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配筋预应力砼先张梁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_第1页
折线配筋预应力砼先张梁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_第2页
折线配筋预应力砼先张梁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折线配筋预应力砼先张梁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1. 概述预应力砼分先张和后张两种工艺,就工艺比照可知先张预应力混凝土便于工厂化预制,具有施工周期短、工序简洁、节省材料、维修养护工程量少、耐久性好等特点,因而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先 张梁与后张梁相比,虽然增加了预制场张拉台座的工作量,却可以省去成孔、穿束、压浆工艺。更为重 要的是,它完全防止了后张法中可能出现的堵孔、压浆不密实、预应力失控等影响结构质量与耐久性的问题。很多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裂缝和持续下挠,均与预应力钢材的后期锈蚀有关,而采用不正确的压浆工艺和潮湿空气的侵蚀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很明显,如果采用先张法那么可以很好地防止这些问题的出现

2、,然因工程习惯所限, 传统的预应力混凝土先张工艺一般均采用直线配筋,因而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导致20m跨以上的铁路桥梁、30m跨以上的公路桥梁一般均采用后张法施工。为在较大跨度桥梁工程中应用先张法,工程界开始关注折线配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应用研究,在这方面某些兴旺国家的研究应用走到了我们的前面。为解决高原严寒地区桥梁耐久性问题我国铁路部门在本世纪初于青藏铁路建设中开始了折线配筋先张预应力混凝土 梁的研究与应用,跨度为 24米,继而在合宁高速铁路中得到了应用,而在公路桥梁领域中,这项研究 尚属空白。为此河南省高速公路建设开展按王用中大师的建议,结合河南省高速公路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公路工程折线配

3、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研究与应用为题开展了这项研究,经近二年的努力基本解决了在公路工程中应用折线配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关键技术问题,并在河南驿宛高速公路淮河桥、岭南高速公路黄鸭河大桥工程成功地应用了该项研究成果。2. 折线配筋预应力砼先张梁的受力性能研究(1) 7.5m先张、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矩形梁受力性能比照试验验时量了测施工阶段的预应力损失, 进行了先、 验,以检验梁在正常使用荷载下的变形和抗裂性能,试验梁梁高40cm,梁长7.5m,计算跨径7.2m,按同一配筋情况作了先张梁4根,后张梁3根,试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矩形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弯曲试 测定梁的最大承载力,试验情况如图1:(a)

4、试验中量测变形临近破坏时(b)(c)破坏情况(d)弯剪区段裂缝图1先张法折线形预应力筋7.5m跨矩形梁试验试验结果如下表1表3。表1折线先张梁和后张梁承载力比拟梁编号实测极限弯矩Mu (kN.m)计算极限弯矩Muc (kN.m)cMu/Mu说明XPB-1249.43P 180.73 丁1.380折线先张梁XPB-2225.43170.121.325折线先张梁XPB-3296.23p 219.80 n1.348折线先张梁XPB-4255.43191.471.334折线先张梁HPB-1213.40182.501.169曲线后张梁HPB-2200.20170.301.176曲线后张梁HPB-3300

5、.40233.101.289直线后张梁表2折线先张梁和后张梁开裂弯矩比拟梁编号实测开裂弯矩Mcr (kN.m)计算开裂弯矩cMcr (kN.m)cMcr/Mcr说明XPB-167.9563 n0.927r折线先张梁:XPB-271.267.20.943折线先张梁XPB-366.6764.80.971折线先张梁XPB-463.5367.21.05折线先张梁HPB-187.489.910.972r曲线后张梁HPB-282.690.70.911曲线后张梁HPB-395.294.91.003直线后张梁表3折线先张梁和后张梁破坏前挠度比拟梁编号实测破坏前挠度f (mm)计算破坏前挠度 f c (mm)f

