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QJR软起动器说明书(本秀中文显示)_第1页
(32)QJR软起动器说明书(本秀中文显示)_第2页
(32)QJR软起动器说明书(本秀中文显示)_第3页
(32)QJR软起动器说明书(本秀中文显示)_第4页
(32)QJR软起动器说明书(本秀中文显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使用说明书 QJR系列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交流真空软起动器目 录一、概述.1二、产品结构特征.2三、产品主要技术参数.4四、尺寸.4五、产品使用、操作方法.4六、参数设定及调试.5七、故障分析及排除.14八、保养、维护.18九、运输、贮存要求.18十、开箱及检查.18十一、注意事项.18十二、警示语句.19十三、售后服务及联系方式.19十四、说明书出版日期.19十五、接线腔接线图.19十六、原理图.20 QJR系列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交流真空软起动器 一、 概述1.1 产品特点1.1.1 采用美国进口生产的全套产品,微处理器、检测模块、保护模块、控制模块、具有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能稳定,抗干

2、扰能力强,运行可靠等特点。1.1.2 采用先进的电力电子元器件实现电流、速度的双闭环控制,具有软起动、软停车、突然脉动起动、起动检测、RS485通迅等功能,能够满足风机、水泵、胶带输送机、刮板输送机等不同负载对象的控制要求。1.1.3 所有参数门板中文显示,门板按钮调整,设定简单、方便、直观。运行时显示电机电压电流数据,符合煤矿安全生产。1.1.4 真正可控的软起动、软停车,参数连续可调,起动时间0.3300S、停止时间0180S、起始电压20100Ue,限流18Ie,用户可以根据负荷情况控制电机按“S”曲线或预先给定的曲线平滑起动、停止。1.1.5 对于胶带输送机等大惯量负载,不可避免有重载

3、启动和压煤现象,软起动器是专门为胶带输送机这类大惯量重负载设计的。尤其适用于高起动频率、点动模式或重载起动的驱动场合。并通过国家中小电机检测中心的软起动满负荷重载试验。通过软起动器控制,有效抑制了胶带动态张力,减少胶带、胶带接头及减速器的磨损从而大大延长了胶带的使用寿命。1.1.6 过负载能力强,允许额定电流140%长期运行,频率范围4566Hz,允许电压波动范围为+10%25%。1.1.7 软起动器自身的自诊断和保护功能齐全,起动、停止过程中具有温度、欠压、过压、欠流、过流、缺相、线路故障、堵转、漏电、晶闸管故障等保护,因此,无论是外界还是内部产生的各类干扰、故障信号,都会因为上述保护功能的

4、存在使得软起动器更为可靠运行1.1.8 报警指示功能与故障类型一一对应,大大减少维护、维修工作量。结构简单,安装操作维护方便,它既可以就地控制,也能通过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或其它设备对其进行远程控制。1.2 主要用途及适用范围本系列起动器主要用于额定电压380V、660V或1140V,在交流50Hz,额定功率在100400千瓦范围内的矿用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使电动机在任何工作情况下均能频繁起动、保护拖动系统,减少起动电流对电网的冲击,保证电动机可靠的起动,控制方式可就地控制和远方控制,并可在停机时进行换向。1.3 使用环境1.3.1 海拔高度不超过2000米;周围环境压力为80kP

5、a110kPa。1.3.2 周围环境温度-5+40。1.3.3 相对湿度不大于95(25)。1.3.4 在有爆炸性气体(甲烷混合物)的矿井中。1.3.5 无破坏金属和绝缘材料的腐蚀性气体的场所。1.3.6 垂直面安装倾斜度不超过5度的地方。1.3.7 无滴水及其它液体浸入的地方。1.3.8 安装类别为类。1.3.9 电网质量:1.3.9.1 输入电压波形为正弦波。1.3.9.2 输入电压幅值波动不超过额定值+10-25。1.3.9.3 电源频率波动不超过额定值的2。1.4 型号组成及其代表意义Q J R / 额定电压(V)额定电流(A)交流软起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起动器1.5 产品执行标准1.5

