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干达NK项目沥青双表处面层施工方案_第1页
乌干达NK项目沥青双表处面层施工方案_第2页
乌干达NK项目沥青双表处面层施工方案_第3页
乌干达NK项目沥青双表处面层施工方案_第4页
乌干达NK项目沥青双表处面层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乌干达Nyakahita-Kazo道路升级改建工程沥青双表处面层施工方案 编 制 :唐 勇 审 核 :梁 锋 批 准 :李向东乌干达NK项目经理部2012年1月21日目 录1 编制依据及原则21.1 编制依据21.2 编制原则22 工程概况23 施工总体目标23.1 工期目标23.2 质量目标23.3 安全目标33.4 文明施工目标33.5 环境保护目标34 资源需求计划34.1 劳动力使用计划34.2 机械设备使用计划45 沥青双表处面层施工工艺45.1 总体安排45.2 工艺流程55.3 主要工序施工方法56 质量标准87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08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2、109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110 环境保护措施 121 编制依据及原则1.1 编制依据1.1.1 乌干达道路施工通用技术规范20041.1.2 乌干达Nyakahita-Kazo项目特殊规范1.1.3 乌干达Nyakahita-Kazo项目合同文件1.1.4 乌干达NK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1.1.5 目前项目部现有的技术力量和历年的路基施工经验。1.2 编制原则1.2.1 施工总体布置体现确满足工期的原则;1.2.2 施工质量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1.2.3 施工过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保护环境的原则;1.2.4 遵循专业队伍施工,机械配套的原则。2 工程概况本项目为NYAKAHITA-KAZ

3、O-FORT PORTAL公路升级改建工程的一部分, 位于乌干达西南部NYAKAHITA-KAZO境内,距离首都KAMPALA 约220公里,距离最近的港口MOMBASA约为1720公里,合同里程68Km,起止桩号Km0+000Km68+000。业主为乌干达公路局,资金来自非洲发展银行,工期36个月,养护期365天。雨季为每年35月和811月,降雨量较大。 沥青双表处路面全宽9米,透层采用MC-30稀释沥青,洒布量为1.0L/m2;一表沥青洒布量为1.2 L/m2,碎石粒径为20mm,撒布量为19Kg/ m2;二表沥青洒布量为0.9 L/m2,碎石粒径为10mm,撒布量为11 Kg/ m2。3

4、 施工总体目标3.1工期目标计划工期: 开工日期: 2012.03.10竣工日期: 2013.01.20 3.2 质量目标确保工程质量优良,验收时,合格率达到100%。3.3 安全目标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建设安全标准化工地,杜绝因工亡人事故,避免重伤,因工年受伤率控制在0.5以下。3.4 文明施工目标严格遵守当地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我单位以往现场管理和公路施工的成功经验,严格按现代化施工管理要求,坚持文明施工、规范作业,使施工现场始终保持良好的施工环境和施工秩序。3.5 环境保护目标始终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5、,牢固树立“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的思想,做到尽量少扰动地表、少破坏地表植被,杜绝因人为因素产生和加剧水土流失,保护公路沿线河流沟渠水质不受污染,严禁捕猎、惊扰野生动物,施工完毕后,对场地及时予以平整、覆盖,有条件的地段恢复植被,实现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并重,公路项目与自然环境和谐的目标。 4 资源需求计划根据工程施工进度进行资源的合理调配,劳动力与机械配套根据工程进度需要进行增减。本方案暂时按照一个独立的生产单位编制。4.1 劳动力使用计划(见下表)序号工种/职务数量备注1施工管理12测量人员13试验人员14自卸车司机75压路机司机36撒布车司机17洒水车司机18装载机司机19扫地车司机110

6、工人304.2 机械设备使用计划(见下表)序号施工机械数量备注1胶轮压路机22双钢轮压路机13自卸车74沥青碎石撒布车15装载机16扫地车17洒水车15 沥青双表处面层施工工艺5.1 施工准备 5.1.1 技术准备 (1)集中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熟悉各部位结构,确定合理的施工工艺。 (2)对全线的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加密、复测、精度符合规范要求。 (3)对沥青和集料进行检测,确保各项指标满足规范要求。 (4)详细了解施工环境,编制切实可行的单项施工组织方案,明确关键工序、旱雨季施工措施,合理划分施工作业段,按照规范标准和要求对基层进行验收,确保其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开始施工

