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补充设计说明一、 技术规范、标准1.1 技术规范1.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 3790)2.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 502001)3.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D502006)4.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09296)5.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0342000)6.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12008)7. 市政排水管渠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8. 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44-91)9.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 (JTJ01796)10.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
2、B 500142006)11.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 (GBJ6984)1.2 技术标准菱溪路道路等级:城市级主干道 计算行车速度: 50km/h 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 标准轴载:BZZ100 路面结构设计年限:15年二、 工程概况2.1 工程范围及规模滁州市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三角洲西部边缘,习惯称皖东。地理坐标为北纬31°5133°13、东径117°09119°13。行政区域总面积1.33万平方千米。市境自东南向北分别与江苏省南京市、扬州市、淮安市毗邻。滁州市临江近海,承东接西,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京沪铁路,合宁高速公路,蚌宁高速公路穿越市境
3、,待建中的京沪高速铁路,宁西铁路将在市境内通过,滁河航运直达长江。市区距南京市直线距离约50千米,属于南京都市圈内伙伴城市,一小时车程可达南京禄口机场。 此次设计菱溪路拓宽为城市主干路,南起世纪大道,北至滁来路,道路全长3062.471米,路幅宽50米,快车道宽23.5米,机非分隔带宽4.25米,慢车道宽5.0米,人行道和绿化带宽4.0米。菱溪路现状路面为18米宽,前身为104国道,是采用公路标准修建,现场踏勘了解,路面破损较为严重,且纵坡起伏不顺,不能满足作为城市主干道的要求,现对整路段旧路面挖除重筑新的沥青路面。三、 路基设计3.1地质状况根据补勘的菱溪路路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地土类型为
4、中硬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类,拟建物位于抗震有利地段。经勘察查明,拟建道路沿线无不良地质作用。拟建道路沿线大部分地层分布比较简单,强度较高,局部地层分布不均匀,强度差异较大。场地内局部存在地下水,勘察期间测得的地下水位埋深在1.02.4米之间,主要为上层滞水,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渗透补给,水位随季节变化较大。有地下水的路段:K0+500K0+540,埋深1.5米左右;K1+300K1+340,埋深1.2米左右;K1+460K1+500,埋深1.0米左右;K1+770K1+810,埋深2.0米左右;K2+600K2+780,埋深1.52.4米左右。 层素填土较厚路段:K1+140K1+340,厚度
5、为1.92.9米左右。3.2路基处理先对路基施工范围内非现状路面的场地进行30cm清表,再挖除路基施工范围内在设计路床底面以下40cm的土层(含挖除K0+020以后的所有旧沥青路面结构),然后根据所处地质情况及填挖方状况进行不同类型的土基处理。土基处理结束后,整体回填40cm厚6%石灰土,再施工设计路面结构层。新建的快车道宽度为23.5米,而旧路宽度为18米,即旧路单侧需拓宽至少2.75米,清表及挖土至设计路床底面后,填方路段存在新老路基结合的问题,路基处理方法填方段清表及挖方段挖土至设计路床底面以下40cm后,以下针对旧路面范围以外的土基需就现状情况做不同处理:(1)填方段将第层土全部清除,
