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思考生命的境界里_第1页
走在思考生命的境界里_第2页
走在思考生命的境界里_第3页
走在思考生命的境界里_第4页
走在思考生命的境界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走在思考生命的境界里 扬州市教研室 王安琪 张一山老师从电子邮箱里传给我一份邮件,嘱我为他的一个学生的作文写一篇评析。原以为为一篇作文写个评语,打开附件一看,原来是他的学生仪征中学高二(3)班万澄辰同学一年来写成的120多篇的作文(包括80首诗作)。 “我的天!两个学期竟然写了这么多的作文。”我在心里惊讶。后来又在电子邮信箱里收到了张一山老师有关“境界作文”实验的数万言的论文。对“境界作文”的实验,我本以为没有什么可说的。可当我读上述的两个材料后,却有了几句不吐不快的话。 一 “人们为什么要作文?”曹丕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

2、无穷。”(曹丕典论论文)这一番话可以作为“人们为什么要作文”的答案,但它只是从写作的重要性外部因素来说的。真正要作文的是人们自身。 “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陆机文赋)陆机的这几句话是说万物盛衰而引起文思,文以情生。刘勰也说:“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彩,有心之器,其无文欤!”“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文心雕龙原道第一)可见,人们要作文的真正原因在于“为情而造文”。一个正常的人,对眼前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总有自己的情感反映。有时候,人受某种因素的催化,常常会生出强烈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而又特别想把这强烈的情感或深刻的思考诉诸别人这就是人们要写

3、作的根本原因。 人在生活中有写作的需要。反过来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家的创作是这样,学生的写作也是这样。为什么学生有时对我们的写作感到恐惧,重要原因是我们布置的作文题目远离了他的世界、他的思考他的生活境界。生活会触发人们的思考,丰富人们的情感,有了深刻的思考和丰富的情感,才有可能写出好的文章来。反之,缺乏生活经历,就意味着缺乏情感与思考,缺乏情感与思考,也就意味着无法写出好文章来。所以,要想学生写出好作文,就必须想方设法丰富学生的生活并使他们在活动中拥有属于他们的情感和认识,布置作文时,就要想方设法拨动学生那根情感的弦,想方设法把学生引入曾经使他感动过的情境之中,也就是张一山老师所说的要让学

4、生写好作文就必须“注意营造境界”。由此看来,作文贵在一个境界,为学生营造写作的“境界”是写好作文的前提之所在。 二 为学生营造了写作的“境界”,学生能不能写出好作文来,还决定于学生是不是进入了写作的“境界”。这很重要。 常言道:知之莫如好之,好之莫如乐之。所谓“进入境界”,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乐”其事。工业生产中,用制度管理,可以提高生产率。其实真正提高生产率的因素不是制度及其管理,而是乐其事的人。人进入生产的最佳境界的时候,才是生产率最高的时候,这是不争的事实。属于精神劳动的写作更是这样。写作者完全进入作文境界,才会写出属于他的最佳的文章来。 那么,什么是“作文境界”呢?张一山老师认为,通过

5、教师为学生提供的话题情境,用陈述、会话等现场活动唤醒学生的既有经历,在师生、生生交流互动、碰撞中,让学生生成“第二境界”在原有生活经历的基础上,经过联想、想像,创造出了新的境界。新的境界里,写作的个体在原有的情感经历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的情感激动;而此时,写作已成为情感宣泄的必须。这样说来,简而言之,“作文境界”具有两种因素:一是教师提供的境界,诱发学生创造了新境界;二是在新境界中学生产生了新的情感激动和写作的冲动。两者之中,后者尤其重要。因为前者能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而后者能解决如何写好的问题。万澄辰同学在江苏省高中学生现场作文竞赛中的写作过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命题者给她营造了一个非常适合

6、的写作境界以“家园,在我身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家园,每个人都有。家园里的一切,是每一个人都熟悉的。万澄辰同学在大家所共有的生活经历的基础上,联想到了三四十个与家园相关的材料,创造了新的家园精神家园。据万澄辰介绍,通过联想,当时“一个精神家园在我心里蕴蓄着,激荡着,渐渐地,思绪进入了更深的境界”,于是,她激动不已,洋洋洒洒,一气呵成了江苏省高中生现场作文竞赛的第1名。 教师营造写作境界是引发,而学生在这引发下主动建构“作文境界”,或者说进入“作文境界”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三 张一山老师“境界作文”的“境界”是多元的:学生经历过的生活,学生阅读过的古今中外的文学文本,历史与现实中的范例,等等。

