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问题研究_第1页
制造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问题研究_第2页
制造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问题研究_第3页
制造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问题研究_第4页
制造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问题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制造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Rahaman(2015)在会计:实现低价格的生产链的协调和控制一文中研究了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管对抑制企业财务舞弊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控制行为来强化企业及其管理者的伦理和道德。他特别强调了米歇尔·福柯和德勒兹的见解,提出防止财务舞弊必须依赖于企业内部良好的理解与沟通以及有效的监管行为。 Yazawa K(2015)在日本公司的内部控制中对日本国家的公司进行了研究,发 现有缺陷的公司往往更小、更复杂、财务薄弱、低增长或是 经历重组。其次发现这些公司对异常应计有负效用,但是对股价没有明显作用。所以,对内控的强制要求改善了盈余质量,但是投资者对内控缺陷没有明显

2、反应。发现出现内控缺陷的公司往往更年轻、有着更好的成长前景、操作环境更不稳定、财务限制极弱的公司治理。当公司与他的主银行关系更强的时候,更易有内控缺陷。 Muhanna(2016)在IT内部控制缺陷与企业绩效:一个组织责任视角中呼吁企业的高层人员要密切关注其信息技术的监管与控制。他们认为对企业内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控制在基于信息系统风险定价的资本市场中具有极高的战略意义。 全丽(2015)在制造型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中认为采购业务是制造企业生产的起点,涉及企业的“实物流”和“资金流”两条关键线,有效的采购业务内部控制能够保证企业物资的正常供应,节约生产成本,规避市场风险。对采购

3、流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就制造业如何具体完善采购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可行性建议。李凌倩(2016)在建筑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问题研究中认为在建筑企业的众多业务中,采购作为企业能“挣钱”的业务之一,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但随之而来的采购风险也相对较多,采购环节也就成为了企业内部控制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当前,多数建筑施工企业的采购业务正面临着普遍内控不严、主管领导风险意识薄弱、挂靠项目比例偏高、合同管理不规范、工程物资采购成本高、付款审核不严等一系列问题,范卫民,潘良,马跃(2015)在订单式制造业采购成本控制方法的研究中 针对订单式制造业的特点,在分析传统采购流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

4、采购业务流程进行了再造。在ERP的基本架构下,通过ERP内部模块的集成以及与产品数据相关的技术信息系统的集成,实现了制造业内部数据的共享。同时,提出了基于标准价格库的采购成本计算模型,实现对采购作业的成本控制,达到以最优采购成本进行采购的目的,使采购过程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王蓉(2015)在基于内部控制的XXX公司采购业务处理模型(BPM)优化设计中认为采购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环节,大量资金被它占用,用大量库存来保证生产制造的连续性;它流经多个部门,操作手法多,操作效率低,所以需在采购流程管理中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提高效率,从而降低企业整体生产成本。何明明(2015)在KR家具公司采购业务的内

5、部控制研究中认为虽然家具行业一直以来发展比较迅速,但是随着行业的不断成熟和国家房地产政策、森林资源保护政策的出台,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家具企业如何控制风险、降低成本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而家具企业采购业务受国家政策、原材料供应紧缺、采购管理水平不高以及家具需求个性化、多样化的影响,采购成本支出一直以来居高不下,迫切需要引进新的管理手段和信息技术,韩赛(2017)在JY公司原材料采购业务内部控制问题研究中通过对JY公司原材料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建立健全原材料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并达到科学设立、有效执行的目的,制度的完善,信息与沟通和自我评价都是不可缺少的,从这三个方面提出的改善方案

6、对其他公司建立和完善原材料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王红霞(2017)在制造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中指出采购业务是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采购的成本直接影响利润。随着现代化管理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制造企业现有的采购业务内部控制还不规范,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对制造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究其应对策略。胡迟(2015)在制造业转型升级最新成效的分析与对策中认为制造业的总体态势及在国际产业链的相对位置还未发生“颠覆性”质变.业已开启的转型升级进程还需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未来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着力点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即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

