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涌中心小学地震应急预案_第1页
上涌中心小学地震应急预案_第2页
上涌中心小学地震应急预案_第3页
上涌中心小学地震应急预案_第4页
上涌中心小学地震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上涌中心小学地震应急预案(2009年10月修订)目 录1、泉州市中小学校地震应急预案及演练方案备案登记表2、上涌中心小学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联系电话表3、上涌中心小学地震应急预案4、上涌中心小学地震应急演练方案5、上涌中心小学地震应急疏散线路示意图上涌中心小学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泉州市中小学校地震应急预案及演练方案备案登记表预案名称上涌中心小学地震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名称上涌中心小学地震应急演练方案制定单位名称德化县上涌中心小学报备单位名称上涌中心小学联系电话23678092报送人刘兴劳联系电备单位通信地址德化县上涌镇东街2号邮政编码362506报备单位说明:1

2、、2009年10月修订;2、为确保学校发生破坏性地震时各项应急工作能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和地震应急演练方案;3、批准实施时间:2009年11月1日。 报备单位:(公章)2009年 10月 28日备案单位审查意见: 备案单位:(公章)年 月 日备案时间备案号备案单位登记人联系电话备注:1、报备单位说明应注明本预案是初始编制还是修订;编制或修订的主要理由和主要内容;批准实施时间及其他需要说明事项。2、本登记表一式三份,由报备单位与备案单位分别存档。3、地震应急预案与应急演练方案二者同时报备,缺一不可。 学校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联系电话表学校(盖章):

3、德化县上涌中心小学 2009年10月28日学校情况教职员工29人,学生209人,寄宿生26人,年段6个,各年段班级1个。应急机构职务姓 名工作部门、职务联系电话移动电话领导小组组长李华炬中心小学校长2367935513506919141副组长陈凤木分管副校长2367809213960332513副组长刘兴劳保卫股长2367809213808504080办公室组长林家庆中心小学副校长2367819213959828579副组长刘美莲德育处主任2367809213675977233应急疏散组(注明各年段长)组长蒋恭考教务处主任2367809213959822366蒋爱荔一年级班主任13850781

4、092郭传华二年级班主信奎三年级班主发诚四年级班主恭桂五年级班主文品六(1)年级班主开宇六(2)年级班主险救灾组组长蒋承极教务处副主组长蒋新重专职体育教疗救护组组长刘瑞潘少先队辅导医安全保卫组组长陈凤木分管副校勤保障组组长黄高秀总务主 注校长(签名):李华炬 填表人(签名):刘兴劳 电话:上涌中心小学地震应急预案

5、(2009年10月修订)为了地震应急能够协调、有序和高效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师生伤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预案。本预案适用于我校处置地震灾害事件的应急活动。一、工作原则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学校在本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按照本预案实施地震应急。发生地震灾害事件,学校组织教师、学生避震及校内疏散,及时向教育主管部门及本级政府报告师生伤亡和校舍受损情况,并按照本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做好受伤师生的送治和学生的安置工作。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开展地震应急演习是做好地震

6、应急工作的基础。二、组织指挥机构及职责发生地震灾害,学校抗震救灾领导组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地震应急与救灾工作。校抗震救灾领导组组成如下:(一)领导小组组成及职责组 长: 李华炬副组长: 陈凤木 刘兴劳成 员: 林家庆 刘美莲、蒋恭考 蒋承极 黄高秀 刘瑞潘 领导组职责:1、全面负责学校地震应急工作,进行自救互救、避震疏散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应急意识和学校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2、参加同级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执行有关指示、批示,服从统一领导。领导小组成员按其所在部门的职能、职责各负其责;3、在临震预报发布后,负责对学生进行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知识的强化宣传,组织学校地震应急预案的实施;

7、4、震后,负责指挥各应急工作组按预案确定的职责投入地震应急抢险工作,调度学校的应急疏散、抢险救灾、医疗救护和物资配备;5、及时调查、统计和上报震后人员伤亡等灾情;6、负责同级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二)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及职责 组 长:刘美莲成 员:黄高秀 刘瑞潘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1、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2、制定和定期修订校地震应急预案和应急工作程序;3、具体协调各工作组之间的应急救援工作;4、承担地震应急工作总结、报告以及上情下达,下情(灾情)上报等职责;5、进行应急资金的调度及所需物资、装备、设备、器材的供应; 6、安排应急期间的值班工作;负责接待及其他后勤保障工作。(三