7、不论是怎样的“境界”,只要是学生能够接受的,都能够触发学生生成新的“境界”,进入写作境界。学生进入了写作“境界”,就能够写出有境界的文章来。据我看来,“境界作文”是契合作文教学之理的,万澄辰的写作实践也说明了这一点。 万澄辰在一年中写成的40多篇散文习作,有的是平时作文课上写成的,有的是竞赛活动中写成的,还有的是平时的练笔。不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成的作文,都是在教师提供的“境界”的引发下、进入写作“境界”后写成的有一定“境界”的作文。具体说,这40多篇作文有如下一些特点: (一)在生活情境的引发下反映生活。 打开万澄辰的作文,总觉得有一股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在表现生活的一类作文中,写得最多的是对

8、家乡的描绘。通过她的作文,我们大略可以知道,她是生活在长江边的一座小镇,有一个和谐而温馨的家庭、社区很适合她读书、思考的环境。竹路巷口鞭炮情结展开的手卷庭院花香流金岁月家园,在我身后点一盏心灯书包买书的历史表妹的梦想等作文中或全篇或部分地叙述了她的生活。 浏览万澄辰的40多篇作文,给人一个印象,她像是爱好绘画。在一些要求反映生活中人与事的话题情境的引发下,小作者常常喜欢用画面来表现。 竹路巷口一文中对真州小巷的画面是这样描绘的: 站在这条小巷子里,看着古朴的小瓦房顶,憔悴的灰砖墙头,默默的一字门楼,疏疏的三两棵竹子,总会让人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觉,小巷砖道,分明条条诗径;簇簇绿竹,也许个个诗眼

9、。走在这样的小巷,有时仿佛摇身一变,成了古人,小巷常常以自己优雅而悠闲的生活方式为被俗事缠身的现代人提供别样的心灵疗养。于是,你看到连天空都是条状的,它拥抱着整个小巷,保护着你不受到伤害。 巷子里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生命存在,然而依然是所有风景中最纯粹的。它是那么窄小,小得甚至容不下四个人并肩走过;它又是那么幽长,站在一头听另一头传来的不停回荡的声音,感觉十分奇妙。大概正是由于这种长度与宽度的强烈反差,才使人每每一次次经过,都有一种贴心的纯粹如影随身。事实上你并没有走得太远。然而,你却快乐地感到不时有碧绿的藤蔓或者竹枝竹叶抚摸着你的额头。在你同它们拉手交谈的时候,除了淡红的墙头,凹凸的青砖路面,兀

10、立的古槐,这一些简单的形象之外,几乎没有什么人能打扰你们交心了那儿总是那么清寂。也许,有时那一字门里突然走出一位持家的妇女,或是遛鸟的老人,弄出了一点声响,于是画面立刻生动起来,温柔的清晨,又生出一片人文风景的明净。 整篇文章写得好,这一段写得尤其好。第一,它非常符合写作的要求。教师在营造话题境界后,说:“生活中处处有风景。请把你醉心的风景写出来。”小作者写的是她热爱的小镇小巷的风景;第二,它写出了风景的特点。描写风物的文字,应当要显现其特质。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就很着意地凸现出了“清、静、悲凉”的特点。在上面的这段文字中,“小瓦房顶,憔悴的灰砖墙头,默默的一字门楼,疏疏的三两棵竹子”,“凹凸的

11、青砖路面,兀立的古槐”,体现着小巷的古朴;“小得甚至容不下四个人并肩走过”,“不时有碧绿的藤蔓或者竹枝竹叶抚摸着你的额头”,凸显着小巷的狭窄;“那一字门里突然走出一位持家的妇女,或是遛鸟的老人,弄出了一点声响”,以动衬出了小巷的清寂俨然一幅古镇风俗画。 (二)善于在生活境界中思考,感悟生活,感悟生命。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高中学生的作文,回味在我们心头的常常是富有人生哲理的思考。翻看万澄辰的这些作文,我很惊讶:小小年纪,竟对生活有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境界感悟。 秋,踩着落叶里这样写道: 只记住那片不落的叶子,做自己的主人,成为别人的信仰。然而,真正的勇敢还不仅限于此。真正强壮的生命不惮于暂时的陨落,

12、并懂得自己拯救自己。你听到那一层金黄涟漪温柔的歌唱了吗?秋天,踩着落叶,感受到一种永恒的色彩,绽放得生生不息。正是这样的色彩,使它们不惮于纵身一跳,顺应了季节的召唤,成全了生命的延续。它们并不像柳絮,也不是浮萍,它们簇拥着堆成一堆,堆成了生命的厚重。长久以来,殚精竭虑的人们一直在寻找松快的理由,而拯救自己的最佳方式就是永远不要让自己感到怯懦。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一场无谓的泯灭,无谓的消亡。 鞭炮情结里这样议论: 由此看来,文化还是要经过一个前后承袭的过程才能够延续并发展的,我们应当对此保持一个谦和的心理与包容的态度,将民族精华注入现代社会。一个人,一个民族,总得有来历,好证明自己是谁,然而这并不

