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解读_第1页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解读_第2页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解读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解读儋州市西流中心小学 唐金萍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对亚里士多德的一个学说产生怀疑,经过反复试验证明了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是错误的,然后走上比萨斜塔把结论公诸于世。课文表现了伽利略独立的人格、科学的精神和宏大的境界。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磅重,一个10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这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栓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栓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做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

2、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17世纪的欧洲,人们信奉亚里士多德,对他的每一句话都深信不疑。这样的“信奉”,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简明扼要地向我们阐明了,可以结合以下词语体会:1.“两千多前年”时间之久;2.“意大利、希腊”地域之广;3.“不容更改”态度之坚;4.“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罪名之大。课文第五自然段则从另一个侧面描述了这种“信奉”:“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一个“竟”,一个“尽”,两个“!”,把人们心中的鄙视、不屑、不满、盲从尽显无疑。在这

3、样的情况下,伽利略怀疑权威不仅要面对人们的嘲笑讥讽,还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甚至有生命的危险。课文这样一烘托,伽利略勇于为科学献身的伟大精神就深深地印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中。怀疑之后,“伽利略带着疑问反复进行了许多次实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反复”一词。“反复”看上去似乎与“许多次”同义,实际上,这里没有用“重复”而选用“反复”一词,意味着这许多次试验可能会涉及到各种因素的变化,如高度、球体的质地、两球重量的比例等,这意味着伽利略在对他能想到的各种情况进行试验。只有这样试验,得出的结论才具有说服力,才能经得起推敲和检验,才能站得住。他对科学、对试验结果的负责任,从这种周密的试验过程中体现出来。至此,得出了结论,进行公开试验。课文第六自然段 “伽利略在斜塔上出现了。他右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铁球,左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铁球。两个铁球同时脱手,从空中落下来。一会儿,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为什么要公开试验?作为一个科学家,伽利略想打破当时人们盲目崇拜权威、迷信权威的思想,形成科学的态度,由此可以感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