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生命的美丽(张凌燕)_第1页
相遇生命的美丽(张凌燕)_第2页
相遇生命的美丽(张凌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相遇生命的美丽观中小学生命教育报告会有感德阳外国语小学部 张凌燕生命就是一种追逐、继续,生命就是无止接力赛,尽管我们后一刻跑得不如前一刻,我们还是得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跑完全程,将棒子交出去。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必为怕后一刻的失去,而怯于此刻的攫取了;我们就不当因为长久成功之后的失败,而黯然神伤了;我们就不必因为自己不再年轻,而感慨叹息了。因为我们毕竟年轻过、胜利过,我们毕竟曾经占有历史当中的一刻啊!摘自刘墉萤窗小语11月24日,我有幸到中学部礼堂聆听了专门从事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的郑晓江教授作的一场关于生命教育的报告,同时还观摩了赵丹妮和马九福两位博士执教的两堂准备出国展示的生命教育课,可谓耳目一

2、新,受益匪浅。收获:郑晓江教授尤擅生死哲学与生命教育的研究,他及所带领的团队直面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现状,追寻生命教育的意义与交织,叩问生命教育的伦理意蕴,引证了大量的案例、故事、视频来引发每一位教育人对生命教育的思索。在郑教授的引领下,反思我们的现实社会,在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已经迫在眉睫了。它能让孩子们从小就理解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保护生命,建构积极向上的生命观,走出生命的误区,创造生命的价值与辉煌,并能够正视死亡,减少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发生。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仅是一位传道解惑的“经师”,更要成为关注学生心灵成长的“人师”。在日新月异的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独生子女在学校占据了绝对优势。这些在温室

3、里长大,备受呵护的花朵们,没有多少是能经历风吹雨打的,众星捧月的他们在周围每个人过分的关爱中随心所欲,稍微不顺意就动辄哭闹打骂,要死要活,抗挫能力几乎为零。因此,这就更得需要我们这些“人师”教孩子学会珍爱生命。只有让孩子们在身心都得到健全的发展,才能自然地体验到做人的尊严,理解生命的可贵,真正地热爱生命和生活。我们既要教会孩子理解生命教育的内涵,又要引导他们贴近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践行“知行合一”,使其丰富人生经历,获得生命体验,拥有健康生命。郑教授一直倡导生命的本性是求快乐和幸福,所以生命教育的核心是快乐与幸福教育。要让孩子生活中有快乐,生命中有幸福,这样才能让他们重视生命的价值。而

4、且在生命教育中,还应让孩子们获得一种协调生命与生活为一体的人生。正确的人生观是从感性生活走向理性之生命,但缺乏感性生活的生命是萎缩的,而没有感性生活的生命无疑如没有浇灌的花朵一样处于凋零状态,生命之树是需要感性生活去滋养、培育和壮大的。只有将生命和生活协调好了,一个人的人生才有真正的幸福。感悟:相遇生命,活在当下这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勇气。生命,就像一支优雅的舞,无论起伏、坎坷或反复,我们都应该一如既往地在舞步中保持一颗安然而又坚定的心。希望待到我们登台演出时,不施粉黛也能华丽转身。相遇生命,心怀感恩初为人母的那份喜悦早已幻化成一只燕子,时时盘旋在幸福的漩涡里。当宝宝那稚嫩的小手轻柔地滑过我的臂弯时,我醉了,陶醉在这份温暖的感动中。同时,一份责任也油然而生,我深刻地懂得了,原来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感动,家庭的希望。家长把孩子交到了我们手里,我们就在肩负这份责任,延续这个希望,传递更多的感动。相遇生命,成就幸福 如同郑教授在报告会的最后,意味深长的把人生比作一列飞驰的列车,而每个人则手握单程票,没有回程。作为教师,我们唯有给孩子一个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和正确的生命观,培养他们成为有素质内涵的人而不仅仅只是有知识文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