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研究_第1页
黄芩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研究_第2页
黄芩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研究_第3页
黄芩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研究_第4页
黄芩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黄芩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研究         【摘要】  目的观察黄芩素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防治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采用手术移植法制备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黄芩素高、低剂量组,测定大鼠的血清TNF,IL6,IL8含量及脾脏NK细胞活性,采用免疫化学的方法检测异位内膜标本中Bcl2,ICAM1的表达。结果黄芩素 治疗 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TNF,IL6,IL8活性明显降低,脾脏NK细胞活性显着增高,异位内膜标本中ICAM1, Bcl2表达明显下降。结论 黄芩素对子

2、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具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TNF,IL6,IL8产生,抑制ICAM1 ,BcI2的表达以及增强脾脏NK细胞活性有关。 【关键词】  黄芩素;子宫内膜异位症; 自然 杀伤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Scutellarin on Endometriosis in Rats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mechanism of scutellarin on endometriosis in rats.Methods

3、The endometriosis  model of rats was created by surgical implantation an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At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the activities of serum TNF,IL6,IL8  were observed, the expression of Bcl2 and ICAM-1  were also observ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the

4、 activity of nature kill cell in spleen was measured.  ResultsThe activities of serum TNF,IL6,IL8 in scutellarin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model control group , the expressions of Bcl2,ICAM1 in scutellarin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model control group ,the activity of nature

5、 kill cell in spleen of scutellarin groups rose more significantly than that of the model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Scutellarin may ha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n the endometriosis  of rats by inhibiting the producing of serum TNF,IL6,IL8 , decreasing the expressions of Bcl2,ICAM-1 and enhancing

6、 the activity of nature kill cell in spleen.Key words:Scutellarin;   Endometriosis;   NK cell;   ICAM1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 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指子宫内膜在子宫腔被覆面以外的地方种植生长,是一种具有侵袭性的良性病变。该病的表现主要为顽固性的痛经,腹痛及不孕等,成为危害当今育龄妇女健康及生活质量的一种很重要的疾病。EM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约15%左右,在不孕妇女中高达50%,其

7、发生机制可能与体腔上皮化生学、激素、免疫、遗传学说等因素相关1,2。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低分子的广泛分布于植物界的天然植物成分,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如:抗炎、抗病毒、抗氧化、抗衰老、免疫调节以及抗肿瘤作用等。黄芩素(scutellarin)是从黄芩中提取的一种黄酮类单体化合物3。本实验通过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后给予黄芩素进行治疗,观察黄芩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细胞因子,ICAM1及凋亡相关因素的 影响 ,为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提供 理论 和实验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雌性Wistar大鼠,体重为(220±20) g,鼠龄812周,由华中 科技

8、 大学同济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黄芩素:sigma公司;大鼠IL6, TNFa检测试剂盒、大鼠IL8 ELISA检测试剂盒: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Bcl2检测试剂盒、大鼠ICAM1检测试剂盒:武汉博士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其余为国产 分析 醇。I125一放免测定仪及FJ2107液体闪烁计数器:西安262厂;ELISA酶标仪:美国BioRed公司2550型。1.2  动物模型及分组造模方法4:雌性未孕Wistar大鼠,体重(220±20)g。皮下注射乙烯雌酚0.2 mg/只促情,以20%乌拉坦1.5 g/kg ip麻醉,待麻醉生效后,将大鼠固定操作台上,腹部剪毛,碘伏消毒

9、,在无菌条件下开腹,约1.5 cm长,右侧离卵巢0.5 cm处分离子宫,结扎后在中间剪取约2 cm一段子宫,剖开子宫剥离子宫内膜,将内膜剪成3块,分别缝于子宫分叉处、左侧卵巢附近、左侧腹膜壁层,关腹缝合。每鼠ip庆大霉素0.1 ml × 3 d,正常清洁饲养。正常饲养1个月后再次开腹,大鼠异位组织生长好,肉眼观察见移植物体积增大,呈结节状、囊状,内有液体积聚,有的为内含血性液的囊性小泡,周围被结缔组织覆盖,并有血管生成,表明模型成功。实验分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黄芩素高剂量组(4 mg/kg),黄芩素低剂量组(2 mg/kg),于造模1个月后腹腔给药,连续4周,4周后无菌摘取

10、大鼠眼球取血,然后断头处死,剖取大鼠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及脾组织。1.3 检测指标1.4  学方法所有数据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处理。2  结果2.1  病理组织HE染色模型组:异位内膜呈子宫腔状或环形锯齿状封闭式结构,有囊肿形成,囊壁厚。腺体数目多,腺体上皮呈柱状,腺腔大,增生现象明显,向间质生长,呈假腺体改变。间质中有大量炎细胞浸润,血管较多。治疗组:异位内膜呈缝隙状,个别呈环状封闭式结构,多无囊肿形成。异位内膜极薄,呈萎缩性改变,腺体数目少,腺腔小,腺上皮呈扁平或矮立方形,未见假腺体改变,间质细胞小而稀疏,并有纤维化倾向,有少量白细胞浸润