6、并将旧路土基挖成1m宽不大于0.3米高内倾3%的台阶,快车道拓宽部分的土基采用6%石灰土回填至旧路土基顶面,慢车道和人行道部分的土基采用素土回填至旧路土基顶面;若快车道拓宽部分第层土清除后的深度不足60cm,应继续挖土至60cm深。(2)挖方段若为第层土,将第层土全部清除,并将旧路土基挖成1m宽不大于0.3米高内倾3%的台阶,快车道拓宽部分的土基采用6%石灰土回填至旧路土基顶面,慢车道和人行道部分的土基采用素土回填至旧路土基顶面;若快车道拓宽部分第层土清除后的深度不足60cm,应继续挖土至60cm深。若为第、层土,将快车道拓宽部分的土基继续下挖60cm深,并将旧路土基挖成1m宽不大于0.3米高
7、内倾3%的台阶,采用6%石灰土回填至旧路土基顶面;慢车道和人行道部分的土基不做处理。(3)有地下水路段在以上处理方法的最底层以下再增加10cm级配碎石和30cm毛石。(4)遇淤泥质土路段必须将淤泥质土层清除干净,先回填30cm碎石土(土石比为2:8),再用6%石灰土回填至旧路土基顶面以下60cm处,将旧路土基挖成1m宽不大于0.3米高内倾3%的台阶,再用6%石灰土回填至旧路土基顶面。改良石灰土基承载力应达到设计要求(抗压回弹模量200MP)。路基应防水、保湿、防风化,连续施工,及时封闭路床和坡面。施工过程中,做好路基排水措施。道路穿越地段有水沟分布,并含有淤泥质土层,路基施工前应将淤泥予以清除
8、,另外,所有植被、荒草等均予以推掉后方可进行路基开挖或施工。四、道路交口处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层设计根据现场踏勘情况来看,相交道路能进行沥青加铺改造的水泥路面整体状况为优良,主要病害为纵横缝填缝料损坏、接缝碎裂、纵缝张开,极少量存在局部交叉裂缝、断裂板、沉陷、错台等病害。 原路面病害处理存在加铺沥青面层的相交道路交口有扬子路、长江路、淮河路、藕塘路,加铺方案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直接加铺沥青结构层,需对原路面进行全面修改。4.1修补方案对于原路面板块严重损坏的路段,将原板块挖除后采用C35水泥砼重新铺筑,对于原路面基层损坏的路段应采用C15水泥砼铺筑至原基层标高后再采用C35水泥砼铺设面层。对于原路面
9、板块轻微损坏的路段需根据病害对路面板块进行修补,水泥砼路面养护修补要求如下:(1).对于表面为小于1mm的纵、横向轻微裂缝(未贯穿面板)、角隅断裂、且未出现10mm以上错台,可采用扩缝灌浆方式:a.顺着裂缝扩宽成0.31.0cm的沟槽,槽深可根据裂缝深度确定,最大深度不得超过2/3板厚。b.清除混凝土碎屑,吹净灰尘后,填入清洁石屑。c.在沟槽内灌入裂缝修补材料,材料采用乳化环氧树脂砼。(2).对表面贯穿面板的轻微纵、横向的裂缝及表面为轻微纵、横向裂缝(未贯穿面板)且具有10mm以上错台、中等以上的纵横向裂缝、破碎板、弯沉值大于0.45mm的面板的处理:a.破碎、清除面板,在破碎过程中不得伤及相
10、邻面板及拉杆。b.当面板破除后,须对基层进行检测:当基层完整且基层顶面弹簧模量大于100Mpa时,仅需整平基层;否则应全深度挖除基层至稳定层,对局部路段采用C15水泥混凝土,连续路段(处理长度20米)采用24cmC35水泥砼+20cm水泥稳定碎石,同时对路床30cm80cm进行碎石换填处理,具体处理深度由施工现场土基现状确定。c.当相邻拉杆在破碎面板过程中损坏或少设以及未按设计规格布设,应补设拉杆。d.在更换面板横向位置增设横向传力杆(连续更换的面板在最外端布设)。e.重新铺设24cm厚C35水泥砼面板。(3).角隅断裂板且具有10mm以上错台的处理:a.根据破裂面的大小确定切割范围。b.切换
11、后,凿除破损部分时,应凿成规则的垂直面。对原有钢筋不应切断,如果钢筋难以全部保留,至少也要保留2030cm长的钢筋头,且应长短交错。c.基层不良时,可采用C15号混凝土浇筑基层。d.现浇24cm厚C35水泥面板。(4).当面板仅出现高差10mm的错台,可采用磨碎机磨平,或人工凿平。(5).接缝剥落面板的处理:a.对于轻度剥落时,将剥落的表面清理干净,用接缝材料修补完整。b.当板边严重剥落时:.根据剥落面切割面板。.基层不良时,采用C15号混凝土浇筑基层。同时对土基的30cm上路床进行级配碎石换填处理。.重新浇筑24cm厚C35水泥砼面板。(6).对原接缝的处理:a.清除接缝中旧填缝料和杂物(包
12、括纵缝),并重新用填缝料封缝。b.对于原有的胀缝及施工缝,清除胀缝中旧填料和杂物,先在传力杆下填入粒径0.30.6cm清洁石屑,并灌入填缝料,然后将楔块打入缝内,使混凝土不能活动,楔顶面要低于旧路面,再用填缝料灌缝。4.2 加铺路面结构设计机动车道沥青加铺层根据前面分析,本项目原路面结构层强度较好,直接加铺沥青面层,路面结构强度上能满足改建后车辆承载需求,经综合分析比较,考虑经济、适用并满足功能需要,本项目沥青加铺层采用13cm改性沥青混凝土,具体为:上面层为4cmAC-13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下面层为9cmAC-25粗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为了进一步验证计算结果,采用了美国3种计算方法进行验
