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的作用功效_第1页
大蒜的作用功效_第2页
大蒜的作用功效_第3页
大蒜的作用功效_第4页
大蒜的作用功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蒜的作用功效大蒜BulbusAllii(本草经集注)【异名】胡蒜(崔豹古今注),葫(别录),独蒜(普济方),独头蒜(补缺肘后方)。【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鳞茎。【植物形态】大蒜多年生草本,具强烈蒜臭气。鳞茎大形,具610瓣,外包灰白色或淡棕色于膜质鳞被。叶基生,实心,扁平,线状披针形,宽约2.5厘米左右,基部呈鞘状。花茎直立,高约60厘米;佛焰苞有长喙,长710厘米;伞形花序,小而稠密,具苞片13枚,片长810厘米,膜质,浅绿色;花小形,花间多杂以淡红色珠芽,长4毫米,或完全无珠芽;花柄细,长于花;花被6,粉红色,椭圆状披针形;雄蕊6,白色,花药突出;雌蕊1,花柱突出,白色,子房上位,长椭

2、圆状卵形,先端凹入,3室。蒴果,1室开裂。种子黑色。花期夏季。全国各地均有栽培.本植物的叶(青蒜),花茎(蒜梗)亦供药用,各详专条。【采集】6月叶枯时采挖,除去泥沙,通风晾干或烘烤至外皮干燥。【药材】鳞茎呈扁球形或短圆锥形,外有灰白色或淡棕色膜质鳞被;剥去鳞叶,内有610个蒜瓣,轮生于花茎的周围;茎基部盘状,生有多数须根。每一蒜瓣外包薄膜,剥去薄膜,即见白色,肥厚多汁的鳞片。有浓烈的蒜臭,味辛辣。全国各地均产。【性味】辛,温。别录:味辛,温,有毒。医林纂要:辛甘,热。随息居饮食谱:生辛,热;熟甘,温。【归经】入脾、胃、肺经。纲目:入太阴、阳明。本草经疏:入足阳明、太阴、厥阴经。【功用主治】行滞

3、气,暖脾胃,消癥积,解毒,杀虫。治饮食积滞,脘腹冷痛,水肿胀满,泄泻,痢疾,疟疾,百日咳,痈疽肿毒,白秃癣疮,蛇虫咬伤。行气消积,杀虫解毒。用于感冒、菌痢、阿米巴痢疾、肠炎、饮食积滞、痈肿疮疡。别录:散痈肿蠿疮,除风邪,杀毒气。唐本草:下气消谷,除风破冷。食疗本草:除风,杀虫。本草拾遗:去水恶瘴气,除风湿,破冷气,烂痃癖,伏邪恶;宣通温补,无以加之;疗疮癣。日华子本草,:健脾,治肾气,止霍乱转筋、腹痛,除邪辟温,疗劳疟、冷风、痃癣、温疫气,敷风损冷痛,蛇虫伤,并捣贴之。日用本草:燥脾胃,化肉食。滇南本草:祛寒痰,兴阳遭,泄精,解水毒。纲目:捣汁饮,治吐血心痛;煮汁饮,治角弓反张;同鲫鱼丸治膈气

4、;同蛤粉丸治水肿;同黄丹丸治痢疟孕痢;同乳香丸治腹痛;捣膏敷脐,能达下焦,消水,利大小便;贴足心,能引热下行,治泄泻暴肩及干湿霍乱,止衄血;纳肛中,能通幽门,治关格不通。四川中药志:治肺结核,血痢,及崩中带下。【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生食、煨食或捣泥为丸。外用:捣敷、作栓剂或切片灸。【宜忌】阴虚火旺者,以及目疾、口齿、喉、舌诸患和时行病后均忌食。本草经疏:凡肺胃有热,肝肾有火,气虚血弱之人.切勿沾唇。本经逢原:脚气、风病及时行病后忌食。随息居饮食谱:阴虚内热,胎产,痧痘,时病,疮疟血证,目疾,口齿喉舌诸患,咸忌之。【选方】治心腹冷痛:蒜,醋浸至二、三年,食至数颗。(濒湖集简方)治

