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优质教案+导学案_第1页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优质教案+导学案_第2页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优质教案+导学案_第3页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优质教案+导学案_第4页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优质教案+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的主题是“童话之美”,围绕这一主题编排了宝葫芦的秘密(节选)巨人的花园海的女儿3篇课文。文章运用拟人的手法和奇妙的想象,来表现人性的纯真、美好。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主要讲王葆对奶奶经常讲的宝葫芦的故事着了迷,总想得到一个宝葫芦,体现了童话故事的奇妙的想象。巨人的花园讲的是巨人对待孩子们的态度的变化带来花园的变化的故事,告诉人们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的道理。海的女儿主要写了主要写了在海的深处,海王和他的家人们住在海底的宫殿里,海公主们听了老祖母讲的故事,对人类的世界感到很好奇,尤其是小公主,她对人类的世界充满了向往。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课时教学

2、目标宝葫芦的秘密(节选)21.认识22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正确读写20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抓住关键语句,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4.自主阅读海的女儿,能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5.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巨人的花园2海的女儿2习作2能运用学过或读过的童话故事的写作方法,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语文园地21.回顾本单元课文,与同学交流阅读童话故事的感受。2.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口头语”与“书面语”的不同,并尝试运用。3.学习描写季节的不同方法,能照样子进行仿写。4.积累名言。26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教学目标1.认识“妖、矩”等7个生字

3、,读准1个多音字“冲”,会写“介、绍”等15个字,正确读写“介绍、声明”等7个词语。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3.依据已有的内容,发挥想象,创编故事。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的真善美。2.培养阅读兴趣,能按自己的想法创编故事。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拽、瘦”是翘舌音;“矩”读第三声“j”,在“规矩”这个词中读轻声“ju”。“撵”的声母是鼻音“n”,不要读成边音“l”。“乖、葵、瘦”这三个字容易写错,在指导识记字形时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以前掌握的方法帮助记忆。2.阅读理解默读课文,想一想王葆为什么想得到宝葫芦;再细读课文,说一说奶奶讲了哪几个关于宝葫芦的故事

4、;找规律、复述故事,在复述故事的基础上创编故事;完整地读一读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让学生感受故事的神奇,开阔学生的视野。3.表达运用能依据课文中奶奶讲的故事,学习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感受童话的奇妙,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王葆真的得到一个宝葫芦后,会发生怎样的故事。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妖、矩”等7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冲”,会写“介、绍”等15个字,正确读写“介绍、声明、妖怪”等7个词语。2.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板块一 播放视频,引入课题1.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

5、先请大家观看一段动画视频。(2)视频播放宝葫芦的秘密。(约一分钟)(3)生猜片名,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部动画片是由一个童话故事改编的。(4)宝葫芦的秘密的封面。师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这个故事的开端。(板书课题)师指名读课题。2.了解作者。师述: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是由我国作家张天翼写的。(简介)【设计意图】以视频导入新课,目的是通过播放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很快地将他们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板块二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1)初步了解课文。师:让我们走进课文,自由读课文,看谁能将课文读得正确、流利。(2)生自由读课文,圈出文中的生字、词语,借助注音识字

6、。2.检查字词学习情况。(1)师出示课文中带有生字词的句子,指名认读,及时纠错。(2)交流识记方法。师引导: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生交流,师小结识记方法。字源识字法。如,葵的古体字是“”,上部的“”表示植物,“”表示测量方位,所以“”表示能追逐太阳方位的植物。形近字识记。如,乖乘。编儿歌识记。如,舔:小舌头,天天舔一粒小小米。(3)指导书写。要求会写的字。师引导生观察每个生字的结构、笔顺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指导“乖、瘦”的书写。a.乖:撇短横长,竖为悬针竖,两侧对称。书写时注意先中间后两边。b.瘦:半包围结构,“疒”要包住里面的“叟”,“叟”上半部分的竖要稍出头。(视频出示瘦的书写笔

7、顺)【设计意图】随文识字、在语境中识字是识字学词的好方法。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纠正字音,让学生在语境中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识记生字。书写练习时,引导学生分析结构相同的字在写法上的异同点,逐步引导学生养成分析字形、归类书写的好习惯。板块三 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扫清了生字这个“拦路虎”,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生自由交流,师注意引导生“抓主去次”地简要概述。师引导:课文的主人公是谁?(预设:王葆)经常听奶奶讲什么故事着了迷?(预设:宝葫芦的故事)结果怎样?(预设:王葆总想得到一个宝葫芦)师小结:王葆对奶奶讲的宝

