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1-6年级古诗词大全53首,文言文4篇带注释_第1页
人教版小学1-6年级古诗词大全53首,文言文4篇带注释_第2页
人教版小学1-6年级古诗词大全53首,文言文4篇带注释_第3页
人教版小学1-6年级古诗词大全53首,文言文4篇带注释_第4页
人教版小学1-6年级古诗词大全53首,文言文4篇带注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人教版小学1 6年级古诗词大全53首及文言文4篇(带注释)2018年6月整理【小学一年级】上册:3首1、识字一一去二三里【宋】邵康节p44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2、第1课画【唐】王维p59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3、第6课静夜思 【唐】李白p7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年级下册:4首1、第4课春晓【唐】孟浩然p1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2、第4课村居【清】高鼎 p12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莺。3、第13课所见【清】袁枚 p59

2、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槌。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4、第13课小池【宋】杨万里 p5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学二年级】上册:4首1、第4课:赠刘景文【宋】苏轼 p15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2、第4课:山行【唐】杜牧 p16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3、第25课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p1151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2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4、第25课赠汪伦【唐】李白 p116李白乘

3、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二年级下册:4首1、第2课草【唐】白居易 p5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2、第2课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p6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3、第17课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诗仙p76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4、第17课绝句【唐】杜甫诗圣p78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小学三年级】上册:4首1、第9课夜书所见【南宋】叶绍翁p35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

4、夜深篱落一灯明。(萧萧:风声。挑:捉。促织:俗称蟋蟀。篱落:篱笆。) 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 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 蟀。2、第9课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p3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人有重阳登高、佩带茱萸、饮菊花酒的 习俗。山东:指华山以东。茱萸: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译文:独自个漂泊在外作他乡之客,每逢到佳节时倍加思念亲人。今 天在这远远的地方,我料想兄弟们在那些登高之处,一定都插戴着茱 萸呢,可是,其中却少了我一个人!3、第21课望天门山【唐

5、】李白p8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译文:天门山从中间断开,长江畅通奔流,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里 回旋。东西两岸的东梁山和西梁山夹江对峙耸出来, 有一只挂着帆的 小船从太阳那边驶来。4、第21课饮湖上初晴后雨【北宋】苏轼p85水光渔港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澈?ffi(li m)(y m):波光闪动的样子。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奇:奇妙。西子:西施。)译文: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风 景秀丽;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 美。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

6、浓妆的西施, 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三年级下册:4首1、第2课咏柳 【唐】贺知章 p5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 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妆:打扮。绦t用丝编成的带子。)译文:婀娜玉立的柳树像精美的碧玉装扮而成的妙龄少女, 千丝万缕 的枝条像少女盛装上垂挂下来的绿色丝带。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 裁剪出来的,原来是那如同剪刀一样的二月春风。2、第2课春日【南宋】朱熹(x i)p6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胜日:好日子。泗水:河流名。光景:风光景物。等闲:随 意。)译文:外出河边寻春踏青,一眼望去就感觉到处焕然一新。

7、春天的面 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百花为人们捧出了万紫千红的春天。3、第29课乞巧 【唐】林杰 p122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乞巧:七夕。)译文: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仰望天空,似乎有牛郎和织女在喜鹊 桥向会。家家户户在秋月下乞巧,不知道穿尽了几千条红丝线啊。4、第29课嫦娥【唐】李商隐 p123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云母屏风:用云母做的屏风。长河:银河。)译文: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每晚孤独【小学四年级】上册:4首1、第5课题

8、西林壁【宋】苏轼 p2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缘:因为。)译文: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 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 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2、第5课游山西村【宋】陆游 p2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 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西村:村庄名。腊(1巾酒:腊月酿的酒。豚t S:猪。 疑:以为,怀疑。)译文: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遇上丰年也要留足鸡、肉等款待客人。一重重山,又一重重水,正在怀疑已无路可走,可是走到跟前,峰回 路转,在