5、夜啼腹痛,面青,冷证也:大蒜一枚(煨、研、日干),乳香五分。捣,丸芥子大。每服七丸,乳汁下。(世医褥效方)治水气肿满:大蒜、田螺、车前子等分。熬膏,摊贴脐中,水从便漩而下。(稗史)治臌胀:大蒜,入自死黑鱼肚内,湿纸包,火内煨熟,同食之。忌用椒、盐,葱,酱。多食自愈。(姚可成食物本草)治脚转筋:急将大蒜磨脚心,令遍、热。(摄生众妙方)治寒疟,手足鼓颤,心寒面青:独蒜一枚,黄丹半两。上药相和,同捣一千杵,丸如黑豆大。未发时以茶下二丸。(昔济方蒜丸)治疟病:独头蒜,于白炭上烧之,末,服方寸匕。(补缺肘后方)治食蟹中毒:干蒜煮汁饮之。(姚僧坦集验方)治脏毒:鹰爪黄连末,用独头蒜一颗,煨香烂熟,研和入臼

6、治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陈米饮下。(本事方蒜连丸)治鼻衄不止,服药不应:蒜一枚,去皮,研如泥,作钱大饼子,厚一豆许,左鼻血出,贴左足心,右鼻血出,贴右足心,两鼻俱出,俱贴之。(简要济众方)治鼻衄,咯血,呕血,尿血。独头蒜两个,捣成泥状,分成两份。一份用八层麻纸包裹,置于百会穴。另一份用七层麻纸包裹,置于涌泉穴,然后在包裹之药上用热铁烙加温。(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治肺结核:新鲜大蒜,每次一至二头,捣碎后以深呼吸吸其挥发气,每日二次,每次一至三小时。(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治小儿百日咳:大蒜五钱,红糖二钱,生姜少许。水煎服,每日数次,用量视年龄大小酌用。(贵州中医验方

7、)治脑漏鼻渊:大蒜切片,贴足心,取效止。(摘元方)治金疮中风,角弓反张:大蒜一升,破去心,无灰酒四升,煮蒜令极烂,并滓服一大升以来,须臾汗如雨出,则瘥。(孟诜必效方)治小儿脐风:独头蒜,切片,安脐上,以艾灸之,口中有蒜气即止。(简易方论)治背疽漫肿无头者(用湿纸贴肿处,但一点先干处,乃是疮头):用大蒜十颗,淡豉半合,乳香钱许。研烂,置疮上,铺艾灸之,痛者灸令不痛,不痛者灸之令痛。(外科精要)治一切肿毒:独头蒜三、四颗,捣烂,入麻油和研,厚贴肿处,干再易之。(食物本草会纂)治神经性皮炎:蒜头适量,捣烂,以纱布包裹,外敷患处。另用艾条隔蒜灸患处到疼痛为止,隔日一次。(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治妇人阴

8、肿作痒:蒜汤洗之,效乃止。(永类钤方)(21)治蜈蚣咬人,痛不止:独头蒜,摩螫处,痛止。(梅师集验方)【临床应用】治疗细菌性痢疾大蒜对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临床疗效亦明显。用法:灌肠法:先用生理盐水500800毫升洗肠,再以经水浴加温至373810%的大蒜浸出液100毫升,于10分钟内缓缓注入肛门内,嘱患者忍耐1530分钟后排便。每日12次,3日后可改为每日1次,610次为一疗程。此法的缺点为肛门直肠及回盲部有烧灼感,初次灌肠时可出现腹痛,但均为一过性。孕妇忌用。口服法:一般多采用大蒜糖浆。以去皮紫皮大蒜50克,捣碎后浸于38温开水100毫升内2小时,然后用纱布过滤,加入半量糖浆。新鲜配制者冷藏

9、1周尚不致变质。用量:成人每次口服2030毫升,每46小时1次,直至痊愈为止;亦有介绍用10%大蒜糖浆,每次2030毫升(儿童510毫升),日服3次;或用20%大蒜糖浆(内含100%紫皮大蒜液20%,40%茶叶液20%男,糖浆60%),成人每次1015毫升,日服34次(10岁以上儿童每次10毫升,10岁以下每次5毫升,23岁每次2.5毫升)。观察数百例,平均治愈率为95%以上,体温平均12日降至,正常,里急后重平均25日消失,大便平均24日恢复正常,一般不致引起便秘。据临床及实验观察,紫皮蒜较白皮蒜杀菌及抑苗作用强,新鲜的比陈旧的效力好。对用大蒜保留灌肠治疗的130例急、慢性菌痢患者,治疗后行

10、乙状结肠镜检查,病变完全恢复正常者126例(96.9%),平均时间为6.3日,证明大蒜灌肠治疗在促使远端结肠病变愈合方面有特殊效果。此外,据实验室观察,痢疾杆菌在大蒜培养基中,经较长时间后对大蒜的适应能力便逐惭增高,并产生明显的抗药性;至于痢疾患者在应用大蒜口服或灌肠治疗中,尤其是较长期的治疗中能否产生抗药性,尚需进一步观察。治疗阿米巴痢疾用10%大蒜浮游液或大蒜浸出液70100毫升(3738)作保留灌肠,每日1次,6次为一疗程。同时每日取紫皮生大蒜一颗,分三次生食。治疗100例,平均住院时间为7天,治愈率88%,实践证明,紫皮大蒜较白皮大蒜效力大。治愈病例,为了防止复发,在症状消失后,仍须继

