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古典意象中考古诗文材料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题)_第1页
探究古典意象中考古诗文材料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题)_第2页
探究古典意象中考古诗文材料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题)_第3页
探究古典意象中考古诗文材料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探究古典意象中考古诗文材料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0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题)四、探究古典意象(20分)阅读下面材料,探究古典意象“雨打芭蕉”的内涵。材料一i听蕉记 明沈周夫蕉者,叶大而虚,承雨有声。雨之疾徐、疏密,响应不忒。然蕉 曷尝有声,声假雨也。雨不集,则蕉亦默默静植;蕉不虚,雨亦不 能使为之声:蕉雨固相能中也。蕉静也,雨动也,动静戛摩而成 声,声与耳又能相入也。迨若匝匝,剥剥滂滂,索索淅淅,床床 浪浪,如僧讽堂,如渔鸣榔田,如珠倾,如马驶,得而象之,又 属听者之妙矣。长洲胡日之种蕉于庭,以伺雨,号“听蕉”,于是乎有所得于动静之 机者欤?(选自石田先生文钞注释不忒(t 3):没有差别。曷:疑

2、问代词。何,什么。相 能:相互配合,关系和睦。戛摩:击撞摩擦。迨:等到。匝匝 ? ( ze):象声词。鸣榔:渔人敲击船舷发出声音,用以惊鱼, 使入网中。驶:奔驰。材料二材料三夜雨有作宋张螟幽斋但有隙地,即宜种蕉。蕉睡足秋堂夜雨声,天涯此夕叹飘零。空阶滴沥肠堪断,更向芭蕉叶上听。(选自全宋诗能韵人而免于俗,与竹同功。(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盖蕉之为物,于晴日和风轻阴 皎月无不宜,而更向芭蕉叶上 听。尤宜于雨淅沥空阶,声响 互答,孤客闻而兴思,幽人为 之舒抱矣。(选自梁清标蕉林书屋图小 序阅读材料一,探析声美。12 .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4分)文言词句方法解释(1) 3L雨有声字源推测

3、法:甲骨文 (2)声假雨也参考成语法:狐假虎威 (3)则蕉亦默默静课内迁移法:亭亭净植 植(爱莲说)(4)以包雨查阅词典法:窥探,探望;等待,守候;服 填序侍,照料。(古代汉语词典)13 .蕉和雨的“相能”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2分)14 .听蕉记是如何用文字表现雨打芭蕉的声音美?结合画线句,加以分析。(4分)阅读材料二,体会情思。15 .你如何感受到夜雨有作中诗人的深重愁绪?结合诗歌,简要分析。(4分)阅读三则材料,探因溯源。16 .根据以上材料,概括“雨打芭蕉”深受古人喜爱的原因。(3分)根据探究过程,得出结论。17.概述你对“雨打芭蕉”这一古典意象的理解。(3分)答案:四、探

4、究古典意(20分)12. (4分)(1)接受,承受(2)借,凭借(3)竖立(4)13. (2分)蕉叶大而空,承接雨的时候发出声音。或:蕉叶为静态, 雨为动态,动静相碰撞而有声。或:雨有大有小,有疏有密,不同的 雨落在蕉叶上,发出不同的声音。14. (4分)画线句用一组叠音拟声词,生动传神地表现了雨落蕉叶 上或疾或徐、或疏或密等特点;通过僧人诵经、骏马奔驰等比喻来描 摹雨打蕉叶的声音,极富新意,有通感之趣。运用排比句式,读来节 奏分明,极富音乐的律动感,让人联想到雨中芭蕉摇曳生姿的美感。15. (4分)通过“天涯” “叹”等词读出了诗人的飘零孤寂,从“雨 打芭蕉”声比空阶滴沥的雨声让人听着更断肠, 进一步感受到了他的 愁思深重。16. (3分)雨打芭蕉有独特的声音美,启人遐想;雨打芭蕉动静相 能,让人有所得于动静之机;雨打芭蕉之声让人闻而生思,借此舒怀, 寄托幽微之情思;芭蕉尤宜于雨中观赏,“听蕉”是一种有韵味、雅致免俗的生活方式,所以深受喜欢。17. (3分)雨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