9、垂柳掩映的地方,又是一个郁郁葱葱、山花烂馒的村庄。3、第20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p100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楼名,在今湖北武汉。之:去,至黑故人:指老朋友。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译文:老朋友从西边辞别黄鹤楼,在百花盛开的三月去繁华的扬州。孤独的帆船远去的影子在蔚蓝的天空里消失了, 只看到长江水向天边 奔流。4、第20课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p101渭城朝雨港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渭(w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使:出使。 yi:湿润。更尽:再饮完。)译文:清晨,渭城的一场春雨沾湿了路上的尘埃,旅店四周青翠的杨 柳被

10、雨水冲刷得格外清新葱绿。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向 西而行就再也没有老朋友了。四年级下册:6首1、第1课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p2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厌:满足。)译文: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 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 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 高高的敬亭山了。2、第1课望洞庭【唐】刘禹锡p3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洞庭:湖名。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潭面:指湖面。

11、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译文:秋夜,月光下的洞庭湖水清澈空明,与明朗的月色交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波光闪闪,像一面没有磨过的镜子。远远望去,湖中翠绿的洞庭山,多像白色银盘中一只小巧玲珑的青螺呀。3、望洞庭忆江南【唐】白居易p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词牌名。谙:熟悉。蓝:一种植物。)译文: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 怎能叫 人不怀念江南?4、第23课乡村四月【宋】翁卷 p108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山原:山陵

12、和原野。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川,平地。子规:杜鹃鸟。了:结束。)译文:一条小河中流淌在碧绿的山间,细雨微风中杜鹃在欢快地歌唱。乡村四月里人们是多么忙碌,才侍弄完蚕桑又开始了插田。5、第23课四时田园杂兴【宋】 范成大 p109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杂兴:各种兴致。 耘y tn田:除去田里的杂草。绩麻:把 麻搓成线。未解:不懂。供:从事。傍:靠近。)译文: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村里的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 事,各管一行。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也 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6、第23课渔歌子【唐】 张志和

13、p110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 蹶鱼肥。塞(s青箸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蹶(gu i)鱼:一种淡水鱼,味道鲜美。磐笠(ru c)(l i):用竹 蔑mi 6、磐叶编制的斗笠。蓑su冰: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 译文:美丽的西塞山前,一群群白鹭在碧空中自由地飞翔。桃花盛开, 江水猛涨,无数肥美的蹶鱼在水底悠闲地游动。老渔翁头戴青竹笠, 身披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悠闲自在地垂钓,乐而忘返。【小学五年级】上册:3首1、第5课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p21京口瓜洲一水 间,钟山只隔数重山。间(ji cn)重(ch Sg)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 还。hum(瓜洲:长江北岸。京口:今江苏镇

14、江。钟山:今南京紫金山。) 译文:京口和瓜洲仅有一江相隔,到南京也只隔几座山了。一年一度 的春风又把江南岸吹绿了。明月啊,你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思念 已久的家乡呢?2、第5课秋思【唐】 张籍 p22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 重。ch eng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意万重:形容要表达的意思很多。行人:这里指捎信的人。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译文:洛阳城里已经刮起了秋风,想到家乡的气候变化要写封信却不 知从何说起。唯恐时间急迫,匆忙中没能表达清楚,捎信的人要走了, 我又把信打开。3、第5课长相思【清】纳兰性德 p22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 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

15、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榆关:山海关。那 畔pen:那边,此处指关外。聒guo:声 音嘈杂。)译文:爬山走一程,涉水走一程,朝着关外山海关那个方向走,到了夜 深人静的时候,千家万户都点起了灯火.风一阵阵,雪一阵阵,嘈杂的 声音打碎我思乡的心和未做完的梦,而在故乡的家园却没有这种杂乱 的声音。“山一程,水一程”中,“一程”又“一程”叠用, 表达了渲染身离故乡之远以及行军之难。从词的下片看,表达了作者表达了怀念故园、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五年级下册:31、第5课牧童【唐】吕岩p22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弄:逗弄。)译文:草铺满横野有六七里长,笛子伴着晚风

