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本人物与学生都动起来-《俗世奇人》教学案例_第1页
让文本人物与学生都动起来-《俗世奇人》教学案例_第2页
让文本人物与学生都动起来-《俗世奇人》教学案例_第3页
让文本人物与学生都动起来-《俗世奇人》教学案例_第4页
让文本人物与学生都动起来-《俗世奇人》教学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让文本人物与学生都动起来-俗世奇人教学案例课前思考俗世奇人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最后一课,本单元可以说是一幅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画卷。“刷子李”“泥人张”是生活于市井里巷凡夫俗子中的奇人高手,他们应该是民间艺术之海中的一朵晶莹的浪花。面对这么一篇富有趣味性的文章,如何打破一承不变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新课程理念,让学生翻身当家作主,我意识到在教学中,必须创设一种适合这个年龄段孩子,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调动学生学习的情趣,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可以有效地促使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性的思维得到培养。同时,其情感和价值观也得到一定的体现,从而实现三维

2、目标的整合。因此,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把课本编成课本剧,以演戏的方式重新认识文本,让文本人物与学生都动起来,这也是实现本文教学目的的一个有效途径。案例描述上课伊始,我以亲切的口吻向同学们讲述了一个开化农民做豆腐的故事。这位师傅做的豆腐嫩而鲜美,非常畅销,这主要归根于他做豆腐的巧、绝,由此联系到我们身边许许多多的艺人,以此为契机,顺畅地过渡到俗世奇人的学习。这种情境奠定了“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课堂氛围趣。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下面还有好戏看呢!由于这是一篇趣味性较强的自读课文,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又因为新大纲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于是我让学生小组合作

3、整体感知课文,初步把握文中人物形象。(学生们七嘴八舌交流得非常起劲)这个步骤完成之后,我笑着说:“大家已经熟悉了课本内容,应该可以看出这是一篇极具表演性的文章,把它演出来一定很好看。下面请同学们露一手,做一做演员。但请注意:同学们可以尽情发挥想象,只是思想要与文本的思想一致,表现人物的性格要与文本人物性格一致。”(编演课本剧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一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方式,通过活动,激发学生能深入了解课文内容,领悟思想内涵,而且可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与丰富的想象能力)于是学生们按小组开始准备。场面很热烈,有的默默看着,有的凝神思索,有的则在揣摩如何表演,并不时

4、拿着道具做种种动作我呢,在教室中转动、听听学生们的讨论,不时回答学生的问题。讨论结束,学生马上安静下来。各个瞪眼望着我,希望能被选中。看着这些期望的目光,我决定不点名邀请,让学生主动上台。梦想成真小组领先上了讲台。不参加演出的学生充满期待地坐在位子上,聚精会神。我在旁静观其变,将讲台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发挥。只听旁白:天津卫有个艺人泥人张,捏得鸡会叫,捏得蛙会跳,捏得泥人“呱呱叫”。这天,他走进了天庆馆(随着旁白的叙述,演员进入角色,酝酿感情,观众走入故事)在旁白的画外音中演员开始表演。表演的内容是:海张五一行人来到馆里,吃客们都畏而远之,惟独泥人张不放眼里,自个儿捏着泥巴。海张五故意侮辱

5、泥人张,结果羞辱没成反被泥人张羞辱了一番。(演员将表现泥人张镇定自若、应对从容、沉稳老练、不畏强权和海张五横行霸道、仗势欺人的性格的语言、神情动作表演得很逼真,将海张五被羞辱时的恼怒及收购模子时的低声下气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出色的表演博得阵阵掌声,有的同学不时的发出会心的笑声。)演出结束,舞台上的同学们向观众点头致谢,台下一片热烈地掌声。(让学生用导演的身份去审视文章,揣摩人物内心世界,从而去创作去排演,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还激发了他们的民主意识和进取精神,充分体现了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学习方式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我笑盈盈地走上讲台:“刚才的表演怎么样

6、?”学生齐答:“好。”“现在请同学们评一评,好在哪里?”学生1:“我觉得挺搞笑的。”(同学大笑)学生2:“同学们演得都很入神,但还不够自然。”学生3:“我觉得演得很精彩,每个人物形象能够栩栩如生展示出来,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很深刻。”学生4:“我觉得这种形式非常好,我喜欢这样上语文课。”学生5:“在排演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体会到表演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要把戏演得逼真。生动,是很不容易的,要下大功夫。如果今后还有这样的机会,我一定回更加努力。”(看来,这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同学们很珍惜这次机会)学生6:“参加了这次课本剧的演出使我受益非浅。通过表演,我真正认识到自己居然还有这方面的潜能,同时