13、算,3种计算方法分别是COE经验法,AASHTO经验法及挠度法,计算方法及结果如下:(1) COE经验法 美国陆军工程师部队(COE)按照与水泥混凝土加铺层设计相同的概念补足厚度缺额,依据强化实验路的观测和分析结果,于50年代中期提出了旧水泥砼面层上加铺沥青层的经验厚度设计公式: 式中:按现有地基承载能力和未来交通要求,用新建砼路面设计方法确定的单层砼面层所需厚度(cm); 旧砼面层厚度(cm); 旧面层板的状况系数,含有细微的初始裂缝时,=1;含有多条裂缝或角隅断裂时,=0.75; 控制旧面层板在加铺后裂缝进一步发展的程度的系数,随交通和路基强度变动于061.0; 混凝土层厚与沥青层厚的当量
14、转换系数,A=2.5;而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在1988年的设计手册中将系数由2.5提高到3.0。取28cm;为25cm;A取3.0;由于该方案对清流路目前含有不同程度病害的水泥砼面板进行了处理,因此=1;F值取1;=2.5(1×281×25)=7.5cm(2) AASHTO 美国AASHTO的路面设计指南也采用补足厚度缺额的概念确定沥青加铺层的厚度,但放弃了F修正系数的考虑,即不考虑加铺后旧砼面层板的进一步开裂。其设计公式为:=A()=式中:,与COE经验法相同; 考虑损坏接缝和裂缝是否修复的系数,加铺前已进行全厚度修补时,=1;否则,按每公里未修复接缝和裂缝的数量在0
15、.61.0范围内选取。 考虑旧面层是否存在耐久性问题(耐久性裂缝或反应性集料病害)的系数,无耐久性问题时,=1.0;有耐久性裂缝但未碎裂时,=0.960.99,有少量碎裂时,=0.880.95,严重碎裂时,=0.800.88; 考虑疲劳损坏程度的系数,少量横向裂缝板(5%,=0.971.0,较多横向裂缝板5%15%),=0.940.96,大量横向裂缝板,=0.900.93; A混凝土层厚与沥青层厚的当量转换系数,它是砼厚度缺额的函数,由下式确定:A=2.2233+0.00153取28cm;为25cm;因该方案对中等以上的纵、横向裂缝板、破碎板等进行挖除更换,因此取0.9;旧水泥砼面板有耐久性裂
16、缝但未破碎,取0.99;原面板处理后横向裂缝板占4%,取0.98。=0.9×0.99×0.98×25=21.83cmA=2.2233+0.00153×=1.91×(2821.83)=11.8cm美国沥青协会(AI)认为旧面层接缝(或裂缝)处的竖向位移(弯沉)差是引起沥青加铺层开裂的主要原因,因为轮载的施加速度远高于温度变化产生的面层板伸缩位移的速率。增加加铺层厚度可以降低弯沉量,每1cm厚密级配沥青砼加铺层约降低2%弯沉量(最高可达4%5%)。沥青协会建议可以不采取板底填封等措施的弯沉标准为:接缝(或裂缝)两侧的板边弯沉差接缝(或裂缝)两侧的板
17、边弯沉差式中:和相应为受荷板和非受荷板的板边弯沉值,由100KN轴载和贝克曼梁测定。在弯沉值满足上述要求(或者不满足时采取板底填封等措施使之达到上述要求)的情况下,为减少反射裂缝影响所需的加铺层最小厚度为100mm(约可降低20%的弯沉量),其它情况下的厚度选用示于下表,表中年平均温度差为最热和最冷月的最大日最高温度与最小日最低温度差的30年平均值。而加铺层厚度超过200mm225mm时,会引起纵坡、路肩、净空、沿线交通设施等其它方面的一些问题,因而,表中对于加铺层厚度超过这一范围时规定了需采取其它减少反射裂缝措施。而厚度大于100mm的加铺层,也可结合选用其它减少反射裂缝的措施而采用较薄的加
18、铺层厚度。水泥砼面层沥青加铺层的选用厚度(mm)旧砼面层板长度(m)年平均温差()17222833394434.567.5910.512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15140100100100100125150175100100100125150175200100100125150175215*100100140175200*旧水泥砼面板平均长5.0米,滁州地区月平均最高气温为38.5,最低温度为-9.1,温差为47.6,查上表得最小加铺层厚度为12.0cm。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并结合我省及国内的经验,确定路面机动车道加铺结构层为:4cmAC-13细
19、粒式改性沥青砼+9cmAC-25粗粒式改性沥青砼+修复后原路面。故机动车道直接加铺段路面结构为: 4cm AC-13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以马歇尔实验密度为标准密度压实度96%) 9cm AC-25粗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以马歇尔实验密度为标准密度压实度96%) 1cm改性沥青稀浆下封层 烧毛土工布 聚酯防裂土工布 原砼路面(处理后砼路面)结构层总厚14cm五、补充施工技术要求5.1 级配碎石底基层级配碎石用作底基层时,碎石应为多棱角块体,石材可以是各种类型的岩石(软质岩石除外)。碎石中软弱颗粒含量应小于5%,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应小于20%;碎石中不应有粘土块、植物等有害物质。级配碎石的压实度(