7、略,把产业新趋势作为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持续推进“走出去”战略与有效发挥管理对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曾潇雨(2017)在LK公司采购与付款内部控制评价与优化研究中从LK公司采购与付款内部控制入手,对其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优化建议,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的降低现有产品成本,使LK公司在短时间内增加企业经营利润,更快的走出行业疲软期。综上所述,国内外对于内部控制或者制造业采购问题研究的都比较多,但专门针对制造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的研究还比较少,而制造业企业在我国是非常重要的,我国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制造企业的支撑,而内部控制是企业防范风险、实现可持续发

8、展战略的有效手段的工具,更是重中之重。更加要多重视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和完善。制造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问题研究摘 要近年以来,随着我国的经济的结构的日益完善,将来的市场竞争就会是企业综合素质的竞争。企业的综合素质应当包括企业在自身领域内的专业化素质、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效率和企业本身的各个方面的管理水平。但是我国大部分的企业仍未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一味的追求自身的专业性和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效率,却忽视了企业本身的各个方面管理水平的提高,制造行业的企业的这一个问题尤其严重。在制造业行业企业本身的各个方面的管理水平中,内部控制是其竞争力最重要的体现。不管是大型制造企业还是小型制造企业,其衰

9、败肯定是先从内部开始的。本文对制造业企业的采购业务内部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制造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制造业采购业务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提高制造业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健全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关键词:制造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structure of our country's economy is increasingly perfect, the future market competition is the competition of the enterprise overall q

10、uality, enterprise's comprehensive quality should include in their field of professional quality, provide consumers with service efficiency and management of all aspects of the business itself. But most of the enterprises in China is still not to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blem, blindl

11、y pursue their own professional and provide consumers with service efficiency, while neglecting all aspects of the enterprise itself the improvement of management leve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f this problem is especially serious. Internal control is the most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enterprise comp

12、etitiveness in all aspects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Whether large or small, the decline must have started internally.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purchasing business internal control problems, first of all purchasing business internal control are summarized, the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

13、rocure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uch as countermeasures, improve the purchasing business internal control, improve the enterprise economic management system.Key words: Manufacturing; Purchasing business; The internal control目 录1前言12制造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概述12.1内部控制概念及制度12.1.1内部控制的概念12.1.2内部控制的要素22.2采购业务及其

14、内容22.3采购业务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23制造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现状34制造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44.1利用虚假采购合同套取资金44.2缺乏对供应商资质的审核44.3缺乏内部审计监督体系44.4违反内部控制的相互牵制原则54.5采购成本控制存在问题55制造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对策55.1对采购合同进行全面严格的审核55.2审核供应商资质65.3健全企业采购业务内部审计监督65.4相互牵制和协调配合并行75.5加强采购成本的分析与控制76结论8参考文献9致谢101前 言由于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发生,对投资者的投资信心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经济水平的提高。虽然现

15、在世界经济已经不断恢复,但是金融危机对市场经济造成的冲击还没有彻底消除,市场、资金以及销售水平等方面还没有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制造类企业的发展依然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在这种经济的大环境下,制造类企业如果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提高自身的内部控制水平,扩大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对制造类企业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问题进行研究,使相关人士对制造类企业的内部控制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能够为相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一些经验上的借鉴。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实现对企业的所有生产经营环节的监督,调整企业的业务模式和资金结构,因此,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采购业务由于其

16、对制造类企业的重要作用,在制造类企业的内部控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采购业务不但会对制造企业的产品质量造成影响,还会影响其经济效益的水平。所以,建立健全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制造类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制造类企业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水平,能够有效防范制造类企业的财务风险,在保障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基础上,使制造类企业能够做出科学的经营决策,正确应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优化企业的资金结构。建立健全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还可以有效防范采购过程中的回扣、欺诈等问题,保障企业的财产安全,使得制造类企业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进一步发展。2制造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概述2.1内部控制概念及制度2.

