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洛 川 县 水 利 希 望 小 学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 28 页 -29 页【设计思想】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是小学阶段必须学习、 理解、掌握的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又是小学生首先接触、 学习的运算律, 对学生的 后续学习和可持续开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好加法交换律和结合 律,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也 为以后学生学好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打下坚实的学 习根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经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发 现过程, 理解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初步感知加
2、法交换律和结合 律的价值意义。2、数学思考:用符号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区分运用加法 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更加简便。3、问题解决: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能判 断出在一组加法算式中是否运用了加法交换律或加法结合律, 强化数 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渗透加法运算定律在简便运算中的意义。4、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和活动,激发学生爱学、乐学, 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培养学生的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数学观念。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 分析和计算, 自己发现并总结出加法交换律 和结合律。【教学方法】1、在互动游戏中构建学生数学思考的气氛。
3、 采取互动的形式将学生身边的小事情引出教学内容, 有效地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互动, 让学生感悟到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也映射 着某些数学思想, 同时也为后面的教学环节做好铺垫。 在学生认知过 程的起始阶段, 为学生精心创设具体的活动情境, 从而提高课堂学习 的效率。2、让学生自主活动,在例举中验证规律。充分让学生自主活动, 积极参与规律发现的过程。 一方面组织学 生写出类似的等式, 帮助了学生积累感性材料, 另一方面丰富了学生 的表象, 进一步感知运算加法交换律。 抓住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的内在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把加法交换律的学习,迁移类 推到加法结合律的学习中来。 学生在教师
4、的点拨和引导下, 逐步从观 察感知验证理解, 充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这里主要 通过学生讨论、交流、汇报等环节,给学生一个自主的空间。3、让学生结合主题图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在解答过程中感悟 规律。两个运算律都是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答引入,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拟和分析,找到实际问题不同解法之间的共同特点,初步感受运算规律。然后让学生根据对运算律的初步感知举出更多的例子,进一步分析、比拟,发现规律,并先后用符号和字母表示出发现的规 律,抽象、概括出运算律。【课前准备】主题图、练习题演示 PPT。【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 55+45请学生回加法各局部的名称2、我是小小口算家。37+2
5、2 44+56 180+20 0+17 40+56 56+403、引出课题并板书。二、探究学习一加法交换律1、引入谈话。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车?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 这不,这里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 情景图演示:李叔叔骑 车旅行的场景。2、获得信息。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3、解决问题。能列式计算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自己列式并口 答。4、根据学生答复板书40 + 56= 96千米56 + 40= 96千米5、观察比照。1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得数怎样?O里填什么符号?40 + 560 56+40, 2你能照样子再举几个例子吗?先指名口述,再让每人写出 两道,同桌互相检验。6、揭
6、示定律。 这些例子都符合一条规律,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 根据学生答复板书: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7、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板书a+b=b+a8、根据加法交换律判断。屏幕出示10 + 56 = 56 + 10 18+60= 60+ 20 75 + A = A + 7535+65= 65 + 359、加法交换律的运用。根据加法交换律填空:65+44= + A+( )=B+( )甲数+乙数= = 二加法结合律1 、出示主题图2、分析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3、列式解答。4、比照分析这两种算法的不同点。启发学生说出: 第一种解法是先把第一天、 第二天的千米数加起
7、来,再加上第三天的千米数, 也就是先把 88和104相加,再加上 96; 第二种解法是先把第二天、 第三天的千米数加起来, 再加第一天的千 米数,也就是先把 104和 96相加,再和 88相加。5、比照分析这两种解法的相同点。启发学生说出: 两种解法都是求三天骑行的千米数, 计算结果相 同。6、把这两个算式连接成等式。 通过比拟明确这两个算式是相等的关系,因此可以写成 : (88+104) 96=88(104+96) 。7、拓展验证。1比拟一下以下两组算式:69+172+28 O 69+ 172+28155+ 145+207O 155+145+207圆圈里应该填什么符号?应该填等号。 2填等号
