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_第1页
第二章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_第2页
第二章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_第3页
第二章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_第4页
第二章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第一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内部和外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内部和外 部平衡部平衡 第二节第二节 斯旺曲线斯旺曲线第三节第三节 -弗莱明模型弗莱明模型.(一)内部平衡 原来指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这三个目标中,经济增长是一项长期任务,并且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的发达国家都越来越强调应通过市场机制的自身运作来实行持续的经济增长,因此经济增长目标从这些国家政府的政策目标中逐渐淡化,在此背景下,我们将内部平衡定义为国民经济内部平衡定义为国民经济处于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状态。处于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状态。一、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二)外部平衡 一般而言,外部平衡是指国际收支平衡。但由于国际收

2、支平衡的含义不同,外部平衡目标的具体内涵也经历了一个发展阶段。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外部平衡通常被视为经常项目平衡;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浮动汇率制下,将外部平衡视为总差额的平衡;8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问题日益突出,经常项目平衡和总差额的平衡在国际资本流动的条件下不能说明问题或不必要,一国应根据其经济特点和发展阶段确定相应的经常项目余额目标,并进而确定合理的国际收支结构。因而,外部平衡可以外部平衡可以定义为与一国宏观经济相适应的合理的国际收定义为与一国宏观经济相适应的合理的国际收支结构。支结构。简单而言,则是指与一国宏观经济相适应的合理的经常项目余额。.(一)内外均衡的一致 如一国经济衰退、

3、失业增加,且国际收支顺差,为实现经济的内部平衡,显然要求政府采取增加社会总需求的措施进行调控,这就会增加进口,从而使原有的国际收支顺差得以改变并趋向平衡;如果一国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严重且国际收支逆差,政府采取削减社会总需求的措施,便会导致进口的减少,从而改善经常项目,使原有的国际收支逆差状况得以改善趋向平衡。.(二)内外平衡的冲突 如一国经济衰退、失业增加,且国际收支逆差,需求扩张性政策在实现内部均衡的同时,会使得国际收支逆差的增加;而如果一国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顺差时,需求收缩性政策在实现内部均衡的同时,会使得国际收支顺差增加。这表明,政府在通过调节社会总需求实现内部均衡时,会引起外部经济状况

4、距离均衡目标更远,此时,存在内外均衡冲突的情况。冲突的根源是经济的对外开放性。.(一)支出增减(变更)型政策 主要是通过改变社会总需求或总支出水平来改变进出口及资本输出入,从而调节国际收支。它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可直接影响社会总需求,由此调节内部均衡;同时,社会总需求的变动又可以通过边际进口倾向影响进口和通过利率影响资金流动,由此调节外部均衡。.(二)支出转换型政策 主要通过支出方向的变动来调节社会需求的内部结构,在开放经济中,这主要是指调节需求中外国商品和劳务与本国商品和劳务的结构比例结构比例。它主要包括: 1.汇率政策。主要作用于出口和进口,在此基础上作用于总需求

5、,对总需求的结构和数量都有影响。 2.直接管制政策。.(一)米德冲突(Meada Conflict ) 1951年,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J Meade)最早分析了这一政策现象,在其名著国际收支中最早提出了固定汇率制下的内外均衡冲突问题,提出了著名的“米德冲突”。 “米德冲突”即指在许多情况下,单独使用支出变更政策或支出转换政策而同时追求内、外均衡两种目标的实现,将会导致一国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之间冲突。 . 一般地,是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现内部均衡,以汇率政策实现外部均衡。固定汇率制度下,贬值和升值都受到极大限制,汇率工具无法使用,因而主要采用支出变更政策。 在国际收支逆差与通货膨胀并存时

