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放手也是一种爱_第1页
4放手也是一种爱_第2页
4放手也是一种爱_第3页
4放手也是一种爱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放手也是一种爱 贺小妹 【摘要】英国教育家洛克曾经说过:“在我们小的时候,我们所获得的印象或者经历,不管大还是小,都对我们后来的生活与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家长,作为老师,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都有责任与义务,耐心的对待孩子,但耐心的同时,也不能忘了适当的学会放手。 【关键词】自理能力 儿童 家长 社会 作为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尤其如今社会生存压力巨大,人才济济。孩子还没多大的时候,家长就在计划孩子的人生,该上怎样的中学,该上怎样的大学,专业选什么,毕业之后的就业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很多家长在孩子上学的阶段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学习时间,不让孩

2、子干涉任何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很多孩子上了大学连最基本的照顾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都没有。试问,这种方式培养出的人才会有多大的成就,对社会能有多大的贡献。家长真的愿意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废人吗?我想,不是这样的。只是家长没有看到这种教育方式带给孩子潜在的一些弊端。 所以,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告诫家长,这样做对孩子的危害性有多大,它不是在帮孩子,而是在害自己的孩子。 一、当今社会中学生自理能力差的案例分析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能够自己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然而,在生活中这样做的家长并不多见。曾经有一位小女孩,她的爷爷是位教授,她的母亲也是位

3、很有教养的人. 她母亲打算把她培养成和爷爷一样出色的人。于是她的母亲从她两岁起就请一位原奥林匹克游泳选手教她游泳,还请曾在牛津大学留学的教师教她学习语言并聘请了各种优秀教师做她的家庭教师。这孩子在学校里的成绩果然很好, 并考入了一流的寄宿制中学, 可后来却患了精神分裂症 : 原因是在优秀老师和父母的指点下 , 孩子智力和体能发展较好. 但却没有养成独立思考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和习惯 , 当她一旦失去了长辈这一依靠时, 便会茫然不知所措, 产生强烈的心理困扰。 二、我国中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缺乏的原因分析儿童自理能力差,要想改善,需要家庭,学校和孩子自身共同努 力,彼此配合,努力提高孩子这方面能力。

4、(一)家长的原因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舍不得他们的孩子受一点苦,吃一点累。尤其很多父母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看管孩子,很多孩子接受的都是隔代教育。这些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身上不好的习惯多于接受普通教育的孩子。在家长的理念中,孩子需要什么父母就满足他们,没有任何的原则,在这样的教育方法中培养出来的孩子自理能力自然好不到哪里。 (二)儿童自身的原因 现在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出来的,在他们的思想里,别人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看作是理所应当的,从不会自己去尝试着换位思考,从未想过父母的艰难,慢慢地他们愈加的自私,他们的惰性、依赖心理也越来越强。其实,有相当一部分孩子也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该自

5、己做,可就是不愿意去克服,也不积极培养自理能力。(三)学校的原因 我们国家提倡的是素质教育,但从社会,学校来说,依然很重视考试成绩,分数排名。工作面试总是会问大学生的毕业院校。学校为了自己的生源以及社会名望则只注重学生的分数,仅仅只在提高学生的成绩,淡化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老师以及学校给学生划等级,成绩好的学生在老师眼里就是好学生,成绩不好的学生不被老师看在眼里,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自理能力则更加的差。 三、提高孩子自理能力的对策 想要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需要学校,家长以及孩子自身共同努力,彼此配合,努力做好提高学生自理能力的工作。 (一)家庭要树立正确的态度 家长要清楚的知道,爱孩子不止是

6、给予他想要的,还要历练他磨练他,让他吃苦。陈鹤琴教育家曾说过,做父母的不要事事都替他做,要教给孩子方法,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予渔,家长要做的是陪伴孩子,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父母从小就要开始培养孩子自立,自主的精神,孩子自己能够做的,父母就绝不帮忙。可以让孩子尝试着做,父母在旁边看,等孩子熟练了,父母就可以完全放手。如果父母替孩子做事情,不但起不到好的作用,还会害了孩子,孩子不但不会体会到做事的乐趣,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还会有不同程度的失落感,如果是孩子自己单独做事情,成功了,孩子的自信心会增强,会有一种喜悦感。父母也应该让孩子做他那个年龄阶段所理所能及的事情,小学生应让孩子学会自己穿衣服,扫地

7、,整理东西,倒垃圾等。中学生应该学会自己给自己洗衣服,帮家里做部分家务,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的事情。比如孩子整天乱扔垃圾,父母让他每天扫地,把垃圾收拾干净,他感觉到很累,这个时候他就不会随便的乱扔垃圾,他体会到劳动的辛苦,父母的不易。人们常说,不当父母不知道父母恩,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很多东西如果自己不去做,永远体会不到到底有多难,有多苦。让孩子多动手,也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精神。 (二)学校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 学校应清楚,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育健全的人。一个正常的人,不仅要学习基本的文化知识,还要具备其他方面的素质。作为学校,要向学生灌输一种理念:三百六十

8、行,行行出状元,成绩,考试,并不是评判一个人优秀是否的唯一标准。如今的社会是能力社会,只要你有一项之长,你就不会被社会淘汰,你就会有一个体面,稳定的生活。不要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成绩不行,自己就低人一等,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擅长的一面。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将人的智商分为八类:逻辑数学智力,语言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关系智力,内省智力,自然智力。学校在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也不能忘了培养学生的体育,美育,劳动技术能力等等。 (三)孩子要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 让孩子大脑中形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意识。父母给孩子把一切的事情都做好,会使孩子形成一种错误认识:自己不想做的事情,父母会帮着干,

9、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孩子要从小养成独立的性格,不过多的依赖父母,有任何事自己先思考,想办法,找不出解决办法时再向长辈求救。这样,当孩子长大成人时,会变得更加独立,坚强。 (四)社会是进行孩子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要课堂 孩子要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熟悉社会环境,学习做人做事的方法。比如可以让孩子多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多帮助一些生活不便的老人、儿童、病人等,一方面可以为社会作贡献,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有更加丰富的社会阅历与体验。 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培养孩子自理能力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它不仅需要孩子自身的努力,也需要父母及老师各方面的监督。如果我们想培养一个完整的人,这个人就必须具备最基本的自理能力,能够处理生活上一些简单的事情。参考文献: 1郑晓枫,对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的实践与感悟J,学前教育研究,2006 2马媛媛,我国小学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缺乏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3任芳文,重视生存教育J,现代家教,2007. 4王文娟,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社会支持研究J,社会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