8、葫芦的故事着了迷,总想得到一个宝葫芦。2.引导质疑。(1)生自由读课文并尝试提出自己的疑问;生交流质疑。(2)师梳理生的质疑,并引导:这节课主要解决“宝葫芦是什么”这一问题。(3)示例:宝葫芦是什么?(相机)3.生小声读课文,尝试着自己解决疑问。【设计意图】重视自读自悟,整体感知,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让学生充分自读课文,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会抓住主线,理清文章思路,再出示原著中对宝葫芦的介绍,激发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兴趣,引发阅读期待。第2课时课时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感受童话的奇妙,知道主人公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感受人物的特点。2.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能依据已有内容创编

9、故事。教学过程板块一 引入课题,了解形象1.导入新课。师导入:“腹有诗书气自华。”爱读书的孩子一定会变得更有智慧,更有气质,更有内涵。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王葆的脚步,兴致勃勃地去探究宝葫芦的秘密吧!2.检查复习。(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2)概括主要内容。师引导: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用文中的语言回答。示例:“我”和宝葫芦的故事。3.了解主人公形象。(1)师:文中的主人公王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赶快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2)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在相关的词句下写批注。(3)交流句子。:我并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天真活泼)师指名读这句话,指导朗读。师引导生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读出自己的理解。小

10、结方法:找读理解读出理解。(4)师引导生按以上方法交流下面的语句。:l 我也和你们一样,很爱听故事。(爱听故事)l “乖小葆,来,奶奶给你洗个脚。”(有点懒)l “我要是有了一个宝葫芦,我该怎么办?我该要些什么?”(富于幻想)4.师引导生以“王葆”的身份做自我介绍。(1)师引导:假如你就是王葆,该怎样向大家做自我介绍呢?(2)生交流。5.同桌分角色读王葆与奶奶的对话,感受奶奶讲的宝葫芦的故事对王葆的影响。【设计意图】本板块注重教给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并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课文的方法,还注重让学生养成自读、合作的良好习惯,这样有利于学生感受人物形象。同时根据课文内容来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使学生真正成为语

11、言的实践者。板块二 复述故事,感受奇妙1.学习第15、16自然段,思考奶奶给王葆讲了哪些关于宝葫芦的故事。(1)生自由朗读。(2)汇报交流。(相关故事梗概)(3)师引导:所有的故事,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这个结局是什么?():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生齐读。(相机板书:要什么有什么)(4)师引导:张三得到了什么?李四呢?根据文中内容交流汇报。(相机)(5)师小结:这宝葫芦有什么特点?(板书:神奇,真神奇)2.理清奶奶讲故事的层次。(1)师示范:先讲宝葫芦的来历。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再讲宝葫芦的作用。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最后讲

12、得到宝葫芦的结果。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2)按照“来历作用结果”的框架,同桌之间试着讲讲奶奶的宝葫芦的秘密。(3)讲述示例。():l 李四_。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李四希望_。l 王五_。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王五希望_。l 赵六_。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赵六希望_。(4)全班交流。【设计意图】阅读教学要创设由内化向外化的转换实践活动,让学生切实地学好语言和表达方法,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更是语文教学走向生活的途径之一。因而,教学时,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还要抓表达。要引导学生发现表

13、达的特点,鼓励他们在口头和书面中迁移、运用。板块三 放飞想象,创编故事1.合作探究,弄明白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1)师引导:一年又一年,王葆听着奶奶的故事慢慢长大了,听着这些故事,他常常联系到自己(2)师生合作朗读第1721自然段。(3)师引导:王葆为什么会想得到一个宝葫芦?谁能联系文中的语句说说自己的理解?(4)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师引导生从以下语句中体会。():l “我要是有了一个宝葫芦,我该怎么办?我该要些什么?”l 我有几次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愣,不知道要怎么样列式子,就由“”字想到了宝葫芦假如我有这么一个“那可就省心了。”(遇到困难时想摆脱困境)l 我和同学们比赛种向日葵,我

14、家里的那几棵长得又瘦又长,上面顶着一个小脑袋,可怜巴巴的样儿,比谁的也比不上。我就又想到了那个宝贝:“那,我得要一棵最好最好的向日葵,长得再棒也没有的向日葵。”(争强好胜,不肯服输)(5)师小结:原来奶奶每次讲的故事都是不一样的,故事里的人有了宝葫芦后都过上了好日子。而富于幻想的王葆也想过上好日子,所以他也想有个宝葫芦。(板书:过上好日子)2.创编故事。师过渡:一年又一年过去了,王葆也渐渐长大了。有一天当王葆真的得到一个宝葫芦后,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1)四人一组合作创编故事宝葫芦的秘密。(2)小组推荐代表上台讲故事。(3)师生共同评议。【设计意图】此过程设计意在突破本课教学重难点:由读引入创