6、.1 本系列产品符合MT/T943-2005矿用低压交流软起动器标准中的要求。1.5.2符合GB3836-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标准要求。1.6 产品防爆型式 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防爆标志:ExdibI。二、 产品结构特征2.1 总体结构及主要元器件的作用2.1.1 起动器的隔爆箱外形为长方体,主要有下箱体和上接线腔两部分,下箱体内装有抽屉式芯架,芯架安装在下箱体的导轨上,由紧固螺栓固定,上箱体由六个主接线柱分为两组进、出线,另外有3个七芯接线柱用来外接信号和远控及工作状态信号,上接线腔为隔爆接线腔;外壳的前门为平面止口式,当外壳右侧中部的机械联锁解锁后,可以抬起起动器左侧固定于铰

7、链上的操作手把,将门抬起约30毫米后(注意不要过于抬高),前门即可打开;关门时,用手平提铰链上的手把,转动前门即可关闭(转动前门时,注意操作手把的抬起高度,避免操作手把上部凸轮与铰链顶撞)。2.1.2 前门上装有起动按钮和停止按钮以及复位按钮、菜单按钮、上升按钮、下降按钮、确定按钮观察窗,能观察到电源、运行状态以及故障显示等。2.1.3 接线腔装有主电路进、出线电缆引入装置和控制电路进、出线电缆引入装置各4个;主电路线引入装置可通过外径为4278的电缆,控制线引入装置可通过外径923的电缆。2.1.4 腔内主要装有隔离换向开关QS,交流真空接触器KM,软起动,电流互感器TA,阻容吸收装置RC,

8、控制变压器TC,千伏级熔断器GFU,以及控制回路元器件。2.2 工作原理2.2.1 软起动器主回路是采用三对反并联可控硅,利用无速度全数字矢量控制技术,通过电流与速度的闭环调节来完成电机端电压、电流的控制,从而实现电机的软起动。工作时,软起动器接收到控制信号后,由微处理器根据面板设定的参数或通过PC口输入的数据,控制三相可控硅的导通角,使得电机按设定的值平滑起动。起动结束后,由控制器发出信号,使旁路真空接触器进入正常工作后,可控硅停止工作。但控制器仍对电机进行检测保护。2.2.2 软起动器的电磁起动部分是由隔离换相开关、接触器组成;当软起动有故障时,将芯架上的旋钮置于直接起动位置,它就具有完备

9、的电磁起动器功能。2.2.3 软起动器正常工作由交流软起动部分完成起动功能,电磁起动器部分完成分断功能。 2.2.4 软起动器安装方便,只需将软起动器接于电机与馈电开关之间,如下图所示。电源馈电开关 软起动器 电动机2.2.5 使用前必须核对出厂电压与电源等级是否相同,出厂电压见出线腔盖标识 (注意:当断电切换电压时,电压接线端子接到相应的接线端子上,还需要将漏电插件打到相对应的档位);X1、X2、X3为电源进线,D1、D2、D3接电动机,KM-1和KM-2为开关工作状态触点;KA1-1和KA1-2为抱闸信号触点。2.2.6 根据输送机的长度、张力、弹性延伸和弹性收缩,可调整起动曲线的数值及起

10、动时间来保证输送带的起动加速度在规定的范围内平稳起动。2.2.7 软起动器的操作方式有两种:远控、近控。2.2.7.1 “远控”方式:将主腔的控制方式置于“远控”,当隔离换向开关闭合后,软起动器将由外部控制“起动”和“停止”。2.2.7.2 “近控”方式:将主腔的控制方式置于“近控”,当隔离换向开关闭合后,将由面板上“起动”按钮和“停止”按钮操作。2.2.8 软起动器的起动方式有两种:软起动、直接起动。2.2.8.1 “软起动”:将主腔的起动方式置于“软起”,当隔离换向开关闭合后,将由软起动器“起动”按钮和“软停止”兼复位按钮直接进行操作,此时,软起动功能起作用。2.2.8.2 “直接起动”:

