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综合评价在油田二次开发项目后评价中的应用李斌 龙洪波 刘丛宁 袁立新 房梦斋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 ,河北 唐山 063004摘 要 后评价是项目生命周期最后和不可或缺的环节,但原方法操作过于繁杂且计算量大,故而执行起来有一定困难。现将油田开发综合评价方法用于项目后评价,其中的关键是设立既要满足项目后评价要求又要符合实现项目目的的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系数以及确立综合评价方法,并对可持续性进行了后评价及成功度计算。本文采用组合评价方法与经改造后的成功度法相结合,以油田二次开发项目为例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并将其方法进行了编程。该方法具有简便可靠、可比性强、客观性强、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在非详细后评价
2、中可使用此简易方法,便于推广应用。关键词 综合评价;后评价;权重系数;二次开发;TOPSIS法;ELECTRE法 后评价是项目生命周期最后和不可或缺的环节。项目后评价是指在项目已经完成并运行一段时间后,对项目生命周期全程进行系统的、客观的分析和总结。它于19世纪30年代产生在美国,直到20世纪6070年代,才广泛地被用于其他国家和组织中,并逐渐建立了一套较完善的后评价体系。我国到了20世纪80年代开始运用。中国石油工业到了上世纪末才进行项目后评价,之后逐渐引起重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对油气田开发建设项目后评价也有专门规定与要求1。且逐步应用于油气勘探、油田开发、炼油化工、管道集输等领域
3、。这些规定与要求虽然简化了,但仍有数十项内容,需多部门多单位填写和计算,不仅计算量大,而且也过于繁杂,不易操作,故而执行起来有一定困难。为此,若既要达到后评价的目的又要能简化步骤、减少计算工作量,那么,就需另辟蹊径设计另一种综合评价方法。油田开发综合评价体系可用于项目后评价,实际上就是油田开发项目的后评价。油气田开发建设项目后评价基本分为3类:产能建设项目(含新区、老区)、老区调整项目、老区二次开发项目。后评价内容包含项目过程、项目效益、项目影响、项目持续性的后评价1、2。现以高尚堡油田高5断块沙三2+3油藏二次开发方案(油藏工程部分)项目实施后的后评价为例,说明运用综合评价体系进行项目后评价
4、的过程与方法。1.基本情况 高5断块是高深北部的主力含油断块,位于高北断层上升盘,由两条断层夹持的反向屋脊断块。断块内基本无断层,构造相对整装。从1982年投入开发至今已30余年,因层间矛盾突出,含水上升快,井网不完善,开发效果差,造成水驱控制程度低(55.4%)、动用程度低(33.7%)、标定采收率低(24%),为改善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调整了开发部署,进行油藏二次开发。按照二次开发的“三重”理念,于2010年1月编制了高尚堡油田高5断块沙三2+3油藏二次开发方案(油藏工程部分)。于2010年4月开始实施方案1 3。时至今日已实施3年了,结果如表1所示。2、后评价指标的设置 油田开发系统是
5、开放的、灰色的复杂巨系统4,它与外界有着广泛的联系。故指标的设立是将项目过程、项目效益、项目影响、项目持续性的后评价内容分解并归纳为地质、工程、管理、经济及社会影响分析、风险分析、可持续性分析等指标。编制调整方案或二次开发方案的目的在于在原基础上增加油气产量、提高油田管理水平、提高最终采收率和提高经济效益,即提高油田开发总体水平,表1 方案1实施后生产数据表年份实施情况油井数(口)水井数(口)核实年产油量(104t)核实年产水量(104t)核实年产液量(104t)年均含水率(%)核实累积产油量(104t)2009实施前27111.6914.0315.7289.2654.002010实施后451
6、33.348.7312.0772.3657.33201144164.5210.5015.0269.8861.86201247374.3611.2315.5974.6066.22简言之为了实现“一增三提高”。二次开发项目后评价的目的应该是用实施后的生产数据对比设计方案的异同,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以利完善与修正原方案并实施项目监控,不断提高投资决策水平、管理水平和油田开发水平。因此,后评价指标的设置还应能反映设计方案“一增三提高”的目的。 根据确定综合评价指标的最基本原则即评价指标要适应需评价的对象5,对二次开发项目后评价评价指标的设置主要反映“一增三提高” 4类二级指标及三级指标15项(图1)。最
7、后确定为除储量动用程度(本例不易计算)、井网密度、经济增加值外的12指标6。方案1实施前后数据如表2所示。表2 方案1实施前后评价指标数据表指 标年油气产 量(104t)累积产油量(104t)储量控制程度(%)年综合含水率(%)含水上升率(%)地质储量采油速度(%)综合递减率(%)储采比(无因次)最终采收率(%)吨油成本(元/t)吨油利润(元/t)投入产出比(无因次)设 计数 据2010年4.5758.5778.070.2-17.981.06-44.3831.9226.5814109431.962011年6.8765.4478.0742.381.6-44.4420.5742.501194124
