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课时练习试题_第1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课时练习试题_第2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课时练习试题_第3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课时练习试题_第4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课时练习试题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语课时练年级:七年级册次:上册 第三单元一、语基达标训练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论 () 语 不亦说 () 乎愠 () 三省 ()罔() 殆()曲肱 () 不逾 () 矩箪() 笃()志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 学而时习 之(2) 人不知而不愠(3) 吾日三省 吾身 (4)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5) 传 不习乎 (6) 四十而不惑 (7) 五十而知天命(8) 不逾 矩(9) 思而不学则殆(10) 人不堪 其忧 (1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12) 好之者不如乐 之者 (13) 曲肱 而枕之 (14) 于 我如浮云 12(15) 博学而笃 志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2、乎?(2)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4)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6)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7)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8)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4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好之者不如乐之者B.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D.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5用课文中的原句填空(1)论语十二章中阐述读书求学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 , 0(2)论语十二章中形容光阴易逝的句子是“, (3)论语十二章中表达每个人都应坚定自己信念的句子是“ , 0(4)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习和思考辩证

3、关系的句子是“ , 0(5)我们常说“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论语十二章中与此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二、课内精彩阅读阅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4、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日:“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 子罕 )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 子罕 )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 子张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 为 人谋而不忠乎(2) 六十而耳顺_(3) 饭疏食,饮水(4) 切 问而近思 (7) 以上语录选自论语,这本书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与 合称“四书” 。8请你

5、谈谈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8) 子的“吾日三省吾身”里所提到的“为人谋” “与朋友交”和“传” ,这些自省的内容在今天还有没有意义?为什么?三、课外类文阅读( 1)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李生论善学者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之曰: “或 谓君不善学, 信乎?” 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 盖学贵善思, 君但 志之而不思之, 终必无所成, 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 走。 居五日,李生故 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冀 闻道也。学者之大忌,莫逾 自厌 ,盍 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跪,虽欲改励,恐不及矣!

6、”王生惊觉,谢B11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B12。”【注释】或:有人。志:记,记住。但:只。还:同“旋”,转身。 故:特意。冀:希望。逾:超过。厌:满足。盍 (h 8 :何不,为什么 不。迨(d d):等到。M谢:道歉。铭之坐右:把它当作座右铭。1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 王生不说 (2) 吾悉 能志之 (3) 王生益愠 _ (4) 夫善学者不耻 下问 _11 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夫善学者不耻下问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13这篇短文中,李生认为“善学者”应具备哪些特点?( 用原文词句回答)( 2)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

7、答问题。孔子观于周庙孔子观于周庙,有被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 盖为宥座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破,中 则正,有之乎?” 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破。孔子喟然而叹曰: “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子路曰:“敢问持满有道乎? ”孔子曰:“聪明 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 以谦。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也。”【注释】皱:倾斜。宥座:座位右边。“宥”通“右”。中:这里指装 水到一半。恶(w。:哪里,怎么。1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恶有满而不覆者哉(2)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一15 .用

8、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此盖为宥座之器。(2)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也。16 .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回答下面的问题。(1)孔子为什么要“使子路取水试之”?请根据文意简要说明。(2)孔子这样做有必要吗?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文段内容说说理由。17 .结合文中画线的句子,简要谈谈你从这篇文中获得的启示。、语基达标训练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不亦说(yu e )乎三省(x in g )殆(dd )曲肱(g而g )不逾(y u )矩箪(d由)笃(du )志1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学而时习之按时温习(2)人不知而不愠 生气,恼怒 吾日三省吾身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信(5)传

9、不习乎 一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_(6)四十而不惑迷惑、疑惑 (7)五十而知天命 一上天的意旨 (8)不逾夕巨越过(9)思而不学则殆疑惑(10)人不堪其忧能忍受_(11)知之者不如好 之者喜爱,爱好_(12)好之者不如乐 才者以为快乐_(13)曲肱而枕之_各膊上从肩到时的部分,这里指胳膊.(14)于我如浮云 介词,对,对于 I(15)博学而笃志坚定 I1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愉快的事吗?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0、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快乐的人。 (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浮云一样。(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军队可以改变主帅、男子汉却不可以改变志气。(8)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学而志向坚定.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20 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C )A.好之者不如乐之者B.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D.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1、21 用课文中的原句填空。(1)论语十二章中阐述读书求学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论语十二章中形容光阴易逝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3)论语十二章中表达每个人都应坚定自己信念的句子是“ 三军可 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习和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一国而不学则殆(5)我们常说“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论语十二章中与此意思相近的 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二、课内精彩阅读2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为人谋而不忠乎替(2)六十而耳顺 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3)饭疏食,饮水冷

12、水(4)切问而近思恳切23 以上语录选自论语,这本书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与 孟壬« 大学 »«史度»合称“四书”。24 请你谈谈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示例:一个人应该有默默承受贫穷的勇气,并有在困境中奋发图强的意志25 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里所提到的“为人谋”“与朋友交”和“传”,这些自省的内容在今天还有没有意义?为什么?仍然有意义。因为在今天的社会里,仍然需要对人忠诚,讲究信用,善于学习。如果每天能够认真反省自己在这几方面做得如何,一定会对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知识水平大有好处。三、课外类文阅读26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王生不说 同“悦”,高兴(

13、2)吾悉能志之 全、都(3)王生益愠怨恨,恼恨(4)夫善学者不耻下问以为羞耻27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夫善学者不耻下问夫/善学者/不耻下问2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我不聪明、今天才知道你说得对。29 .这篇短文中,李生认为“善学者”应具备哪些特点?(用原文词句回答)一学贵善思;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冀闻道也。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孔子观于周庙孔子观于周庙,有被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日:“此谓何器也?”对日:“此 盖为宥座之器。”孔子日:“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破,中 则正,有之乎?” 对日:“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

14、中则正,虚则破。孔子喟然而叹日:“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子路日:“敢问持满有道乎? ”孔子日:“3 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 以谦。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也。”【注释】皱:倾斜。宥座:座位右边。“宥”通“右”。中:这里指装 水到一半。恶(w。:哪里,怎么。3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恶有满而不覆者哉溢出来(2)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让3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此盖为宥座之器。这是座位右边的器皿。(2)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也。这就是抑损的方法啊。32 .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回答下面的问题。(1)孔子为什么要“使子路取水试之”?请根据文意简要说明。孔子要(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