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学案例分析-大学生面临毕业是求职还是考研_第1页
信息经济学案例分析-大学生面临毕业是求职还是考研_第2页
信息经济学案例分析-大学生面临毕业是求职还是考研_第3页
信息经济学案例分析-大学生面临毕业是求职还是考研_第4页
信息经济学案例分析-大学生面临毕业是求职还是考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委托委托代理理论代理理论l委托代理原理委托代理原理l激励机制激励机制l政策中的激励机制政策中的激励机制l博弈论与竞争策略博弈论与竞争策略l博弈与决策博弈与决策l上策与纳什均衡上策与纳什均衡最优经济信息决策最优经济信息决策 你可能会问,这种预测在千钧一发之下,有可能吗? 即: 经过一番调查研究和分析预测,如果大家都选择谋职竞聘,你的正确选择就是准备考研;如果大家都选择准备考研,你的正确选择就是竞聘求职。甲 求职甲 考研乙 求职乙 考研如果两人的选择相同即两个人都求职或者都考研,每个人成功的概率均为0.5; 如果两人的选择不同即如果甲选择求职,乙则选择考研或甲选择考研乙选择求职,两人的成功率都是1

2、,即100。这就需要你预测!这就需要你预测!甲甲 求职求职甲甲 考研考研乙乙 求职求职乙乙 考研考研 这一结果在现实中是不难理解的,因为考这一结果在现实中是不难理解的,因为考研后的收入毕竟是本科毕业生的研后的收入毕竟是本科毕业生的2 2倍。倍。 因此很显然,即使这里的假定不是博弈双因此很显然,即使这里的假定不是博弈双方分别为全部毕业生的二分之一,博弈的结果方分别为全部毕业生的二分之一,博弈的结果也必然是大家都选择考研。也必然是大家都选择考研。 这一均衡解无疑是国家所不希望看到的。这一均衡解无疑是国家所不希望看到的。因为国家经济建设对各个不同层次的人才都是因为国家经济建设对各个不同层次的人才都是

3、需要的,清一色的某一个层次肯定不是一个合需要的,清一色的某一个层次肯定不是一个合理的人才结构。理的人才结构。甲甲 求职求职甲甲 考研考研乙乙 求职求职乙乙 考研考研结果: 此双均衡博弈的混合策略均衡为,双方此双均衡博弈的混合策略均衡为,双方分别以(分别以(2/72/7,5/75/7)的概率选择(求职,考研)的概率选择(求职,考研)两种策略。这一均衡结果也可以理解为,在全两种策略。这一均衡结果也可以理解为,在全部毕业生中,部毕业生中,2/72/7的人可以选择求职应聘,的人可以选择求职应聘,5/75/7的人可以选择考研深造。显然,选择考研的概的人可以选择考研深造。显然,选择考研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

4、这与策略(考研,求职)的率还是比较高的,这与策略(考研,求职)的收入结构是相一致的。收入结构是相一致的。甲甲 求职求职甲甲 考研考研乙乙 求职求职乙乙 考研考研l 给定别人考研,你正确的选择就是求职;给定别人考研,你正确的选择就是求职;l 给定别人求职,你正确的选择就是考研。给定别人求职,你正确的选择就是考研。 在全部毕业生中,在全部毕业生中,1/21/2的人可以选择求职应的人可以选择求职应聘,聘,1/21/2的人可以选择考研深造。显然,选择考的人可以选择考研深造。显然,选择考研和求职的概率是一样的,这与策略其对应的研和求职的概率是一样的,这与策略其对应的收入结构是一致的。收入结构是一致的。甲

5、甲 求职求职甲甲 考研考研乙乙 求职求职乙乙 考研考研最后的均衡是(考研,考研) 虽然(求职,求职)策略的收益高于(考研,虽然(求职,求职)策略的收益高于(考研,考研)策略,但由于对于博弈双方而言,任何一方都考研)策略,但由于对于博弈双方而言,任何一方都存在着单方面改变策略获得存在着单方面改变策略获得1.20.91.20.9的诱惑,因而的诱惑,因而(求职,求职)策略并不构成纳什均衡。(求职,求职)策略并不构成纳什均衡。 局中人都从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的原则出发,可最后得到的却并不是整体最优。大家都选择考研,这肯定是合理的人才结构所不容许的。这让我们想到了囚徒困境,毕业生陷入了一种“僵局”! 是值

6、得我们深思的,这也正深刻地反映了我们的社会现实: 我们的社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改革带来了经济的蓬勃发展,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了其中不可避免的一些缺憾。 市场经济把要素都推向市场,国家的导向是提高全民素质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而学生在无奈之下却把受教育(考研)当成了就业的途径。 高校在逐渐脱离政府经费支持下一味追求规模效益而连年扩招,专业的设置又与社会或企业缺乏直接的联系,高校虽然在一定意义上算完成了教育任务,可企业总是抱怨没有可用的人才。 在本科生急剧增多和市场经济所推行的效益原则下,就业机会不断减少,大学生一下子贬值了。 由于部分大学生还没有从过去总认为自己比较优越的心态中调