20、重型)不小于96%,石料的压碎值小于30%。级配碎石颗粒范围及技术指标如下表:筛孔尺寸(mm)37.531.519.09.54.752.360.60.075通过质量百分率(%)100831005484295917451135621010液限(%)< 28塑限指数< 6级配碎石施工时应遵守下列规定:颗粒组成应是一根顺滑的曲线。配料必须准确。塑性指数应符合规定。混合料必须拌和均匀,没有粗细粒料离析现象。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直到达到按重型击实实验法确定的要求压实度。5.2 水泥砼路面结构材料组成设计及施工要求主要技术参数表序号参数名称符号单位参数值1C35水泥砼设计弯拉强度fcmMP
21、a4.52C35水泥砼设计回弹模量EcMPa290003C35水泥砼抗压强度MPa35.84C15水泥砼抗压强度MPa14.9水泥混凝土面层结构材料组成(1) 水泥:路面面层水泥采用旋窑道路硅酸盐水泥、旋窑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3天抗压强度22.0Mpa,抗折强度4.0Mpa;28天抗压强度52.5Mpa,抗折强度7.0Mpa。水泥的物理性能及化学性能见下表:路面用水泥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指标水泥性能特重、重交通路面水泥性能特重、重交通路面铝酸三钙不宜>7.0%标准稠度需水量不宜>28%铁铝酸四钙不宜<15.0%烧失量不得>3.0%游离氧化钙不得>1.0%比
22、表面积宜在300450/kg氧化镁不得>5.0%细度(80m)筛余量不得>10%三氧化硫不得>3.5%初凝时间不早于1.5h碱含量终凝时间不迟于10h混合材种类不得掺窑灰、煤矸石、火山灰和粘土28d干缩率不得>0.09%出磨时安定性雷氏夹或蒸馏法检验必须合格耐磨性不得>3.6kg/选用水泥时,除满足上述规定外,还应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根据其配制弯拉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优选适宜的水泥品种、强度等级。(3) 细集料:应采用洁净、坚硬、耐久的天然砂、机制砂或混合砂,最好是河砂,砂的硅含量不应低于25%,并应符合规定级配、细度模数不小于2.5的砂,同一配合比用砂的细度模
23、数变化范围不应超过0.3。细集料的技术指标及级配范围见下表:细集料级配范围砂分级方筛孔尺寸(mm)0.150.30.61.182.364.75累计筛余(以质量计)粗砂10090958085716535355100中砂10090927070415010250100细砂1009085554016250150100细集料技术指标项目技术要求I级机制砂单粒级最大压碎指标(%)<20氯化物(氯离子质量计%)<0.01坚固性(按质量损失计%)<6云母(按质量计%)<1.0天然砂、机制砂含沙量(按质量计%)<1.0天然砂、机制砂泥块含量(按质量计%)0机制砂MB值<1.4
24、或合格石粉含量(按质量计%)<3.0机制砂MB值1.4或不合格石粉含量(按质量计%)<1.0有机物含量(比色法)合格硫化物及硫酸盐(按质量计%)<0.5轻物质(按质量计%)<1.0机制砂母岩抗压强度火成岩不应小于100Mpa;变质岩不应小于80Mpa变质岩不应小于60 Mpa表观密度>2500kg/松散堆积密度>1350kg/空隙率<47%碱集料反应经碱集料反应试验后,由砂配制的试件无裂缝、酥裂、胶体外溢等现象,在规定试验龄期的膨胀率应小于0.1%(3)粗集料:粗集料应使用质地坚硬、耐久年、洁净的碎石、碎卵石和卵石,并符合规定级配,不得使用不分级的统料
25、,应按最大公称粒径的不同采用24个集料进行掺配,并应符合下表合成级配的要求。卵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应超过19.0mm;碎卵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应超过26.5mm;碎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应超过31.5mm。粗集料的技术要求见下表:粗集料的技术要求类型级配方筛孔尺寸(mm)2.364.759.516.019.026.531.5累计筛余(以质量计)合成级配4.7516951008510040600104.7519951008595607530450504.7526.595100901007090507025400504.7531.59510090100759060754060203505粒级4.759.5951