7、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技术、操作、质量、安全等二级交底,做好技术指导和安全防卫工作。 (6)测量放样:施工前应将基层表面清扫干净,放出路面的边线点,相邻点牵上线绳,画上油漆以标示出路面边线。 5.1.2 施工机械 (1)运输设备:自卸汽车等。 (2)预裹设备:装载机等。 (3)洒布设备:沥青碎石洒布车等。 (4)碾压设备:双钢轮压路机、胶轮压路机等。 (5)其它设备:洒水车、清扫车、脱桶设备。 5.1.3 材料准备沥青双层表面处治采用符合图纸和规范要求的沥青,集料由试验室按规定频率取样检测,各项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当规范对集料有预裹要求时,还要用稀释沥青完成对集料的预裹,并充分晾晒,确保集料撒布

8、前完全干燥。 5.1.4 监控仪器 (1)测量仪器全站仪、对讲机、30米卷尺等测量仪器一套。 (2)试验仪器磨耗机、标准筛、天枰、托盘等试验仪器一套。 5.1.5 作业条件 (1)基层缺陷处理与验收,验收项目包括:纵断高程、中线偏位、横坡、边坡、宽度、压实度等,监理工程师验收批复。 (2)做好纵、横向排水系统,保证排水畅通。 (3) 施工作业人员要求:应由工长或技术人员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做到熟练掌握集料的预裹、撒布、碾压等技术要求和施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4)在正式开工前已进行试验段施工,以确定施工工艺、沥青洒布量、碎石撒布率、碾压遍数、验证人员机械配置等。(5)当规范对集料有预

9、裹要求时,可采用稀释沥青对集料进行预裹处理。预裹时应拌合均匀,并进行充分的晾晒,直至完全干燥。5.2 工艺流程准备下承层透层油洒布撒布第一层沥青及碎石一表碾压喷洒第二层沥青及碎石二表碾压初期养护5.3 主要工序施工方法 5.3.1 准备下承层清扫洒布沥青透层的工作面,确保基层表面清洁,无尘埃、无杂物、无松散现象,并适当洒水湿润。 5.3.2 透层油洒布 (1) 喷洒条件洒布沥青材料的气温不低于10,且是稳定而上升的温度。风速适度,有雾或下雨不得施工。 (2) 透层喷洒透层沥青采用沥青洒布车均匀洒布,并按规定要求的方法检测沥青洒布用量。施工时,采用一次洒布法喷洒液体沥青。喷洒前,保持基层表面潮湿

10、,洒水量以能够控制扬尘为度,用沥青洒布车按设计的沥青用量,沿基层纵向匀速喷洒透层沥青,要求洒布均匀,不能露白,露白处用人工补洒。喷洒时对喷洒区附近的结构物、树木、路缘石和硬路肩等加以保护,以免受到污染。在喷洒交接处要精心控制,不超过设计洒布量,做到不漏洒和少洒。当分段或分道喷洒透层沥青时,应在横向衔接处铺放1米左右的厚纸或铁皮,使开始喷洒的透层油洒在厚纸或铁皮上,以防重叠喷洒,造成洒布量过大。在进行多道透层油喷洒时,纵向搭接宽度应控制在510cm以内。如用压力式沥青洒布车喷洒时,应从喷洒起点后方适当距离起步行驶,以期行驶至浇洒地点时便能以规定速度均匀喷洒透层油,减小沥青洒布车起步加速的影响。在

11、喷洒过程中若发现有喷油嘴堵塞或喷量减小等情形,应立即停止喷洒,检查和疏通喷油嘴,由此造成的喷洒不匀或者花白条应及时安排人工进行补洒。 5.3.3 透层养护洒过透层油的表面至少养生5天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养生期间,禁止车辆通行,如必须行驶的施工车辆在破乳后才能上路,并保证车速低于5Km/h,严禁刹车或调头。对于需要及时开放交通的路段,在透层油喷洒2小时以后,撒布一薄层石屑,然后,方可开放交通,但应采取相应的限速和交通管制措施。 5.3.4 第一层表处沥青及碎石撒布沥青加热时要控制油温和加热时间,通常情况下,石油沥青的出油温度控制在160190之间,不允许超过200,允许加热时间为6小时。沥青