11、续食紫皮蒜12月。防治流行性感冒用10%大蒜溶液(含普鲁卡因0.5%)每46小时肌肉注射10毫升,对散发性单纯型流行性感冒有较好疗效,有些病例在48小时内体温即完全恢复正常。采用10%大蒜汁(内加3%普鲁卡因)每日滴鼻3次,每次68滴,连用3天,可起到预防作用。防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在预防和对带菌者的治疗上曾采用不同剂量分组观察,效果显著。甲组:成人在进餐时服生大蒜6克(16岁以下减半),每天1次,连服3天。乙组:成人每天10克(16岁以下减半),吃后用2%盐水漱口,连服3天。甲组1500人,服药前带菌阳性率为15%,服后第4天降至1.3%。乙组275人,服药前带菌阳性率1.81%,服药后第4天

12、全部转阴。另有未服大蒜者200人作为对照,观察26天,带菌阳性率由1.5%增至3%;服大蒜后继续观察15天,阳性率逐渐降低至零。用于治疗,以10%大蒜蒸馏液(加0.5%普鲁卡因稀释)肌肉注射。5岁以内首次剂量510毫升,以后每6小时5毫升。510岁首次1015毫升,以后每6小时1012毫升。1115岁首次1520毫升,以后每6小时1020毫升。15岁以上者,首次20毫升,以后每6小时20毫升。治疗84例普通型患者,全部治愈(其中2例复发,经再用大蒜液治疗而愈)。疗程平均7.6天,体温恢复正常平均3.7天,颈强直消失平均5.1天,克氏征转阴平均5天,脑脊液恢复正常平均6.1天。治疗中未见局部或全

13、身反应及血尿现象。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以大蒜液静脉点滴治疗乙脑17例,除1例重症患者在神志转为清醒、一般情况好转而体温迟迟不降时加用抗菌素外,其余均未用任何抗菌素,只辅以脱水剂、镇静剂及退热疗法,少数加用了激素。结果16例痊愈,未遗留严重后遗症;另1例重症患者昏迷高烧,于入院后一天死于呼吸衰竭。治愈病例,神志恢复时间3天以下4例,35天7例;体温恢复正常时间3天以下3例,35天6例,68天3例,912天3例,13天以上1例。用法:5%大蒜液成人每日80毫升,小儿2040毫升,分二次静脉滴注。据临床观察,大蒜液能较快的控制病情发展。对入院时神志恍惚、烦躁及寒战高热的患者,经治疗只有少数进入全昏迷,

14、大多数于12天停止发展,很快清醒稳定。疗程短,且很少发生合并症。治疗大叶性肺炎用大蒜糖浆1520毫升,每4小时服1次(一般用10%,也有用100%的)。治疗9例,6例治愈,3例效果不满意。治愈病例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13天,症状及体征于热退后均迅速改善或消失。X线胸部复查,均在36天后阴影逐步减退或消失。治疗百日咳服用20%大蒜浸出液(加适量食糖,5岁以上每次15毫升,5岁以下酌减,每天810次,治疗201例,10天痊愈者占60%,15天痊愈者占26%。一般在服用34天后,症状即见好转,痉挛性咳嗽和呕吐逐渐停止。曾有用大蒜植物杀菌素的挥发性部分作吸入疗法,治疗110名不同发展阶段的病孩,其中60

15、%病孩经6次治疗后,临床症状停止进展,治疗10天即完全停止咳嗽,且不再复发.用法:将生大蒜头23个捣碎,盛在清洁干燥瓶内,嘱病孩把嘴唇贴附瓶口,每分钟经嘴作1520次深吸气,并经鼻作1520次深呼气,每次持续15分钟,每日2次,疗程为5天。一法用生大蒜3040克捣烂装瓶加塞,用气球作加压吸入,每日1次,每次15分钟,717夭为一疗程,治疗100例,对卡他期的疗效为100%,痉挛期63.9%,恢复期40%。治疗白喉用去皮生大蒜35克,置75%酒精内浸35分钟,放入消毒器皿中捣烂如泥状。取2x2厘米消毒纱布垫涂上蒜泥约12克,贴于患者双手合谷穴,绷带固定。经46小时,局部可有痛痒及灼热感,810小