17、1.1内部控制的概念上世纪40年代末美国审计委员会首次提出了内部控制的概念,他们认为内部控制指的是为了保障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和资产安全而在企业内部使用的各种措施。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不断提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水平,对内部控制的概念以及相关理论也不断进行完善,目前虽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但大部分学者对于内部控制的作用基本上形成了统一的观点,即在保障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和资产安全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这也是人们不断深入对内部控制的研究的原因所在。就目前来说,我国政府各部门之间对于内部控制的理解和界定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大部分学者认为内部控制指的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企业的内部审

18、计人员通过不断对内部牵制进行总结而逐渐形成和完善的自我调整、自我监督的一种机制,在我国的会计独立审计准则中对内部控制作出了如下定义:内部控制指的是企业通过制定相关的制度和相应的程序以保障自身资产的不会受到不应有的损失、日常生产经营的顺利开展、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以及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内部控制通常包括会计系统、公司环境以及开展的程序等内容。2.1.2内部控制的要素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通常来说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控等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企业员工的能力、素质以及道德观等共同构成的一种企业环境。内部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内部控制运行

19、的有效性,所以在研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运行是否有效,首先就要对公司的内部环境进行分析。第二,风险评估。由于风险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导致企业不可能将风险置之身外,视而不见,所以企业必须正对风险,不能逃避。同时风险又是具有不确定性和动态可变性的,所以企业不可能将风险问题完全解决,使之完全消失。虽然风险让人捉摸不透,无法逃避,但是风险也是具有可测性的,所以在风险未来之前,企业可以通过预测来规避风险,提前想出解决风险的对策,或使风险损害程度尽量降低。所以,风险评估是企业管理层对风险管理的一种方法,也是管理层对经营管理的一种居安思危的精神体现。第三,控制活动。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

20、的控制活动,对每一项业务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防止运营过程中发生偏离,有助于公司更好地实现战略目标。第四,信息与沟通。如今是信息时代,掌握及时、准确、有用的信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对于企业内部控制而言,能够及时掌握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对促进企业内部控制有效运行以及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有很多种,包括公司内部信息以及外部信息,财务信息及非财务信息。在如此庞大的信息时代,如何选择对企业有用的信息很重要。因此公司应该使公司内外部信息沟通流畅,建立一些便利的信息收集渠道,以及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合理地使用对公司发展有帮助的有效信息。第五,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效

21、运行的一个保证,是公司内部人员自律的一种表现,是为公司在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一种保障。内部环境是公司进行内部控制的基础,是由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内部员工的素质和能力、道德观等组成的一种大环境。2.2采购业务及其内容采购业务是指为满足企业日常生产经营需要,采购物资或服务和支付货款等一系列活动。采购业务通常包含以下步骤:编制采购需求计划、请购、确定供应商、定价、签订采购合同、验收入库、结算付款和会计记录。采购业务有潜在的风险,企业对采购业务进行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就是规范采购业务的主要程序、明确企业采购业务可能发生风险的环节和可能风险的类型,并针对这些问题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措施对其进行控制。2.3

22、采购业务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采购是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首个环节,也是企业资金开始流动的一个阶段,是生产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和保障。由于采购业务涉及到生产资料的购入和资金的支出,不仅工作量比较大,而且程序复杂,容易发生各种各样的风险。采购业务还会对后续的生产以及销售等环节产生影响,资金的支出也可能导致企业负债的增加。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水平,能够有效防范制造类企业的财务风险,在保障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基础上,使企业能够做出科学的经营决策,正确应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在保障企业生存的基础上促进企业的发展。采购业务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经济行

23、为,它不但是企业的一个业务流程,也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企业的本质是一个追求效益的社会组织,利润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首要目标。企业如果想要增加利润,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就要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有效地防范,而内部控制正是防范风险发生的一项重要举措。实践证明,形成完善的控制体系,对采购环节进行内部控制,不但能够缩减企业的成本费用,增强企业的运营效率,还能够使得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形成市场优势,从而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或获得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还能够保障企业会计制度的落实,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质量,促进企业

24、的进一步发展。3制造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现状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内部控制相关法规法案的相继出台,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也逐渐增强,开始对内控体系进行完善和健全,以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然而随着制造业企业的飞速发展,企业在内控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较大程度上制约着内部控制的高效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内部控制制度缺乏系统性企业设计内部控制制度应当遵循业务流程。制造业企业业务活动繁多,组织结构也比较复杂,这往往使得企业的内控措施实际上是分散于各职能部门之中的,而内部控制未形成一个相互牵制的控制系统,就会造成各项控制制度之间缺乏必要的衔接与配合,没有真正的发挥企

