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风险管理理论指导应急管理体系建设_第1页
以风险管理理论指导应急管理体系建设_第2页
以风险管理理论指导应急管理体系建设_第3页
以风险管理理论指导应急管理体系建设_第4页
以风险管理理论指导应急管理体系建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6卷第4期2010年8月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6No4Aug2010文章编号:1673193X (201004009504以风险管理理论指导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刘景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北京100007摘要:通过对风险管理的识别、评估、控制、恢复四个过程的分析,对风险管理理论有了新的认识。基于这一认识,结合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要求和企业应急管理工作实际,对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内容进行了阐述。以风险管理理论指导,以风险识别为前提,以事件管理为对象,以加强应急预警和提高响应能力为重点,增强应急预案编制的针对性和

2、实用性,从而使应急管理由事故救援向事故预防的全过程转变,应该作为应急管理体系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本文还对事故管理、事件管理进行了分析,阐明了事件、事故管理的联系与区别,进而提出安全管理应该从关注事故管理向开展事件应急,进而强化危机管理的工作思路,对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究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关键词:风险;理论;应急;管理体系中图分类号:X92文献标识码:AEstablish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the theory of risk managementLIU Jing-kai(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

3、tion ,Beijing 100007,China Abstract :Through analyzing the whole four process of risk management (RM ,ieidentify ,assessment ,control and recover ,a new realizes for RM was achievedHere after the new realizes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EMS establishing was elaborated in this paper under the g

4、uide of legislationBased on the theory of RM ,begin-ning from the risk identify ,setting RM as the object ,making the focal point on early warning and raising emergency response ability step by step ,the emergency response plan would be practicalGetting change from rescue after a accident took place

5、 to precaution before a unexpected incident happening ,should be as the direction and main con-tent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EMSIn the paper ,a relationship and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ccident and the incident was discussed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tudy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EMSKey words :

6、risk ;theory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收稿日期:2010-06-10作者简介:刘景凯,兼职教授。应急管理,或叫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企业的应急管理也在国家、社会的关注和引导下,由最初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发展到对事故灾难、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四类突发事件的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在国家“一案三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原则框架指导下,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正在不断加强,并使之成为继质量、环境及HSE 等管理体系后,企业整体管理体系的又一项重要内容。1风险管理的新认识一般认为,应急管理的对象是突发事件。在国家突

7、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赋予了突发事件特定的含义,即: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在制订应急预案时,都会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划分等级,确定应对突发事件的响应级别。而事件的严重程度是计算风险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衡量突发事件等级的重要判据。1.1从风险的定义认识事件关于风险的定义,在不同的管理体系标准中都给出了不同的描述,但基本都与特定事件的危害因素、后果严重程度、发生频次三个因素有关。最新的一些专著又在这三个因素基础上增加了感知能力因素1,主要是考虑不同的群体由于对风险的感知力不同,导致他们对危险的判断也有所不同,这说明风

8、险管理已经由量化的计算方式上升到行为的文化管理范畴。让我们先看一下有关标准中对风险做出的定义。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2中的定义为: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effect of uncertainty on objec-tives;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规范3中的定义为: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4中的定义为: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以及后果的严重性。由此可见,若要研究应急管理首先必须从认识风险入手,去分析应急管理研究的对象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后果的严重性,从而判定采取何种措施、利用哪些资源和遵循什么样的程序去响应和救援。1.2风险管理理论的再认

9、识事故是意外事件产生的结果,所以风险无处不在,应急与之俱生。工业生产中发生的各种伤害、灾害等,最终表现为生命和财产的损失。作为规避和转移风险的一种手段,保险业务随之产生,而利益的博弈又推动了对风险管理的研究和不断深化。基于这种对风险及收益的研究,从最初的经验判断到借用复杂的数据管理模型(DMD进行精算,使之风险管理成为一门应用范围广泛的科学。一般风险管理理论认为,风险管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或程序,即,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这三个基本过程也被称作风险管理的三个原则1。事实上,由于风险、认识风险的能力和控制手段等都是动态变化的,风险管理也就不可能只停留在这三个静态、恒定的水平上。按照PDCA