26、008010001509.516951008010001509.5169510085100406001501626.5951005570254001001631.5951008510055702540010粗集料技术指标项目技术要求I级碎石压碎指标(%)10卵石压碎指标(%)12坚固性(按质量计%)5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计%)5含沙量(按质量计%)0.5泥块含量(按质量计%)0有机物含量(比色法)合格硫化物及硫酸盐(按质量计%)0.5岩石抗压强度火成岩不应小于100Mpa;变质岩不应小于80Mpa变质岩不应小于60 Mpa表观密度2500kg/松散堆积密度1350kg/空隙率47%碱集料反应
27、经碱集料反应试验后,由砂配制的试件无裂缝、酥裂、胶体外溢等现象,在规定试验龄期的膨胀率应小于0.1%(4)水:混凝土搅拌和养护用水应清洁,一般采用饮用水。(5)钢筋:混凝土板用的钢筋的品种、规格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技术要求。钢筋应顺直,不得有裂缝、断伤、刻痕,表面油污和颗粒状或片状锈蚀应清除。(6)混凝土配合比应保证混凝土的设计强度、耐磨、耐久和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要求。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水灰比与强度关系曲线进行计算和试配确定。并应按抗压强度作配合比设计,以抗折强度作强度检验。(7)表面构造深度:路面表面构造深度采用刻槽方法制作,构造深度在使用初期应满足0.71.1(mm)。(8)混凝土板施
28、工结束后,应及时养护,养护应根据施工情况及条件,选用湿治养护和塑料薄膜养护等办法。(9)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在兼顾经济性的同事应保证抗弯拉强度、工作性和耐久性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满足工作性要求的路面混凝土坍落度及单位用水量和满足耐久性要求的最大水灰比及单位最小用水量见下表:混凝土满足耐久性要求的最大水灰比及单位最小用水量公路技术等级高速公路最大水灰比0.44抗冰冻要求最大水灰比0.42最小单位水泥用量(kg/)42.5级300抗冰冻时最小单位水泥用量(kg/)42.5级320掺粉煤灰时最小单位水泥用量(kg/)42.5级260抗冰冻掺粉煤灰时最小单位水泥用量(kg/)42.5级280C15水泥
29、混凝土基层当采用C15贫混凝土时各种材料及指标要求如下:(1)水泥:路面基层贫混凝土可使用各种硅酸盐类水泥。不掺粉煤灰时,宜使用强度等级32.5以下的水泥。掺用粉煤灰时,只能用道路水泥、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水泥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安定性和凝结时间必需检验合格。(2)细集料:混凝土板用的砂应采用洁净、坚硬、耐久的天然砂、机制砂或混合砂,最好是河砂。细集料的技术指标及级配范围见下表:细集料级配范围砂分级方筛孔尺寸(mm)0.150.30.61.182.364.75累计筛余(以质量计)粗砂10090958085716535355100中砂10090927070415010250100细砂1009
30、085554016250150100细集料技术指标项目技术要求级机制砂单粒级最大压碎指标(%)<30氯化物(氯离子质量计%)<0.06坚固性(按质量损失计%)<10云母(按质量计%)<2.0天然砂、机制砂含沙量(按质量计%)<3.0天然砂、机制砂泥块含量(按质量计%)<2.0机制砂MB值<1.4或合格石粉含量(按质量计%)<7.0机制砂MB值1.4或不合格石粉含量(按质量计%)<5.0有机物含量(比色法)合格硫化物及硫酸盐(按质量计%)<0.5轻物质(按质量计%)<1.0机制砂母岩抗压强度火成岩不应小于100Mpa;变质岩不应小
31、于80Mpa变质岩不应小于60 Mpa表观密度>2500kg/松散堆积密度>1350kg/空隙率<47%碱集料反应经碱集料反应试验后,由砂配制的试件无裂缝、酥裂、胶体外溢等现象,在规定试验龄期的膨胀率应小于0.1%(3)粗集料:粗集料应使用质地坚硬、耐久年、洁净的碎石、碎卵石和卵石,并符合规定级配,不得使用不分级的统料,应按最大公称粒径的不用采用24个集料进行掺配,并应符合下表合成级配的要求。碎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应超过31.5mm。粗集料的技术要求见下表:粗集料技术指标项目技术要求级碎石压碎指标(%)20卵石压碎指标(%)16坚固性(按质量计%)12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计%)