16、发出几声鸣叫。从外边 归来已经是黄昏后,不用脱掉蓑衣枕着月亮睡到天亮。2、第5课舟过安仁【南宋】 杨万里p23一叶渔船两小童,收 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安仁:县名。篙gg:撑船用的竹竿。棹zhB:船桨。 怪生:怪不得。)译文: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 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 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 使风让船前进啊!3、第5课清平乐yu e 村居【宋】辛弃疾p24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 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词牌名。茅檐:茅屋的屋檐。吴音:泛指南方的

17、方言。相媚好: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翁 媪(心):老翁、老妇。亡赖:同“无赖”亡W。)剥bs译文:一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潺潺流淌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 绿的青草。一对白发老夫妻亲热地坐在一起用吴地方言聊天,还带着几分醉意。大儿子在溪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家编制鸡笼;还有那调 皮可爱的小儿子,正躺卧在草地上剥莲蓬吃。【小学六年级】上册:4首1、第六组综合性学习诗经采薇(节选)p100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昔:从前。矣yi:语气助词。依依:形容树枝柔弱,随风 摇摆的样子。思:语气助词。霏霏:雪花飞舞的样子。) 译文: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 纷满天

18、飞。2、第六组综合性学习春夜喜雨 【唐】杜甫p10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 重锦官城。zh eng(乃:就。发生:催发植物生长。潜:暗暗地,悄悄地。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野径:乡间小路。花重:花因沾着 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锦官城:成都的别称。)译文: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植物萌发生长的时侯,它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雨夜中野外黑茫 茫,只有江船上的灯火格外明亮。天亮后,看看这带着雨水的花朵, 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3、第六组综合性学习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

19、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蛀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西江月:词牌名。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别枝 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见xi cn: 同“现”。)译文:月儿出来惊动了树枝上的鹊儿,轻轻吹拂的夜风中不时送来阵 阵蝉鸣。稻花飘香沁人心脾,驻足聆听那一片蛀声,好似在为人们的 丰收而欢唱着 你看,天边还偶尔看得见七八颗星星,转眼山前 便洒落了两三点雨。大雨将至,赶紧避雨,可一向熟悉的茅店竟找不 到了,跑到溪头转弯处,嘿,茅店不就在眼前么?4、第六组综合性学习天净沙秋 【元】白朴p103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

20、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天净沙:曲牌名。飞鸿影下:雁影掠过。)译文:天边的夕阳把晚霞染得一片昏黄,笼罩着远处一个孤零零的 村落,黄昏的暮霭里,乌鸦栖息在古树光秃秃的枝干上。这时有一只 鸿雁飞来,投射下的小小影子映在地面上。我随着它的身影望去,远 方是一片青色的山岱和碧绿的湖水,还有那点缀在它们身旁的白色小 草、红色枫叶和黄色菊花。好一派秋天苍凉而又瑰丽的美景呀!六年级下册:10首1、古诗词背诵:七步诗【三国魏】 曹植p144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其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持:用来。 羹ge 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漉l立: 过滤。菽sh

21、u :豆。其q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釜 f r 锅。)译文: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 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2、古诗词背诵:鸟鸣涧 【唐】 王维 p145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涧:夹在两山间的流水。闲:安静。时:时而,偶尔。)译文:在这个寂无人声的地方,芬芳的桂花轻轻飘落在静静的夜晚, 使这春天的山林更加空寂。月亮升起,惊动了正在树丛栖息的山鸟, 它们清脆的叫声在空旷的山涧中传响。3、古诗词背诵: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p146寒雨连江夜入吴,

22、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吴:三国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平明: 清晨。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的山 为楚山。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在玉壶之中,比喻人的清廉正直。冰 心:比喻心的纯洁。)译文: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 孤影。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 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4、古诗词背诵: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p14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

23、:江边。独步寻花:一个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蹊x i :小路。恰恰:这里形容鸟叫声和谐动听。)啼t f译文:黄四娘家的周围的小路上开满了缤纷的鲜花, 千朵万朵的鲜花 压得枝条都低低弯下了身。嬉闹的彩蝶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 在的小黄莺叫声婉转动人。5、古诗词背诵:石灰吟【明】于谦qi由p148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若:好像。等闲:平常。清白: 指高尚节译文: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平常事一样。即使 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清白长留人间。6、古诗词背诵:竹石【清】郑燮xi e p149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