8、)应急疏散组组成及职责组 长:蒋恭考成 员:黄谦蕙 及上课教师和各班主任应急疏散组职责: 1、以谁上课(生管值班、餐厅值班)谁负责和方便疏散为原则,负责组织师生震时就近避震;利用学校操场、绿地和空旷地带,组织学生就地避震并在震后有序、快速疏散; 2、编制学校地震应急疏散平面图、各年级疏散路线图,建立紧急避难场所并设置标志等;3、负责组织防震知识的宣传、培训,组织应急演练;4、妥善安置受伤师生,做好灾情统计、上报工作;5、组织开展师生避震、疏散、简单救护演练。 (四)抢险救灾组组成及职责组 长:蒋承极组 员:郑世帝 蒋新重抢险救灾组职责:1、组织实施自救互救,抢救被埋压师生;2、抢救重要财产、重

9、要档案等;3、尽快恢复被破坏的供水、供电等设施;4、负责预防和扑救可能发生的火灾。(五)医疗救护组组成及职责组 长:刘瑞潘 成 员:刘文品医疗救护组职责:1、组织实施自救互救,抢救被埋压师生;2、负责轻伤员救治、联系急救中心抢救重伤员。(六)安全保卫组组成及职责组 长:刘兴劳成 员:当日值班人员安全保卫组职责:1、破坏性地震或强有感地震发生后,负责重点部门(部位)的安全保卫保护工作,避免哄抢和人为破坏 ;2、负责维护治安,协助开展伤员救治和火灾等扑救工作。(七)后勤保障组组成及职责组长:黄高秀成员:赖发诚后勤保障组职责:1、妥善安置生活必需食品(吃、穿、住、用)等工作;2、协助紧急救援组检查校

10、舍灾情险情;3、向紧急求援级、医疗救护组提供救援工具、设备和各种物资。三、地震应急疏散救援原则统一指挥,反应迅速,措施落实,疏散有序,确保安全。四、应急准备1、避震和疏散方案根据建筑物抗震能力以及周围工程设施、次生灾害源情况,确定如下避震疏散方案:疏散目的地:操场疏散线路图:(附后)疏散顺序:1楼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各班的同学分别从教室的两个门直接走向操场指定的地点;2楼五年级的同学走西楼梯下楼 ,再直接走向操场。六(1)、六(2)班的同学走东楼梯下楼,再直接走向操场。2、地震知识普及学校每年安排1-2学时学习地震知识、防震避震和疏散常识、紧急救护知识,采用橱窗、墙报、板报等多种形式

11、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并适时开展地震应急演习,提高学生防震减灾的意识和应急能力。3、物质储备学校后勤处储备必要的饮用水和食品及一定的救护药品。七、应急响应1、启动预案当发生4级以上地震时,自动启动本预案。2、紧急避震地震发生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就近避震,躲在课桌下、讲桌下、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旁、坚实稳定的大件物体旁,注意避开玻璃门窗、天花板上的悬挂物、不稳物体及易碎、危险化学物品等。防止学生因慌乱盲目逃逸;制止跳楼、翻窗、拥挤等危险行为。3、人员疏散当地震震动结束后,校抗震救灾指挥部及时发出疏散指令,当课教师听从指令按照本预案的疏散方案组织学生行疏散。各层楼梯口的疏导员,负责本层楼梯口的疏散秩序,防止

12、学生推挤、倒地和掉队。各层楼梯口的疏导员由本层第一个疏散班级的当课老师担任。整栋教学楼内的学生全部撤离后,各层疏导员方可撤离。疏散到操场后,立即清点师生人数。学生以班为单位由当课老师清点人数,教师以办公室为单位由校领导清点人数;后勤、医务、保卫等部门由其负责人清点人数。并将情况报校抗震救灾指挥部。4、紧急处置发现有人受伤立即组织学校医务人员给予临时救治,伤势严重者立即送往附近医院。确定有师生未撤出时,立即组织学校教职员工实施营救。营救埋压人员按现场营救工作程序实施:(1)成立营救小组:根据建筑物内埋压人员数量,成立营救小组。(2)行动,进入营救地点,设置警戒范围,在教师的指导下,迅速准确判定埋