25、业内部控制活动的整体协同作用,弱化了内控效果。缺少真正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部分制造业企业的内部控制机构设置不合理,分工不明确,没有真正实现权力制衡,只是为了制定内部控制制度而制定,没有经过事前的认真调查和论证,制定出来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合理,很难在实际过程中执行,没得企业员工的认同,不能真正发挥出内部控制的本来效果。内控机制的实际执行和监督不到位。目前,我国制造业企业虽然都在逐步加强内控建设,但是还面临着内控实际执行情况并不理想的问题。主要原因是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考核及奖惩机制。内控的执行过程中如果缺少监督与考核,很容易使内控制度其变为“搞形式”、“走过场”,内控的执行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制造

26、企业设置内控机制,不仅要在制度层面上进行完备,还应设立良好的考核机制。4制造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4.1利用虚假采购合同套取资金采购合同指的是以原材料或者物品交易为目的的一种支出性的经济活动。企业之所以签订采购活动是为了购买保障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的物资,采购合同的签订也预示着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会通过相应货款的支付获得一定的生产资料。在企业的采购业务中,不但有生产资料的流通,也有资金的流通,所以采购合同在签订过程中是不是合理合法、合同双方是不是按照相关规定履行采购合同,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采购合同签订中的风险往往存在于未经授权对外签署合同,合同主体资格、履约能力等未达要求、合同内容存在

27、重大疏漏和欺诈,导致制造业企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比如,部分采购人员利用企业对采购合同内部控制方面的缺陷,串通采购合同的另一方人员在采购合同中故意抬高购买物资的价格,再通过对方人员给与的回扣获得不正当利益,使制造类企业的采购资金蒙受不必要的损失。4.2缺乏对供应商资质的审核对于原材料供应商的选择是制造类企业采购业务的一个重要环节。第一,选择供应商产生疏漏,就会使得制造类企业购买的生产资料质次价高,影响生产出的产品的质量,降低制造类企业的利润率。第二,选择供应商也是采购业务中常常发生风险的环节,供应商的选择关系到所谓的人情和相应的利益,非常容易发生舞弊行为,进而对采购物资的质量产生影响。通过对供应

28、商的相关资质进行严格的审核能够有效防范舞弊行为的发生。但是,虽然部分制造类企业设置了对供应商进行管理的部门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是不重视供应商的资质的审核,缺乏明确的供应商资质审核标准。由于制造类企业采购业务的复杂,供应商审核工作量大,大部分制造类企业没有对供应商的资质审核标准进行明确。4.3缺乏内部审计监督体系内部监督是内部控制五要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没有内部监督机制,就不能发现内部控制制度运行过程中是否存在一些需要改善的地方,就不能发现内部控制制度是否真正地得到了实施。制造业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时,很少制定相应的内部监督机制。很少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公司内部的监督机制几乎都是由总经理以及其

29、他部门经理来进行授权审核。但是一般公司的内部控制的监督活动都是由内部审计部门或者委托外部审计执行的,由于并没有设立内部审计部门,所以没有专门的部门可以行使公司赋予的内部审计职责并组织展开内部控制制度中的监督环节。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企业对采购方面的监管还只是停留在总经理、财务总监、采购经理、品管部负责人等人的审核。因为制造业企业处于三权合一的情况,所以即使公司设立了内审部门,其应有的监督作用也难以有效发挥,审计部门也缺乏相对的独立性。因此缺乏有效的内部审计,使企业监督活动不能真正地存在,所以内部控制制度运行的有效性受到了很大的阻碍。4.4违反内部控制的相互牵制原则制造类企业采购业务的内部控