16、时,表面出现水泡,用消毒针刺破拭干,涂以龙胆紫液,消毒纱布包扎,防止感染。治疗16例(9例找到白喉杆菌),其中4例同时加用青霉素,均获痊愈。一般敷药B10小时后咽喉病灶即明显缩小以至消失,伪膜逐渐脱落,乃至痊愈。治疗肺结核采用大蒜液气管内注射。全疗程分为六个阶段,每阶段治疗5日(每日1次注射10毫升),休息2日,集菌法验痰(疗程结束时作痰培养)。药液浓度第一阶段用1%,以后每个阶段依次递增为2%,3%,4%、5%及6%。若病人中途不能耐受高浓度时,可依其能耐受之浓度注射。适应症:支气管结核新鲜空洞,痰结核菌阳性者,切肺、胸改、填充术后痰仍阳性者。相对适应症:双侧慢性纤维空洞、支气管结核,以及作

17、为准备手术的慢性纤维空洞型患者的术前用药(先消灭或减少细菌,防止支气管结核)。禁忌症:心脏病,肺气肿具有剧咳者,气喘病,高血压病,普鲁卡因过敏者,对大蒜臭气特殊厌恶者。观察17例,治疗前均经各种抗痨药长期应用效果都不满意,特别是痰中结核菌不能转阴,经注射大蒜液后,痰阴转者12例;有空洞者13例,闭合4例,缩小3例,无改变6例。治疗中有少数病例出现发热反应,一般在38左右,经加用青、链霉索滴入后退热。此外有报告用4%大蒜液10毫升作环状软骨下气管内注射,或鼻导管滴入,每周6次,1个月为一疗程。治疗肺结核空洞60例,其中慢性纤维空洞型3例,亚急性血行播散型1例,浸润型46例,经14个月观察(滴入次

18、数为25100次),空洞闭合者25例,缩小者23例,无变化者2例,无一例恶化。其中以薄壁空洞疗效较好。50例中治疗前痰菌阳性者34例,滴入蒜液后,18例转为阴性。另有少数病例采用35%大蒜液,每次10毫升以胶管作气管插入滴注,对厚壁空洞患者亦收到满意效果。也有采用大蒜加白芨治疗肺结核的报道:法将生紫皮蒜约30克,去皮放入沸水中煮11.5分钟捞出,以表面熟里面生为合适,再取粳米1两,放入煮蒜水中煮成稀粥,待粥成,再将蒜放入粥内。另用白芨粉1钱和入蒜粥同吃,或食粥后,再服。以上为1次量,每天早晚各1次。疗程平均为3个月.病灶吸收时间最短1个月,最长4个月。治疗肺结核40例,病灶大部吸收者22例,部

19、分吸收者16例,无变化2例,恶化1例;其中有空洞者12例,闭合6例,缩小1例,无变化3例,恶化2例;其中痰菌阳性者11例,阴转10例。初步观察,以渗出性为主之病灶疗效较好,混合型病灶次之,干酪及增殖病灶为主者又次之。对结核空洞以早期可逆性空洞疗效较好,晚期病例疗效不满意。治疗伤寒、副伤寒及副伤寒甲带菌者大蒜片2克,每4小时1次(亦可用大蒜酊,用量按片剂折算),服至体温正常后继续用药79天。疗程916天。治疗伤寒,副伤寒甲及副伤寒乙共12例,除1例并发肠穿孔外,其余11例在给药后1272小时体温开始下降,体温降至正常平均为94.5小时,临床症状及体征亦随体温下降而改善或消失。初步认为大蒜的降热效

20、果并不次于氯(合)霉素。用100%大蒜液(含1%普鲁卡因),行穴位或并用肌肉注射。注射穴位为:天枢、气海、足三里、关元、中脘、下脘、大肠俞、小肠俞等,轮换应用,每次10毫升,分56个穴位注完;肌肉注射,每日1次(10毫升),两侧臀肌分注。注射局部有时有轻度刺激症状,但不影响治疗。治疗6例副伤寒甲带菌者,其中2例单用大蒜液穴位注射,治程分别为10、11天,于治疗后第3天大便培养,均转阴,以后连续培养7、9次均为阴性。另外4例除穴位注射外,并加用肌肉注射,治程分别为11、18、11、20天;分别于治疗后3、6、8、13天大便培养,均转阴,连续培养8、8、4、8次,亦为阴性。上述病例于出院后46个月

