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任务6 倾斜分层采煤法一一 分层分采的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分层分采的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二二 分层同采的才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分层同采的才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三三 倾斜分层下行垮落采煤法工艺特点及应倾斜分层下行垮落采煤法工艺特点及应用用 倾斜分层:倾斜分层:将厚煤层分成若干与煤层层面相平行的分将厚煤层分成若干与煤层层面相平行的分层,然后逐层开采。层,然后逐层开采。 回采顺序:回采顺序: 倾斜分层下行垮落采煤法:倾斜分层下行垮落采煤法:先采顶分层,依次下行回采先采顶分层,依次下行回采各分层,垮落法管理顶板,称各分层,垮落法管理顶板,称倾斜分层下行垮落采煤法倾斜分层下行垮落采煤法。 分层同
2、采:分层同采:在同一区段范围内,上、下分层工作面错开在同一区段范围内,上、下分层工作面错开一定距离同时采煤,称一定距离同时采煤,称 “ “分层同采分层同采” ” 。 分层分采:分层分采:在同一区段范围内,采完一个分层后再采下在同一区段范围内,采完一个分层后再采下一个分层称一个分层称“分层分采分层分采”或或“大扒皮大扒皮”。(一)采区巷道布置(一)采区巷道布置(二)生产系统(二)生产系统(三)采煤方法参数(三)采煤方法参数(四)回采巷道布置分析(四)回采巷道布置分析 一一 分层分采的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分层分采的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一一) )、采区巷道布置采区巷道布置 分层分采可进一步
3、分为两种形式,分层分采可进一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一种是在是在同一区段内,待上分层全部采完后,再掘进下分同一区段内,待上分层全部采完后,再掘进下分层的回采巷道,而后回采;层的回采巷道,而后回采;另一种另一种是在同一采区是在同一采区内,待各区段上分层全部采完后,再掘进下分层内,待各区段上分层全部采完后,再掘进下分层的回采巷道和回采,俗称的回采巷道和回采,俗称“大剥皮大剥皮”。 (二二)、采煤方法参数采煤方法参数 1、倾斜分层厚度倾斜分层厚度 据我国目前技术条件,普采分层厚度一般为据我国目前技术条件,普采分层厚度一般为2m左右,最大不超过左右,最大不超过2.4m;综采一般为;综采一般为3m左右,左右
4、,最大不超过最大不超过3.5m。 2、工作面长度工作面长度 由于厚煤层多有自然发火倾向,为防止煤层自由于厚煤层多有自然发火倾向,为防止煤层自燃,工作面必须加快推进速度,要保证有足够的燃,工作面必须加快推进速度,要保证有足够的月进度,因此,工作面不能太长。月进度,因此,工作面不能太长。( (三三) )、回采巷道布置分析回采巷道布置分析 1、倾斜布置倾斜布置 相对于中下分层工作面长度变化,倾斜布置相对于中下分层工作面长度变化,倾斜布置又有又有内错式内错式和和外错式外错式之分。之分。分层平巷倾斜布置分层平巷倾斜布置(a)内错式;()内错式;(b)外错式)外错式1上区段分层运输平巷;上区段分层运输平巷