12、喷洒前应确保透层表面清洁、无尘埃、无杂物,必要时通过洒水清洗干净。沥青洒布车喷洒沥青时应保持稳定速度和喷洒量,并保持整个洒布宽度喷洒均匀。洒布车的喷嘴应适用于沥青的稠度,确保能成雾状,与洒油管成1525的夹角。洒油管的高度应使同一地点接受23个喷油嘴喷洒的沥青,不得出现花白条。沥青应分段、分块洒布,严格控制沥青洒布量,洒油应均匀,不得产生露白或泛油。喷洒沥青材料时应对构造物、路缘石等外露部分作防污染遮盖,并根据洒布量选定沥青洒布车的排档和油泵速度。对于碎石撒布应确保撒布均匀,达到全面覆盖、厚度一致,既不重叠也不露油,集料撒布出现集堆或缝隙等撒布不均匀情况时,应及时检查调整设备出料口,并人工扫除

13、补匀。当沥青撒布及碎石撒布调试好后,可进行同步撒布。 5.3.5 第一层表处碾压第一层表处集料撒布后立即用68吨的双钢轮压路机进行初压。初压时压路机从路边向路中心依次进行碾压34遍,每次轮迹重叠3050厘米左右。辗压速度初始宜慢,速度不超过2km/h,以后可适当增加。辗压时应特别注意路面的表面平整、外形美观以及横坡的要求。同时,用胶轮压路机复压46遍左右,使得热沥青在逐渐冷却的过程中与集料的表面充分接触和粘接,并在接下来2-3天内用胶轮压路机不断复压,直至沥青与集料充分粘裹紧密为止。 5.3.6 第二层表处沥青及碎石撒布第二层表处沥青及碎石撒布方法与第一层表处撒布基本相同。在撒布前,用扫地车彻

14、底清除第一层表处面层的活动浮料,并用空压机或水车清理残余灰尘等,必要时辅以人工捡拾杂物,确保一表表面清洁、无浮料、无尘埃、无杂物。沥青撒布车撒布沥青及石料时应保持稳定速度和撒布量,并保持整个撒布宽度喷洒均匀。撒布车的沥青喷嘴应适用于沥青的稠度,确保能成雾状,与洒油管成1525的夹角。洒油管的高度应使同一地点接受23个喷油嘴喷洒的沥青,不得出现花白条。沥青应分段、分块洒布,严格控制沥青洒布量,洒油应均匀,不得产生露白或泛油。喷洒沥青材料时应对构造物、路缘石等外露部分作防污染遮盖,并根据洒布量选定沥青洒布车的排档和油泵速度。 5.3.7 第二层表处碾压第二层表处的碾压方法与第一层基本相同,但可以采

15、用8吨以上的双钢轮压路机进行初压。第二层表处集料撒布后立即用68吨的双钢轮压路机进行初压。初压时压路机从路边向路中心依次进行碾压34遍,每次轮迹重叠3050厘米左右。辗压速度初始宜慢,速度不超过2km/h,以后可适当增加。辗压时应特别注意路面的表面平整、外形美观以及横坡的要求。同时,用胶轮压路机复压46遍左右,使得热沥青在逐渐冷却的过程中与集料的表面充分接触和粘接,并在接下来2-3天内用胶轮压路机不断复压,直至沥青与集料充分粘裹紧密为止。 5.3.8 初期养护在一表和二表碾压结束后应封闭一段时间的交通,待沥青冷却后即可开放交通,并通过开放交通补充压实,成型稳定。在通车初期应设专人指挥交通和控制

16、行车路线,使行车辗压均匀,逐步成型。每隔2030米用石屑或粗砂设置一道减速坎,限制行车速度不超过2O km/h。严禁车辆在路面上调头,急刹车或加速起步,严禁畜力车及铁轮车通过。当发现有泛油时,应在泛油处补撒与最后一层石料规格相同的嵌缝料并扫匀,过多的浮料应扫出路外。施工完成后,应在路侧合适位置准备适量碎石、石屑、粗砂或小砾石23m3/1000m2作为初期的养护用料。6 质量标准 6.1 原材料质量要求 6.1.1 沥青质量要求 沥青质量标准执行乌干达通用技术规范(2005)4000章(表4302/7)标准:对于石油沥青80/100:最小软化点()135下最小动力粘度(Pa.s)10下最小延度(

17、mm)10下最小恢复弹性(%)最大稳定度偏差()5下最小粘附性(%)491.0 50060290 6.1.2 稀释沥青MC-30质量要求 稀释沥青MC-30质量要求执行美国AASHTO标准M82-75(1996)及美国ASTM试验规程:检测项目试验方法要求25下粘度(Sec)ASTM D88-9475-150闪点()ASTM D92-96最小38含水量(%)ASTM D95-83最大0.2蒸馏试验ASTM D402-93蒸馏体积比(%)2250-2526040-7031575-93 6.1.3 表处碎石质量要求 集料质量要求执行乌干达通用技术规范(2005)4000章(表4502/2)标准:集

