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终稿_第1页
开题报告终稿_第2页
开题报告终稿_第3页
开题报告终稿_第4页
开题报告终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 电解质浓度对二氧化锰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专 业 名 称 金属材料工程班 级 学 号 11012230学 生 姓 名 张维指 导 教 师 华小珍 教授填 表 日 期 2015 年 3 月 20 日目 录1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12研究背景及现状、研究方向及内容、工作原理22.1研究背景22.2 研究现状22.3 研究方向及内容32.4 超级电容器的结构32.5 工作原理42.6 电解质的分类53. 实验方案63.1 实验材料63.2实验方案63.2.1 MnO2粉末和电极的制备63.2.2 不同浓度的电解质配制73.2.3 不同浓度电解液对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

2、测试74 预期目标、主要特色及工作进度84.1 预期目标84.2 主要特色84.3 工作进度9参考文献101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伴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和能源日渐枯竭,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为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和环保要求,人们对动力电源系统提出了以下要求:性能优良、寿命长、价格低廉、应用范围广泛等。此外,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地球环境的保护也受到公众的日益关注,因此,人类社会正在抓紧对新能源的开发,储能设备的新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近几年出现的电化学电容器也称超级电容器,它的研究和开发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超级电容器具有可用数百甚至上万安的大电流进行快速充放电、不会

3、爆炸燃烧、循环寿命可达数十万次的突出优势。而目前的主流储能器电池,其充放电电流一般都要小于2C以防止过充过放、有易燃易爆的安全隐患、循环寿命一般在2000次以内。因此,超级电容器在大功率或快速充放电的应用中,如太阳能风能发电、电动汽车、消费电子、电磁高功率武器装备等领域有着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如果在太阳能风能发电、电动汽车这两项涉及能源与环保的应用中取得突破,将有可能掀起一场技术革命。电化学电容器、传统静电电容器与电池性能比较如下表1-1:表 1-1 电化学电容器、传统静电电容器与电池性能比较电化学电容器静电电容器蓄电池能量密度<0.11-2020-200功率密度>10000

4、1000-20050-200充电时间 0.1-60sec1-5h放电时间0.1-60sec0.3-3h充电效率 0.9-0.950.7-0.85循环寿命 500-2000从表1-1可以看出超级电容器是介于电池与传统电容器之间的一种新型储能器件,有着其他化学电源无法比拟的优点1:(1)功率密度高。相比于传统静电电容器,超级电容器具有更高的比电容,存储的能量密度可以达到传统静电电容器的十倍以上;与电池相比超级电容器具有更大的功率密度(十倍以上),能瞬间释放几百到上千安培的电流,非常适合短时间高功率输出的应用场合。(2)充电时间短。超级电容器可以在数十秒或数分钟的时间内完成快速充电或放电,实现真正意

5、义上的快速充电。而蓄电池的充电过程往往都在数小时以上,即使采用快速充电也需要几十分钟才能完成充电。(3)循环寿命长。超级电容器充放电时的充放电循环次数最高可达五十万次以上,比目前最好的蓄电池的寿命长 100 倍左右。(4)高低温性能好。超级电容器能够在-40+70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而电池在低温下容量衰减率却高达 70%。(5)能量管理简单准确,超级电容器只需检测端电压,就可以准确确定所储存的能量,方便系统的能量管理。(6)对环境友好。超级电容器使用的材料安全、无毒、环保,在生产、储存、使用和拆解无任何污染,属绿色环保储能技术。但是,作为一项新的技术,由于电极材料、电解质的原因,超级电容器目前

6、仍普遍存在着成本高昂、容量偏小、寿命偏低的不足,严重阻碍了其商业应用的推广,亟需广大科研工作者对超电容电极材料、电解质开展广泛深入的研究,不断降低其成本、提高其容量、延长其寿命2,从而促进超级电容器更快地走向实际工程应用。 2 研究背景及现状、研究方向及内容、工作原理2.1研究背景1879 年,Helmhotz等人首先提出了双电层理论,并建立平板型双电层模型。之后Gouy和Chapman以及Stern等人先后对该模型进行了修正。1957 年,Becker在双电层模型的基础上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碳基超级电容器。19751981 年,Conwey通过研究开发以RuO2为电极材料的水系超级电容器3。之

7、后研究人员们又陆续发现石墨烯、导电聚合物以及锰、镍、钒等过渡金属氧化物也具有很好的电化学特性,是非常有前景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2.2 研究现状邹武元等4利用0.5M H2SO4的水溶液作为电解液,加入0.4M 的苯胺和0.1M 的 MnSO4·H2O,利用循环伏安法在裸不锈钢网条上成功制备了聚苯胺/二氧化锰复合薄膜。在水系超级电容器研究中。孙现众等5制备出了电解液为Li2SO4水溶液的活性炭对称电容器,工作电位窗口为01.6V。总体来说,水性电解液的工作电位窗口较低。而有机电解质能有效提高电位窗口。周绍云6等利用MeEt3NBF4/PC 电解液的超级电容器电位窗口能达到03.0V。