5、;2下区段分层回风平巷下区段分层回风平巷 2、水平布置水平布置3、垂直布置垂直布置二二 分层同采的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分层同采的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一)分层同采的采区巷道布置(一)分层同采的采区巷道布置(二)巷道掘进顺序(二)巷道掘进顺序 (三)生产系统(三)生产系统(四)分层同采的参数(四)分层同采的参数(五)分层开采的采区巷道布置基本规律(五)分层开采的采区巷道布置基本规律(一)(一)分层同采的采区巷道布置分层同采的采区巷道布置条件条件:厚煤层,分三层,:厚煤层,分三层, =15,埋藏稳定,埋藏稳定,低沼气矿;沿倾斜划为低沼气矿;沿倾斜划为3 5个区段个区段1、采区巷道布置采区巷道布
6、置1)采煤方法采煤方法:981513127l6112610122018541417211020223119114518391020141278221191761322115131运输大巷;运输大巷;2回风大巷;回风大巷;3采区下部车场;采区下部车场;4运输上运输上山;山;5轨道上山;轨道上山;6采区上采区上部车场;部车场;7甩车场;甩车场;8下区下区段回风石门;段回风石门;9区段轨道集区段轨道集中平巷;中平巷;10区段运输集中平区段运输集中平巷;巷;11联络巷;联络巷;12溜煤眼;溜煤眼;13回风石门;回风石门;14上分层运上分层运输平巷;输平巷;15上分层回风平巷;上分层回风平巷;16采区变
7、电所;采区变电所;17绞车房;绞车房;18区段溜煤眼;区段溜煤眼;19采区煤采区煤仓,仓,20中分层运输平巷;中分层运输平巷;21中分层回风平巷;中分层回风平巷;22行人行人联络巷联络巷 2)巷道布置特点巷道布置特点 (1)巷道名称巷道名称: (2)巷道布置特点巷道布置特点: 阶段运输大巷阶段运输大巷1和回风大巷和回风大巷2均布置在距煤层均布置在距煤层15 20m的底板岩石中。的底板岩石中。114518391020141278221191761322115集中上山集中上山 轨道上山轨道上山5和运输上山和运输上山4均布置在距煤层均布置在距煤层15m 的底板岩石中,且在层位上错距的底板岩石中,且在
8、层位上错距 2m(运输上山在下,轨道上山上,为便于布置煤(运输上山在下,轨道上山上,为便于布置煤仓;在涌水量大时,可将轨道上山布置在下)。仓;在涌水量大时,可将轨道上山布置在下)。集中运输巷集中运输巷10布置在距煤层布置在距煤层8 10m的底板岩石的底板岩石中。中。区段集中轨巷区段集中轨巷9提前在下区段顶分层回风巷位置提前在下区段顶分层回风巷位置开掘,超前开掘,超前10掘进,为掘进,为10定向。从(定向。从(9)每隔)每隔200m 开(开(11)沟通各分层。最后一个()沟通各分层。最后一个(11)距采区边界约距采区边界约200m。913121110131313集中区段平巷与分层平巷间联系集中区
9、段平巷与分层平巷间联系 10、12沟通各分层机巷;沟通各分层机巷; 9、11沟通各分层轨巷;沟通各分层轨巷; 从最后一个从最后一个12反向掘反向掘14至采区边界,至采区边界, 从最后一个从最后一个13反向掘反向掘15至采区边界。至采区边界。 (3)顶分层采面)顶分层采面顶分层顶分层14、15超前采面两个超前采面两个12掘进至掘进至14至开切眼至至开切眼至15顶分层顶分层11910141213215(4)区段区段利用总回风巷(利用总回风巷(2)作为轨道集中巷,每隔)作为轨道集中巷,每隔200m左右开掘区段回风小石门(左右开掘区段回风小石门(13)沟通各)沟通各分层风巷。(如采用采区小风井,则另开
10、集中分层风巷。(如采用采区小风井,则另开集中岩石巷)。岩石巷)。从(从(10)每隔)每隔200 400m (一台刮板运输机有(一台刮板运输机有效铺设长度,当用吊挂胶带机时,联络眼间距效铺设长度,当用吊挂胶带机时,联络眼间距可扩大到可扩大到400m 以上以上)掘溜煤眼()掘溜煤眼(12)沟通各)沟通各分层机巷,最后一个(分层机巷,最后一个(12)距采区边界约)距采区边界约200m。 (5 5)分层同采时集中轨道巷分层同采时集中轨道巷9 9的作用的作用: 服务于各(顶、中、底)分层之辅助运输。服务于各(顶、中、底)分层之辅助运输。探清煤层走向变化,为(探清煤层走向变化,为(1010)定向;同时满足