7、也真正感受到一个演员在台上表演成功的那种喜悦、紧张的心情。这一次演泥人张的经历,我是不会忘记的。”为了让学生能够进一步分析人物,我接着说:“是呀,同学们的想像力、表现力非常不错,表演中人物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老师自叹不如。那么同学们能用简洁的语言分析一下剧中的人物吗?”学生纷纷回答。学生1:“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的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泥团上全找回来了。这句话既有对海张五的无尽讽刺,又有对泥人张沉着冷静的钦佩。也看出了泥人张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智慧,把海张五找乐子时的丑态捏进了泥人中,更加说明了海张五自作自受的可笑。”学生2:“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一个戳字道出了泥人张

8、内心的愤怒、鄙夷与不屑。”学生3:“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这里可看出泥人张超凡绝伦的技艺及作者对他的由衷的赞叹。”学生4:“一听这喊话,吃饭的人都停住嘴边,甚至放下筷子,瞧瞧这位大名鼎鼎的张五爷。可见张五爷平时肯定仗势欺人,蛮横狂妄。”学生5:“还是个横行霸道的小人。”学生6:“老师,我有不同意见。我欣赏海张五。看,多阔。再说天津卫是个做买卖的地界儿,谁有钱谁横,官儿也怵三分。正是这样的环境造就了他这种性格。要想站住脚,就得不择手段。”这是我始料不及的。这个学生所暴露出的不当思想我该如何引导?这时有同学举手,我干脆放手。学生7:“我不同意

9、。有钱就可以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吗?泥人张坐那喝茶,碍谁啦?这叫仗势欺人!你看他那笑,多让人讨厌。这也叫阔!”(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学生8:“请看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海张五。横冲直撞往里走。就这两处把海张五那横行霸道,小人得志的嘴脸刻画得淋漓尽致。试问,一个人不懂得尊重别人,这种人值得欣赏吗?”(学生能够说明,我无须做指导)学生9:“海张五的这种横行霸道、仗势欺人,的确令人生厌。但他骨子里并不坏,最起码他没有凭势力当众打人,尤其是泥人张反击他之时更能显现。可见他还留有善心,并非十恶不赦之人。”这个学生的回答倒有些见地,也足以说明我们的学生会逆向思维了。(我点点头

10、,表示赞同。)于是我接道:“如果有人从旁拉他一把,相信海张五会从一名狂妄之徒变成一名友善之人。”学生10:“老师,我也赞成。就举我们身边的例子来说吧。许进益同学一开学气焰嚣张,动不动就欺侮人。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他成不了一名文明示范生,大家说对吧?”(同学们纷纷响应。在学语文的同时能让学生的思想有所感悟,有所进化,这是教育者梦寐以求的,教书若此,又有何求?)我总结:“海张五是位横行霸道、仗势欺人的小人。但他的良知未泯。这从课本及你们的表演中可以看出。”(课堂中出乎意料的讨论,闪耀着智慧的火花,激起了教学中美丽的浪花。生成是“无法预约的美丽”。正是这种生成,使学生深刻挖掘了人物的精神世界,思考了

11、人生,积淀了语言,锻炼了语文能力,提升了语文素养。)课上到这里,好像可以结束了,但我总觉得这堂课还缺点什么?到底缺什么呢?我思考着,原来是欠深化。本单元是一幅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画卷。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有的民间文化现象已在你我的身边悄无声色的消逝。我们该如何传承两位艺人的手艺,保护这些民间文化遗产呢?我急中生智。临时让学生召开了一个记者招待会。由于临时运用,学生提的问题欠深度、力度,但我相信仅仅这么个小型招待会,在学生心目中已经形成一种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这难道不正是教育者期望达到的吗?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读懂了课文,而且训练了想像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锻炼了胆量。可见,表演在

12、语文教学中也是一种较好的综合训练手段。更重要的是,它让课堂充满魅力,寓教于乐,乐在其中,学在其中。案例反思如何在课堂中让文本人物与学生都动起来,在上课之前,我心中没多少把握。因为学生是灵动的,学习是能动的,学生探索的翅膀是展开的,而语文课又是鲜活的艺术,不是枯燥的说教,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我是无法预计的。然而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从表演到出乎意料的讨论到记者招待会,学生与文本人物都动了起来。他们能够扮演各种角色,演得活灵活现;他们能够踊跃发言,并有一定见地,他们有自己的审美情趣,有自己的道德标准,他们已经形成了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了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堂公开课,虽有些许

13、缺憾,尤其是课堂的结尾部分记者招待会这一环节,但这堂课使我受到了较大的启发。首先要注重开放与生成,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学习体系。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现场性,面对丰富的开放与生成性的教学资源,教师应该独具慧眼,将“弱性灵活的成份,始料未及的信息”等开放与生成性资源转化为积极的动态教学资源,及时捕捉并纳入课堂中,并给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空间。课堂中的表演、出乎意料的讨论、记者招待会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在新课改成长的道路上,开放与生成的东西是今天我们课堂上极富有生命力的火花,也是极其珍贵的闪光,作为执教者,我们一定要珍视它。让课堂因开放与生成而生动有趣,让课堂在动静融合中充满魅力。其次,要转变教师的角色,营造轻松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