15、编故事,让学生在读懂作者精妙的语言的同时,感受童话的奇妙,引导学生仿照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的方法,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创编故事的练习。通过创编故事,进一步体会童话的神奇。板块四 总结全文,拓展阅读1.课堂总结。师:宝葫芦的秘密是一部优秀的童话,它奇思妙想的故事情节,折射出了中国人的幽默和智慧,是值得我们放进书架,珍藏一生的。今天我们学习的只是这个故事一开始的情节,后面还有更精彩的内容在等待着大家去阅读呢!2.拓展阅读。(1)想成功却不想努力的王葆终于得到了这个神奇的宝葫芦。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相关段落)(2)师指名读后引导生交流、体会王葆此时的心情。(3)师总结并推荐阅读:宝

16、葫芦的秘密这本书的作者通过如此生动形象的描写,让一个高兴得不知该怎么好的王葆,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们眼前。像这样写得精彩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呢!课外时间大家可以继续阅读宝葫芦的秘密,去那神奇的童话世界里恣意遨游吧!【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四年级这个学段,正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实现语言积累的好时机。课本只是载体,课文只是引子,引导学生读整本书,读更多的书,才是最终目的。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见“”系列或对应课时作业。教学反思在教学宝葫芦的秘密(节选)这篇课文时,我致力于

17、紧扣文本主题,调动学生情绪,激发阅读兴趣,最终达到推荐整本书的目的。因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1.视频导入,激发阅读兴趣。许多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不浓,一小部分学生可以说根本没有阅读兴趣。因此,上课一开始,我用他们最感兴趣的动画片导入新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阅读纸质文字作品的兴趣。2.走进角色,感受人物形象。教学中我采用让小主人公来一段自我介绍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故事主人公,并且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及小组合作、创编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充分地进入故事,更深刻地体会人物的形象,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3.展开想象,引起阅读期待。类文链接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回顾奶奶讲的关于宝葫芦的故事,帮助

18、学生理清故事思路,然后让学生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大胆猜测故事情节,对他们的一切猜测都用开放、包容的态度加以鼓励;在课文结束前,再次强调书中还有更多精彩的情节,以引起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26宝葫芦的秘密(节选)导学案课题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认识“妖、矩”等8个字,读准多音字“冲”,会写“介、绍”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介绍、声明”等词语。2.默读课文,了解王葆想要得到宝葫芦的原因。 3.按自己的想法根据已有的内容编故事,感受童话的奇妙。4.激发学生产生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对原著形成阅读期待。教学重点1.默读课文,了解王葆想要得到宝葫芦的原因。 2.按自己的想法根据已有的

19、内容编故事,感受童话的奇妙。课前准备1.准备字卡、词卡,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阅读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搜集张天翼的资料。(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揭示课题,质疑导读(用时:2分钟)1.板书:秘密。 2.导思: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你有什么秘密?能和大家分享吗? 3.完善题目,导思: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1.学生读词语。2.学生交流“秘密”的意思,并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秘密。3.读题目,并质疑。预设:宝葫芦是谁的?宝葫芦的秘密是什么?宝葫芦的秘密有意思吗?1.在学生汇报交流时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特别是“分享秘密”这一环节,不要勉强学生。2.学生

20、质疑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梳理问题。重点指导学生抓住前两个问题展开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0分钟)1.出示自读要求。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出自然段,然后说一说这 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想好后和小组同学说一说。2.指导学生按要求自读。3.汇报交流。(1)检查字词。 引导学生交流易错的字或读不准的词语。 (2)引导学生汇报课文的主要内容。 1.阅读自读要求。 2.在教师指导下自读课文,想好后和小组同学交流。3.在教师指导下汇报交流。(1)汇报易错的字或读不准的词语。 (2)学生汇报交流,互相补充。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王葆渴望得到一个宝葫芦的