6、,减少总需求可以使二者均衡;在国际收支顺差与就业不足并存时,扩大总需求可以使二者均衡。 但是,对于既有国际收支顺差又存在通货膨胀,或既有国际收支逆差又存在严重失业问题,在政策取向上,常常存在冲突,使支出变更政策陷入左右为难的困境。 .(二)“丁伯根”原则( Tinbergens Rule) 丁伯根原则是由丁伯根提出的关于国家经济调节政策和经济调节目标之间关系的法则。 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1969年)获得者荷兰经济学家简丁伯根(J Tinbergen)1952年指出:为达到一个经济目标,政府至少要运用一种有效的政策;要实现N个目标,需要有N种相对独立的、有效的政策工具。换句话说,要实现一定数量的

7、政策目的必须要有同样数量的独立的操作工具。这就是“丁伯根”原则。.(三)斯旺曲线(Swan Diagram) 1955年澳大利亚经济学家斯旺(Trevor Swan)用图形阐述了对内均衡和对外均衡所要求的国内实际支出和外汇实际汇率之间的对应关系。 斯旺曲线说明仅使用一种政策工具来同时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是不可能的。货币政策对保持外部均衡更加有效,而财政政策对保持内部均衡更加有效。 .(四)蒙代尔分派原则(Mundells Assignment Rule)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蒙代尔在米德和丁伯根研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研究,提出了蒙代尔分派原则,又称政策指派与有效市场分派原则。 蒙代尔分派原则

8、是指每一目标应当指派给对这一目标有相对最大的影响力,因而在影响政策目标上有相对优势的工具。即:货币政策应该用于实现外部均衡而财政政策应该用于实现内部均衡。 货币和财政政策对于产出和经常帐户有同样的影响,但是它们对于利率和金融帐户有不同的影响。紧缩性的财政政策降低利率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将提高利率。相反,扩张性财政政策提高利率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将降低利率。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国内利率提高将改善金融帐户而利率下降将恶化金融帐户。所以,要正确地运用货币政策实现外部均衡并运用财政政策实现内部均衡。蒙代尔分派原则明确地表明,不仅需要两个操作工具而且分派了它们相应的作用。.(五)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u

9、ndell- Flemming Model,简称M-F模型) 美国经济学家弗莱明(JFleming)和蒙代尔(RMundell)分别发表有关文章(蒙代尔于1963年发表“资本流动与固定和浮动汇率下的稳定政策”;弗莱明于1962年发表“固定和浮动汇率制下国内金融政策”),运用凯恩斯主义的IS-LM-BP曲线,扩展了米德对外开放经济条件下不同政策效应的分析,继续研究斯旺曲线提出的政策性难题。 他们的主要贡献是分析了资本是否自由流动以及不同的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一国经济内部和外部平衡的不同作用,他们的研究成果被称为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一、假设条件一、假设条件1.不考虑资本流动,且贸易收

10、支=经常项目收支国际收支;2.在总需求开始超过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之前,价格保持不变。二、政策主张二、政策主张 运用支出转换(汇率)政策和支出变更(国内支出)政策的搭配来实现内外均衡。.三、图形解释:三、图形解释: 纵轴R为实际汇率,R=eP*/P。e为直接标价法的名义汇率,P*为国外价格水平,P为国内价格水平。R上升表明实际汇率贬值,意味着国际竞争能力增强, R下降表明实际汇率升值,意味着国际竞争能力下降, 。E点是内外同时平衡的均衡点。.贬值升值:顺 差 通货膨胀:顺差 失业:逆 差 通货膨胀:逆差 失业IBEBABCER国内支出A,(C+I+G)EBEB曲线为外部平衡曲线,表示所曲线为外部

11、平衡曲线,表示所有能够使国际收支经常帐户保持有能够使国际收支经常帐户保持平衡的实际汇率平衡的实际汇率R R和国内总支出和国内总支出A A的组合点。的组合点。EBEB的左边为顺差,右的左边为顺差,右边为逆差,其斜率为正。边为逆差,其斜率为正。原因:若AY M (X-M) ,要使(X-M)改善,实现外部平衡,则实际汇率R上升,即贬值,使得X上升、M下降。分析的结果:R上升,A增加,EB斜率为正。IB曲线为内部平衡曲线,即能够曲线为内部平衡曲线,即能够维持国内充分就业的所有实际汇维持国内充分就业的所有实际汇率和国内支出水平的组合。其左率和国内支出水平的组合。其左边为失业,右边为通货膨胀。其边为失业,