30、制应当在对采购业务进行明确划分的基础上,由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不同人员分工执行,这是为了使得这些部门和人员之间形成相互牵制的完整体系。但是部分制造类企业一般只是按照不同的职能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分工。比如生产部门的主管人员通常只负责生产资料的购买、验收以及仓储等工作;而销售部门的主管人员则负责包装物的采购、运输、验收以及仓储等方面的工作;财务部门和行政部门的管理人员没有相应的权利对采购业务进行监督和管理。这种管理方式违反了内部控制的相互牵制原则,使得采购业务极易发生风险,如采购物资的质量验收等环节得不到监督而发生舞弊行为。4.5采购成本控制存在问题一般来说,制造类企业的采购成本主要包括购买价格、

31、运输费用以及入库前的验收等相关费用,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物资的购买价格,物资的购买价格取决于购买物资的单价和购买数量。采购成本费用会对企业的销售环节以及最终的利润率水平产生直接影响,是企业成本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部分制造类企业在采购成本的控制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采购成本的前期控制存在问题,很多制造类企业缺乏一个明确的采购计划,采购业务进行的比较盲目。采购业务的开展应当建立在相关市场调研、供应商资质的审核、前期谈判以及对采购成本进行准确的预测等工作的基础之上,采购成本的前期控制存在问题,会导致市场信息不准确、相关费用过高甚至舞弊等现象。其次,物资的采购数量的确定存在问题,

32、购买数量是制造类企业采购成本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应当综合考虑物资的库存情况、生产情况以及销售情况对采购数量进行确定,采购数量的多少不仅会影响制造类企业的采购成本,也会影响制造类企业的仓储成本、资金占用成本等方面的费用。确定合理的采购数量是制造类企业采购业务的重点工作,它会对制造类企业的成本费用造成很大影响。而部分制造类企业没有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采购数量的确定缺乏科学性,不能充分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具体需求,对制造类企业的成本费用造成额外的负担。5制造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对策5.1对采购合同进行全面严格的审核第一,制造类企业在采购合同的制定时,应该全方位考虑,一般应包括物资的市场价格、提

33、供物资的企业、如何支付货款等。确保双方的权利不受侵害,明确双方应承担的责任,补充采购合同中没有涉及到或者不明确的内容,如果发现合同内容对企业的利益会造成影响时,必须马上向上级反映相关情况。对于涉及范围广、法律关系复杂、资金额度比较大的采购合同,必须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制造类企业内部负责采购业务的部门及人员一起审核采购合同。在采购合同正式签订以前,制造企业负责采购业务的相关部门和人员要货比三家,对采购合同形成书面的评审意见并严格按照合同的签订程序签订采购合同。第二,制造类企业要对所签订的采购合同的范围予以明确。对于采购规模不大的生产物资建议在采购业务管理人员批准的基础上通过订单进行采购,没有必要

34、非得签订合同。在采购合同中应当对采购对象的价格、质量、数量、通过何种方式运输以及资金的支付方式等方面做出准确规定。采购合同应当由制造类企业的采购部门负责进行拟定,由行政部门和财务部门负责进行审核,再报送企业总经理进行最终的审批,然后才能正式签订采购合同。5.2审核供应商资质制造类企业中负责采购业务的部门首先应当全面收集供应商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形成初步的审核意见,然后组建供应商资质审核小组,审核小组的人员构成应当包括内部审计人员、采购人员、财务人员以及检察人员。审核小组必须对供应商的资质水平进行全面审核,如经营水平、信用情况、供货质量情况以及售后服务水平等方面,评审后及时准确的填写“供应商考核

35、表”(如表4-1所示)。由企业总经理批准通过后将供应商纳入管理系统。制造类企业的相关部门对采购的物资进行的质量检验情况、生产过程中发现的物资的质量情况以及供应商的售后服务情况依据相应的标准进行评估并记入供应商管理系统,采购部门应当及时对这些情况进行汇总,对供应商的资质进行综合评价并及时填写“供应商供货质量评估表”,再将评估情况书面汇报企业总经理,经总经理同意后对资质不好的供应商予以剔除,并对供应商管理系统进行更新。如果有必要的话,制造类企业还可以通过第三方机构审核供应商的资质,完善制造业企业的供应商资质审核工作。表4-1 金阳制造企业材料供应商考核表考核项目所占比例考核指标指标计算方法价格 3