8、52.402012年6.1971.6378.080.24.311.4412.621.7247.26124019783.05实 施数 据2010年3.3457.3482.072.36-21.130.824.2653.8224.2516317231.692011年4.5261.8683.369.88-2.251.1-24.2539.0353.80131811212.172012年4.3666.2266.874.64.451.065.7539.4254.38133518832.823.权重的确定 选用由主观赋权法的层次分析法和客观赋权法的熵权计算法构成的组合赋权法5。层次分析法带有主观性。熵值法虽能
9、较好地反映出指标信息熵值的效用价值,但其指标的权数受样本变化程度影响,样本变化程度越大,其权重亦越大。在油田开发中某些指标客观上并不那么重要,但因变化程度大其权重亦会很大,因此不能完全真实地、客观地反映指标的重要程度。表3反映了两种方法确定权重系数的差异。为了减少差异,采用赋予某一权重两种方法组合。本例中采用简单线性加权法,即层次分析法赋予权重0.7,熵值法赋予权重0.3,组合结果见表3。表3组合方法权重系数指 标年油气产 量累积产油量储量控制程度年综合含水率含水上升率地质储量采油速度综合递减率储采比最终采收率吨油成本吨油利润投入、产出比0.06110.05140.05590.04930.08
10、430.06850.06910.03890.15910.08090.18500.0965图1 二次开发方案后评价指标设置图提高油田开发总体水平增加油气产量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最终采收率提高经济效益年产油气产量阶段累积增油量储量控制程度储量动用程度年综合含水率含水上升率地质储量采油速度综合递减率储采比最终采收率吨油成本吨油利润投入产出比经济增加值井网密度 4.综合评价方法 按照后评价是用实施后的生产数据与方案1设计数据,对比评价的决策正确程度、主要技术、经济、管理指标的实现程度,分析实施后的效果、效益,提出实施方案的可持续发展与前景,及需采用的带有前瞻性的技术与管理措施等要求,选择评价方法应具备对比
11、和评价优劣的特性。根据组合方法确定程序,本例选用前后对比法1、理想解逼近法(TOSIS法)7、8、ELECTR法7、9、灰色决策评价法10为组合方法,并采用阶段(20102012年)综合评价与分年度综合评价两类方式。 阶段综合评价与分年度综合评价的主要区别在于数据处理。阶段综合评价是将三年的实施数据统一处理,分年度综合评价是分年处理,即前后综合对比法、TOPSIS法与ELECTRE法是对每年的设计与实施数据进行两两对比,且TOPSIS法与ELECTRE用归一化处理用向量规范法;灰色综合评价法是将每年的设计数据作为参考数列,实施数据作为比较数列。两类方式综合评价方法基本相同。对各种评价方法的不同
12、结果,可采用众数理论、总和理论或加权理论找出最优排序。本例采用总和排序法,由小到大排序得出最优排序(表4)。表4 总排序表设计方案12010年2011年2012年分年度综合评价前后综合对比法321TOPSIS法312ELECTRE法132灰色综合评价法231阶段综合评价前后综合对比法312TOSIS法321ELECTRE法321灰色综合评价法123总 和191613总 排 序321从表4看出:2012年的开发效果最好,其次为2011年,再次为2010年。四种方法计算结果的差异分析:在综合评价中各方法平均结果有所差异。实例所采用的四种方法其原始数据、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系数是相同的。结果差异究其原
13、因是综合评价方法演示过程存在着差异。各指标预处理方法其中TOPSIS法、ELECTRE法与其他两种方法有所区别。而灰色综合评价法中分辨率取0.5主观性强,也是产生差异的另一原因。因此,前后综合对比法的评价结果可能更符合实际,原始数据对比中亦证明了前后综合对比法结果是正确的。5.成功度综合评价 成功度评价法亦是常用方法之一,一般指专家组根据项目各指标的实际结果,凭经验对项目的成功程度采用打分方式进行定性判断,是一种主观方法。本例将其改造为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5.1.四种综合评价法指标完成情况对照设计方案各分指标的四种方法完成情况,见表5。表5 分指标的完成情况表方法年度年油气产 量(%)
14、累积产油量(%)储量控制程度(%)年综合含水率(%)含水上升率(%)采油速度(%)综合递减率(%)储采比(%)最终采收率(%)吨油成本(%)吨油利润(%)投入产出比(%)前后对比法201073.0997.9105.1399.12103.1575.4759.28168.6191.2399.5261.7286.22201165.7994.53106.79101.66103.8968.7583.20189.75126.5889.7558.0790.42201270.4492.4585.64102.2299.8973.61104.56105.80115.0698.0356.6792.46TOPSIS法