8、的依据是什么?一种是通过计算得出结论, 一种是观察发现左右两边的三个加数 都相同,可知和也相同。 3 在小组讨论的根底上归纳:这三个等式中,每组算式两边都有三个加数,加数不一样;等号左边算式加的顺序相同,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等号右边的算式加的顺序也相同, 都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4你能再举一个这样的等式吗?8、引导学生总结发现的规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叫 法结合律。9、用字母公式表示或符号加法结合律。完成书中 29 页下面的练习题并汇报。教师板书: a+b+c=a+(b+c)三、拓展提升。1、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加法运算定律
9、?分别运用了哪些运算定 律?76+18=18+7632+45=35+4231+67+19=31+19+6756+72+28=56+72+2824+42+76+58=24+76+42+58同桌交流后汇报。 重点讲解第二道和第五道, 课件演示第五道运 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2、快速计算。156+88+1256+ 88+12先告诉学生这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相同,再请男生计算左边的算式, 女生计算右边的算式。计算过程中学生完成的同时教师宣布学生的名 字。汇报时表扬女生计算速度快。激发学生对右边算式括号中的两个 数能凑整的认识。248+ 75+25 48+75+25告诉学生这两个算式的计算结果也
10、相同, 再请学生观察后自选一 道完成。汇报时问学生选择的是哪一道?为什么选择这一道题?小结:运用加法的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运算更加简便。下节课将深入研究这一局部内容。四、总结收获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和感悟。【板书设计】加法运算定律1、李叔叔今天起了多少千米?2、李叔叔三天一共起了多少米?40+56=96 千米88+104 +9688+ 104+9656+49=千米=162+96=88+200=288千米=288千米40+56=56+40 88+104 +96=88+104+96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 加法结合律。a + b
11、 = b + a( a + b ) + c= a + ( b +c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新知识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都有相应的认知根底, 学了 本节的新知识可以促进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原来学过的知识和方法。 在 教学加法运算定律的过程中, 我始终以学生为本,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 点,把握学生的认识规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1、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时, 我充分利用教材中呈现具体情境, 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 题的解答引入,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需要, 为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创设 了良好的气氛。 通过解决情境中的问题, 让学生对两个算式进行观察 比拟,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在
12、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中, 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 生经历探索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2、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中,两个运算定律都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拟和分析,找到 实际问题不同解法之间的共同特点, 初步感受运算规律。 然后让学生 根据对运算定律的初步感知举出更多的例子,进一步分析、比拟,发 现规律,并表达所发现的规律。 再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规律, 而不是像过去那样, 统一用字母来表示。 这样实现了运算律的抽象内 化,一方面有利于符号感的培养,方便记忆;另一方面提高了知识的 抽象概括程度, 也为以后正式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打下初步的根底。 同 时,使学生体会到符号的简洁性,从而开展了学生的符号感。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经历了探索、发现、反思的过程,对加法 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有了充分的认识和自己的理解。 但在教学的过程 中仍存在着诸多的缺乏之处:在探索加法结合律的过程中应该再放开一些, 引导学生观察、 比 较和分析,找到实际问题不同解法之间的共同特点, 初步感受运算律。 在教学加法结合律时应该让学生多举些例子, 让学生去评价举的例子 好不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结合是把可以得出整百整十的数放在一 起,而不是随意的乱编。然后进一步分析、比拟,发现规律,并先后 用符号字母表示出发现的规律。 全班交流时, 可以让学生具体说说他 们所举的例子。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30年中国金属家具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心灵培训分享课件
- 谢彬培训课件
- 接待专员培训课件
- 社会热点事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与实践研究
- 海洋调查设备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中国集成显卡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5年 沧州市人民医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附答案
- 2025年中国全铜红冲三角阀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2-2027年中国瓜子行业市场供需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医疗保险基本政策培训PPT
-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辅导员考试题库
- 2023年湖北黄冈市检察机关招聘雇员制检察辅助人员50人高频考点题库(共500题含答案解析)模拟练习试卷
- 05G525-吊车轨道联结及车挡(适用于钢吊车梁)课件
- TQGCML 757-2023 硫酸钙晶须规程
- 计数型MSA分析表
- 军校招生政治考核表格式-双面打印
- 急救-毒蛇咬伤
- YY 0334-2002硅橡胶外科植入物通用要求
- GB/T 41261-2022过程工业报警系统管理
- (完整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数字电路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