10、(计划、执行、检查、处置循环模式,必须对风险进行动态管理。因此,从上世纪90年代推行的健康安全环境(HSE管理体系4以来,通过加强应急管理使风险管理认识更加深入,由原来的三个过程逐渐演变为四个过程,即:识别、评估、控制与恢复。这一过程的增加,使风险管理理论更加完善,从而也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1.3风险管理过程风险管理的识别、评估、控制与恢复四个过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风险识别主要包括危险识别或危害因素辨识,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在充分进行风险识别的基础上,按照法律法规、组织目标和组织的可接受程度,对风险进行评估,并对风险根据后果严重型和发生的频次评定出危害程度,然后进行分

11、级,为制定和采取风险的削减或控制措施提供依据;风险控制是风险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执行环节,包括制定风险的削减或控制措施,并将这些措施通过培训、规范、监督等使之付诸行动,最终使识别并评估出的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和范围内;风险管理最后一个环节称为恢复,风险恢复在风险管理理论中有两层含义,一是对前三个过程进行回顾性评定,二是对未识别出的潜在风险或可能失效的控制措施进行补救。基于补救这一内涵的理解,很多专家、学者把“恢复”这一风险管理过程也直接称作“应急”。2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管理体系实际上就是系统的管理。体系或系统的解释一般为:根据某些方案或计划,由多个组成部分有序组合的整体5。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

12、件应对法把应急分为“预防、准备、响应、恢复”四个管理阶段,实质是把应急管理看作一个系统的全过程管理。从推行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以来,到建立HSE管理体系,都遵循着PDCA原理。无疑,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也应该遵循这一原理,以便和组织的整个管理体系融为一体和持续改进。·69·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第6卷2.1应急预案预案是专门针对可能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为迅速、有效、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方案。应急预案在应急体系建立中具有政策性、纲领性和指导性作用。以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为统领,各类以及各级应急预案逐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得到确

13、立,应急管理法制建设不断完善,逐步形成“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应急管理体制,建立起“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力、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应急预案体系应该按照事件处置及响应级别逐级建立和完善。事件发生现场和基层的应急预案,以处置方案和岗位应急处置程序为主,在紧急情况下,是现场和岗位的应急行动指南,内容应该简洁、易掌握、可操作和实用;场外和上级组织的应急预案,在国外有些也叫应急响应计划(ERP,主要作为应急响应行动时的参考,内容应该以事件后果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分析为前提,对预警和响应级别进行划分,依此明确响应职责和过流程,并准备好相应的资源;政府、企业集团

14、总部的应急预案应该在国家应急工作方针、政策指导下,对各级应急预案起到统领和指导作用,实现上下衔接,形成应急预案体系。2.2应急保障应急保障包括救援队伍、应急物质和专家技术支持等,应该在应急响应和救援预案中予以明确。一些发达国家把应急处置、救援和场外指导分成“热、温、冷”三个区域,不同区域的救援人员有着严格的限制和区分。例如,要求进入热区的救援人员无论是在技术能力还是装备水平上都是最专业的,以确保救援工作的有序开展,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在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基地建设上,应该提倡政府、企业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多种方式和渠道,分级、分区域进行布局建设和管理,以便在需要应急救援时能够做出快速反应;在应急物资储

15、备上,应该按照平战结合、合理储备的原则,进行适当储备,同时通过区域、企地,建立联动和沟通机制,进行资源整合,作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6 11。2.3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实践自然灾害、社会安全、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会给企业生产造成影响,企业安全生产也关系到人员生命、环境保护以及社会的稳定,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在整个大的社会应急管理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油,在总结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事故、事件的风险分析,在预案体系、组织体系建立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起企业应急管理体系。中国石油的应急管理体系有五个子体系构成:预案体系、组织体系、制

16、度体系、救援保障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其中,预案、组织和制度三个子体系构成“三位一体”的基本应急管理模式,与国家“一案三制”的要求相对应,与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相适应;救援保障体系和技术支撑,对“三位一体”的应急管理模式形成补充,目的是贯彻组织的应急方针和政策,瞄准组织目标,提升企业的应急能力,使应急管理体系的真正发挥作用。3应急管理的对象分析通过上述论述,我们可以得出应急管理的核心实质就是风险管理,而风险管理的过程都是针对一个特定的要素危害事件进行的。事故是事件的具体结果,可见,由传统的基于事故的安全管理,到现在的基于风险的事件应急管理,是管理理念的升华和工作实践的进步。3.1事故管理现实中,人们