11、将主腔的起动方式置于“直起”,当隔离换向开关闭合后,将由软起动器“起动”按钮和“停止”按钮直接进行操作,此时,软起动功能不起作用电磁起动起作用。三、 产品主要技术参数3.1 主要技术参数3.1.1 额定工作电压: 380、 660V、1140V。3.1.2 额定工作电流:85A、110A、140A、200A、300A、315A、400A 。3.1.3 本安回路电压:17VDC ;本安回路的最大电流:55mA3.1.4 软起动时间:1-300S ;软起动加速度:0.1m/s2a0.3 m/s2;3.1.5 突跳起动脉冲时间:010s;突跳起动脉冲电流100-800%;3.1.6 电流限制:18I

12、e;起动电压: 0100%Ue;3.1.7 额定工作制:软起断续/电磁起动连续。3.1.8 操作方式:电动合闸、电动分闸。3.1.9 主要参数与电缆外径见表1。表1产品型号额定电压(V)额定电流(A)控制电动机最大功率(kW)引入电缆外径(,mm)重量(kg)380V660V1140V主电路控制电路QJR-200380、660、114020010016520042-789-23400QJR-315315155260315QJR-400400200330400(注:该软起动器控制以上鼠笼型电动机是在xcos=0.75的条件下,使用温度条件为-5+40。)3.1.10 最大电流过载倍数:8倍以下可

13、调。3.1.11 起动时间:可调(最大60S)。3.1.12 冷却方式:自然冷却。四、 尺寸4.1 外形尺寸五、 产品使用、操作方法5.1 使用前的准备和检查5.1.1 使用前应检查各电器元件,是否在运输途中受振损坏、脱落和受潮现象;如有上述情况发生,需经处理后方可使用。5.1.2 电源线必须与接线柱是否可靠固定,并保持规定的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5.2 使用与操作方法5.2.1 按电气原理图或接线腔接线图连接好电源线、控制线以及相关配件。5.2.2 按电气原理图或接线腔接线图检查连接线是否正确,确保无误后可送电。5.2.3 给起动器送电后,再合上外壳右侧中部的隔离开关,合上隔离开关后观察窗就有

14、相应的显示,如没有故障显示,就可以进行起动、停止操作;若有故障见故障分析表,排除故障后再进行起动、停止操作。六、 参数设定及调试6.1 使用与调试注意事项6.11 软启动2次启动间隔不能低于5分钟。6.12 对于电网电压波动较大的矿井必须检查通过控制变压器输出的控制电压应在AC100VAC130V之间,否则会影响控制盒正常工作,甚至损坏控制盒。6.13 软起动器的外壳必须可靠接地。6.14 测量绝缘电阻时,必须拆除软起动器内控制盒的接线,并且将电源进出6个端子用导线短接,用兆欧表测量主回路对机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0M。6.15 功率因素补偿电容器绝对不允许安装在电机与软起动器线路中。6.

15、16 切勿用兆欧表测量端子间及可控硅两端的电阻,以免对软起动器产生破坏。6.17 使用软起动器后,根据需要适当调整前一级馈电开关或磁力起动器的电整定值。6.18 测试软起动器时,软起动器输出侧必须接入电机,并且线路电流不小于软启动器额定电流的0.2倍。6.19 对于1140V和660V两种电压均能适用和软启动器来说,出厂时接线为1140V;若电网电压是660V,需将变压器一次侧接至660V。注意被控电机 电流要小于软起动器铭牌上的额定电流。6.110 软起动器内的主要器件,特别是可控硅和控制盒部分,用户请勿私自拆卸、修理,以免造成事故和损失。6.111 软起动器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强烈振动和翻滚

16、。6.112 在维修电动机时,软起动器的进线端X1、X2、X3必须与电源完全断开或把手柄打到停止位置。6.113 产品出厂前根据订货要求对面板DIL拨动开关已经设置,请不要随意变动。6.114 不得改变本安电路和与本安电路有关的电气元件的型号、规格及参数。6.2 控制器端子 图36.2.1 端子功能:(1) N ,L 控制电源AC127V(2) NO1,RC1,NC1 故障继电器输出端子(可编程,见参数P52)(3) NO2,RC2,NC2 运行继电器输出端子(可编程,见参数P53)(4) NO3,RC3,NC3 速度到达继电器输出端子(可编程,见参数P54) (5) STAR 起动控制端子(