13、压位置。(3)营救行动,采用控掘、手抬、手剔等方式使受难者迅速脱离险境,适时向校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营救进展,必要时及时向当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请求支援。营救过程中,注意避免破坏被埋压者的生存环境。(4)救护行动:对营救出的受难者由学校医护人员临时处理,伤势严重者迅速送往附近医院。5、灾情报告校抗震救灾指挥部要组织教职员工迅速核实灾情,及时将灾情上报教育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上报的主要内容包括:1、灾情情况;人员伤亡情况(附伤亡名单);建筑物破坏情况;次生灾害情况,如;火灾、供排水管破裂等;通往学校道路损坏情况。2、救援进展情况及面临的问题。3、支援请求及下一步应急工作安排。6、人员抢救校抗震救灾

14、指挥部视情况组织师生自救互救,应急救援队伍到达学校后,学校派熟悉情况的教师协助营救被埋压人员。7、学生安置学校要及时向上级了解地震趋势意见,按照上级的要求,做好师生安置工作。学校要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到校接走学生,确保学生被安全接走。对留置师生,学校统一安排食宿,集中分发食品、饮用水和日用品。校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向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置留师生所需物品的种类和数量,所需物品由教育部门协调民政部门以予解决。8、应急结束应急结束的条件;人员抢救工作结束;次生灾害的后果基本消除;全体师生得到妥善安置。达到上述条件,由校抗震救灾指挥部宣布地震应急和救援工作结束,并向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地震应急结束前,学校要安排专

15、人检查学校财物、锁紧门窗、关掉水源、切断电源。必要时,安排专人加强学校值勤。八、奖励和处罚:(一)奖励为保证地震应急和抢险救灾工作的有效开展,并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在破坏性地震应急活动中有下列事迹之一的,由学校或报政府有关部门给予表彰或奖励:1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财产和抢救人员有功的;2及时排除险情,防止灾害扩大成绩显著的;3有其它特殊贡献的。(二)处罚在地震应急和抢险救灾的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它直接责任者依律给予行政处分;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治安管理条例的规定给予处罚;构成违法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不服从命令,拒不承担地震应急任务

16、的;2贪污、挪用、盗窃地震应急工作经费和物资的;3不及时掌握震情、灾情、临阵脱逃和玩忽职守的;4在临震应急或震后应急期哄抢公私财物的;5阻碍抗震救灾人员执行公务或进行破坏活动的;6不按照规定和实际情况报告灾情的;7散发谣言,扰乱秩序,影响地震应急工作的;8对破坏性地震应急工作造成危害的其他行为。九、附则本预案自颁布之日起施行。上涌中心小学地震应急演练方案(2009年10月修订)一、演练目的为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切实做好学校地震等突发事件的安全应对工作,提高全体师生防震减灾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应急疏散逃生的技能,在紧急情况下,能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地组织人员疏散逃生,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17、特制定本演练方案。二、演练原则全体动员,及时疏散,保护师生,减少损失。三、演练时间每学期开展 一次“地震应急演练”,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四、演练指挥机构和组织系统指 挥 长:李华炬(校长)副指挥长:陈凤木(安全副校长)   刘兴劳(保卫股长)成 员:林家庆 蒋恭考 刘美莲 黄高秀 蒋承极 刘瑞潘指挥部全面负责演练组织和现场指挥。下设行政秘书、避险撤离、紧急救援、后勤保障四个专门工作小组(一)行政秘书组组 长:林家庆成 员:刘美莲负责学校灾情险情汇总及学校安全工作,检查学校教职工到岗情况,与上级指挥部通讯联络,及时向县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和县教育局指挥部办公室报告灾情,

18、并视情请求援助。(二)避险撤离组组长:蒋恭考成员:黄谦惠及各上课教师和各班班主任。主要负责指导紧急避险和紧急撤离,设计紧急撤离路线,确定临时避险场所,维持秩序,保护学生,并做好学生的思想与心理帮扶工作。当班科任教师承担所在班级学生紧急避险的指导任务。教务处人员、各年段长、当班课任教师、其他在校教师以及寄宿生管理人员共同承担紧急撤离的指导任务。当班科任教师应该随当班学生一起撤离,并注意保护学生;撤离到安全地带后,班主任和当班科任教师要清点所在班级学生人数,统计人员伤害情况,并报告组长。其他人员迅速到撤离路线上的预定位置,检查并报告所负责指导撤离的路段是否存在险情。没有险情,坚守岗位,指导撤离,并