36、0% 产品质量 30% 交货情况 20% 服务情况 10% 其它 10% 平均价格比率质量合格率准时交货率失信率 供货价格/市场平均价格*100%合格件数/抽样件数*100%准时次数/总交货次数*100%失信次数/合作总次数*100%注:数据来源于金阳制造企业5.3健全企业采购业务内部审计监督在制造业企业内部设立监督机构有利于客观地反映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以及发现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并不断地改进。制造业企业的内部监督机构应独立于控制活动执行的有关机构,这种监督机制一般有审计委员会、监事会、内部审计、内部控制机构等。制造业企业为了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和不断追求自我发展,就应该在企业内部设立内部审

37、计部门,因为进行内部审计正是有助于制造业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和不断自我发展的一种很好的途径。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需要内部审计进行评估和监控,首先,对于企业的角度来说,企业应该提高整体的水平,包括员工的技术和道德方面,对于制造业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而言,应该不断提高专业知识,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发现内部控制缺陷时,立即与管理层联系,定期上报审计工作,推动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的良性循环。这是搞好内部审计工作的根本保证。其次,还有一部分原因的,员工没有积极配合领导的工作,而领导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员工就更意识不到,后果就会变得严重。5.4相互牵制和协调配合并行制造企业在设置采购部门的岗位时,应当将审核

38、岗位、保管岗位、财务岗位、执行岗位以及授权岗位进行分离,通过对相应岗位的权责进行分离,使得各个岗位形成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机制,能够有效避免采购业务中风险的发生。然而,相互牵制、权责分离并不意味着各个部门和岗位之间老死不相往来,制造业企业各个部门和岗位之间不但要形成相互牵制的机制,同时也要相互配合、相互协调,这样才能保障采购业务的顺利开展。比如,可以将物资的采购、验收以及仓储等工作交由不同的部门负责,但对于采购业务的具体环节中的一些内部控制职能如供应商选择、原材料价格审核等可以授予其它的部门负责执行,这样不但能够对制造企业的采购业务内部控制进行完善,还可以对采购业务的流程进行优化,提高采购业务

39、的工作效率。在制造类企业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不要专门针对采购业务设计相应的控制措施,而要综合考虑制造类企业的整体内部控制。5.5加强采购成本的分析与控制首先,通过采购比价审计的方式分析制造类企业的采购成本。采购比价审计指的是针对采购物资的价格以及价格的影响因素,通过价格比较的方式进行的一种审计。采购比价审计的目标是为了保障能够购买到质优价廉的物资,提高制造类企业的经济效益。采购比价审计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比价,比价时应当参照采购物资的公允价格以及价格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物资的质量、运输方式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比如说要对采购的某种物资的价格是否合理进行审计,相关审计人员需要对采购业务发生时

40、采购物资的公允市场价格进行调查和了解。其次,对采购批量进行管理,主要是确定最佳采购批量,所谓最佳采购量是指结合公司的资金周转情况和利率水平、存货取得成本、储存成本、采购价格优惠政策、消耗方式和消耗量及缺货风险等情况而确定的对公司最为有利的采购数量,从而降低采购成本。对于制造企业来说,采购批量的合理确定关系到其总成本的高低。计算和确定最佳采购量关键是进行准确的采购预测。6结 论内部控制是公司防范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手段的工具,对处于激烈竞争中的制造业企业更是重中之重。现代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越来越依赖于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采购业务对于制造业企业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关系到生产成本、生产效率等

41、关键问题,而且对企业成本控制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因此,加强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对于制造业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尤为重要。本文对我国制造业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现状进行探究,对存在的问题进给出改进建议。主要的观点如下:对采购合同进行全面严格的审核,健全企业采购业务内部审计监督,审核供应商资质,各部门相互牵制和协调配合并行。切实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会推动制造业企业采购效能提高,并大大降低或杜绝采购环节舞弊的发生概率,使预期经济效益更好,采购成本更低,资产更安全。此外,能增强制造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强竞争优势。本文主要针对制造业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一方面有助于制造业企业完善其采购业务内部