17、6) DI1 开关量输入端子 (可编程,见参数P48)(7) DI2 开关量输入端子 (可编程,见参数P49)(8) DI3 开关量输入端子 (可编程,见参数P50)(9) S/DICOM 公用端子(10) DI2/D3COM公用端子 (11) SA- SB+ SCOM SHLD RS485通讯用(12) MA- MB+ MCOM SHLD 通讯专用(13) AOUT,COM,SHLD 模拟量输出端子 (可编程,见参数P56P59)(14) AIN PWR ,AIN+,AIN-,SHLD模拟量输入端子(可编程,见参数P60P62)(15) G1K1G6K6 可控硅控制端子6.2.2.1 功能键

18、、拨码开关及操作面板(1) 功能键a. RESET 复位键(与DOWN 下降键同时按下,来完成紧急状态热复位)b. PARAM 参数键 (与ENTER 确认键同时按下,再上电3秒后复位至初始值)c. DOWN 下降键d. UP 上升键e. ENTER 确认键6.2.2.2 状态信息(1) nol 无三相电源(2) Abc 相序为ABC(3) rdy 准备好 (4) Cba 相序为CBA(5) Acc 处于加速状态(6) SPH 单相(7) Acc2 随斜坡时间2加速(8) Oxxx xxx过载量 (9) uts 速度到达(10) Pxx xx参数代码 (11) run 斜坡加速已完成但未达全速

19、(12) Axx xx报警代码;若条件影响,产生故障(13) dcl 电机减速(14) Fxx xx故障代码(15) A ol 过载警报电机过载电平在90100之间(16) IOC 瞬间过电流(17) F ol 过载故障电机过载电平已达100(18) dFLt 初始值参数初始值装载时闪烁(19) L ol 过载停止除非电机过载电平降至60否则起动不允许(20) HERt 装置处于过热状态(21) L cp 控制电压停止起动不被允许由于控制电压太低(22) ES 节能运行(23) LOC 锁定状态 (24) Flash 擦写模式(25) Prog 擦写模式;编程(26) rERd 擦写模式;更改

20、(27) donE 擦写模式;完6.3 软起动的参数设定6.3.1 参数码功能码代表含义范围出厂值P1QST01电机满载电流(FLA)16400A电机实际电流P2QST02过载系数1-1.991.15P3QST03电机热过载动作时间0FF 10-4010P4QST04本控0 Pad 面板1 TEr 端子2 SEr 通讯TErP5QST05远控TErP6QST06电机初始起动电流150-600FLA200P7QST07电机最大起动电流1100-800%FLA400P8QST08斜坡起动时间10-300秒15P9QST09UST时间(旁路时间)0-900秒20P10CFN01起动方式0 Olrp

21、电压斜坡1 Curr 电流斜坡2 Tt 转矩斜坡3 Pr 功率斜坡CurrP11CFN08初始电压/转矩/功率1-10025P12CFN09最大转矩/功率10-325105P13CFN10突跳起动电流1OFF 100-800FLAOFFP14CFN11突跳起动时间10.1-10秒1P15CFN14停止模式0 Cos 自由停车1 Sdcl 电压减速2 tdcl 转矩减速3 dcb 直流制动CosP16CFN15减速电平1100-140P17CFN16减速电平299-120P18CFN17减速时间0-180秒 15P19直流制动电平1010025P20直流制动时间1180秒5P21直流制动延时01

22、3秒02P22CFN06电机初始起动电流250-600%FLA100P23CFN07电机最大起动电流2100-800%FLA600P24CFN05斜坡起动时间20-300秒15P25CFN12突跳起动电流2OFF 100-800%FLAOFFP26CFN13突跳起动时间20.1-10秒1P27低速OFF 7.1% 14.3%OFFP28低速电流值10-400%FLA100P29低速定时OFF 1-90秒10P30脱离低速电流值OFF 100-800%FLAOFFP31脱离低速电流时间0.1=10秒1P32PFN01过流脱扣值OFF 50-800OFFP33PFN02过流脱扣延时OFF0.1-9

