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第4课时)教案_第1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第4课时)教案_第2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第4课时)教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4课时问题3:地球公转过程中的速度是否变化呢?假如变化,有什么变化规律吗?生 是变化的。近日点最快,过后越来越慢,到远日点最慢,然后又逐渐加快。师 问题4:地球公转的周期是多长时间?生 一个回归年,长度为365日5时48分46秒。稳固训练生 填表,完成公转根本特点表格。地球运动围绕中心运动方向运动周期运动速度地球公转太阳由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逆时针转在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顺时针转1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平均角速度:约1°/日,平均线速度:30 km/s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画横线部分为学生填写内容,投影逐步显示师 地球上

2、不同纬度获得太阳辐射能量的多少是否取决于近日点或远日点间隔 的变化呢?生 不是。北半球冬季为近日点,夏季为远日点。师 不是地球距太阳远近造成的,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请同学们观看地球公转状态的图片和公转的动画演示。生 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叫黄道平面,通过地心与地球自转轴垂直的平面叫赤道平面,它们之间的夹角称为黄赤交角。师黄赤交角的数值目前为23°26,在一定的时期内是保持不变的。请同学们看图中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是多少呢?生 66°34。师 地轴在空间上北端指向北极星,并且在地球公转过程中保持不变,这样地球总“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在轨道位置的变化就导致

3、了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一定的空间内来回挪动。“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老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根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

4、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老师、老师之意根本一致。师 板书知识构造,并请同学们看图说出黄赤交角的概念。板书:师 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太阳直射点?师 平行的太阳光线照射到地球外表上,只有一个直射点,承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就是太阳直射点。在图中的平行光线中穿过地心的那条光线为直射光线,它与地球外表的交点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公转图中连接日地中心的线为太阳直射光线,该线与地球外表的交点为直射点。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假如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进步学生的程度会大有裨益。

5、如今,不少语文老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老师费力,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为难场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假如有目的、有方案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浸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开展。师请同学们观察动画“二分二至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中的位置及太阳直射

6、点的变化,讨论答复以下问题。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假如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进步学生的程度会大有裨益。如今,不少语文老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老师费力,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为难场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假如有目的、有方案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

7、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浸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开展。1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是否一样?2太阳直射点南北挪动的界限在哪里?3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直射点在哪条纬线上?过后它将向哪个方向挪动?“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那么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如今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渐渐“老师

8、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老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老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展示动画:“地球二分二至点的位置和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观察后学生讨论答复生1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是一致的,都是自西向东。生2太阳直射点的最北界限为北纬23°26,最南界限是南纬23°26。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生3春分日3月21日,阳光直射在赤道上,春分日过后直射点将向北挪动,夏至日6月22日时挪动到北纬23°26,即北回归线上。此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南移,秋分日9月23日阳光直射赤道。此日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到冬至日12月22日移到最南位置,太阳直射南纬23°26,即南回归线,此后直射点再向北移,第二年春分日3月21日前后重新回到赤道,如上图所示。师 我们把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南北的这种周期性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其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就是我们前面学习的回归年。请同学们根据动画演示,填写下表:日期3月21日6月22日9月23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挪动方向师 需要注意的是,远日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