24、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任:任凭。尔:你。)译文:竹子牢牢地咬定青山,把根深深地扎在破裂的岩石中。经受了 千万种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挺拔;不管是哪个方向的风,都不 能把它吹倒,不能让它屈服。7、古诗词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p150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 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 襄 阳向洛阳。蓟(j i ) 涕(t i )襄(xi mg)(闻:听说。官军:指唐王朝的军队。漫:随意地,胡乱地。青春:指春天的景物。作者想象春季还乡,旅途有宜人景色相伴。) 译文:剑门关外忽然听说官军收复蓟北的喜

25、讯,激动的泪水忍不住洒 满了衣裳。回头看妻儿的愁容早已不见,胡乱收拾着诗书不由得欣喜 若狂。白日里引吭高歌须有好酒助兴,美好的春光正好伴我返回那久 别的故乡。恨不得马上动身从巴峡穿过巫峡,便可以从襄阳转向洛阳。8、古诗词背诵:己亥h a i杂诗 【清】g Eg龚自珍p151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 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九州:中国。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恃sh i :依靠。 喑y in:哑。万马齐喑:比喻。究:终究,究竟。抖擞do u sou:振作精神。)译文:只有风雪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气,然而社会政治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

26、神, 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9、古诗词背诵:浣溪沙hu cn【宋】苏轼(sh 1 ) p152游薪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新(q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浸:泡在水中。潇潇:形容雨声。子规:布谷鸟。无再少: 不能回到少年时代。白发:老年。唱黄鸡:感慨时光的流逝。) 译文:山下溪水潺溪,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 松柏夹道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时值日暮,松林 间的杜鹃在潇潇细雨中啼叫着。谁说人生只会变老,不能再次变得年 轻?门前的溪水还能东流转为西行!不要因为自己老了就消极

27、悲观, 人生也会返老还童。10、古诗词背诵: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p153卜(b ()鲍(b do)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鲍浩然:诗人的朋友。水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 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眉眼盈盈处:山水交汇处。) 译文:水好像是眼波横流,山好像是眉峰攒聚。要问远行的人去哪里? 有山有水风景很美的地方。才送春天归去了,又要送君(鲍浩然)回 去了。要是到江南赶上春天,千万要把春天留住。五年级下册第十课杨氏之子p48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 儿出

28、。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日:“此是/君家果。儿/ 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本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 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文中“甚”的意思是很 ;“诣”的意 思是:拜见。诣(y 1 )【解词】甚:很惠:同“慧”,智慧的意思。诣:拜见乃:就, 于是示:给看曰:说未:没有。【译文】: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 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 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 答说:“我可没听说孔

29、雀是先生您家的鸟。”六年级上册25课伯牙绝弦 p137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 日:“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日:“善哉, 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 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释题】:绝:断绝。伯牙因为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再也不弹琴了。【注释】:善:擅长,善于。、鼓琴:弹琴。、善哉:太好了。、峨峨: 高。、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兮:语气词,相当于“啊”。、洋 洋:广大。、若:好像【译文】:俞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听琴.伯牙弹琴时,心里想 到要表现高山,钟子期听了

30、,赞叹到:”太好了,我仿佛看见了巍峨 的泰山! ”伯牙心里想要表达流水,钟子期就说:”太好了,宛如奔 腾不息的江河! ”不管伯牙心里想表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的道出 他的心意.钟子期死后,伯牙觉得世上再难找到听得懂他琴声的人了, 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六年级下册第一课学弈y I p2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 志,惟(wei)/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h u)/ 将至,思/援弓缴/ (zhuo)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f u)/若之 矣(y i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注释】:(1)弈:下棋。(2)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 所以称为弈秋。(3)通国:全国。(4)之:的。(5)善:善于, 擅长。(6)使:让。(7)诲:教导。(8)其:其中。(9)惟弈秋 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10)虽:虽然。(11)之:指弈秋的教导绳不人样(12)鸿鹄:天鹅。(13)援:弓I,拉。(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