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宜兴传统建筑丁蜀古镇 时间总是能抹去那些弥足珍贵的东西,比方说青春,比方说往昔的辉煌,比方说那些看似坚固的历史传承。我开始意识到,我所能做的并不多,只希望能将这些建筑遗留纸上,让人不要忘记才好。 一 古龙窑 丁蜀镇是至今得以保留下来的陶都,让人欣喜的是,他至今保留着明朝的古龙窑,而且,尚在运作。 古龙窑一般依山傍水,紧靠山脚,就势而筑,缓缓斜上,与地平构成约10至15度坡度。龙窑的主体是圆柱形窑腔,用窑砖圈拱砌成,外面涂上泥巴。一般长为30米至80米。窑腔两侧有数十对圆洞,俗称“鳞眼洞”,用来投放燃料。窑炉间通常比地面低三四米。每当点火烧窑,就要用马尾松枝、树桩由下向上,投入鳞眼洞内燃烧十多个
2、小时。烧好一段,塞上一洞,待全部烧到,将洞全部封好,等待开窑。龙窑一般用松枝和竹枝作燃烧,只有这种燃料才能保证陶器的品质和个性。宜兴古龙窑的造型和对陶瓷器的烧制,充分体现了陶都先人的创造和智慧,这些龙窑既是宜兴陶业历史的一个见证,又是了解一整套工艺烧制过程的活教材。 在众多的古龙窑中,以丁蜀镇前墅村的前墅龙窑最为闻名。前墅古龙窑是宜兴市保存下来目前唯一的一座仍以传统方法烧制陶瓷器的“活龙窑”。这座已接近600岁的古龙窑简直就是一件活着的大型古董,在宜兴众多的古窑址中,更显其珍贵和无穷的魅力。前墅古龙窑利用自然山坡的形状而建造,由窑炉头、窑身和窑尾构成,头北尾南,其形状像一条蜿蜒的长龙。窑身内壁
3、以耐火砖筑成山坡斜直焰式筒形的弯状隧道,外壁敷以石块和太湖边上特有的白土。窑身两侧设有柴空42对。西侧设窑门5个,窑身上方建有窑棚,花岗石柱,上覆有木质梁架及小板瓦。龙窑全长达43.4米,头底尾高。 其中烧制的陶器古朴粗旷,尽显人民简单生活的原味二 蜀山古南街 丁蜀镇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他似乎与生俱来的成为了陶艺的故乡,几十代人在这片土地上用泥土与火焰编织出一曲历史的舞蹈。就连他周边的土地都带着浓浓的陶艺的味道,较完好的就属古南街了,建筑之间间距很小,一根竹竿就能递到对面人家,小道上铺的青石板,水泥下露出的古砖,石鼓等等。最让人新奇的是院落竟是用破旧陶器堆成的。 蜀山古南街,南临蠡河,北依蜀山,
4、街长达千米,宽仅三、四米。街房的建筑,均为砖木结构二层楼房,地面全用天紫条石铺就,房屋大都为明、清期建造,为典型的江南古民居,是江苏省第一批古建筑保护单位。 目前保存完好的老街长370余米,宽2.4-3.4米,路面全为长1.4米的整块花岗岩石条铺砌,石条约900余块,石条下面是街道的下水道。街道两边房屋均为两层楼砖木结构店面,楼下层沿街都是长踏木板拼门,楼上均为雕花短木方格窗。除经营各类日杂用品的商铺外,还有许多经营和制作陶瓷的作坊。 旧时蜀山古南街为陶都繁华一条街,这里近半的居民从事紫砂生产和经营,后屋为制作坊,临街前屋则摆起货架设店营销,形成名符其实的紫砂街。蜀山古南街,亦称蜀山旧街,是明清时期宜兴陶瓷的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