42、控制体系,建立规范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体制,从而提高其采购业务内部控制能力;另一方面,制造业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很常见,因此,也希望对其他同类型企业就如何完善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方面起到有益效用。同时,本文希望能促进和推动内部控制相关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参考文献1 全丽制造型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J东方企业文化,2015,(03):21-232 李凌倩建筑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11-133 范卫民、潘良、马跃订单式制造业采购成本控制方法的研究D机电工程技术,2015,45-484 王蓉基于内部控制的XXX公司采购业务处理模型(BPM)优

43、化设计D重庆理工大学,2015.5 何明明KR家具公司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研究D河南大学,2015,56-606 韩雪娇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7,68-727 韩赛JY公司原材料采购业务内部控制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6,101-1048 王红霞制造企业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会计师,2017,(03):55-569 胡迟制造业转型升级最新成效的分析与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15,(03):34-3710 曾潇雨LK公司采购与付款内部控制评价与优化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7,11-2511 刘涛、郭涛采购业务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

44、5,(06):700-70412 Faudziah Hanim Fadzil, Hasnah Haron, Muhamad Jantan Internal auditing practices and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J Managerial Auditing Journal, 2015,(08),pp20内部审计实践和内部控制制度摘要:内部审计实践是通过SPPIA中列出的项目来衡量的,内部控制是通过内部控制声明衡量:公开上市董事的指导公司。工作范围和审计工作的绩效显着影响信息和内部控制系统沟通方面,同时表现审计工作,专业 熟练程度和客观性显着影响内部控制环境方

45、面控制系统。最后,审计工作和审计报告的绩效显着 影响内部控制系统的控制活动方面。内部控制是一个会计程序或系统的设计,提高效率、保证政策实施或维护资产或避免欺诈和错误。内部控制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管理组织。它包括计划,方法和程序,用来满足任务和目标,这样做,支持基于业绩的管理。内部控制与管理控制,帮助管理人员实现期望的结果通过有效的资源管理。内部控制应减少相关的风险与未被发现的错误或不规则,但设计和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是一个不简单的任务,不能通过一个短的快速修复。在本文中的概念,内部控制和不同方面的内部控制进行了讨论。关键词:内部审计,内部控制,控制活动,控制体系,质量1介绍内部审计发生了巨大变化

46、,并以某种方式扩大了其范围这使其够为其所服务的组织做出更大的贡献。内部审计也在不同的法律和文化环境中执行;在组织内部目的,规模和结构有所不同;并且也由内部或外部的人员提供组织。担任管理顾问和独立专业人员。担任管理顾问和独立专业人员。一项调查由马来西亚公司内部管理研究所(MICG)完成马来西亚审计师(IIAM)和安永会计师事务所认为内部审计师是最好的放置了解和欣赏公司的业务流程,他们的行为管理顾问减少风险。内部审计师还帮助更多地管理公司有效和有效地增加股东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师需要站在前面,领导业务关于内部控制体系的单位,同时也注重战略商业目标。内部审计师也需要确立自己至关重要的地位在他

47、们的组织中嵌入齿轮,管理层是最重要的受审核方内部审计部门自内部审计实践的有效性可以通过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期望来描述实践。管理层会期望内部审计师履行其内部职责审计实践达到符合标准的一定水平。因此,内部审计实践的程度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角色的重要因素。这项研究将提供经验证据是否遵守内部审计惯例将导致更好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作为第一道防线在维护资产和检测和防止错误和舞弊。我们可以说,内部控制是整个系统的控制财政和其他方面,建立了管理业务的顺利进行;它包括内部的脸颊,内部审计和其他形式的控制。2内部审计在内部审计制度有效性评估中的作用控制是要确定系统是否按预期运行。有效的控制当行政管理人员以诸如此类

48、的方式指导系统时存在为组织的目标和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实现。审查表现质量的目的是确定是否该组织的目标已经实现。组织内部控制系统的主要目标是提供合理保证财务信息的行政管理准确可靠;该组织遵守政策,计划,程序,法律,法规和合同;资产可防止损失和被盗;资源是经济高效地使用;并确定了运营目标和目标或程序可以被满足。内部审计侧重于评估这个系统或内部控制框架。内部审计师被指导执行的第二种审计工作是审查财务和运营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用于识别,测量,分类和报告此类信息的手段。信息系统为决策,控制和遵从外部数据提供数据需求。因此,内部审计师应该检查信息系统和确定财务和运营记录和报告是否包含准确,可靠及时完整和有用

