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江向南四湖应急生态补水运行分析_第1页
从长江向南四湖应急生态补水运行分析_第2页
从长江向南四湖应急生态补水运行分析_第3页
从长江向南四湖应急生态补水运行分析_第4页
从长江向南四湖应急生态补水运行分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长江向南四湖应急生态补水运行分析             摘要介绍了利用江苏江水北调工程向南四湖应急生态补水运行过程,分析了水情调度、工程运行、水量平衡和损失、水质等情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供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规划和运行参考。 关键词跨流域调水 生态补水 运行 分析 1 应急生态补水背景南四湖是我国十大淡水湖之一,为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南四湖位于江苏、山东交界处,淮河流域北部,承接苏、鲁、豫、皖4省32个县(市)、3.17万km2的来水。1958年建设的二级坝工程将南四湖分为上

2、级湖、下级湖两部分。2002年,南四湖地区降水量普遍偏少。1月1日至12月1日,该地区平均降水量为370 mm,比常年同期少48;汛期(69月)降水量为225 mm,比常年同期少56。全年各河道均没有发生明显的汛情,南四湖总来水量只占多年平均总来水量的9.99。7月15日,上级湖水位降至32.00 m,基本干涸,为历史最低水位;8月25日,下级湖水位降至29.85 m,相应蓄水量仅约为0.10亿m3,接近干涸。期间,山东省实施了两次引黄济湖,合计入上级湖水量1.4亿m3。2002年南四湖地区的旱情为百年一遇,部分地区达到二百年一遇。由于特大干旱,使南四湖地区遭受严重损失,32万人发生饮水困难,

3、66.67万hm2农作物普遍受旱,京杭运河济宁段130 km的主航道全线断航。同时,干旱对南四湖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威胁。2 应急生态补水方案江苏省从1961年开始建设江水北调工程。工程从长江取水,利用京杭大运河苏北段作为输水干河,串联洪泽湖、骆马湖等湖库,多级提水北上,实现江、淮、沂三大水系跨流域调水。现已建成江都、淮安、淮阴、泗阳、刘老涧、皂河、刘山、解台、沿湖等9个梯级23座泵站,输水干线长404 km。抽江能力400 m3/s,入下级湖能力为32 m3/s。为避免南四湖生态环境遭受毁灭性破坏,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水利部决定利用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实施从长江向南四湖应急生态补水,计划

4、入下级湖水量1.1亿 m3,其中入上级湖0.5亿 m3。同时,江苏北部的徐州、宿迁旱情比较严重,需要调江水抗旱;且骆马湖蓄水不足,需补水以满足来年要求。根据江水北调工程状况和应急补水要求,江苏制定了“启用主线,内外结合,江淮并用,分段调度,八级入湖”的运行原则。即:以大运河线为调水主线,其他线路作为备用;统筹考虑省内用水、省内补水、应急补水的关系;立足长江,尽量利用淮水;调水分为长江至洪泽湖、洪泽湖至骆马湖、骆马湖至下级湖三个区段进行调度;不启用沿湖站,由解台站直送入湖。根据运行原则和水源情况,对南四湖应急生态补水期水量平衡进行了测算(表1)。由于应急补水是一次综合调水过程,需要合理拆分各种水

5、量,以对应急补水进行考核。测算中,淮水优先用于省内供水和骆马湖补水,沿线输水损失水量全部计入应急补水,泵站单位能耗采用19972001年各泵站平均值。据此,应急补水需抽江水57 110万 m3,利用淮水1 369万 m3,需耗电5 214万kW·h。江都站至皂河站需运行30 d,刘山站至下级湖需运行34 d。3 应急生态补水过程2002年12月8日,江苏境内8级泵站及相关水闸同时启动,应急补水开始。12月20日,入下级湖的水量3 000万m3,下级湖水位达到了向上级湖补水的要求,山东开始由下级湖向上级湖提水。12月24日,因淮河来水较多,淮阴站停机,洪泽湖以北的改为全部调淮水。200

6、3年1月6日,应急调水长江至骆马湖段的调水任务完成,但继续向骆马湖补水。1月21日解台站停机,到1月24日下级湖的水量达11 540万m3,完成了应急补水江苏段的任务。3月4日,入上级湖水量5 052万m3,至此,向南四湖应急生态补水任务全面完成。应急补水期实测了重要断面的水量,表2为南四湖应急生态补水期各梯级水量统计表。         4 应急生态补水分析4.1 水量分析经过对应急补水期水量的平衡分析,水量总体上控制在计划值范围内。突出表现为输水损失较小,各市计划用水量得到有效控制。说明补水计划的制定比较科学并