11、)定向;同时满足顶分层超前平巷施工定向和泄水,顶分层超前平巷施工定向和泄水, 利用利用9 9掘二、掘二、三分层超前运输机巷,掘进煤由三分层超前运输机巷,掘进煤由1212至至1010运出;物运出;物料由料由9 9至至1111。采掘无干扰。采掘无干扰。缩短区段准备时间,利于接替。缩短区段准备时间,利于接替。(6 6)联络眼联络眼1111的开掘方法的开掘方法问题问题:顶分层与中、底分层的联络眼间距相同否?:顶分层与中、底分层的联络眼间距相同否?间距相同间距相同 如何布置?如何布置?顶分层顶分层 11沿煤层顶板开掘,每沿煤层顶板开掘,每200m 一个,沟一个,沟通通14二、三分层二、三分层 11下口不
12、动,上段向下卧底,形成下口不动,上段向下卧底,形成斜巷,分别沟通二、三分层机巷(超前平巷)斜巷,分别沟通二、三分层机巷(超前平巷),形成系统。,形成系统。 (7)第二区段开采第二区段开采第一区段采完后:第一区段采完后: 9作为下区段顶分层回风巷,作为下区段顶分层回风巷, 10作为集中轨巷。作为集中轨巷。 更换运输设备。更换运输设备。 913121110131313(8)区段集中巷与上山间联络区段集中巷与上山间联络 1018运输上山运输上山4 97轨道上山轨道上山5可知:分层同采,必须有可知:分层同采,必须有 :共用区段集中机巷;共用区段集中机巷;共用区段集中轨巷。共用区段集中轨巷。 98718
13、5414102、巷道掘进顺序巷道掘进顺序 1)原则:)原则:2)顺序:)顺序:3)生产中,随分层工作面推进,继续掘上分层)生产中,随分层工作面推进,继续掘上分层 超前运输和回风平巷,超前距保持两个溜煤眼超前运输和回风平巷,超前距保持两个溜煤眼与之相通与之相通 4)中分层准备)中分层准备 (1)上分层工作面采过第一个溜煤眼之后,再)上分层工作面采过第一个溜煤眼之后,再准备中分层。准备中分层。自(自(9)(11)在假顶下,反向掘()在假顶下,反向掘(20)开切眼,自(开切眼,自(2) (13) (21)巷道掘进顺序巷道掘进顺序 与中分层准备相似,准备底分层工作面。与中分层准备相似,准备底分层工作面
14、。 第一区段底分层采完之前,要准备第二区段第一区段底分层采完之前,要准备第二区段顶分层工作面,以备接替。顶分层工作面,以备接替。9131211101313133、生产系统生产系统物料;物料;采面、新风;采面、新风;掘进通风:分层超前平巷掘进,局扇;掘进通风:分层超前平巷掘进,局扇;供电:地面供电:地面35kV变电站变电站付井付井6kV 井底车井底车场中央变电所场中央变电所6kV送至采区变电所送至采区变电所 送采掘面(送采掘面(1140V或或3300V、660V、380V)。)。(二)、(二)、分层同采评价分层同采评价 1、优点优点 ( 1)实行上下分层同采,可多工作面同采,能)实行上下分层同采
15、,可多工作面同采,能集中生产;集中生产; ( 2)为超前回采工作面推进分层平巷和多头掘)为超前回采工作面推进分层平巷和多头掘进提供了条件,缩短了准备时间,利于接替;进提供了条件,缩短了准备时间,利于接替; (3)第二分层以下的区段运输平巷均布置在上)第二分层以下的区段运输平巷均布置在上分层采空区下,矿压小,易维护。由于各分层超前分层采空区下,矿压小,易维护。由于各分层超前掘进,维护长度及时间短,维护费用低;掘进,维护长度及时间短,维护费用低; (4)各分层均可出煤,利用集中运输巷运煤,)各分层均可出煤,利用集中运输巷运煤,系统集中简单,占用设备少,管理集中;系统集中简单,占用设备少,管理集中;