23、0.00.1P34PFN03欠流脱扣值OFF 5-100OFFP35PFN04欠流脱扣延时OFF0.1-90.00.1P36PFN05三相不平衡脱扣值OFF 5-4015P37PFN06接地故障脱扣值OFF 5-100OFFP38PFN07过电压脱扣值OFF 1-40OFFP39PFN08欠电压脱扣值OFF 1-40OFFP40PFN09过/欠电压脱扣延时0.1-90.00.1P41PFN10 自动故障复位时间OFF0-900OFFP42自动复位次数限制OFF 1-10OFFP43PFN11故障停车功能OFF ONONP44PFN12起动/运行不受过载限制OFF ONOFFP45PFN13电机

24、起动过载等级OFF 1-4010P46PFN15电机过载热/冷态比0-9960P47PFN16电机过载冷却时间1-999.930P48I/O01数字输入1功能0 OFF 不用1 Stop 停止2 FH 故障高电平3 FL 故障低电平 4 Fr 故障复位5 Disc 断开6 InIn 反馈7 BYP 旁路控制8 Eolr 过载紧急复位9 L-R 本/远控转换10 HDi电机预热屏蔽11 HEn 电机预热使能12RSel 斜坡转换13SSF 低速正向14SSR 低速反向15Bdis 直流制动禁止16Ben 直流制动使能Fr P49I/O02数字输入2功能OFFP50I/O03数字输入3功能OFFP

25、51I/004数字输入动作时间1-90.Second0.1P52I/O05数字输入1功能0 OFF 不用1 FLFS 故障常闭2 FLNF 故障常开3 Run 运行4 UTs 旁路5 AL 报警6 RdyR 准备好7 Loc 锁定8 OC 过流9 UC 欠压10 OLA过载11 shFS12 shNF13 GFlt 14 ES 节能运行15 Heat 加热16SSPd 低速17SSF低速正向18SSR 低速反向19DCB 直流制动20Fan 冷却风机FLNFP53I/O06数字输入2功能RUNP54I/O07数字输入3功能UTSP55I/O07模拟输入脱扣类型OFF 不用Lo 低值Hi 高值O

26、FFP56I/O08模拟输入脱扣值0-10050P57I/O09模拟输入脱扣延时时间0.1-900.1P58I/O10模拟输入调整系数1-100100P59I/O11模拟输入偏置0-990P60I/O12模拟输出功能0 不用1 0-200电流2 0-800电流3 0-150电压4 0-150过载5 0-10KW6 0-100KW7 0-1MW0P61I/O13模拟输出调整系数1-125100P62I/O14模拟输出偏置0-990P63I/O15OFF 1.0-10.03.0P64I/O16旁路1M接触器确认时间0.1-5.02.0P65I/O17面板停止功能屏蔽Enabled 使能Disabl

27、ed 禁止EnabledP66PFN17保留P67PFN18保留P68FUN15杂项命令0 不用1 复位运行时间2 复位用电量3 进入闪烁模式4 存储参数5 上载参数6 复位工厂设定P69FUN12通讯超时设定OFF 1-120OFFP70FUN11通讯速率1.2 2.4 4.8 9.619.29.6P71FUN10通讯地址1-2471P72FUN09节能运行OFF ONOFFP73FUN08热过载系数OFF 1-25OFFP74FUN07起动器连接类型Nor 正常Ib 内三角Y-d 形-角PctL 相位控制Cfol 电流跟随AtLNorP75FUN06功率因数0.01-1.00.92P76F

28、UN05额定电压100-1140480P77FUN04电源相序敏感Ins 不敏感Abc ABCCbA CBASPHInsP78FUN03电流互感器变比288、864 、 26402640P79FUN01数码管显示设定0 显示状态1 显示平均电流24 单相电流6 接地故障8-10 相间电压11 过载系数12 功率因数13 功率14 用电量20 模拟输入21 模拟输出25 转矩百分数26 功率百分数0NAFUN02P80FUN13起动器型号P81FUN14软件版本P82FUN16密码OFFP83FL1故障记录 注意:斜坡起动时间P8(且不宜过长)应该小于UST时间(旁路时间)P9 ,否则不能旁路。