15、201073.0997.49105.1499.10103.1575.4759.31168.6191.2499.8461.7296.23201165.7994.52106.7998.35103.2368.7583.21189.77126.5896.7058.0790.42201270.4492.4485.65102.22100.9773.61105.79181.48115.0699.3856.5892.47ELECTRE法201073.2398.09105.1999.14103.0775.5059.26106.5391.2386.4476.7086.18201165.8894.39106.819
16、8.30103.2468.7983.24190.06126.5790.5090.0490.36201270.4092.5785.65102.03101.0173.53105.68181.38115.0492.9295.2292.38灰色关联法201083.6598.7696.9099.5497.0183.7474.6683.1785.1299.5461.3686.13201180.0696.9096.0599.1096.3780.2087.6881.0270.4591.0559.1789.93201282.3295.7391.4498.7699.8982.7896.4781.7879.2698
17、.1058.3891.91 设xi 95%为完全成功A级;80%xi95%为基本成功B级;60%xi80%为部分成功C级;40%xi60%为不成功D级;0%xi40%为失败E级。按此规定,表5改为表6,再按序号总和理论与众数理论得出综合评价结论。设A、B、C、D、E级分别为5、4、3、2、1分;5660分为完全成功、4655分为基本成功、3145分为部分成功、等于或低于30分为不成功或失败。表6 五分法综合评价等级及排序方法年度年油气产 量累积产油量储量控制程度年综合含水率含水上升率采油速度综合递减率储采比最终采收率吨油成本吨油利润投入产出比前后对比法2010年CAAAACDABACB2011
18、年CBAAACBAABDB2012年CBBAACAAAADBTOPSIS法2010年CAAAACDABACA2011年CBAAACBAAADB2012年CBBAACAAAADBELECTRE法2010年CAAAACDABBCB2011年CBAAACBAABBB2012年CBBAACAAABAB灰色关联法2010年BAAAABCBBACB2011年BAAAABBBCBDB2012年BABAABABCADB分指标累分值395456606039455752553349综合评价结论部分成功基本成功完全成功完全成功完全成功部分成功部分成功完全成功基本成功完全成功部分成功基本成功 从表5与表6看出:储量控
19、制程度、年综合含水率、含水上升率、储采比、吨油成本等指标完成的好,超过了设计要求;累积产油量、最终采收率、投入产出比完成的较好,基本达到设计要求;年产油量、采油速度、递减率、吨油利润等指标稍差。究其原因,主要是设计方案年产油量预测偏高,以致影响其他指标的完成程度。5.2 总成功度计算与成功度简单分析5.2.1计算总成功度根据表6的数据,按式(1)计算总成功度(): (1)式中 总成功度,%;第项分指标累加分值;第项分指标最高分值;第项分指标权重。表7 分指标权重分值表指标年油气产 量累积产油量储量控制程度年综合含水率含水上升率采油速度综合递减率储采比最终采收率吨油成本吨油利润投入产出比分指标累
20、加分值(Ffz)395456606039455752553349FzWZh2.38292.77563.013042.95805.05802.67183.10952.21738.27324.44956.10504.72853.66603.08403.35402.95805.05804.11004.14602.33409.54604.854011.10005.7900各指标完成度0.65000.90000.93331.00001.00000.65000.75000.95000.86670.91670.55000.81670.7957 计算总成功度为79.57%,设计方案1实施结果按方案成功度分级标
21、准1,属基本成功。5.2.2总成功度简单分析实施结果基本成功,总体上是好的,但亦有一定差距,存在年产油量设计偏高的问题。年产油量、年采油速度均完成65.00%,吨油利润仅完成55.00%。年产油量方案设计偏高,一是影响到采油速度的完成;二是影响吨油利润指标的完成,虽然吨油成本比2009年基本持平,且油价三年平均上涨30%左右, 吨油利润三年平均却下降了134元左右。究其原因仍然是设计方案年产油量偏高造成的。6.可持续性后评价可持续性是指能否实现项目的最后目标和最佳经济效益,即最终经济采收率和最大累积利润。为此设计年产油量、累积产油量、年产水量或综合含水率,吨油成本、吨油油价等预测指标。6.1预
22、测年产油量由于2010、2011、2012年的年产油量是已知的,因此。可按翁氏模型预测计算期年产油量11。预测结果与设计方案数据对比见表8。表8 预测结果与设计方案数据对比表年度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设计年产油量4.506.776.105.525.954.894.163.613.713.432.98预测年产油量3.344.524.363.662.852.121.521.060.730.500.33设计累积产油量58.5066.2771.3776.8982.8487.7391.8995.5099.21102.
