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假期专项练习题_第1页
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假期专项练习题_第2页
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假期专项练习题_第3页
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假期专项练习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假期专项练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读古诗,完成练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_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1把古诗补充完整。2古诗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是()A.到底B.奇怪C.竟然3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_,描写了_(季节)_(哪里)的美丽景色。4读了这首诗的后两句,你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A.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景色不一样。B.那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与蓝天相连接,呈现出一片青翠碧绿;亭亭玉立的荷花盛开了,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鲜艳娇(jio)红。2. 按要求答题。一九二九 冰上走三九四九 不出手五九六九

2、 沿河看柳七九 雁来八九 耕牛遍地走九九加一九 河开1连一连。2天气最冷的是_了。3到了七九、八九,天气渐渐变_了。3. 读一读,在诗中画出重音符号及节奏。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4. 古诗阅读。梅花墙角,凌寒。遥知不是雪,暗香来。1将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诗人知道那不是雪是因为_5. 读下面的小诗,完成练习。树阿姨染发树阿姨很喜欢染发,不染发她就浑身难受。她请春姑娘把她的头发染成嫩绿色,请夏叔叔把她的头发染成深绿色,请秋姑姑把她的头发染成金黄色。也许老是染发的缘故,到了冬天,树阿姨的头发掉完啦!为了遮丑,她就用雪缝了一顶白帽子,小心翼翼地戴在头上。

3、(1)照样子连一连。春天金黄色夏天白帽子秋天嫩绿色冬天深绿色(2)这首小诗主要写了(选一选)春姑娘去染发树叶一年四季的颜色变化6. 欢迎来到古诗天地。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1这首诗的作者是。(填序号)A.李白B.贺知章2这首诗描写的是季的景色。(填序号)A.春季B.夏季3画横线的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是(填序号)A.比喻B.拟人7. 完成练习。1把古诗补充完整。2敕勒歌是_朝民歌。诗歌表达了草原牧民赞美草原、热爱家乡的情感。3请你在诗中用横线画出属于动态描写的诗句。8. 古诗阅读。咏柳_,_。_,_。1默写古诗。2这首古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题目中“咏”字

4、的意思是_。3诗中的“绿丝绦”是指_。4诗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一句是:_,_。这个句子生动形象地把_比喻成_。9. 阅读理解。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节选)沿着长长的小溪,寻找雷锋的足迹。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小溪说:昨天,他曾路过这里,抱着迷路的孩子,冒着蒙蒙的细雨。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就是他留下的足迹。顺着弯弯的小路,寻找雷锋的足迹。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小路说:昨天,他曾路过这里,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棘。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就是他洒下的汗滴。乘着温暖的春风,我们四处寻觅。啊,终于找到了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1我会组词。万(_)西(_)冒(_)昨(

5、_)锋(_)迈(_)洒(_)昌(_)作(_)峰(_)2猜猜下面词语的意思。寻觅:_泥泞:_年迈:_3雷锋叔叔做了哪几件好事?_10. 快乐阅读。敕勒川,( )。天似穹庐,笼盖( )。( ),( )风吹草低见牛羊。1.按课文内容填空。2.这首诗写的是()的景色。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最后两行的意思:_11. 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夏季里,农事忙,采了(lelio)蚕桑又插秧。早起勤耕作,归来戴月光。秋季里,稻上场(chngchng),谷像黄金粒粒香。身体虽辛苦,心里喜洋洋。冬季里,雪初晴,新制棉衣暖又轻。一年,大家笑盈盈。1给文中划线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采了_(le lio)上场_(chngc

6、hng)农事了_(le lio)2农民们这么辛苦,为什么心里还喜洋洋呢?()A.因为农事了。B.因为丰收了。3下列句子分别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情景?选一选,填序号。冬季夏季秋季谷像黄金粒粒香。_新制棉衣暖又轻。_采了蚕桑又插秧。_12. 课内阅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接天()无穷碧,映日()别样红。1把诗句补充完整。2这是一首描写_ (季节)的诗,我是从诗中的_、_等词看出来的。3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表达了诗人_的思想感情。13. 把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_。遥_,_暗_。1把古诗补充完整。2本诗的作者是_朝的_。3这首诗描写的是_(季节)的景象。哪个词体现了这个季节的特点?用“”在诗中圈出来。4读了这首古诗,你对梅花有了怎样的印象?填一填。(_)的梅花(_)的梅花 (_)的梅花14.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凌寒: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