16、 (5)利于假顶防腐和防止煤的自然发火。)利于假顶防腐和防止煤的自然发火。2、缺点缺点( 1)岩石工程量大(设区段集中平巷及联络巷);)岩石工程量大(设区段集中平巷及联络巷);(2)生产系统复杂;)生产系统复杂; (3)同采工作面能力不易发挥;)同采工作面能力不易发挥;( 4)初期准备时间长。)初期准备时间长。(三)、(三)、分层同采的适用条件:分层同采的适用条件: 随着机械化水平提高,综采放顶煤出现,随着机械化水平提高,综采放顶煤出现,以及非放顶煤单层工作面生产能力加大,支护以及非放顶煤单层工作面生产能力加大,支护条件改善,分层同采的优点已逐渐弱化,缺点条件改善,分层同采的优点已逐渐弱化,缺
17、点主要是岩石工程量大、生产系统复杂,分层同主要是岩石工程量大、生产系统复杂,分层同采已少用。采已少用。技术发展趋势:技术发展趋势:(1 1)多采用分层分采;)多采用分层分采;(2 2)“放顶煤放顶煤”;(3 3)大采高综采。)大采高综采。(四)、(四)、分层同采的参数分层同采的参数(1)倾斜分层厚度:普采)倾斜分层厚度:普采2m ,综采,综采3.5m ;(2)工作面长度:)工作面长度:150 250m;(3)分层同采的合理错距。)分层同采的合理错距。要求要求:(1)下层煤开采引起的岩层移动不波及和影响上)下层煤开采引起的岩层移动不波及和影响上层煤工作面;层煤工作面;(2)上层煤工作面放顶煤不影
18、响下层煤工作面开)上层煤工作面放顶煤不影响下层煤工作面开采;采;(3)上层和下层采掘作业相互没有影响和干扰。)上层和下层采掘作业相互没有影响和干扰。bML)2520(tan/min上下煤层工作面最小错距:上下煤层工作面最小错距:式中式中 ;,上下层工作面最小错距mLmin;上下煤层间距,mM;顶距,上层煤工作面的最大控mb度上下煤层间岩层移动角安全距离。2520(五)、(五)、分层开采的采区巷道布置基本规律分层开采的采区巷道布置基本规律 1 1、纵向:上山。、纵向:上山。 2 2、横向:区段平巷;分层同采时,有区段集中、横向:区段平巷;分层同采时,有区段集中巷。分层分采时,可不设区段集中巷。巷
19、。分层分采时,可不设区段集中巷。 3 3、纵横相联:上、中、下车场。、纵横相联:上、中、下车场。 4 4、硐室:煤仓、绞车房、变电所。、硐室:煤仓、绞车房、变电所。 5 5、联络巷。、联络巷。三三 倾斜分层下行垮落采煤法工艺特点及应用倾斜分层下行垮落采煤法工艺特点及应用(一)、顶分层回采工艺(一)、顶分层回采工艺(二)、假顶下回采工艺特点(二)、假顶下回采工艺特点(三)、评价(三)、评价 (一)、(一)、顶分层回采工艺特点顶分层回采工艺特点 顶分层增加了为下分层铺设人工假顶或形成再顶分层增加了为下分层铺设人工假顶或形成再生顶板的工作。生顶板的工作。 顶板顶板 煤层原生顶板;煤层原生顶板; 顶分
20、层采煤工作面顶分层采煤工作面 工艺同中厚煤层工艺;工艺同中厚煤层工艺; 底板底板 煤层(二分层)铺假顶或形成再生顶煤层(二分层)铺假顶或形成再生顶板(下分层用)。板(下分层用)。1、人工假顶人工假顶 1)竹笆、荆笆假顶竹笆、荆笆假顶 竹笆:宽竹笆:宽0.7 1.0m,长,长2.2 2.4m,竹片或,竹片或细竹用铁丝编成。细竹用铁丝编成。 荆笆:宽荆笆:宽0.9 1.0m,长,长2.2 2.4m,用细铁,用细铁丝编成。丝编成。 底梁:半圆木或厚木板。底梁:半圆木或厚木板。竹笆、荆笆假顶铺设:竹笆、荆笆假顶铺设: 铺设:底梁与煤壁呈铺设:底梁与煤壁呈45 45 60 60布置,将竹布置,将竹笆放在
21、底梁上,每片笆放在底梁上,每片间搭接,用铁丝联好间搭接,用铁丝联好。腐朽期为。腐朽期为6 6 8 8月。月。 垮落矸石胶结性能好垮落矸石胶结性能好时可不铺底梁时可不铺底梁1526341242)金属网假顶金属网假顶 金属网假顶一般用金属网假顶一般用12 14#镀锌铁丝编织而成。网镀锌铁丝编织而成。网边用边用8 10#铁丝编成。网孔铁丝编成。网孔20 25mm网孔形状网孔形状:正方形(经纬网)、菱形、蜂窝形。:正方形(经纬网)、菱形、蜂窝形。菱形网菱形网:承力好,延展性好,寿命长,广泛应用。:承力好,延展性好,寿命长,广泛应用。 3)塑料网假顶塑料网假顶塑料网假顶塑料网假顶:聚丙稀树脂制成的塑料编
