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四年级春季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复习_第1页
湘教版四年级春季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复习_第2页
湘教版四年级春季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复习_第3页
湘教版四年级春季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复习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湘教版四年级春季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复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苔清袁枚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注释)苔:隐花植物的一类,根、茎、叶的区别不明显,常贴在阴湿的地方生长。1古诗的前两句写出了苔_的特点。2从“苔花如米小”这句诗可以看出作者是从苔花的_进行细致观察的。3下面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田园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B.作者笔下的苔花虽微小似米,却一定要像牡丹一样尽情绽放。C.第三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苔花小的特点。D.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要在逆境中坚强、自

2、信地实现自己的价值的理想。4读了前两句诗,你的眼前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用一两句话写一写。_5这首20字的小诗,被乡村老师梁俊和山里的孩子梁越群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重新唤醒。梁老师想通过这首诗,告诉这群山里的孩子们什么道理?_2. 课内阅读。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1这首诗的作者是_,诗中描写了_、_、_、月这四种景物。2想象”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景象,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_3全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蕴含着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B.流露出对江边月色的惋惜之情。C.从侧面

3、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4文中画横线的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3. 理解诗词意思,回答问题。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_。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_,中儿_。最喜小儿亡赖,溪头_。1将诗词补写完整。2这首词是_朝词人_的作品。“清平乐”是一词牌名,“乐”在这里读_ 。3作者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以及他们的美好的农家生活描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活灵活现。他们住的是_,溪边长满了_;两个老人说话_,大儿子在_,二儿子忙于_,小儿子趴在溪头_。4. 阅读诗句,回答问题。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_ ,_。1这首

4、诗的作者是 _朝著名诗人 _。2补全诗句。3这首诗表达了朋友之间的_。4送别诗是我国古诗词海洋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请将有关诗句补充完整。(1)惜别情在滔滔江水中: 孤帆远影碧空尽,_。 (2)惜别情在勉励的话语中: 莫愁前路无知,_。 (3)惜别情在送别的美酒中:_,西出阳关无故人。5. 课外阅读。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注释) 过:拜访。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合:环绕。轩:窗户。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话桑麻:闲

5、谈农事。还:返,来。1根据注释,我知道这首诗和本课三首古诗词的相同点是()。A.都是描写田园的 B.都是描写会友的C.都是描写童趣的 D.都是描写送别的2诗句“_,_”描写的是山村风光,这两句诗是按照_的顺序描述的。3对“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理解错误的是()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B.诗人不喜欢乡村生活。C.这两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描写出了山村生活的情趣。D.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4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了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也写出了老朋友之间的情谊。(_

6、)(2)诗句中的“斜”字表现了绿树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_)(3)诗的最后两句流露出了诗人对这个村庄和故人的依恋之情。(_)6. 课外阅读。绿叶刘湛秋朦胧中一个个虚点,芊毛与脉络那样纤细。在春天的调色板上,飘落雨水留下的痕迹。枝头抽出第一片嫩叶芽,幼儿微弱的呼吸,它胆怯地试探着世界,测量着空间的距离。风是它永恒的保姆,钢琴等待着森林交响曲,生命,哪怕是细小到一片叶子,也在顽强地展示着自己的力。1写出绿叶的生长过程。(用文中的语句回答)(_)(_)森林交响曲。2诗中最能反映主题的一句是(   )A.在春天的调色板上,飘落雨水留下的痕迹。B.它胆怯地试探着世界,测量着空

7、间的距离。C.风是它永恒的保姆,钢琴等待着森林交响曲。D.生命,哪怕是细小到一片叶子,也在顽强地展示着自己的力。3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第一小节中诗人把春天的雨水孕育了绿叶的萌芽说成是“飘落雨水留下的痕迹”。(_)(2)“它胆怯地试探着世界,测量着空间的距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_)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_7.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1用“”选出下列字的正确读音。砚(yàn xiàn)   痕(héng hén)

8、60;  乾(qián q)   坤(kn shn)2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1)淡:_(2)清气:_(3)乾坤:_3诗中的“洗砚池头”点明了_,“朵朵”说明了_8. 课内阅读。望洞庭_,潭面无风镜未磨。_,白银盘里一青螺。1把诗句补充完整。2这首诗是_代诗人_写的。3“和”的意思是_。4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后两句诗的理解。_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镜未磨”三个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B. 诗中描写了夏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C. 第三句写远望湖

9、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D. 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里的青螺。6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先说说,再写下来。_9.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注释:村居:住在农村。纸鸢:风筝。1选择下列加点词的正确解释。儿童散学归来早。(_)A放学  B解散学生忙趁东风放纸鸢。(_)A寒冷的风   B春风2诗的前两句是_描写,后两句是_描写。3诗中的“拂”和“醉”写的是_,采用的是_的修辞手法。4最能表现孩子们天真烂漫的诗句是“_,_”。5你还知道哪些描

10、写儿童的诗句?_,_。10. 课外阅读。惠崇春江晓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给标下弧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春江水暖鸭先知。  (   )A. 使知道   B. 知识   C. 知道2给标下弧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正是河豚欲上时。  (   )A. 欲望   B. 想要;希望   C. 需要   D.

11、60;将要3惠崇(春江晓景)的作者是_八大家之一的_。诗人从_、_、_、_这些景物中感受到春天来了。诗人还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由鸭戏江水想到了_,又由萎蒿、芦苇满地生长想到了_。4用自己的话说说“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两句诗的意思。_1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林中小景金波阳光透过枝叶,染上嫩绿的颜色。风,打着唿哨,在叶面上轻轻滑过。流进树林里的空气,也变得又甜、又柔和。因此,在每棵树上,都挂着小鸟的歌。(选自让太阳长上翅膀)(1)写出部首相同的词语。例如:唿哨、   、   、   (2)写出

12、形容小鸟歌声的词语。例如:啾啾、   、   、   (3)在这片树林中,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听到了什么声音?(4)你觉得这片树林中还有什么景物?12. 按照求填空。独坐敬亭山众鸟_,_独去闲。_,_一敬亭山。1把诗句补充完整。2后两句诗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敬亭山的_。3解释后两句诗的意思。_13.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别董大唐 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回不识君?(注释)别董大:选自高常侍集。董大,董庭兰,当时著名的音乐家。黄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曛:昏暗。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莫愁:不要愁,不要担心。知已:知心的朋友。谁人:哪个人。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_送别_时写的诗,诗中写景的句子是“_”,诗人用“_”来宽慰友人不要为离别而哀愁。假如是你,你会怎样劝说你的朋友呢?_2你还知道哪些有名的送别诗句呢?请把它们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14. 课内阅读。卜算子·咏梅_,飞雪迎春到。已是_,犹有_。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_,她在丛中笑。1将这首词的内容补充完整。2这首词的作者是_,_是词牌名,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