21、复查大便,除1例阳性外,余均阴性。治疗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用100%大蒜低压蒸馏液作穴位注射,取穴依次为:肝俞、脾俞、足三里、天枢、气海、关元、中脘、下脘、大肠俞、小肠俞等。每天注射1次,按病情轻重,每次取48穴,每穴注射1.O1.5毫升,每天总量为510毫升。治疗50例,黄疸在4天以内消失者21例,1周内消失者12例,2周内消失者9例,最晚的至第7周消失。主要症状消失时间,最短者2天,最长者24天,以1周内消失者最多。一般治疗2天后食欲即见明显增加。肝肿大的消失最快者4天,最长者38天。少数伴有腹水的患者,腹水消失日期为1214天。肝功能的恢复较慢。治疗急性阑尾炎等取生大蒜4两,芒硝12两,共捣

22、烂如泥,另取生大黄粉12两用醋调成糊状备用。治疗时以右下腹压痛明显处或麦氏点为中心,先盖一层直径大于10厘米的细纱布以保护皮肤,然后将大蒜、芒硝泥摊在细纱布上(约10x8或12x12厘米大,厚约23厘米),敷于其上,上面再盖一层细纱布,使上下两层细纱布粘住,再覆盖纱布垫一块,以胶布或腹带固定。2小时后去药,用食醋洗净皮肤,改敷大黄醋糊剂,覆盖纱布垫如前,810小时后揭去大黄醋糊剂。敷后24小时如不见效,可重敷12次。经治急性阑尾炎200余例,有效率在90%以上,复发率在10%左右。本法对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早期蜂窝组织炎性阑尾炎,效果较显著;对阑尾脓肿和老年体弱不能耐受手术者也可应用;对坏疽性阑

23、尾炎效果差。在外敷大蒜泥的同时,如再配合中药内服,则效果更好。此外,大蒜合剂外敷又曾用于肺炎、盆腔灸、软组织脓肿、肝硬化伴腹水感染等疾患,能加速炎症吸收、减轻患处疼痛;在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尿闭和肾绞痛、尿路小结石的病例中,也能取得一定成效。但上述疾病在外敷大蒜合剂的同时,应配合其他治疗措施,如对肺炎、盆腔炎,可加用中药银黄、四季青注射液或抗菌素,肾绞痛可伴用阿托品,急性尿闭用甘露醇静脉滴注等。治疗化脓性软组织感染在感染部于局麻下切开或扩创后,用10%大蒜浸液(23)加入0.250.5%普鲁卡因溶液(13)冲洗脓腔,再用蒜液纱布条充填,次日交换敷科。据50例观察,绝大多数病人经治疗12次后,脓腔

24、与创面可完全清洁,无脓性分泌物,逐渐出现肉芽组织,再用油纱布条交换敷料12次,即可愈合。蒜液放置不宜过久,超过6日即失效。治疗慢性化哝性中耳炎用20%大蒜乳剂(蒜汁20毫升,研细阿拉伯胶5克,盐酸普鲁卡因2克,混合均匀成胶状液,然后缓缓加入蓖麻油75毫升,随加随沿一个方向研磨,至成浅黄色乳糜液为止,贮冰箱中,可保存1周)滴耳,治疗45例(单纯型38例,坏死型6例,胆脂瘤型1例),治愈38例,好转3例,无效4例。治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有1例患者耳膜紧张部前下方发生小穿孔,经滴药3日后流脓停止,8日后穿孔变小,1月后复查穿孔已愈合。此外,有报道采用大蒜内皮做鼓膜修补术,曾获得满意效果,但病例不多,

25、尚待进一步观察。治疗沙眼鲜紫皮大蒜去外皮,洗净捣成泥状,用消毒纱布包裹挤出蒜汁,盛在消毒瓶中密闭备用。另以乌贼骨去壳,磨制成3厘米长鸭嘴形小棒,高压消毒备用。操作方法:先用0.5%地卡因滴入结膜囊内,12分钟后,用睑钩反转上睑并固定,使穹窿部结膜完全暴露,以乌贼骨棒轻轻磨擦肥大的乳头和滤泡,使其表面微破,摩擦既要彻底,又不可伤及深部组织及正常结膜面。再用消毒盐水棉球将血液及滤泡内容物拭净,然后在结膜面上涂擦蒜汁,放回眼睑。两眼一般同时治疗。1周后复查,如未愈,即进行第2次治疗。共治疗沙眼患者1256人,治愈率在60%以上,有效率97.9%。治疗萎缩性鼻炎用40%大蒜液或50%大蒜甘油涂布鼻腔,每日3次,34天后即见效果。或以50%大蒜甘油用消毒棉花制成大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