19、断后随学生撤到操场、田径场等临时避难场所或者校外避难场所。如果发现险情应该立即报告,并视情改变撤离路线。无法撤离时,被困教职员工应当配合紧急救援组,展开自救互救。(三)紧急救援组组长:蒋承极 组员:郑世帝 蒋新重负责险情和灾情检查和本校救援。在外援部队到达之前,主要负责救援被困的师生,临时处理师生创伤;外援部队到达后,协助开展救援和医疗。(四)后勤保障组组 长:黄高秀成 员:赖发诚。主要负责后勤服务,协助紧急救援组检查校舍灾情险情,向紧急救援组提供救援工具和设备。五、应急演练科目与预期目标(一)紧急避险1、教室内人员(重点):1)指挥部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笛笛笛”三响短促哨声)。2)

20、上课教师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边,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最后一排同学面向墙,蹲在墙脚处。演练时间为1分钟。3)1分钟后,信号员发出“紧急撤离”信号(“笛笛,笛”两急一缓)。学生复位,老师告知学生“地震已过,现在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2、教室外人员:在教室外的同学,立即跑到操场,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在操场上的同学,感觉地震来临时,要保持镇静站立在空旷地即可,不能乱跑,更不能再躲进建筑物里。3、就餐人员:在餐厅就餐时,当感觉地震来临

21、时,近门人员可以跑到操场,其余人员尽可能蹲到餐桌椅边或靠墙角蹲下,切勿站到餐厅中央。4、就寝人员:在宿舍就寝时,如果此时发生地震,在感觉上下颠簸时,住在上铺的同学,应立即下来,并马上钻到床底下,也可以蹲立在墙角边,切忌钻到衣橱里或站在宿舍中央,也不要急着涌出宿舍,保持镇静心态,等待地面震动60秒后,有秩序快速沿疏散路线跑到学校操场。出逃时要注意用枕头等柔软物顶在头上。5、教师要按预先的分工,迅速到各自岗位检查避震的情况,发现有采取不正当措施的,要及时纠正。6、学生应在老师的带领下,一齐行动,把桌椅挪放得有利于避震;与外墙和窗户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外墙倒塌或玻璃破碎时伤人;避开室内的悬挂物;留一

22、定的通道,便于震时紧急撤离;把年小体弱或残疾的同学安排在方便避震或撤离的地方,时机一到马上撤离。7、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相关人员第一时间应切断电源、关闭燃气等。(二)紧急撤离1、撤离路线:见附件1。2、各楼层负责人:教学楼一层(林思员)、二层(李云义)、三层(刘文品),办公楼一层(黄高秀)、二层(蒋承极)、三层(蒋恭考)。3、教室内学生疏散安排如下:每班靠门的学生立即把门打开,1、2组从前门,3、4组从后门按座次撤出教室在走廊排队,以班为单位有序撤出。学生由正在上课的老师负责疏散,班主任如没课,应立即到班级所在楼层楼梯处疏导学生。在撤离途中,如出现拥挤摔倒,后面学生及楼梯口应立即大声喊“停”

23、同时停止不动,各班老师招呼本班学生停下,等险情排除后,再招呼按顺序撤出。4、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按照出操的路线有序从楼梯向下撤离,并迅速到达站操的指定地点整队。如两班学生在楼梯口相遇,按先到先下的原则,后到的班级主动停让,不得强行抢先。5、学生到达操场后以班级为单位集队,双手抱头继续保持下蹲姿势。各班主任应立即点清人数,向年级组长报告,年级组长向撤离组组长报告,撤离组组长向指挥长报告。6、各年级行政负责人向行政秘书组组长报告各年级教师撤离情况,行政秘书组组长向指挥长报告。7、5分钟后,信号员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两声长哨“笛,笛”),结束演练,恢复出操队形。8、指挥长总结和评讲演练情况。列队回教室。组织演练要循序渐进。以后逐步增加难度,可以根据实际条件和需要,增设其他演练科目,如:1)被困救援;2)医疗救护;3)火灾扑灭;4)通讯联络演练科目的用时长短和难易程度,可以根据实际条件和需要进行策划。六、演练行动方案(一)约定行动指令信号1、信号使用工具:电铃加广播发令。2、信号各类名称:(1)“笛笛笛”急促的三连声,意为演练启动暨紧急避险;(2)“笛笛,笛”两急一缓,意为紧急撤离;(3)“笛笛”舒缓的两连声,意为演练结束暨解除险情。以上演练行动指令也可以通过广播系统直接发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