6、/fc说明XPB-180.6594.030.858折线先张梁XPB-278.9888.070.897折线先张梁XPB-372.3086.700.834折线先张梁XPB-472.1980.000.902折线先张梁HPB-169.9875.460.927曲线后张梁HPB-265.3574.770.874曲线后张梁HPB-368.7388.530.776直线后张梁由比照试验可得出如下结论:1)折线先张预应力梁弯起器处的摩擦损失可按课题组建议公式二11二";consina计算,计算值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且有一定的保证率。其余各项预应力损失可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标准?JTG

7、 D62-2004或?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GB50010-2002建议的公式计算;2 折线先张预应力梁有足够的承载力平安储藏,在到达设计破坏荷载的130%以上时才发生破坏,而曲线后张预应力梁承载力的平安储藏较折线先张预应力梁略低;3折线先张预应力梁的抗裂性略好于后张预应力梁;4 在弯矩增大到开裂弯矩 Mcr时试验梁跨中截面已出现裂缝,弯起器上方混凝土的拉应力均小 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ftk,折线先张预应力梁临近破坏时弯起器钢板与混凝土接触面以及弯起器上面的混凝土并未出现裂缝,说明弯起能够很好的与混凝土共同工作,不会造成弯起器处混凝土的提早开裂。2折线配筋预应力砼先张梁钢绞线应力传递长度及锚固

8、区砼应力状态研究先张法预应力构件在切断钢绞线放张后,混凝土中的有效预压应力是依靠钢绞线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逐渐建立起来的。在构件的端头,钢绞线的拉应力和混凝土的压应力均为零,随着距构件端头距离的增大,从先张法构件切断钢绞线的端部到构件中钢绞线的拉应力到达最大有效拉应力Cpe的距离称为钢绞线的预应力传递长度 ltr,在ltr范围内钢绞线和混凝土的应力分别从零逐渐增大到有效预拉应力C,和有效预压应力Cpc,在先张法预应力构件端部区段的抗裂验算中应考虑混凝土预压应力的变化。预应力传力长度比拟-实测混凝土应力分布GB50010-2002标准应力分布_ . _ JTG D62-2004标准应力分布ltr

9、/d预应力传递长度比拟一:实测混凝土应力分布GB50010-2002标准应力分布-JTG D62-2004标准应力分布(a) TPB-1 西端b TPB-2 西端图2钢绞线预应力传递长度计算图2为本试验构件端部区段实测的混凝土压应力分布和按JTG D62-2004、GB50010-2002标准计算的混凝土压应力分布的比拟,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构件端部区段实测的混凝土压应力要大于按标准计算的 压应力,说明先张法折线形预应力筋构件的预应力传递长度仍可按?公路钢筋混凝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标准?JTG D62-2004或?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GB50010-2002的规定计算,并有一定抗裂储藏。本项研究

10、的初期,在驿宛高速公路淮河桥的第一片中梁和第一片边梁的试制过程中由于35m箱梁端头腹板的厚度原设计为 30cm,而每侧腹板锚固区的钢绞线多达1214根,切断钢绞线后在锚固区的混凝土出现了裂缝。为此课题组对钢绞线锚固区混凝土的局部应力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采取了增大锚 固区腹板的厚度、设置钢绞线锚固失效段以及增设钢筋网片等措施,较好地解决了钢绞线锚固区的混 凝土出现裂缝的问题,保证了试点工程的成功。在此过程中曾对梁端局应力作了有限元分析,有限元分析采用ANSYS软件,共分4种工况进行分析:其中工况1的箱梁腹板厚度为 30cm,锚固区钢绞线未设置锚固失效段分析结果如图3; 工况2的箱梁腹板厚度为 30