22、织而成。:聚丙稀树脂制成的塑料编织而成。规格规格:网带宽:网带宽13 16mm,5 6 0.9m或或2.0 0.9mm,网孔,网孔15mm塑料网塑料网:无毒、无味,阻燃,抗静电,重量轻,:无毒、无味,阻燃,抗静电,重量轻,柔性大,耐腐蚀等。强度高,寿命长;抗剪性能差柔性大,耐腐蚀等。强度高,寿命长;抗剪性能差;延展性大,易形成网兜。;延展性大,易形成网兜。4)人工假顶铺设方法人工假顶铺设方法 :312451、铺顶网优点铺顶网优点: (1)利于改善工作面顶板管理。铺一次网可为)利于改善工作面顶板管理。铺一次网可为上、下分层服务。刚割过煤后,及时移架上、下分层服务。刚割过煤后,及时移架铺网,及时支
23、护。铺网,及时支护。 (2)提高煤质。)提高煤质。 (3)提高煤炭采出率。采面浮煤在金属网下,)提高煤炭采出率。采面浮煤在金属网下,采下分层时,一并采出。采下分层时,一并采出。 (4)简化回采工艺,提高效率。)简化回采工艺,提高效率。 2、再生顶板再生顶板 煤层的顶板为页岩或含泥质成份较高的煤层的顶板为页岩或含泥质成份较高的岩层,冒落后注水或注泥浆,在上覆岩层重压岩层,冒落后注水或注泥浆,在上覆岩层重压下形成再生顶板。一般下形成再生顶板。一般4 6个月胶结形成。个月胶结形成。 (二)、(二)、假顶下回采工艺特点假顶下回采工艺特点 1、假顶下支护及顶网管理假顶下支护及顶网管理 假顶下回采,顶板是
24、已垮落的碎石,老顶假顶下回采,顶板是已垮落的碎石,老顶周期来压不明显,顶板压力周期来压不明显,顶板压力 较顶分层小。顶较顶分层小。顶板管理的关键是护好破碎顶板。板管理的关键是护好破碎顶板。 护好破碎顶板技术措施护好破碎顶板技术措施 : 1)普采面普采面:(1)采用正倒悬臂错梁直线柱布置;)采用正倒悬臂错梁直线柱布置;(2)割煤后及时挂梁,支贴帮柱;)割煤后及时挂梁,支贴帮柱;(3) 型钢梁护顶。型钢梁护顶。 2) 综采面综采面: 掩护式支架,或支撑掩护式支架。掩护式支架,或支撑掩护式支架。2、 假顶下的放顶工艺假顶下的放顶工艺 单体支柱采面单体支柱采面 无密集放顶。无密集放顶。 假顶下易拉斜歪
25、支柱、推垮采面,必须设抬棚,假顶下易拉斜歪支柱、推垮采面,必须设抬棚,或打斜撑柱。或打斜撑柱。 3、 分层采高的控制分层采高的控制(三三)、评价评价 优点优点:(1)有效解决中倾斜以下厚煤层开采时顶板支有效解决中倾斜以下厚煤层开采时顶板支护和采空区处理问题;顶分层以下各分层矿压护和采空区处理问题;顶分层以下各分层矿压显现缓和。显现缓和。(2)安全)安全(3)采出率高)采出率高(4)技术经济指标较好)技术经济指标较好 缺点缺点: (1)铺假顶工作量大;)铺假顶工作量大; (2)巷道维护较困难;)巷道维护较困难; (3)生产组织管理工作较复杂;)生产组织管理工作较复杂; (4)开采易自燃煤层,采取
26、防自燃措施等。)开采易自燃煤层,采取防自燃措施等。( (四四) )、适用条件适用条件:(1)煤层顶板不太坚硬,易于垮落、直接顶有)煤层顶板不太坚硬,易于垮落、直接顶有一定厚度的缓、中倾斜厚煤层。一定厚度的缓、中倾斜厚煤层。(2)分层开采在)分层开采在1990年,产量是统配煤矿产量年,产量是统配煤矿产量的的28.1%,目前占,目前占15 20%。四四 上行式开采顺序上行式开采顺序 厚煤层分层间先采标高低的煤层、分层或煤组,后采标高高的煤层、分层或煤组称为上行式开采顺序,反之,则称为下行式开采顺序 (a)m2m1(c)(b)132组组上行式开采分类上行式开采分类厚煤层分层充填上行开采厚煤层分层充填
27、上行开采厚煤层分层恒底式上行开采厚煤层分层恒底式上行开采1.1.厚煤层分层恒底式厚煤层分层恒底式上行顺序采煤法上行顺序采煤法 将厚煤层划分为相当于中厚煤层的若干分层,各分层工作面依次沿煤将厚煤层划分为相当于中厚煤层的若干分层,各分层工作面依次沿煤层底板布置。层底板布置。恒底式上行顺序采煤恒底式上行顺序采煤第一分层工作面采后,上覆煤层垮落下沉,经注水压实,重新胶结后成为具有一定稳定性和强度的再生煤体。仍沿煤层底板在再生煤体中重新布置第二和第三分层的工作面1(c)(b)122恒底式采煤法的应用恒底式采煤法的应用 1 1、河南巩县上庄煤矿恒底式上行采煤、河南巩县上庄煤矿恒底式上行采煤煤层厚煤层厚5
