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复习资料2022_第1页
高三地理复习资料2022_第2页
高三地理复习资料2022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三地理复习资料2022高三高考地理知识点复习资料1:陆地环境的知识点 1、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表到莫霍介面)、地幔(莫霍面古登堡面)、地核(古登堡面以下) 2、岩石圈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之上) 3、岩石成因分类: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层理构造、有化石)、变质岩。 4、地壳物质回圈: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外力沉积岩-变质变质岩-熔化岩浆 5、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6、地质构造的类型:褶皱(背斜、向斜),断层(上升岩块-地垒、下沉岩块-地堑) 7、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外力侵蚀(在外力侵

2、蚀作用之前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8、地垒-庐山、泰山;地堑-东非大裂谷、河平原和汾河谷地。 9、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背斜(储油)、向斜(储水)、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 10.外力作用与常见地貌: 流水侵蚀沟谷、峡谷、瀑布、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的地表、溶洞(喀斯特地貌) 弯曲的河道-凹岸侵蚀,凸岸沉积(港口宜建在凹岸) 流水沉积山麓冲积扇、河口三角洲、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 风力侵蚀风蚀沟谷、风蚀洼地、蘑菇石、风蚀柱、风蚀城堡等 风力沉积沙丘、沙垄、沙漠边缘的黄土堆、黄土高原; 11、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陆

3、地环境各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貌)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陆地环境的整体性。例如我国西北地方各环境要素都体现出乾旱特徵。 12、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有: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热量)-纬度地带性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水分)-经度地带性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水分和热量)-垂直地带性 13.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山地所处的纬度;山地的海拔;阳坡、阴坡;迎风、背风坡。 14、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雪线是指冰雪存在的下限的海拔高度) 主要影响因素有两个:一是0等温线的海拔(阳坡、阴坡);二是降水量的大小(迎风、背风坡) 15、非地带性因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影响等。例

4、如我国西北地方的绿洲。 16、主要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 两大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带。我国多地震的原因是:我国位於两大地震带中。 地质灾害的防御:提高建筑物抗震强度;实施护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保护植被,改善生态环境; 高三高考地理知识点复习资料2:气候的知识点 一、东亚: 1、东部沿海:季风气候显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2、西部内陆:温带大陆干旱、半干旱气候; 二、东南亚: 1、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南半岛大部分、菲律宾群岛,北部夏季高温多雨); 2、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常年高温多雨); 三、南亚: 1、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5、;(印度半岛大部分); 2、热带沙漠气候;(印度中下游;巴基斯坦以热带沙漠为主); 四、中亚: 1、温带大陆干旱、半干旱气候; 五、西亚和北非: 1、热带沙漠气候为主;(770多万平方千米); 2、小部分为地中海气候; 六、撒哈拉以南非洲: 1、热带草原气候(世界第一); 2、热带雨林气候; 3、热带沙漠气候; 4、地中海气候; 七、欧洲: 1、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西部)世界最典型; 注:生成原因:终年西风;北大西洋暖流增湿增温;地形因素;大陆轮廓破碎,利于西风深入; 2、北部、南部:山地气候; 3、西班牙、葡萄牙等:地中海气候; 4、中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八、欧洲东部和北亚: 1、温带大陆性

6、气候(俄罗斯); 九、北美: 1、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2、狭窄的温带海洋性气候(40°N-60°N); 3、狭窄的地中海气候;(30°N-40°N); 十、拉丁美洲: 1、热带气候,雨林、草原气候为主; 十一、大洋洲: 1、热带为主,呈半环状:大分水岭(热带雨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注: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压; 东南信风来自于暖流; 地形因素:处在大分水岭迎风坡; 2、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压控制); 3、热带沙漠气候(被南回归线穿过;西澳大利亚寒潮); 4、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30-40); 十二、南极: 1、酷寒: 纬度

7、高,热量小; 海拔高,降温幅度大; 冰川对太阳的反射极强; 2、干燥: 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小; 终年受极地高压控制,下沉气流; 陆地面积大; 3、烈风:平均18m/s,达100m/s,一年中8级以上风天达300天以上; 十三、北极: 1、没有南极寒冷(海洋面积大,大部分终年封冻); 2、降水比南极丰富(气温较高,海洋面积大),年降水量为100mm-150mm; 3、风速没有南极大; 高三高考地理知识点复习资料3:地形的知识点 一、东亚: 1、总括:(1)东部沿海: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 (2)西部内陆:高原山地为主; 2、山脉:阿尔泰山(蒙古),昆仑山(中国),喜马拉雅山(中国); 3、高

8、原:蒙古高原(蒙古),青藏高原(中国); 二、东南亚: 1、总括:(1)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北高南低; (2)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 三、南亚: 1、总括:(1)北:喜马拉雅山南部; (2)中:两大冲积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 (3)南:德干高原(亚洲的高原); 2、山脉:西高止山(印度西部),东高止山(印度东部) 四、中亚: 1、总括:以丘陵平原为主; 2、平原:里海沿岸平原(俄罗斯),图兰平原(乌兹别克斯坦); 3、丘陵:哈萨克丘陵(哈萨克斯坦); 五、西亚和北非: 1、总括:以高原为主,平原狭小 2、山脉:阿特拉斯山(非洲西北部,阿尔及利亚),大高加索山脉(西亚

9、,为亚洲和欧洲分界线),格罗斯山(西亚,伊朗); 3、高原:伊朗高原(伊朗),美索不达米亚高原, 4、平原:尼罗河盆地和三角洲; 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总括:(1)以高原为主,东南向西北倾斜; (2)第二大热带雨林分布区; 2、山脉:东非大裂谷,乞力马扎罗山(肯尼亚); 3、盆地:刚果盆地(世界上的盆地); 4、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 七、西欧: 1、总括:(1)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内海; (2)以平原山地为主,南北分布,东西走向; (3)冰山地形分布:挪威峡湾海峡; 2、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山,阿尔卑斯山; 3、盆地:巴黎盆地; 4、平原:西欧平原,波德平原 八、