11、cm,锚固区钢绞线设置锚固失效段;工况3的箱梁腹板厚度增大为 40cm,锚固区钢绞线未设置锚固失效段;工况4的箱梁腹板厚度增大为 40cm,锚固区钢绞线设置锚固失效段分析结果如图4。腹板钢绞线锚固区混凝土拉应力PM距梁端距离/mm腹板厚300mm,无失效段 内壁混凝土拉应 力外壁混凝土拉应力混凝土抗拉强度 标准值图3工况1箱梁腹板钢绞线锚固区混凝土拉应力腹板钢绞线锚固区混凝土拉应力32.5 P2M 1.5口10.50050010001500腹板厚400mm,有失效段 内壁混凝土拉应 力 外壁混凝土拉应 力混凝土抗拉强度 标准值距梁端距离/mm图4工况4箱梁腹板钢绞线锚固区混凝土拉应力根据有限元

12、分析的结果, 说明防止箱梁腹板钢绞线锚固区混凝土因局部应力过大而开裂的有效措施 是:增大锚固区腹板的厚度、并设置钢绞线锚固失效段。早在50年代我国铁道部门曾试制过跨度为31.7m折线配筋先张梁,采用置于梁体内部的枣核形暗锚加强钢丝锚固,由于锚固处的局部应力, 产生了许多放射状裂缝,导致折线配筋先张预应力梁的研究和生产被搁置。我们这次在折线先张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研究较好的解决了此问题。3. 折线配筋预应力混凝土先张梁的设计与荷载试验研究作为传统的预应力砼施工工艺的一种,先张预应力砼的设计理论是成熟的,其设计要点已纳入了现行设计标准,唯因折线配筋预应力砼先张梁的实际应用在我国尚在探索中,故与之相关

13、的预应力损失, 折线筋的设计强度,自锚段应力分析,折线段局部应力等问题都有待深入;同时,设计中普遍使用的公路桥梁平面计算程序对先张法设计使用不多,故程序功能不如后张法完善,为此作为研究,本课题包括了如何使用通常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计算程序计算折线配筋预应力混凝土先张梁的建议。通过7.5m小梁受力性能试验、12m跨折线配筋预应力砼先张梁极限荷载试验、35m跨折线配筋预应力砼小箱梁设计荷载试验与理论分析证明:公路折线配筋预应力砼先张梁总体可按现行预应力砼桥涵设计标准进行,唯需注意以下几点:1预应力损失因折线配筋先张梁无管道摩擦损失,但是折线钢束与弯起器之间却存在摩擦,设计中应注意用弯起器损失取代标准

14、中的 cM。根据摩擦力等于正压力乘以摩擦系数的概念,与7.5m小梁试验、35m小箱梁施工监测可求得弯起器摩擦损失二12 =03沏sina,式中;沏为张拉控制应力,a为折线筋通过弯起器的折角。至于其它项预应力损失那么均可按标准计算。2弯折钢束的强度折减应用弯起器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应是弯起预应力束因折弯导致的强度折减,由试验研究知,其折减系数为.=1 0.005 a为角度,单位:度,于承力计算中应用到此系数。3 计算程序的使用折线配筋预应力混凝土先张梁的设计计算,可采用一般公路桥梁通用计算软件完成, 由于程序对折线配筋先张梁的预应力损失、弯起筋强度折减等因素没有考虑, 需要设计时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

15、 具体调 整工程如下:折线先张梁的预应力损失:程序只能自动计算;|5 预应力钢筋的松驰损失及 二|6 砼收缩和徐变 损失,为此应先计算出各项预应力损失,输入数据时,把折线钢束和直线钢束的设计张拉应力扣除这 局部损失值,作为计算张拉应力输入;先张法预应力钢筋传力长度 :对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端部区段进行正截面,斜截面抗裂验算时, 应考虑预应力钢筋传力长度的影响,程序计算中为表达钢筋的传力长度,可采用按三个点分三次输入钢绞线数量的方法进行模拟;折线钢束的输入: 可采用小曲率半径弯束来模拟折线钢束;折线钢绞线的静力破断强度折减:在进行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应对折线预应力钢筋的设计强度予以