23、64105.62预测累积产油量57.3461.8766.2369.8972.7574.8676.3877.4478.1778.6779.00 从表8看出:根据2010、2011、2012年的实际数据,按翁氏模型预测结果,远远低于原设计方案数据。6.2预测年产水量6.2.1预测年综合含水率对综合含水率的历史数据,进行拟合得fw=1/(6.3611+331.11e-t) (2) 图2 综合含水时间曲线6.2.2预测年产水量按照预测年产油量与预测综合含水率计算年产水量、年产液量。表9 主要生产指标预测数据表序号282930313233343536373839年度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
24、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实测72.3669.8874.60预测73.1471.8378.9887.0390.6292.9093.9994.4394.6094.6694.6994.70Qo(104t)3.34274.52354.36343.66412.85182.11551.51811.06330.73110.49530.33170.2199Qw(104m3)9.102211.534416.394924.586527.551227.680323.741518.026512.80788.78005.91503.9292QL(104m3)12
25、.444916.057920758328.250630.403029.795825.259619.089813.53899.27536.24674.14916.3预测最终采收率可采储量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按威氏模型和水驱甲型曲线预测,平均可采储量为127×104t,截止2012年底已累积产油66.24×104t,可采储量采出程度为52.16%,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但按翁氏模型预测,2013年年产油量约为3.66×104t,而且到2018年降到1×104t以下,平均年总递减率约为12%左右,且最终采收率不足20%。因此,至少从2014年开始要积极采
26、取降低递减率措施,以利尽可能的多采出剩余可采储量。6.4预测吨油成本根据高5区块1999-2012年的实际数据,按趋势预测法获得式(3),并按(3)是预测2013-2028年的数据(图3) 图3 吨油成本时间预测曲线 (3)6.5预测油价油价预测是一个国际难题。尽管有众多学者和机构进行预测,但由于影响因素多尤其是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之预测结果很难令人满意,有时甚至相差甚远。目前国际油价约在80100元/桶波动,折合人民币约为37204650元/吨。若假设税率不变,高5区块大约在2025年基本上没有利润,失去开采价值。6.6持续性评价结论通过对年产油量、累积产油量、年产水量或综合含水率,吨油成本
27、、吨油油价等指标的预测,如果能在2014年开始采取必要的措施,使年产油量在5×104t左右稳产45年,则可达到方案1的设计要求,最终采收率亦可为30%左右。但若按20102012年年产油量的变化趋势,即2011年达最高年产油量,2012年开始递减,那么,二次开发的效果变差,最终采收率仅为19%,持续性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7.项目后评价结论通过对20102012年实施后12项指标的综合后评价,储量控制程度、年综合含水率、含水上升率、储采比、吨油成本等指标完成的好,超过了设计要求;累计产油量、最终采收率、投入产出比完成的较好,基本达到设计要求;年产油量、采油速度、递减率等指标稍差,吨油利润不成功,完全没达到设计要求。总体上完成度为79.57%,属基本完成。说明方案1设计基本合理,决策基本正确。存在问题主要是年产油量设计偏高,实际结果难以完成。如果从2014年采取必要的措施,使年产油量在5×104t稳产45年,则可完全达到期望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互联网农业产业链合作运营协议书
- 生物降解材料工程师研发项目风险评估与管理合同
- 装修公司设备采购与建筑垃圾处理合同
- 《空压机节能技术及应用》课件
- 腊八节童谣文化启蒙
- 争当打字小能手教学课程设计
- 《数字信号处理》课件:调谐器的高频特性研究
- 飞呀飞音乐课件
- 《肾癌微波消融术》课件
- 《企业价值最大化》课件
- 立磨操作员岗位考核标准
- 边坡勘察报告
- 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申请书
- 地产项目质量问题整改通知单
- 高校在完善国防动员机制中的作用与实现路径
- DB31∕696-2020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单位产品综合能源消耗限额
- 聚酯合成的酯化与缩聚课件
- 认识分式 课件
- 发还清单(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式样(2012版))
- EHS监测测量控制程序
- 应急预案演练记录表范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