10、欧洲东部和北亚: 1、总括:地势平坦,以平原高山为主,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2、山脉:乌拉尔山(亚洲、欧洲分界线); 3、平原: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4、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 九、北美: 1、总括:纵列分布,山脉与海平行; (1)东部:高原山区; (2)中部:平原区(冬冷夏暖); (3)西部:高山区; 2、山脉: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山; 3、高原:拉布拉多高原; 十、拉丁美洲: 1、总括:(1)北部:以高原为主; (2)西部以安第斯山为主; (3)东部以平原、高原为主(相间分布); 2、山脉:安第斯山脉,迪勒拉山系; 3、平原:奥里诺科平原,亚马逊平原(世界第一大平原),普拉塔平原; 4

11、、高原:圭亚那高原,巴西高原(世界第一大高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十一、大洋洲: 1、总括:(1)东部:山地(大分水岭)大堡礁; (2)中部:平原(大自流盆地澳大利亚盆地); (3)西部:低矮高原(占澳大利亚面积一半); 十二、南极: 1、总括:(1)冰雪高原(平均海拔:2350m); (2)90%大陆冰川; (3)淡水水库; 十三、北极: 1、总括:大面积冻土覆盖; 高三高考地理知识点复习资料4 1、对流层的特点: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大气对流运动(12km)显著;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的特点: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大气平稳,以水准运动为主,有利於高空飞行。 3、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地

12、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 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5、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晴朗的天气、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气的保温效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7、气温与天气: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 8、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9、气温的水准分布:纬度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 海陆分布: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陆地; 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

13、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10、气温年较差: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地表植被水分状况;云雨多少。 变化规律:内陆沿海,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阴天。 11、地球自西向东转,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转,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转 12、地表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级递减至零; 13、除南北极点外,地表任一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为15°/h; 14、北半球观察北极星的仰角大小即为当地的纬度大小;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 15、在地球公转运动中,近日点(1月初)公转线速度和角速度达值,远日点(7月初)公转线速度和角速度达最小值; 16、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范围变大,寒带范围变大

14、,温带范围变小; 17、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春秋分直射赤道; 18、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回归运动,约每天移动0.26°,每月移动8° 19、晨昏线的判读: 沿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经过的线为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经过的线为昏线; 在侧视图中,左夜为晨,右夜为昏; 在晨昏线上的点,如果地方时12时,则该点所在线为晨线,如果地方时12时,则该点所在线为昏线; 20、太阳高度判断: 昼半球中太阳高度0, 夜半球中太阳高度0,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0; 21、在光照图中,晨线与赤道相交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相交的点所在经线的

15、地方时为18时; 22、在光照图中,晨昏线上纬度点(即转折点)所在经线地方时要么为0时或24时,要么为12时; 如果该转折点所在纬线刚好出现极昼,则过该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0时或24时,如果该转折点所在纬线刚好出现极夜,则过该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时; 南极发现有丰富煤炭(北极地区埋藏丰富石油),说明: 南极(北极)地区曾经位于温暖湿润地区,森林茂密,后经大陆漂移至此,这是板块构造学说的有力佐证. 刚果盆地的形成原因: 刚果盆地原来是内陆湖,后经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泻而成. 死海(贝加尔湖、坦噶尼喀湖、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成因:内力作用-断裂陷落 北美五大淡水湖(欧洲峡湾地形、湖泊)成因:

16、外力作用-冰川作用 庐山(华山、泰山)的形成:断块山地 七大洲地形特色: 亚洲: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积广;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 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地伏不大; 东部纵贯着巨大的东非裂谷带; 地势特点:东南高,西北低 欧洲:欧洲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广大,占总面积2/3; 地势低平,为世界地势最低一洲(300m),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冰川地形广布 北美洲: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山地,东部是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 冰川地形在大陆北半部广布 南美洲: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 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排列 大洋洲:

17、地势低平。地表起伏和缓; 地形为南北三个纵列带,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地 南极洲:世界上平均海拔一洲(2350m); 大陆冰川广布,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米,冰层以下地形多样 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山区面积广大,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高三高考地理知识点复习资料5:地球和地图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0000千米。 2、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大圆弧线,又称子午线。特点:都是半圆;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都相交于两极。 3、经度: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为0o经线,又称本初子

18、午线。经度的划分:以0o经线为起点,向东为东经度,向西为西经度,各划分180o。东西经度的分布规律:东经度向东递增,西经度向西递增。东西半球划分:20oW和160oE构成的经线圈为界,20oW向东到160oE为东半球、20oW向西到160oE为西半球。 4.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特点:都是圆圈(两极为点);长度不等,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都指示东西方向;都相互平行。 5.纬度:以赤道为起点,向南为南纬度,向北为北纬度,各划分90o。纬度大小的分布规律:北纬向北递增,南纬向南递增。南、北半球以赤道为界线。高、中、低纬度的划分:以南、北纬30o和60o为界。 6.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越往东地方时越早;经度每隔15o,地方时相差1小时。 7.每个时区都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统一使用的时间标准,称区时。计算:两地相隔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向东加,向西减。 8.北京时间:我国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120oE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 9.原则上以180o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向东过日界线减1天,向西过日界线加1天。实际上日期变更线有三处弯曲,原因是是避免将所经过的国家分入两个日期范围。 注:另外还有一条自然界线,即0时经线。 0时经线向东到180o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