16、折减。依据上述设计方法,我们为河南驿宛高速公路设计了桐柏淮河桥35m跨小箱梁、为山东德商高速设计了鄄城黄河桥引桥 50m折线先张T梁,取得了很好的效益,为验证设计的可靠性于施工现场作 了 35m跨折线配筋预应力砼先张梁的设计荷试验如图5。图535m跨小箱梁荷载试验实景试验结果说明35m折线先张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跨中截面弯矩增加到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弯矩时,跨中截面处未扣除反拱的最大挠度仅为22.79mm,为计算跨度的1/1535 ;当荷载弯矩增加到作用短期效应弯矩时,梁底未出现裂缝,说明试验箱梁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抗裂性能符合要求,当荷载弯矩增加到设计极限弯矩理论破坏弯矩时,梁底仍未出现裂缝,说明

17、试验 箱梁的抗裂性有较大的储藏,完全符合全预应力梁抗裂性能的要求。试验过程中箱弯剪段自始至终未出现斜裂缝。说明由于折线形预应力筋的作用,有效提高了箱梁的抗剪承载力和斜截面抗裂性能,箱梁抗剪承载力也完全能够满足工程要求。4. 折线配筋预应力混凝土先张梁的施工工艺研究综观国内外折线配筋预应力砼先张梁的应用成果与施工实例,我们于折线配筋预应力砼先张梁的施工工艺研究课题中,重点作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1 弯起的器的的选型与试验研究折线配筋的弯起器张拉需借施工时固定于台座制作后埋置于混凝土中的弯起器来实现,青藏铁路用的弯起器形式如图6,这种弯起器通常称为辊轴式弯起器,而如图7所示台湾高速铁路所用的弯起器

18、那么称为音叉式弯起器,不同之处仅在于弯起器与台座底板的锚固装置。图8为我们用于35m跨小箱梁的弯起器,较之铁路工程常用的辊轴式弯起器这种拉板式弯起器具有以下优点:1图81 构造简单、各部件受力明确;2材料用量少,费用较低;3安装、拆卸容易;4能满足弯起器作微量弯转、纵移的要求;5可用于直腹板亦可用于斜腹板。2 预制台座的研究与设计张拉横梁亦有固定和活动的两种见图 9、10 。图9先张大箱梁的张拉横梁及外模板图10 I型梁的先张台座图10为西班牙在I型梁的先张台座,采用活动反力梁和活动横梁,活动模板反力梁可移动至梁宽,带模反力梁放张后可以移走,以让出移梁空间。带模反力梁固可节省局部费用但如果遇梁

19、体带有横隔梁 那么应用问题较多。故我们于35m跨小箱梁施工中未采用带模反力梁形式而结合工地植被设备情况分别为淮河桥及黄鸭河桥设计了长、短线法两套方案见图11,短线法采用长33m钢箱梁作反力梁,钢箱梁截面600X 1200mm长线法采用800X 1200mm矩形截面的钢筋混凝土梁作反力梁,全长72.54m;其中短线法台座一次制梁一片,长线法可同时制梁两片。长线法台座的优点:由于采用钢筋混凝土反力梁, 最大的优点为一次性投入少,造价低、浇筑速度快,而且由于整体浇筑,稳定性较好。缺点是只能一次 性使用,不可重复利用,施工完还需要处理临时构造物;另一缺点是对于同时有两片35m先张法预制预应力小箱梁的长线台座在进行折线钢铰线张拉时,相当於对单片35m先张法预制预应力小箱梁进行单端张拉,增大了弯起器处摩阻力,增大了折线钢铰线的预应力损失。图11a长线台座图11b短线台座短线法台座优点:反力梁采用钢结构,可以工厂加工,结构精确,可以拆装以重复利用,且受力性 能较好,整体变形量较小。特别是可两端张拉,弯起器处摩阻力减小。缺点为一次投入大,现场安装精 度要求咼。先张施工中钢绞线锚固在张拉台座两端的张拉横梁上,张拉横梁采用上下两根。上张拉横梁锚固弯起钢绞线,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