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意外的预防与护理_第1页
针刺意外的预防与护理_第2页
针刺意外的预防与护理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针刺意外的预防与护理一、晕针:1、原因:多见于初次接受针刺治疗的患者,由于 精神过度紧张、过度劳累、体质虚弱、医生手法过重等原因诱 发。2、处理:立即停止操作,退由全部留针,使患者平卧。 轻者休息数分钟,饮用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重者指掐或 针刺人中、内关、足三里、涌泉等穴,也可灸百会、气海、关 元等穴,必要时,采用综合措施,给予输液、抗休克治疗。二、滞针:1、原因:患者精神紧张,导致肌肉强烈收缩;或 捻转针时角度过大,或连续进行单向捻转,肌纤维缠绕针身; 或留针时移动体位,均可造成滞针。2、处理: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延长留针时间,使

2、局部肌肉放松。因单向捻转造成肌纤 维缠绕者,可反方向捻转由针。也可按揉局部,或在滞针附近 加刺一针,转移患者注意力,然后将针拔由。切忌硬拔。三、弯针:1、原因:施术者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进针后 患者体位移动。针柄受到外物的碰撞、压迫。滞针时未得到及 时正确的处理。2、弯曲度较小的,停止运针,将针缓缓退由 弯曲度较大者,应顺着弯度依势外引。因患者体位改变者,恢 复原来体位,再退针。切忌强力拔针,避免引起折针、由血。四、断针:1、原因:针具质量低劣;针身、针根处剥蚀损坏 未被及时发现;强力提插捻转导致肌肉强烈收缩;留针时体位 改变;弯针、滞针时处理不当。2、处理:医生应态度冷静、沉着,嘱患者不要

3、紧张乱动。如断端暴露于体外,可用手或锻子取由;如断端完全没于皮肉内,应在 X光定位后,外科手术 取由。五、血肿:1、原因:针尖弯曲带钩,或进针时刺伤血管。2、 处理:轻者不做处理。重者局部轻轻按摩,促进瘀血的消散吸 收,减轻症状。六、针刺性气胸:1、原因:针刺胸背穴位时针具穿透胸腔, 伤及肺组织,导致气胸。2、处理:要求患者镇静,消除恐惧心理,半卧位休息,严密观察,给予镇咳、抗生素防止感染及 对症治疗。一般胸腔积气少的可自然吸收。积气量大的应行抽 气减压,必要时给予抢救治疗。七、刺伤重要内脏:1、原因:施术者缺乏必要的解剖知识,对腌穴和脏器的部位不清楚,以至进针过深造成。2、处理:轻者卧床休息

4、后可自愈。重者需立即进行抢救治疗,以免延误 抢救时机。八、刺伤脑脊髓:1 、原因:针刺脑脊髓附近穴位时进针过深 或方向不当造成。2、处理:轻者安静休息,重者请神经科会 诊,及时进行抢救治疗。九、意外事件的预防:1 、过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 不宜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 法轻。2、怀孕妇女针刺不宜过猛,腹部、腰能部及能引起子 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3、小儿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针。婴幼儿冈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禁针。 4 、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发性出血,损伤后不易止血者,不宜针刺。5 、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予针刺。6 、眼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