蚓激酶治疗频发椎 基底动脉系统TIA疗效观察_第1页
蚓激酶治疗频发椎 基底动脉系统TIA疗效观察_第2页
蚓激酶治疗频发椎 基底动脉系统TIA疗效观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蚓激酶治疗频发椎 基底动脉系统TIA疗效观察                  作者:史晶晶 黄黎峰 吴红芳 谭东森 【关键词】  蚓激酶 频发椎 基底动脉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供血不足致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中老年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作者自2005年2月至2007年12月用蚓激酶胶囊治疗频繁发作的椎 基底动脉系统TIA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2、.1  一般资料 90例患者中男69例,女21例;均符合王维治主编神经病学的诊断标准,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短期频繁发作(1个月内发作次数3次);除外引起眩晕的其他疾病:如美尼尔病、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中耳炎、耳硬化症、体位性低血压、椎 基底动脉性偏头痛、急性脑梗死、颅内出血、肿瘤、炎症、脱髓鞘性神经病变;肝肾功能正常且无出血性疾病。头颅MRI除外急性颅内出血、脑梗死或肿瘤;肝肾功能正常且无出血性疾病。发病前15例无明显诱因,75例有发病诱因,其中起床发病12例、头位或体位变化26例、疲劳及睡眠障碍18例、情绪异常9例、其它起病10例。临床表现均为眩晕、头晕,伴有头痛28例,

3、小脑性共济失调21例,四肢乏力19例,黑18例,言语含糊17例,短暂意识丧失16例,复视、交叉性瘫痪各14例,交叉性感觉障碍、跌倒发作各12例,短暂性全面性遗忘症、四肢麻木各10例,耳鸣7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78例,颈椎病史46例,高黏血症史40例,高脂血症史28例,糖尿病史24例,冠心病史18例,脑梗死病史20例(含腔隙性脑梗死),脑出血史7例,吸烟史32例,饮酒史20例。所有患者均行头颅MRI检查,发现陈旧性脑梗死30例(其中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10例、基底节区8例、脑干7例、小脑5例)。TCD检查显示异常85例,其中椎 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45例、血流速度增快、血管痉挛、狭窄27例、脑动脉

4、硬化13例。1.2  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男37例,女11例;年龄5475岁,平均(60.2±9.3)岁。对照组42例,男32例,女10例;年龄5274岁,平均(61.3±9.1)岁。两组性别、年龄、临床特点及辅助检查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3  方法 两组均常规口服氟桂利嗪胶囊5mg,每晚睡前服,同时予丹参20ml、胞二磷胆碱0.75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蚓激酶胶囊(30万U/粒)2粒/次,3次/d,餐前0.5h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4d。1.4 

5、疗效评定基本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部分症状消失或减轻;无效:症状无明显减轻。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4d后,进行临床疗效判定,并进行纤维蛋白原、血液流变学等实验室指标检测。1.5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2检验。          2  结果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表1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略)注:两组比较P0.052.2  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变化比较 见表2。表2

6、0; 两组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血流变学变化比较(略)注:两组比较#P0.05;*P0.05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1例出现恶心,对症治疗后消失,无出血、皮疹现象发生。3  讨论椎 基底动脉系统TIA临床表现为眩晕、头晕、构音障碍、跌倒发作、共济失调、异常的眼球运动、复视、交叉性运动或感觉障碍、偏盲或双侧视力丧失。这些症状短暂、反复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反复发作的椎 基底动脉系统TIA可演变成完全性脑卒中,一旦发生,病死率达20%30。其主要发病因素是血管病变、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血流变学异常。此类患者普遍存在血管痉挛、血流加速或血流量减少、血黏度及血液凝固性增

7、加等一种或多种病理改变,因此临床治疗主要通过扩张血管、改善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障碍,以改善脑供血迅速缓解症状。蚓激酶胶囊是从活体特种蚯蚓中提取的一组蛋白水解酶,含有纤维蛋白溶酶和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它的作用机制是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抑制纤维蛋白原生成纤维蛋白;直接水解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激活纤溶系统,促进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生成,增强内源纤溶活力。本研究发现蚓激酶胶囊在治疗组可降低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率,且对改善频发椎 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具有较好疗效,表明蚓激酶胶囊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作为一种治疗频发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的有效降纤药物,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本研究治疗时间短,其远期疗效及复发率有待进一步观察。【参考文献】  1 王维治,罗祖明神经病学第5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1311342 雷静,高培毅,林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