7、留有余地,补水期的调度合理,沿线用水管理到位。计划偏差主要出现在骆马湖以北。一方面由于骆马湖以北水系复杂,且历史资料较少,在制定计划时,对船闸用水、区间来水、泵站抽水能力等因素考虑不足。另一方面由于骆马湖以北抽水能力较小,计划制定的精度要求也就高。如补水期刘山站的平均流量为47.3 m3/s,而刘山船闸的耗水量就达4.5 m3/s;解台船闸的耗水量更是占到解台站抽水量的20。江都站至淮安站全长120 km。应急补水期间,江都站抽水29 220万m3,通过淮安引江闸和淮安站出去水量25 520万m3,河段进出水量差值为3 700万m3。由于补水期间沿途各取水口门全部关闭并采取了堵漏措施,沿线取水

8、量近似为0,因此差值为河槽蓄水变量和水量损失两部分之和。根据水位变幅计算河槽蓄水变量390万m3,以2000年测定的输水损失标准计算补水期间损失量为3 338万m3,两部分合计与河段进出水量差值吻合。刘山站至入下级湖河段全长86 km。应急补水期间,刘山站进入水量18 385万m3,入下级湖出水量11 010万m3,刘山船闸出水量约1 750万m3,两断面间实际进出水量差值为5 625万m3。补水期间,该河槽蓄水变量约351万m3,徐州市用水约2 008万m3,计算输水损失量2 369万m3,三者合计为4 728万m3,较实际进出水量差值偏小897万m3,主要原因是由于向南四湖补水,解台站至下

9、级湖水位一直维持在31.10 m左右,此水位为以前从未有过的高水位,因此运河干流加上部分支流长约40多km的河段输水损失增大。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冬季输水的情况下,通过加强管理,河道输水损失(包括沿线取水口漏水)可以控制在实测输水损失1.01.5倍之间。4.2 水质分析补水期间,对解台站、蔺家坝船闸两个断面的水质各进行了5次监测,监测指标包括水温、pH值、溶解氧等10项。刘山站直接抽取骆马湖水,经解台站抽水后进入徐州市郊郊区,在刘山站流量37 m3/s的情况下,4次监测结果为类水标准,1次为类。蔺家坝船闸断面为入下级湖代表断面,入湖流量在25 m3/s左右。5次取样化验,有3次为,1次为类,1

10、次为类。控制两个断面水质的主要因素均为高锰酸盐指数,其次为亚硝酸盐氮和挥发酚。蔺家坝水质劣于解台站水质,是因为解台站至蔺家坝有多个纳污河道,主要有荆马河和柳新河,虽有闸门控制,但区间仍有少量污染汇入。应急补水水质监测结果表明,随着东线治污力度的不断加大,加之东线的调水量要远大于应急补水量,东线工程的水质是有保障的。4.3 泵站运行分析5 存在问题江苏江水北调工程经过40年的建设管理,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经验。但在应急补水过程,为保证补水的顺利进行和有效控制费用,而实行精细调度、水量精确计量、严格考核能耗、合同化管理,这在整个江水北调工程运行中还是第一次。通过应急补水,既积累了

11、一定的经验,也暴露出江水北调工程存在的问题。5.1 泵站设计扬程江水北调泵站的设计扬程主要以用水高峰期的水面线推算确定。在用水高峰期调水,由于各级泵站间的用水量比较大,故输水水位坡降大,据此设计的泵站扬程相应较高。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非用水高峰期的调水机会大大增加,此时,区段水位坡降较小;同时,由于各级抽水能力加大,而区间用水量不变乃至减少,用水高峰期的水位坡降也将减小。故东线各级泵站运行扬程将小于现有江水北调工程。设计扬程与运         参考文献1 黄海田,陈卫东,宋淳.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泵站抽水费用初步分

12、析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3(1): 5254.黄海田,仇宝云. 江水北调工程运行管理初步分析J. 排灌机械, 2002(5): 36.Analysis of Ecological Urgent Water Replenishing From the Yangtze River to Nansihu Lake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ocess of ecological urgent water replenishing from the Yangtze River to Nansihu Lake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from the Yangtze River to the northern areas in Jiangsu Province. authors also analyze the water resources coordination, project operation, balance and loss of water quantity, quality of water and so on. In the end, the problems of this wa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