21、原因。1.在学生自读的时候,教师要给予充分的时间。 2在学生交流时,教师要相机强调“冲”是多音字,读准翘舌音“拽、瘦”,读准词语“又瘦又长、闹翻”等。3.在汇报主要内容时,要引导学生尽量精炼语言。4.在学生有争议的地方点拨指导。三、品读句子,多元感悟(用时:16分钟)1.交流学生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宝葫芦是谁的?默读课文,圈画出印象深刻的句子,简单批注。想好后先和小组同学交流。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3.汇报交流。 (1)宝葫芦是奶奶讲的童话故事里的。 至于宝葫芦的故事,那我从小就知道了。那是我奶奶讲给我听的。 指生读句子谈感受。重点指导学生抓住“从小”品读。 (2) 追问:宝葫芦为什么

22、是奶奶讲的童话故事里的? 根据学生汇报相机出示句子:就这么着,奶奶讲了个宝葫芦的故事。 于是奶奶又讲了一个又是宝葫芦的故事。指生朗读句子。 指导学生结合“就这么着”和“又”畅谈感受。(3) 好多人得到了宝葫芦。学生结合句子汇报。指导学生反复品读第17自然段。 融情想象:如果你得到宝葫芦,心情如何?指导学生朗读。1.明确学习要求。 2.在教师指导下自学,圈画写批注,然后小组交流。3.在教师指导下汇报交流。(1)学生汇报,其他学生补充。学生读句子后畅谈感受。在教师指导下品读“从小”的多种含义。学生朗读句子。(2) 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学生读句子后汇报。 其他学生再读句子谈感受。学生结合重点词反复品读

23、。 (3) 在教师指导下汇报。学生读课文后汇报。反复品读第17自然段。大胆融情想象。有感情地朗读。1. 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学圈画,在学生有困难的地方适当地点拨指导。2.指导学生多元解读“从小”一词。“从小”既写出王葆喜欢听故事,一直在故事的浸润中成长,又写出宝葫芦已经深植于孩子心田,为后文的学习打下基础。3.要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时间,要多元与文本对话。4.学生融情想象时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学习作者语言表达的简洁凝练。四、观察指导,练写生字(用时:10分钟)1.指导学生观察写字表中“介、烫、罢、瘦、乖”5个生字,找出容易写错的笔画。 2.利用课件演示“瘦”“乖”的书写过程。3.课件

24、出示其余的生字,提醒间架结构。 4.组织学生练写生字,全班巡视,个别指导。 5.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情况,集体评议。1.逐一观察生字,找出容易写错的笔画。2.仔细观察“瘦”“乖”的书写演示,记住笔顺和字形。3.仔细观察生字的间架结构。4.再次观察每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和笔画书写特点,然后练写两个。 5.从结构、笔画方面互评,针对老师的建议进行修改。1.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2.学生书写生字时,要注意字的间架结构,特别要注意“瘦”“乖”的笔顺。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用时:2分钟)指导学生思考课后题。 思考课后题,在书上简单批注。 提醒学生在思考课后题时简单批注,有

25、疑问处做好标记,下节课交流。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用时:2分钟)1.复习词语。 2.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3.导学:奶奶故事中的宝葫芦带给王葆无尽的快乐,那宝葫芦到底有什么秘密呢?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4.板题:宝葫芦的秘密1.开火车朗读词语。 2.汇报课文的主要内容,其他学生补充。3.齐读课题。 1.在学生开火车朗读词语时,教师要相机强调“拽、瘦、冲”的读音。2.回顾课文主要内容时要引导学生概括精炼。二、品读故事,感悟秘密(用时:24分钟)1.默读课文,想一想宝葫芦的秘密是什么。圈画出关键的句子,简单做批注。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3.指导学生结

26、合重点句子展开汇报。 (1)根据学生汇报相机出示语段一: 不管张三也好,李四也好,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李四希望有一条大花狗,马上就冒出了那么一条冲着他摇尾巴,舔他的手。读语段,学生交流理解。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立刻”“马上”谈感受。 融情想象:如果你希望出现一条大黄狗,它不但立刻出现,还 冲着你摇尾巴,舔你的手,你心情如何?指导学生学会抓住关联词谈感受。 学习“总分”结构。指导学生关注重点词和关联词有感情地朗读。 (2) 根据学生汇报相机出示语段二: 后来呢?后来不用说,他们全都过上了好日子。 学生再读语段,其他学生汇报补充。 指导学生抓住“全都过上了好日子”谈感受。结合“不用说”谈感受。学习设问句。 (3) 导学:如此神奇的宝葫芦,你想拥有吗?王葆想拥有吗?自由读最后三个自然段,边读边圈画重点句子写感受。指导学生按要求自学。指导学生汇报交流。(4)导思:如果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