29、表3 故障代码6.4 报警信息见表4 报警代码代码报警内容解决方法A02电机过载参考F02A10相序不是ABC参考F10A11相序不是BAC参考F11A12频率过低参考F12A13频率过高参考F13A14输入电源不是单相参考F14A15输入电源不是三相参考F15A21X1-X2过低参考F21A22X2-X3过低参考F22A23X3-X1过低参考F23A24X1-X2过高参考F24A25X2-X3过高参考F25A26X3-X1过高参考F26A27缺相参考F27A28非线性检查设定时间、输入频率A31过流参考F31A34欠流参考F34A35PF超前检查设定时间A36PF滞后检查设定时间A37电流不

30、均衡参考F37A38接地故障参考F38A53转速器信号丢失参考F60、F61、F62A71模拟输入口1错误参考F716.5 基本参数设定 。6.51电机启动时间设定电机初始电流P6出厂设置为200%,请根据现场负载大小相应调整参数值。假如按起动按钮后3秒种电机还没有转动则相应的增大该参数值;如果电机起动过快减小该值。6.52电机最大电流设定电机最大电流P7出厂设置为400%,请根据现场负载大小相应调整参数值。最大电流也可称作限制电流。6.6 中文显示及漏电控制板端子及使用接线图 图 4中文显示必须各电源电压正常稳定才能保证中文显示正常运行;SA+、SB- 和控制器通讯连接接口;10、11 AC

31、10V电源;12、13 DC12V电源;66、67、68、69 、70、71 、72、73 参数调节线;1、2 AC27V电源; 3、4、5 漏电检测故障无源输出点;6、7 漏电检测点。门显示板背面有660V,1140V电压选择,为检测漏电用,请按实际电压选择。6.54斜坡时间软起动斜坡时间P8出厂设置为12S,请用户根据需要自行调整;6.55旁路时间 软起动旁路时间P9出厂设置为15S, 请用户根据需要自行调整;6.56 数字输入1功能P48应设置为Fr;P49为OFF;P50为OFF。6.57 继电器输出1功能P52应设置为FLnF;6.58电流互感器变比P78应设置为2640;一般故障判

32、断在数码管或液晶屏上会有故障及代码显示,请参照说明书上的判断及说明进行分析,排除.如无法确定请联系生产厂家。七、 故障分析及排除 代码故障内容解决方法F01在设定时间内没有达全速检查电动机是否卡住或过载情报;检查是否比UTS设定时间短。F02电动机热过载脱扣检查电动机有无机械故障,卡住或热过载情况;查看电动机热过载参数设置(QST03,P3)和PEN12-16,P44-47和电动机服务因数设置(QST02,P2);查看电动机FLA(QST01,P1),CT比例(FUN03,P78),和负载开关设置是否正确。F04系统电源不是单相检查输入电源相序F10相序错误不是ABC检查输入电源相序;检查输入

33、相位检测参数(FUN04,P77)。F11相序错误不是CBA检查输入电源相序;检查输入相位检测参数(FUN04,P77)。F12电源频率太低检查输入电源频率;如果是由发电机供电,检查其速度控制器;检查输入电源是否供电,检查其速度控制器;检查输入电源是否有熔断器熔断或接线松开。F13电源频率太高检查输入电源频率;如果是由发电机供电,检查其速度控制器。F14输入电源不是单相查看输入电源是否单相;查看单相电源是否联系X1,X2端,接线是否正确;查看SCR的门极是否与MX控制板正确相联。F15输入电源不是三相检查电压反馈测量电路。F21X1-X2欠电压检查实际输入电压是否正确;查看额定电压参数(FUN