18、料特性集料粒径20 mm14 mm10 mm7 mm平均最小尺寸ALD(mm)11-158-105-6.52-4针片状指数FIBS 812:105.1202530TFV干BS 812:105-1:1989对于AADT 1000,Min.160kN对于AADT 1000,Min.120kNTFV湿BS 812:105-1:1989不小于TFV干的75%集料级配要求执行乌干达通用技术规范(2005)4000章(表4502/1)标准:筛分孔径 (mm)集料粒径, (% 通过率)20 mm14 mm10 mm7 mm252014106.352.3610085-1000-300-5-10085-1000

19、-300-5-10085-1000-300-5-10085-1000-300-5细料: 0.425石粉: 0.075 0.5 0.3 1.0 0.5 1.0 0.3 1.5 1.0 6.2 成品质量要求 6.2.1 MC-30稀释沥青透层成品质量要求MC-30稀释沥青透层成品质量要求执行乌干达通用技术规范(2005): (1)贯入深度要求:3-10mm。 (2)撒布量要求:1.0L/m2。 6.2.2 沥青双表处成品质量要求 沥青双表处成品质量要求执行乌干达通用技术规范(2005)第4000章(表4503/1,表4503/2)规定的标准。集料尺寸(mm)正常洒布率沥青洒布量(l/ m2)碎石撒

20、布率(kg/m2)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1000201.81.51.219141.41.11.014101.21.00.91170.90.80.77 6.2.3 沥青洒布量检测:根据规范要求,检测透层油和热沥青的洒布量采用盘测法(Tray Test),检测频率为每500 m2检测一点。 6.2.4 集料撒布量检测:根据规范要求,检测集料的撒布量采用盘测法(Tray Test),检测频率为每500 m2检测一点。 6.3 外观质量要求表处面层成型后表面应平整密实。碎石排列紧密、连续,无轮迹、无浮料。边线整齐、平顺,无泛油、无雍包。7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7.1 开工前,进行施工测量,准确确定线路中桩

21、、边桩的位置。对于各类测量仪器,如全站仪仪等,按规定做好计量检定工作,在使用过程中要随时发现掌握可能出现的偏差,保证计量设备的准确。7.2 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和施工工人做好技术交底工作。7.3 定期组织职工进行质量安全学习,使其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根据不同的作业内容,学习相关的工程质量措施,使其认识到工程质量的重要性。7.4 施工过程中保证碎石撒布的宽度,碾压到位。 7.5 施工完成后做好交通管制和分流,并安排专人进行看护,防止集料分布不均。 7.6 严禁自卸车、压路机等在碾压好的路面上急转、急停和调头。 7.7在表处面层施工完成后,任何可能造成路面损坏的车辆和设备一律禁止通行,并每隔3

22、0-50米用石屑设置减速坎,控制行车速度在30km/h以内。 7.8 复压完成之后,彻底开放交通之前清除表处面层的浮料,避免稳定的碎石受到嵌挤而产生松动,并移除减速坎。8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8.1 建立现场安全成产领导组织,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8.2 施工前,对所有作业人员尽享入场安全教育培训。安全交底必须细致、全面、有针对性,需要绘制示意图时,须由编制交底人依据规范和现场实际情况绘制。8.3 施工现场施工机械、电气设备、施工机具、临时线路等要定期检修保养,发现故障及时处理,检修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机械操作人员需持证上岗,技术熟练,并且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作业,禁止违规操作。8.4 交通车辆由当地司机驾驶,禁止中方人员无证驾驶交通车辆。8.5 项目地处丘陵地带,纵坡较大,交通和施工车辆行至陡坡急弯段时,务必减速让行。8.6 各施工路段必须按要求摆放相应标志、标牌,以起到对过往车辆警示、指示作用;施工路段起、终点应各安排一名交通指挥人员,用以协调过往车辆,见附图,交通管制图。8.7 每天施工完毕,施工机械集中停放在远离道路的位置,并在停机位置前后100米之外摆放减速和警告标志牌,施工机械周围拉警戒线,安排警察或保安看护施工机械,确保施工机械安全。8.8 沥青经过高温加热后的气体对皮肤、呼吸道、视网膜等黏膜组织有一定的伤害刺激作用,必须定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