28、5 3131m m,赋存不稳定,煤质松软,呈粉末状,遇水后粘结,顶赋存不稳定,煤质松软,呈粉末状,遇水后粘结,顶板起伏不平,软弱破碎,采用下行垮落法开采时,煤壁片帮严重,冒板起伏不平,软弱破碎,采用下行垮落法开采时,煤壁片帮严重,冒顶事故多,顶板管理困难。顶事故多,顶板管理困难。 河南巩县上庄煤矿恒底式上行采煤河南巩县上庄煤矿恒底式上行采煤 (a)34(b)4123214同向推进的两工作面错距不小于同向推进的两工作面错距不小于100 m 第一分层炮采,其余各分层均采用手镐落煤,人工装煤第一分层炮采,其余各分层均采用手镐落煤,人工装煤工作面长工作面长70 80 m,分层采高分层采高2 mHZWA
29、-2000型金属支柱及型金属支柱及HDJA-1000型铰接顶梁支护,荆笆型铰接顶梁支护,荆笆背顶,支架采用齐梁直线柱倒悬臂布置,柱距背顶,支架采用齐梁直线柱倒悬臂布置,柱距0.5 m,排距排距1 m。 河南巩县上庄煤矿恒底式上行采煤河南巩县上庄煤矿恒底式上行采煤回柱放顶时对采空区进行注水回柱放顶时对采空区进行注水 上庄煤矿分上庄煤矿分2 2 1212分层沿煤层底板开采厚度变化较大的煤层,分层沿煤层底板开采厚度变化较大的煤层,产量成倍增加产量成倍增加万吨掘进率降低了万吨掘进率降低了5050m m采区采出率由采区采出率由52%52%增加到增加到85%85%坑木消耗降低了坑木消耗降低了31.8%31
30、.8%采煤工效由采煤工效由2.22.2t/t/工提高到工提高到5.55.5t/t/工工 开滦荆各庄煤矿恒底式上行采煤开滦荆各庄煤矿恒底式上行采煤 9 9# #煤厚煤厚6 6 9 9m m,倾角倾角0 0 2020伪顶伪顶厚厚0.20.2 0.60.6m m,直接顶:直接顶:高岭土胶结的中粒、细粒粉砂岩,垮落后容易再生高岭土胶结的中粒、细粒粉砂岩,垮落后容易再生基本顶之上有一层承压含水层基本顶之上有一层承压含水层下行垮落法采煤时,因工作面下行垮落法采煤时,因工作面压力大、顶板移近量大和淋水均大压力大、顶板移近量大和淋水均大,采,采场和巷道场和巷道支架折损严重支架折损严重,采煤作业极为困难。,采煤作业极为困难。荆各庄煤矿回采巷道布置荆各庄煤矿回采巷道布置 716m(b) 16m8910 8m(c)11 8m12123(a)456回采巷道外错半巷回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出租空压机 租赁合同范例
- 公司解除合作合同范例
- 农机用品租赁合同范例
- 冰柜铺货合同范例
- 专家论证合同范例
- 借款合同范例房子抵押
- 伐木安全协议合同范例
- 书籍编撰付款合同范例
- 买卖公寓阴阳合同范例
- 写好保密合同范例
- 2025年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新老物业公司交接方案
- 防台防汛培训课件教学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废物动态信息管理平台操作手册
- 物流园区发展模式-全面剖析
- 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招聘普通高校真题2024
- XX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1
- 附件6工贸高风险企业高危领域较大以上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 国际贸易公司后勤管理岗位职责
- 中国矿业大学专职辅导员招聘真题2024
-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