12、右边为通货膨胀。其斜率为负。斜率为负。原因:A快速增长,易通货膨胀,为抵消这种影响,可采取货币升值,增加进口. 斯旺曲线由EB和IB划分为4个区域:如图所示。E点为均衡点。当一国经济处于A点时: 在汇率固定的条件下,要减少经常帐户逆差可采取紧缩性国内政策,使之向C点移动,这样会造成严重的经济衰退和大量失业; 也可采取货币汇率贬值,减少逆差,这样会向B点移动,结果离IB曲线越来越远,通货膨胀更严重。. 斯旺曲线虽然简单,但非常明确地说明了仅使用一种政策工具,比如紧缩总支出水平或者货币贬值,要同时解决内部和外部平衡问题是不可能的。 斯旺曲线的缺点就是对所涉及的基本经济难题之间的相互关系沒有给予深入

13、的分析,甚至沒有区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调节的不同方式。另外,对二战后越來越重要的国际资本流动对各国经济內部和外部均衡的冲击也沒有给予必要的关注。 .一、蒙代尔分派原则一、蒙代尔分派原则 用财政政策(财政支出)和货币政策(利率)搭配解决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冲突。O财政支出利率:逆差 通胀:顺差 通胀:顺差 紧缩:逆差 紧缩IBEBEBAC. EB线为外部均衡线,该线上的任意一点都代表由一定的利率与财政支出的组合而达成的国际收支均衡状态。 它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因为利率提高,一方面刺激资金流入净额的增加;另一方面通过紧缩国内经济使进口相应减少,由此导致国际收支盈余。为了实现国际收支的

14、均衡,所以政府支出必须同时扩大以增加进口。 EB线左上方的任意一点都表示国际收支逆差,右下方的任意一点则意味着国际收支的顺差。. IB线为内部均衡线,线上任意一点都代表使国内均衡得以实现的利率与财政支出的一定组合。 它同样是正斜率,因为财政政策的扩张会导致国内需求的增加,为保持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必须同时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通过利率的提高来引起抵消性的需求下降。 在IB线左上方的任意一点都意味着国内出现通胀,右下方的任意一点都意味着国内存在失业。 EB线较IB线斜率大。因资本对利率反映敏感。. 蒙代尔认为,当国内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都处于失衡状态时,如处于区间 的点A,应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来

15、解决国际收支问题,使A点向B点移动。同时,应采取财政政策来解决经济衰退问题,扩大财政支出,使B点向C点移动。紧缩性货币政策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如此反复搭配使用,最终会使A点切近E点。在E点上,表示国内经济达到均衡和国际收支达到平衡,即国际收支均衡。.国内经济国际收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通货膨胀逆差紧缩紧缩通货膨胀顺差紧缩扩张失业、衰退顺差扩张扩张失业、衰退逆差扩张紧缩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评价 蒙代尔分派原则虽然丰富了开放经济的政策调控理论。而且对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决策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也存在以下一些缺点和不足:(1)蒙代尔分派原则只是一种理想,实际是经济生活比

16、此理论的论述要复杂得多。例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由两个不同的部门实施,其相互协调也不是那么容易。 (2)蒙代尔只强调了利率变化对资本流动的影响,忽视了汇率、通货膨胀、国际间经济波动的传递、国际间的资金的投机性冲击和政治经济情况的变化等对资本流动的影响。事实上,开放经济下运用政策搭配实现内外均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前沿问题,并不像蒙代尔考虑的那么简单。 .二、蒙代尔二、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弗莱明模型 美国经济学家弗莱明(JFleming)和蒙代尔(RMundell)分别于1962年至1963年发表有关文章运用凯恩斯主义的IS-LM-BP曲线,继续研究斯旺曲线模型提出的政策性难题。他们的主要贡献是分析