8、耿新7等利用KOH电解质,研究KOH溶液浓度对MnO2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影响,指出KOH 浓度的变化对由 MnO2组成的电化学电容器放电性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指出浓度越大越有利于提高性能。2.3 研究方向及内容以二氧化锰粉末为研究基础,对二氧化锰超级电容器电解液中电解质的浓度进行设置,研究电解质浓度对二氧化锰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以此提高超级电容器的性能。电解质是超级电容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内部的电解质,伴随超级电容器的充电过程,在正负极活性物质表面形成双电层,从而达到储存能量的目的;在放电过程中,由于正负极之间存在电势差,双电层储存的电荷通过外电路释放形成电流。它对于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

9、、功率密度和工作电压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2.4 超级电容器的结构超级电容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电极、电解液和隔膜。其中电极由集流体和电极材料组成,电极材料涂覆在集流体表面。集流体起到降低电极内阻的作用,常见的集流体材料有铝箔、泡沫镍等。通常电极材料由活性物质(如活性炭、过渡金属氧化物、石墨烯等)、粘合剂(聚四氟乙烯和聚偏氟乙烯)和导电剂(乙炔黑)组成,针对不同活性物质,三者调配的比例不同。隔膜的作用是防止正负电极之间直接接触而发生短路,同时允许电解液中阴阳离子的通过。常见的隔膜材料有聚丙烯膜和玻璃纤维等。如图2-1所示。图2-1超级电容器的基本结构(1. 集流体;2.电极;3.电解液;4.隔膜;

10、5.外壳)2.5 工作原理超级电容器根据储能机理的不同,可以分为双电层电容器和法拉第准电容器。作为能量储存装置,其储能的大小表现为电容的大小,一种是采用高比表面积电极材料,利用电极/电解液之间形成的界面双电层静电容来存储能量,即双电层电容;另一种是采用导电高聚物或过渡金属氧化物做电极材料,在电极表面或体相中的两维空间或三维空间,电极活性物质发生高度可逆的吸附/脱附或氧化/还原反应而产生比双电层电容更高的容量,即法拉第赝电容器。本实验主要研究双电层电容器。双层电容器是利用电极/电解液界面双电层来储存能量的,在库伦力、分子间力、原子间力等各种作用力的共同作用下,固液界面出现稳定的、符号相反的双层电

11、荷,由于界面上存在一个位垒,两层电荷都不能越过边界彼此中和,从而形成紧密的双电层,成为界面双层。双电层电容理论的第一个模型是由Helmholtz于1887年提出的,其原理如图2-2所示,电极上的点位为0,由外部对该电容器充电时,一个电极的点位升高至0+1,而另一个电极的点位则降低至0-1,这样就储存了电荷。只要0+1的电位小于双电层的分解电压,便形成一个双电层电容器。在放电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上的负载从负极流到正极,使两电极上的电位恢复到0,而电解质中的正、负离子则分别摆脱负极和正极表面的吸引,重新进入电解质内部8。图2-2 双电层电容器原理图(a)无外加电源时电位 (b)有外加电源时电位1双电

12、层;2电解液;3电极;4负载。超级电容器的大容量和高功率充放电就是由这两种原理产生的。充电时,依靠这两种原理储存电荷,实现能量的积累;放电时,又依靠这两种原理,实现能量的释放。由于电极材料采用的是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多孔的氧化物,因此被电解液浸润的活性物质的面积非常大,这样就会有相当多的这样的电化学反应发生,大量的电荷就被存储在电极中。放电时金属氧化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得这些进入氧化物中的离子又会重新返回到电解液中,同时所存储的电荷通过外电路而释放出来。因此,制备高性能的超级电容器有两个途径:一是增大电极材料的比表面积,从而增大双电层电容量;二是提高电极材料的可逆法拉第反应的机率,从而提高准电

13、容容量9。2.6 电解质的分类超级电容器的电解质一般可以分为水系电解质、有机电解质、固体电解质。水系电解质:由于导电率高、能够与电极微孔充分浸润、价格便宜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超级电容器中。水系电解质可以分为碱性电解质、中性电解质和酸性电解质;有机电解质:与水系电解质相比,有机溶剂代替水的有机电解质有着以下优点:分解电压高、腐蚀较弱、较宽的工作温度范围等。目前,乙腈由于粘度低、电化学稳定性较好等优点,被人们广泛关注并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研究当中;固体电解质:由于具有不流动性,在制备和使用超级电容器过程中无电解液渗漏出现,工作电位窗口较宽等优点,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并且有利于制备轻型高能量密度的超级电容器

14、。但是其导电率不高,内阻较大,对制备性能优良的超级电容器造成很大影响。因此为了提高电容器的工作电压范围以及功率密度,超级电容器所用电解液10应满足以一下要求:(l) 电解质溶液中溶剂化阴离子的极化率高,以增大双电层离子的介电常数,进而提高比电容,有利于形成高的电容量。(2) 电导率高。电化学电容器的内部阻抗中电解质溶液的电阻占的尽可能的小,提高电容器大电流放电性能,而且,减少电解质溶液电阻对电容器温度特性的影响。(3) 电解质具有较高的溶解度,电解质离子浓度至少应能满足电极形成电容所需。(4) 分解电压高,储存在电容器中的能量由公式 El/2CV2给出,提高电压电容器储存的能量显著提高。(5)