11、,血管较模型组少。         2.2  黄芩素对子宫内膜异位大鼠血浆PGF2,PGE2的 影响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外周血中PGF2,PGE2含量显着升高(P0.01),黄芩素与模型组相比外周血中PGF2,PGE2含量明显降低,两者有明显差异性(P0.01或P0.05)。结果见表1。表1  黄芩素对子宫内膜异位大鼠血浆PGF2a,PGE2的影响(略)2.3  黄芩素对子宫内膜异位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模型组大鼠外周血中TNF,IL6,IL8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黄芩素能降

12、低外周血中TNF,IL6,IL8含量,使TNF,IL6,IL8含量趋于正常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有明显差异性(P0.01或P0.05)。结果见表2。表2  黄芩素对子宫内膜异位大鼠血清TNF,IL6,IL8的影响(略)2.4  黄芩素对子宫内膜异位大鼠ICAM-1表达的影响细胞膜和细胞浆棕色反应为阳性,无棕色反应为阴性。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细胞膜和细胞均呈浆棕色反应,模型组局部ICAM- 1阳性表达明显强于正常组,黄芩素能明显降低子宫内膜异位大鼠局部ICAM- 1含量,以高剂量组效果明显,使ICAM- 1表达趋于正常,与正常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结果见表3。表3 

13、黄芩素对子宫内膜异位大鼠NK细胞活性的影响(略)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自1860年首次发现至今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 治疗 的副作用较大且治疗后容易复发,处理十分棘手。近年来 研究 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中的免疫异常是继发于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中的巨噬细胞、NK细胞及T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被抑制,而外周血单核细胞又可以刺激子宫内膜细胞在异位种植和生长,子宫内膜细胞在腹腔中成功种植以后,在一些内分泌的、免疫的及血管形成因子的作用下进一步的 成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细胞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形成、

14、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细胞因子是由细胞产生,在细胞间相互作用并沟通信息的一类介导炎症和免疫反应的多肽类蛋白,有着广泛而复杂的生物学活性。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中巨噬细胞数量增多、活性增强,活化的巨噬细胞释放TNF,IL2, IL6, IL8, IL10, IL13等一系列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在腹腔液内通过局部渐而作用全身5。通过刺激T, B淋巴细胞增殖、活化,介导免疫反应,促进前列腺素如PGF2,PGE2合成,并且导致局部纤维母细胞增生、胶原沉积和纤维蛋白形成,使得盆腔纤维化和粘连,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展6。   ICAM- 1是粘附分子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存

15、在于细胞表面,介导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分子。研究表明7,异位内膜ICAM- 1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ICAM-1表达升高一方面直接促进异位内膜黏附种植,另一方面可产生免疫抑制和降低NK细胞活性8。NK细胞活性下降可使异位内膜细胞未能被识别、溶解和清除,而有机会进一步黏附种植。因此ICAM 1可能是异位内膜细胞逃避免疫监视,进而黏附侵袭种植的机理之一。   研究也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细胞生长特性可能与细胞凋亡改变有关,多种凋亡相关基因参与其中并相互影响。在EM患者正常位和异位子宫内膜中都有Bcl2表达9。EM患者的正常位子宫内膜在增生期Bcl2

16、蛋白阳性率高,到黄体后期,Bcl-2阳性率降低,在异位子宫内膜组织Bcl2呈阳性。异位内膜细胞可通过Bcl2基因的高表达而增强自身的抗凋亡能力,延长其寿命,得以在宫腔外存活及种植,形成异位病灶。   本实验通过手术将大鼠子宫内膜移植到卵巢周围组织及腹壁的 方法 成功复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模型,给予黄芩素进行治疗。结果发现黄芩素能明显减轻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的病理损伤,降低血中前列腺素(PGF2a,PGE2)的合成,抑制TNF,IL6,IL8等细胞因子的表达以及增强脾脏NK细胞活性。同时也发现黄芩素通过降低异位内膜细胞中Bcl-2的表达和ICAM - 1蛋白的表达,使异位内膜细胞

17、的凋亡抑制解除,缩短异位内膜细胞的寿命,并且抑制异位内膜的黏附、侵袭、种植,达到清除异位病灶从而达到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目的。【 参考 文献 】 1Vasquez J, Bastias C, Mink MB. Techniques of Treatment of Peritoneal Endometriosis: The Cavitational Ultrasonic Surgical AspiratorJ.Surg Technol Int. 1998,VII:263.2Dmowski WP, Gebel H, Braun DP. Decreased apoptosis and se

18、nsitivity to macrophage mediated cytolysis of endometrial cells in endometriosisJ.Hum Reprod Update. 1998 ,4(5):696.3陈季武, 朱振勤, 胡天喜,等.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清除羟自由基的构效关系J. 中国 药 报,2002,23(7):667.4刘建文. 药理实验方M.北京:化学 工业 出版社, 2003.5Darai E, Detchev R, Hugol D, Quang NT. Serum and cyst fluid levels of interleukin (IL) 6, IL8 and tumour necrosis factor-alpha in women with endometriomas and benign and mali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