34、05,P76)设置是否正确;检查输入电源的熔断器和接线;检查实际输入电压是否正确;检查实际输入电压是否正确F22X2-X3欠电压F23X3-X1欠电压F24X1-X2过电压F25X2-X3过电压F26X3-X1过电压F27缺相检查输入电源有无熔断器熔断;检查电源线是否接好;检查电机接线是否接好;检查可控硅的门极和阴极与MX板联线。F28没有主电源检查输入电源的隔离开关,熔断器,断路器和接线。检查可控硅门极与MX控制板的联线对中压系统,检查电压反馈测量电路。F30瞬时过电流检查电动机FLA(QST01,P1),CT比例(FUN03,P78)和负载开关设置是否正确。F31过流检查电动机是否卡住或负

35、载过大情况。F34欠流检查系统欠电流原因。F37电流不平蘅检查电动机接线(查验双电压,和电动机的六个引出线是否正确配置);检查是否存在的的电压不平衡;检查电动机有无内部问题。F38接地故障检查电动机接线和电动机有无接地。用摇表测量电动机和电缆的绝缘电阻(测试前需从启动器上解开);检查电动机FLA(QST01,P1),CT比例(FUN03,P78)和负载开关设置;检查CT的安装,看其白点标志是否朝向输入线。F39无电流运行检查电动机接线,检查CT与MX控制板的接线;检查电动机FLA(QST01,P1),CT比例(FUN03,P78)和负载开关的设置;检查负载是否还接在起动器上;检查电动机是否被负

36、载所驱动(再生发电状况);检查可控硅门极和阴极与MX控制板有无松动;检查进线接触器或隔离开关。F40短路或晶闸管开路检查输入相位敏感参数(FUN04,P77)设置是否正确;检查起动器类型参数(FUN07,P74)设置是否正确;检查电动机接线(检查双电压电动机的绕组配置)。F41停机状态有电流检查起动器有无短路的可控硅;检查起动器停止状态旁路接触器是否断开;检查电动机FLA(QST01,P1),CT比例(FUN03,P78)和负载开关的设置。F48旁路接触器故障检查旁路/1M接触器电源;检查合适的数字量输入端已被正确编程;检查旁路接触器有无故障;检测旁路/1M接触器的线圈和反馈接线是否正常。F5

37、0控制电源过低检查输入控制电源电压,特别是在启动时可能会有很大的电网压降;检查控制电源变压器分接头设置(如果有的话);检查控制电源变压器的熔断器(如果有的话);检查控制电源与起动器间的接线。F51电流互感器错误检查电动机FLA(QST01,P1),CT比例(FUN03,P78)和负载开关设置。F52负载开关错误校验负载选择开关设置。F60由DI1输入外部故障校验接线和输入电平。F61由DI2输入外部故障校验是否正确设置了适当的数字输入组态参数,校验接线和输入电平。F62由DI3输入外部故障校验接线和输入电平。F71模拟输入故障校验模拟输入值测量是否正确;校验全部模拟输入参数的设置(I/O07-

38、11,P54-58);校验在MX控制板上的输入跳线JP3(电压或电流)位置是否正确;校验模拟输入线的接地是否正确,要避免噪声或形成接地环路影响输入。F81SPI通讯故障它指示有一个远程设置例如远程键盘已失去通信(在MX控制板已得电的情况下断开远程键盘,通常就会发生这故障。只能在控制电源断电的情况下联接或解开远程键盘校验远程键盘的电缆未受损,它的插接件与键盘和MX控制板可靠接牢。校验显示器接口板(如有的话)牢固的接在MX控制板上。将编程键盘远离大功率或大噪声区域以减少接受可能的电气噪声。F82RS485通讯超时指示起动器已丢失串联通信。当起动器在通信超时参数(FUN12,P71)确定的时间内没有收到有效的串联通信发生这个故障。校验通信参数设置(FUN10-12,P69-P71)检查远程网络和MX控制板间的接线。检查远程系统找出通信丢失原因。F94CPU出错软件故障通常在试图运行一个与所用的MX控制板硬件不兼容的控制软件版本时会发生这故障。校验软件版本是否正确。咨询制造厂以了解细节。如果MX控制器检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