17、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一国经济内部和外部平衡的不同作用,并且着重探讨了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他们的研究成果被称为蒙代尔弗莱明模型。.ISBPLMIYi0Y0E(一)IS-LM-BP曲线.1.IS曲线:(1)表明什么? 是商品劳务市场的均衡线,即所有能够使商品劳务市场总支出等于总收入的市场利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在简单模型中,要实现商品劳务市场的均衡,投资I必须等于储蓄S。投资I是利率的函数,负相关。储蓄S是国民收入的函数,正相关。(2)图形形状: 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因为:在均衡条件下,如果利息率下降而其他不变则投资增加,要再度实现均衡,则国民收入必须增加,从而使储蓄也相应增加。(3)移动的原因

18、: 所有能够变动总需求的因素都IS曲线的移动。即C、I、G、(X-M).2.LM曲线(1)表明什么? 是货币市场均衡线,即所有能够使货币市场上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的市场利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货币供给由中央银行决定,货币需求是利率和国民收入的函数。(2)图形形状: 曲线由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因为:当国民收入增加引起货币需求增加时,要实现均衡,利率必须上升以抵消收入增加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从而保证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3)移动的原因: 货币供给和需求影响该曲线的移动,特别是货币需求。.3.BP曲线(1)表明什么? 是能够使国际收支平衡的收入与利率组合点的轨迹。是收入和利率的函数。(2)图形形状:

19、因为收入增加,会导致经常帐户恶化,要实现国际收支均衡,必须提高利率,所以其斜率取决于边际进口倾向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在简单模型中一般假设前者为常数,所以BP曲线的斜率主要取决于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当资本完全流动时:对利率弹性无穷大,所以,垂直于纵轴当资本完全不流动时:对利率弹性无穷小,所以,垂直于横轴当资本不完全流动时:由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 BP曲线以上国际收支是顺差;BP曲线以下国际收支是逆差(3)移动的原因: 能改善国际收支的因素都能使BP曲线移动。.(二)财政、货币及汇率政策作用方向1.财政政策IS曲线2.货币政策 LM曲线 本币贬值BP向右下方、IS向右上方3.汇率政策 本

20、币升值BP向左上方、IS向左下方.(三)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说明1.当资本完全流动时(1)固定汇率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有效有效 期初处于A点,存在失业问题,有Y0Yf的国民收入缺口。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IS移到IS,利率上升,如D点所示。导致资本流入,在固定汇率制下,外汇储备增加,LM向右移到LM,最终在B点实现内外均衡。国民收入增加。.ISiI*y0yfYLMLMBPISDABC.货币政策无效无效 期初处于A点,存在失业问题。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在固定汇率制下,货币政策不能使IS曲线移动。于是,LM向右移到LM,利率下降,如C点所示。导致资本外流,外汇储备减少,LM向左移动,

21、重新回到LM,恢复期初的均衡。国民收入不变。.iI*YLMLMBPAC.(2)浮动汇率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无效无效 期初处于A点,存在失业问题。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IS移到IS,利率上升,如D点所示。导致资本流入,在浮动汇率制下,外汇汇率下降,本币汇率上升,出口减少,进口增加,IS向左移动直到回到IS。国民收入不变。.iI*YLMBPISDAIS.货币政策有效有效 期初处于A点,存在失业问题。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于是,LM向右移到LM,利率下降,如C点所示。导致资本外流,在浮动汇率制下,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降,净出口增加,导致IS向右移动直到IS,实现内外均衡且国民收入增

22、加。 .iy0y1YLMLMBPISAEC. 总 结(以扩张性财政政策为例)固定汇率制下:影响外汇储备进而影响LM的移动浮动汇率制下:影响本国货币的币值升或贬,进而又影响IS曲线或BP曲线差 额扩张性财政政策IS曲线右移利率上升收入增加外资流入外汇收入进口增加外汇支出.资本完全不流动(1)固定汇率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无效无效 期初在E点。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IS右移到IS,交点为E,收入增加,进口增加,维持固定汇率制则外汇储备减少,货币供应量减少LM向左移到LM,直到E,国民收入不变。但利率、货币供给变了。.EIYLMLMBPISISEE”.货币政策无效无效 期初处于E点。政府采取扩