49、的信息,以及对记录保存和管理的控制报告是充分和有效的。对建立的系统进行评审以确保符合政策,计划,程序,法律,法规和合同是第三个要素的标准描述的审计活动。内部审计师角色是确定由管理层设计的系统是否足够是否有效以及被审计的活动是否符合相应的要求要求。此外,如标准所述,内部审计师的角色包括提供评估和建立行政管理建议操作和计划的目标和目标。3内部审计实践和内部控制体系的质量这项研究还检查了内部审计实践和质量的影响内部控制制度。它表明只有质量的监测方面内部控制制度对内部审计管理产生积极影响部。然而,它受到专业熟练程度的负面影响,对内部审计实践的客观性和审计审查。通过管理部门,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已经实施过

50、去和工作时间表都考虑到了内部的目标审计部门以及公司管理的一般目的。因此这将会对内部控制系统的监控产生积极的影响对监测过程产生有效影响,并对非法行为进行报告妥善监测。这项研究表明,职业熟练程度如充足的知识,专业的会员资格,认证和电子培训数据处理(EDP)系统导致对内部质量的较低监控控制系统。这是因为当内部审计师具备上述所有内容时标准,这意味着他们有能力从事这项工作,因此会降低内部监督内部控制系统的质量是必要的审计师对内部控制制度有清晰的认识。这也适用于内部审计实践对客户监督的客观性和审计审查。内部控制系统的质量。客观性包括无偏见的态度和内部审计师在审计审查时避免利益冲突有效地进行必要的审计工作。

51、因此,内部自2007年以来,审计人员需要对内部控制系统质量进行较低的监督整个必要的审计工作已经很好地进行。这项研究还表明,内部审计工作的范围消极影响信息和沟通方面的质量内部控制制度同时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审计工作实践积极影响了信息和沟通方面的内部控制系质量。4SPPIA的发展SPPIA是内部审计部门运作的标准评估和衡量,并打算代表内部审计实践应该。 它也意味着为所有类型的内部审计专业提供服务内部审计师被发现的组织。 它于1978年6月首次开发,在旧金山举行的内部审计师国际会议上。 SPPIA包括五个通用标准:(1)独立性;(2)专业熟练程度;(3)工作范围;(4)执行审计工作; (5)内部审计部

52、门的管理。5结论虽然这项研究的结果决不是决定性的,但希望这项研究具有对内部审计实践的研究做出了贡献。这项研究也提供了内部审计范围的一些证据实践及其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影响。 索耶,L.B. 和Dittenhofer,M.A. 现代内部审计的实践,内部审计师研究基金会,阿尔塔蒙特斯普林斯,佛罗里达州。外文原文Internal auditing practices and internal control systemAbstract: The practice of internal auditing is measured by the items listed in the SPPIA. Int

53、ernal control is measured by internal control statements: the public company's director company. The scope of work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udit work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communic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 At the same time, it represents the audit work. Professiona

54、l proficiency and objectivity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control system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environment. Finally, the performance of audit work and audit reports significantly affects the control activities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Internal control is the design of an accounting procedure o

55、r system that increases efficiency, guarantees policy implementation or maintenance of assets or avoids fraud and errors. Internal control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It includes plans, methods, and procedures to meet tasks, goals, and goals, and to do so, supporting perform

56、ance-based management. Internal control and management controls help managers achieve desired results through effective resource management. Internal controls should reduce associated risks and undiscovered errors or irregularities, but designing and establishing effective internal controls is a sim

57、ple task that cannot be achieved through a short quick fix.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internal control and different aspects of internal control are discussed.Keywords: internal audit, internal control, control activities, control system, quality1. IntroductionInternal audits have undergone tremendous changes and have expanded their scope in some way so that they can make a greater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s they serve. Internal auditing is also performed in different leg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s; within the organization, t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