17、在谈论安全时更多关心和聚焦的往往是事故,这一做法和认识可以从名为安全管理,实则强调事故责任追究的安全管理工作实践中得到印证。这是因为,传统的管理思维方式基本上都是把安全看成是对事故的管理,这主要是受了“无危则安、无损则全”这一传统观念的影响。因为一般都会认为,不出事故(无危、无损就是安全,出了事故就是不安全。亡羊补牢式的安全管理,是一种常见的、事故后采取安全措施的管理模式。当然,近年来也出现了把“事故”当资源的提法,认为可以通过事故教训来学习安全。这种“不二错”的管理哲学,不失为一个提高安全管理能力的捷径。但实质上,这些都是对事故结果,而不是前因及过程的管理,基于这种管理的实践,与其说是在管“

18、安全”,到不如说是管“事故”更为恰当。·79·第4期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3.2事件管理安全管理从经验到科学,才有了对安全概念的定量化认识。基于风险管理的认识,安全被定义为“免除了不可接受风险的损害的状态”。安全的表现取决于事件的状态而不是事故,因为风险是“某一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把“事故”和“事件”联系起来看,二者之间一个公认的明显区别就是事故有一个具体结果(如伤害或损失,而事件则没有,但是环境稍有变化,可能会产生上述结果。所以,对“事件”管理、处置的情况不同,可能导致的结果就会有所不同,有的被控制在一定事态范围而不发生事故,有的可能因处置不当则可能导致

19、严重后果。由此,我们可以在应急管理和传统的安全管理中找出明显的区别,前者是对“事件”的管理,而后者是对事故的管理。无疑,针对事件的应急管理无论从主动性、科学性还是工作实践上,都比传统的针对事故的安全管理模式有了很大的进步,代表了安全管理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理念。4结论通过以上对事故、事件的分析,我们可以用风险管理理论对应急管理做出更加全面的指导。从风险管理理论分析,事件管理不好,可以演变成事故或衍生出危机。由此,我们把事件的风险管理归为三类。第一类是对事故的管理,即对“确定的”风险进行管理,所采取的措施可以使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规范性的措施,辅之以必要的监督和奖惩手段,这一点在当今被称作“严格监

20、督阶段”的安全管理所广泛采用;第二类是对事件的管理,即对“已知的”风险进行管理,所采取的手段是制订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准备,强化应急培训和演练,有针对性地提高其应对这些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第三类风险是对危机的管理,即对“未知的”风险进行管理,由于风险的未知所带来的高不确定性,对其认识也难,危害性也高,管理则更不易,所采取的手段是主要是科学预测和强化预防的文化管理,通过全社会应急能力和危机意识的提高,克服恐慌心理,杜绝无知无畏的盲目行为,牢固树立全社会、全人类战胜各类困境的信心,通过不断研究、探索和使用好风险管理的理论,指导我们的应急管理实践,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危机打好基础。参考文献1江宏伟,等

21、职业安全与健康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0JIANG Hong-wei,et alSafety at WorkM,seventh editionBeijing:Coal Industry Publishing House,20102ISO31000:2009(ERisk management-Principles and guidelinesSwitzerland:International standard,First edition,2009-11-15 3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neq OHSAS18001:1999GB/T280012001Occupat

22、ional Health Safety ManagementSpecification(neq OHSAS18001:19994SY/T62761997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SY/T62761997Oil and gas industry health,safety and environ-ment management saytemBeijing:Petroleum Industry Press,1997 5刘景凯,等企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LIU Jing-kai,et alEnterprises Emergency M

23、anagementMBeijing:Petroleum Industry Press,20106刘铁民危机型突发事件应对与挑战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6(1:8 12LIU Tie-minCrisis-type emergency response and challenges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6(1:8 12 7李湖生,刘铁民突发事件应急准备体系的研究进展及关键科学问题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5(6:5 10LI Hu-sheng,LIU Tie-minThe research progresses an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