23、张性的货币政策,LM向右移到LM,利率下降,如E点所示。收入提高,进口增加,经常帐户恶化,外汇储备减少,货币供应减少,LM向左移直到LM,恢复原有位置。 .ISLMLMBPEEIY.(2)浮动汇率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比较有效 期初处于E点。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IS向右移到IS,利率上升,如E点所示。收入提高,进口增加,经常帐户恶化,本币汇率贬值,净出口增加,使BP和IS右移,直到三条曲线相交于一点。此时,国民收入增加。.ISISIS”LMBPBPEEE”YI.货币政策比较有效 期初处于E点。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LM向右移到LM,利率下降,如E点所示。收入提高,进口增加,经常帐

24、户恶化,本币汇率贬值,净出口增加,使BP和IS右移,国民收入增加。 .BPBPLMLMISISEEE”YI.当资本不完全流动时固定汇率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分析 : A、当BP曲线斜率小于LM曲线斜率时。(资本流动性相对于边际进口倾向较高,BP曲线斜率较平缓)。长期有效长期有效 .LMLMBPISISEEY0Y1YIII0.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能同时提高收入和利率,从而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收入提高会恶化经常帐户收支,另一方面利率提高会改善资本和金融帐户收支。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导致IS向右移动到IS,此时利率上升、国民收入增加,进口增加,经常帐户恶化。但因利率弹性高于边际进口倾向,

25、所以,利率上升带来的资本与金融帐户改善效应超过收入上升带来的经常帐户恶化效应,国际收支处于顺差。LM曲线右移,直到三条曲线重新交于一点。此时,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LM,BPISISY0Y1II1I0YB、BP曲线的斜率等于LM曲线斜率时。有效有效 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IS向右移动到IS,利率上升,收入增加,两者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正好抵消,国际收支处于平衡状态。.C、BP曲线斜率大于LM曲线的斜率:长期长期有效有效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得利率上升,但资金流入不足以弥补收入增加带来的经常帐户赤字,国际收支处于赤字状态。LM左移直至三条曲线相交于一点,达到均衡,高于期初。 .III0Y0Y1YLML

26、MBPISISEE.LMLMBPISEEY0YI货币政策:长期无效长期无效 当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时,LM会向右移动,利率降低,投资上升,国民收入增加,刺激进口,经常帐户恶化,外汇储备减少,货币供应减少,LM重新回到原来位置。所以,长期内货币政策无效。.浮动汇率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比较有效A、当BP曲线斜率小于LM曲线斜率时。(资本流动性相对于边际进口倾向较高,BP曲线斜率较平缓)。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IS向右移动到IS,此时利率上升、国民收入增加,进口增加,经常帐户恶化。但因利率弹性高于边际进口倾向,所以,利率上升带来的资本与金融帐户改善效应超过收入上升带来的经常帐户恶化效应,国际收支处

27、于顺差。因不用维持固定汇率制,所以顺差会导致本币升值,所以IS曲线、BP曲线左移,直到IS曲线、BP曲线和LM三条曲线重新交于一点。此时,国民收入和利率都高于期初水平。.ii1i0Y0Y1ELMBPBPISIS”ISEY.I1I0LM,BPISISY0Y1B、BP曲线的斜率等于LM曲线斜率时,有效。 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IS向右移动到IS,利率上升,收入增加,两者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正好抵消,国际收支处于平衡状态。.C、BP曲线斜率大于LM曲线的斜率:有效有效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得利率上升,但资金流入不足以弥补收入增加带来的经常帐户赤字,国际收支处于赤字状态。本币贬值,于是,IS曲线和BP曲线右移直至三条曲线相交于一点,达到均衡,高于期初。.I0II2LMBPBPISISI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