13、是说提倡一味地复古,把现代文明一笔抹杀。时尚终究是时尚,它既然存在着,便自有它存在的理由。它有它独立的风格与尊严,是无论过去未来都无法替代的。我们让时尚与传统接触,并不是想要腐蚀它正如克拉德所言,而是从善和美的角度出发,使其带着各自的特点,融入文化的浓荫之中。 中国人对过年的热度正在一年一年的减退,但这并不影响那些古朴的传统在人们心中的印象。于是追求时尚的人大可以去旅游、联欢会,疯狂地发短信,但是鞭炮还得放,年夜饭还得吃,红包还得给,吉祥话还得说。因为这早已不仅仅是一种传统,而是久而久之演变成了一种习惯,在现代人火红的年夜里,与时尚共舞。这样,年,就成了中国人心中永远的节日,由它散发并不断扩大

14、的民族光亮在华夏大地上熠熠生辉,且无可腐朽。 家园,在我身后里这样感悟: 人的情感总有着这样那样的差别,而这些差别又都有一个共同的结点,那就是对家园的渴求。在它深情的召唤下,几乎没有什么冷峻的理性思维能在你身边保持坚挺,也无所谓拖住你前进的步伐,只是悄悄的告诉你,它在身后。 青山只在古城隅,万里归来卜筑居。在几千年历史的磨合中,家园完成了由物质到精神,由实体到象征,由虚浮眼前到挺立身后的蜕变,于是整个民族的精神史,亦在华夏大地的重峦叠嶂上铺展开来。 在老师提供的话题情境的引发下,一个高中生,从生命、文化、历史等角度对生活的现象进行哲学的思考,从而使文意显得这么厚重,写出这样不同于一般高中生作文

15、境界的文章来,实在难得。 (三)厚积薄发,显示境界。 读了万澄辰的作文,给我一个很深刻的印象,那就是:这位同学读了不少的书。万澄辰获得江苏省高中生作文竞赛第1名后,我们曾问她写作有什么经验?她不假思索地告诉我们:多读书,精读书。事实证明,万澄辰写作境界不断提升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从大量阅读中获取营养。 她曾在扬州晚报上谈自己获奖的原因有三点:材料的积累、语言的铸造、思想的积累。一句话,厚积而薄发。在展现于我们眼前的作文中,时不时就有诗文典故、中外名人名言的引用。“一个传说,可以增添古代文化的神采;一句名言,可以散发出人文的馨香;一段历史,可以加高文意的厚度。”“要写出有思想的文章,首先要做一个有思

16、想的人。”“比如对家的思考,如果你认为它是房子,显然没有什么意义和深度。如果你认为它是文化,是精神呢,这样你的文章就有一种境界。”“保持独立思考的个性和习惯,如果思想积累多了,文意的境界就高了。”这些话虽然出自一个高中生之口,还真可以作为写作经验。 (四)追求诗意化的语言表述。 近年来,中学生的作文受余秋雨先生的影响很大,尤其是作文的语言。看得出来,万澄辰的作文在立意和语言表达上都接受了余秋雨的熏陶。我们以家园,在我身后中一段作些分析。 我曾不止一次走在清晨的深巷中,看雾气渐启,听门中狗吠,偶尔也能听到主人家的对话,都是乡音俚语,却又亲切至极。每每这个时候,心中便油然而生一种感恩的念想,在人情

17、充溢的巷子里,乡情在深沉沉浸,沉浸在母亲嗔怪的叮咛中,沉浸在老人爽朗的笑声里,沉浸在孩子灿烂的笑靥里,沉浸在夫妻温婉的柔情里此时此刻,仿佛天空也明朗起来,就连听古老门扉开启的声响,也是一种极棒的心灵体验。回过神来,走远了,再回头看看,一缕炊烟正袅袅升起。要回去了,清石板的深处有人在等我回家。 居家时,每每找一片阳光,携几本旧书,依着阳台的某个角落,一个人向着历史的家园倒退。我时常蕴蓄着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豪情,感慨着福楼拜发出的“艺术是我唯一的家园,它承载了我整个生命”的宣言。我正在蕴蓄着,感慨着,忽一转身,看见卧室满架的藏书;再远一些,是窗外的青草地;最后,是隐约的连绵的江边小山。一下子,物质与精神融合,风景与文化冲撞,我的家园,于是在我怦然心动的一刻,悄悄停在我的身边,给予我默默滋养,缕缕温暖。在我还浑然不觉的时候,家园,赐予我流浪人生的精神皈依。 第1段是对深巷中的描写准确说是对家中园子里的描写。雾气渐启的清晨,深巷中的所见所闻,显得多么有诗情画意。古老门扉的声响,袅袅升起的炊烟,清古板深处亲人的等待,让感觉到的是清丽,空灵。回家之后的一段更是写得文采斐然,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先让精神到中外历史名人那儿去遨游,后让精神与现实物质融合。最后一句,“在我还浑然不觉的时候,家园,赐予我流浪人生的精神皈依。”这么老到的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述就不是一般的境界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