个性化服务,而我国,虽然发展很快,但目前无论是在观念上、规模上、资金上、等众多方面来说,与国际水平相比,都有很多
55、方面需要改进。从供应链物流的角度来看,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急需得到改善:统一 采购、统一配送率不高连锁零售业最本质的特征是五个统一,即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核算、统一标识、统一管理。 商品采购是连锁零售业经营活动的起点,连锁零售业的采购必须是整个连锁分店的要货计划,配送中心收集各连锁分店提出的要货计划后,结合总部的要求和市场供应情况,制定采购计划统一向供应商采购商品。而在我国连锁商业企业中,能够进行统一采购的比例只有30%-60%,连锁零售企业存在连而不锁的现象,大多数门店和门店之间缺乏内在的经济联系,不能取得大规模采购获得的优惠价格。而绝大多数的配送心也没有达到经济配送的规模,造成整车装载率低且返程车辆空驶率高,配送成本偏高。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落后,未能实现信息共享 目前,我国多数连锁零售企业对计算机的应用有限,信息系统建设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发展的重要因素;甚至许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V型架铁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车内信息娱乐系统的技术创新试题及答案
- 2025健身房项目合作合同范本
- 2025年专用小麦新品种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网约车司机聘用合同范例
- 2025店面租赁合同与经营权质押协议范本
- 《齿轮家族》课件
- 音乐创作中的节奏感与乐理思考试题及答案
- 2025签订合同注意事项全面解析
- 2025年建筑工程合同争议解除案例解析
- 12G614-1 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
- DL∕T 1474-2021 交、直流系统用高压聚合物绝缘子憎水性测量及评估方法
- 《初中七年级期中考试家长会》课件模板(五套)
- 学术规范和论文写作-教学大纲
- 2023年设备检修标准化作业规范
- GB/T 20001.1-2024标准起草规则第1部分:术语
- 工笔花鸟学习心得范文
- 2024年度《儿童生长发育》课件
- 初中生机器人课程课件
- 呼吸机的常见故障
- 6.船舶电气与自动化(船舶自动化)(二三管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