15、 电解质不与集流体发生化学反应。(6) 使用温度范围宽,电容器的工作温度主要由电解质溶液的工作温度决定,电解质溶液至少要在-25-70的温度区间内稳定工作。(7) 纯度高,以减少漏电流。(8) 浸润性好,以增加极化电极有效面积,进而提高比电容11,12。3. 实验方案3.1 实验材料无水硫酸锰、浓硫酸、高锰酸钾、氯铱酸、二氧化锰、活性炭、乙炔黑、电解质(Na2SO4、Li2SO4等)、PTFE、不锈钢网、泡沫镍等。3.2实验方案3.2.1 MnO2粉末和电极的制备(1)MnO2粉末制备:本实验中的MnO2粉末采用液相法13制取,首先称取7.47g乙酸锰溶于200ml蒸馏水中,再称取3.16g高

16、锰酸钾溶于200ml蒸馏水中,逐滴将乙酸锰溶液滴入高锰酸钾溶液中进行充分反应45h,可得到MnO2沉淀,用蒸馏水清洗沉淀3次后,静置一段时间后用真空泵抽离,再放入干燥箱80烘干,烘干后置于研钵中进行研磨,制得较细的MnO2粉末。(2)电极的制备:将MnO2粉末与乙炔黑。加入少量PTFE混合搅拌至膏状,再将电极材料压在集流体上,制成1.5×1.5cm大小尺寸的电极。通过实验筛选出最佳性能的配比的电极。具体工艺如图3-1所示。图3-1 MnO2电极制备工艺流程图3.2.2 不同浓度的电解质配制分别配制浓度为(0.1M/L、0.3M/L、0.5M/L、0.8M/L 、1M/L)的Na2SO

17、4 电解质溶液。3.2.3 不同浓度电解液对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1)恒流充放电测试采用不同浓度电解质溶液,在三电极测试体系14中进行恒流充放电测试。正负极均为MnO2电极,并进行充放电测试,设置好充放电电流密度及电位窗口。(2)循环伏安测试循环伏安法测试15采用三电极体系进行循环伏安测试,参比电极为饱和甘汞电极,辅助电极为MnO2电极,循环伏安测试系统为恒电位仪,用专业软件自动记录数据。恒电流充放电测试采用恒电位仪作为恒流源,在三电极体系中进行测试。实验测试示意图如图3-2。图3-2 电化学测试原理图(3)交流阻抗测试交流阻抗法16是对工作电极施加一个小振幅交流信号(几到十毫伏),同

18、时记录相应的响应信号,然后处理相应数据,分析其电化学信息。通过对交流阻抗谱( EIS ) 的分析,可以得到系统的内阻、电荷转移电阻、法拉第反应及控制步骤、扩散系数等大量信息。此方法具有很高的精度测量能力,能够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进行测量。还能够对图像进行分析推测出等效电路,更加精确详细的研究电极动力学过程。 4 预期目标、主要特色及工作进度4.1 预期目标以二氧化锰粉末为研究基础,对二氧化锰超级电容器电解液中电解质的浓度进行设置,研究电解质浓度对二氧化锰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以此提高超级电容器的性能。4.2 主要特色超级电容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极材料的性质:电化学导电性、表面积、孔径分布及孔道

19、的连续性,由于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与工作电压密切相关,所以获得较宽的工作电位是超级电容器的最终目标,而超级电容器的工作电压通常取决于电解液的稳定性,目前对于电解质的研究现状只是在于对电解质种类对超级电容器的影响,高浓度的电解液,更有利于水溶液电离出质子,降低浓差极化对充放电过程的影响,电解质是超级电容器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电解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电容器的工作电压、能量密度、等效串联电阻、输出电流和使用温度范围等。对电解质浓度研究有助于提高超级电容器的性能。4.3 工作进度1、查阅相关资料,翻译外文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2015年3月18日-3月31日2、二氧化锰粉末制备 ,压制电极 2015年4月1

20、日-4月16日3、制备不同浓度电解液,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 2015年4月17日-5月17日 4、分析整理数据、撰写毕业论文 2015年5月18日-6月18日5、答辩 2015年6月19日-6月20日 参考文献1 刘华英.水系超级电容器用MnO2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特性研究D.江西:南昌航空大学,2011:1-12.2 戴玉明.氧化锰超电容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D.江苏:南京大学,2014,1-2.3 P. SIMON AND Y. GOGOTSI, Materials for electrochemical capacitors JNat.Mater., 2008, 7,845-854.4 邹武元. 导电聚苯胺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2010,40-41.5 孙现众,张熊,张大成,马衍伟. 活性炭基Li2SO4水系电解液超级电容器. 物理化学学报,2012,28,(2):367-372.6 周邵云,李新海,王志兴,郭华军. 超级电容器水系中性电解液的研究.电池工业,2008,13,(1):25-29.7 耿新. 二氧化锰电化学电容器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3,43-45.8 张伟.活性炭与二氧化锰超级电容器相关技术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