7、整过来,对现实认识不够,笃信上了研究生总比不上好,把希望寄托于三年后的未来,致使毕业生都向目前的有些暗淡的(0.9,0.9)的未来苦苦奋斗,因而也就导致了“考研热”的持续升温。甲甲 求职求职甲甲 考研考研乙乙 求职求职乙乙 考研考研 在全部毕业生中,1/2的人可以选择求职,1/2的人可以选择考研。选择考研和求职的概率是一样的,这与策略其对应的收入结构是一致的。 在不考虑收益仅仅追求成功率的情况下,要使得混合策略均衡符合要求,就必须增加毕业生双方都求职的成功率,降低双方都考研的成功率。 甲甲 求职求职甲甲 考研考研乙乙 求职求职乙乙 考研考研 比如,当双方都求职时的成功率均为0.6,而双方都考研

8、时的成功率为0.4时,则该博弈的混合策略均衡即变为(0.6,0.4); 相应地,当双方都求职时的成功率均为0.7,而双方都考研时的成功率为0.3时,则该博弈的混合策略均衡则相应变为(0.7,0.4)。 甲甲 求职求职甲甲 考研考研乙乙 求职求职乙乙 考研考研 要实现这样的博弈均衡,无要实现这样的博弈均衡,无疑需要社会和企业界能够为毕业疑需要社会和企业界能够为毕业生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从而增生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从而增加他们求职的成功概率。加他们求职的成功概率。 另外,也需要适当地控制研另外,也需要适当地控制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增加考研的难究生的招生规模,增加考研的难度,降低考研成功的概率。度,降

9、低考研成功的概率。 只有这样,博弈均衡才能朝只有这样,博弈均衡才能朝着我们希望的方向趋近。着我们希望的方向趋近。甲甲 求职求职甲甲 考研考研乙乙 求职求职乙乙 考研考研 避免这一均衡的政策措施就是,降低研究生刚刚工作后的实际收益水平,使得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研究生待遇跟本科生相比略高一些,从而折合成现值后能大体相当即可。 从这一点来说,国家目前的研究生教育改革方向是正确的,比如改义务教育(免费)为学历教育(收费),都可以使得研究生三年后的收益现值相对降低。 双方都选择考研。双方都选择考研。出现这一均衡的原因很清楚,那就是选择考研后三年之后所得到的收入现值过高。 当然,这同时也增加了研究生对三年后

10、的收益预期。当然,这同时也增加了研究生对三年后的收益预期。 那么,应该如何体现不同学历的收益差异呢?那么,应该如何体现不同学历的收益差异呢? 这主要地可以通过高学历的后发效应来体现。即高这主要地可以通过高学历的后发效应来体现。即高学历者由于知识功底深厚,必然会给国家和社会作出更学历者由于知识功底深厚,必然会给国家和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通过重奖对国家和社会的重大贡献者,即可大的贡献。通过重奖对国家和社会的重大贡献者,即可实现拉开不同学历者收入差距的目的。实现拉开不同学历者收入差距的目的。 甲甲 求职求职甲甲 考研考研乙乙 求职求职乙乙 考研考研就双均衡而言,无疑一部分人求职,一部分人就双均衡而言

11、,无疑一部分人求职,一部分人考研,应该说是不错的。但就混合策略而言,策略考研,应该说是不错的。但就混合策略而言,策略(求职,考研)的分布概率(求职,考研)的分布概率(2/72/7,5/75/7)显然是颠)显然是颠倒的,即策略(求职,考研)的分布概率应该以倒的,即策略(求职,考研)的分布概率应该以(5/75/7,2/72/7)为比较合适。)为比较合适。 只需要将策略(求职,考研)对应的收益(1.5,1.2)换位,即换为(1.2,1.5)即可。 这种换位可以如此解释,虽然一方求职另一方考研,不存这种换位可以如此解释,虽然一方求职另一方考研,不存在供过于求的问题,双方收入水平整体提高了,但毕竟高学历

12、在供过于求的问题,双方收入水平整体提高了,但毕竟高学历层次社会需求量不大,因而收入增加的幅度较小,这样折合成层次社会需求量不大,因而收入增加的幅度较小,这样折合成现值后无疑会小于直接求职者。对这一博弈的讨论也适合于毕现值后无疑会小于直接求职者。对这一博弈的讨论也适合于毕业生博弈(四)。业生博弈(四)。甲甲 求职求职甲甲 考研考研乙乙 求职求职乙乙 考研考研 典型的囚徒困境博弈。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走出囚徒困境的方式就是加上一个奖惩矩阵,以改变博弈双方的收益结构。譬如,给选择求职策略者统一加上0.3,这相当于给原矩阵加上如图6所示的一个奖励矩阵。 通过政策引导,使得(求职,求职)策略的收益与(考研,考研)通过政策引导,使得(求职,求职)策略的收益与(考研,考研)策略的收益现值尽可能接近,使得选择(求职,考研)策略或(考研,策略的收益现值尽可能接近,使得选择(求职,考研)策略或(考研,求职)策略的收益比都求职或都考研时较高并呈现一定反差(即求职求职)策略的收益比都求职或都考研时较高并呈现一定反差(即求职者的收益略高于考研者的收益现值),也就是说,要力争使得博弈双者的收益略高于考研者的收益现值),也就是说,要力争使得博弈双方的收入结构朝着我们对于博弈(三)讨论的方向趋近。方的收入结构朝着我们对于博弈(三)讨论的方向趋近。甲甲 求职求职甲甲 考研考研乙乙 求职求职乙乙 考研考研 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