32、20含沙量(按质量计%)1.5泥块含量(按质量计%)0.5有机物含量(比色法)合格硫化物及硫酸盐(按质量计%)1.0岩石抗压强度火成岩不应小于100Mpa;变质岩不应小于80Mpa变质岩不应小于60 Mpa表观密度2500kg/松散堆积密度1350kg/空隙率47%碱集料反应经碱集料反应试验后,由砂配制的试件无裂缝、酥裂、胶体外溢等现象,在规定试验龄期的膨胀率应小于0.1%粗集料级配范围类型级配方筛孔尺寸(mm)2.364.759.516.019.026.531.5累计筛余(以质量计)合成级配4.7516951008510040600104.7519951008595607530450504.
33、7526.595100901007090507025400504.7531.59510090100759060754060203505粒级4.759.5951008010001509.516951008010001509.5169510085100406001501626.5951005570254001001631.5951008510055702540010(4)水:混凝土搅拌和养护用水应清洁,一般采用饮用水。(5)钢筋:混凝土板用的钢筋的品种、规格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技术要求。钢筋应顺直,不得有裂缝、断伤、刻痕,表面油污和颗粒状或片状锈蚀应清除。(6)混凝土配合比应保证混凝土的设计强度、
34、耐磨、耐久和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要求。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水灰比与强度关系曲线进行计算和试配确定。并应按抗压强度作配合比设计,以抗折强度作强度检验。(7)水泥砼基层接缝设置:a横缝设置原则:贫混凝土基层应锯切与面板接缝位置和尺寸相对齐的横向接缝,切缝深度不宜小于1/4板厚,最浅不宜小于50mm,并用沥青灌缝。b贫混凝土基层横向缩缝可不设传力杆。(8)混凝土板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养护,养护应根据施工情况及条件,选用湿治养护和塑料薄膜养护等办法。(9)基层贫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同时应保证强度、工作性和耐久性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基层贫混凝土强度和满足耐久性要求的最大水灰比见下表:贫混凝土基层的设计强度标准值(MPa)交通等级7d施工质检抗压强度28d设计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融合新闻报道》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威海职业学院《中国文化概要》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宣城职业技术学院《日语笔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学科教学法及课程标准解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城市公共事业管理理论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材料成型CAE及软件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科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延边职业技术学院《室内观赏植物栽培与养护》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安全检测与监控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我的家乡宁波
- 路灯设施维修施工组织设计
- 执业医师注册健康体检表
-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 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书
- 地铁通信工程漏缆卡具安装作业指导书
- 地下室顶板施工电梯加固方案(共4页)
- 【工程文档】电梯安装样板放线记录
- EAS制造功能培训_MPS和MRP_完整版(截止70)
- 烤烟常见虫草害的防治措施
-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 叉车自查表 厂内机动车辆(叉车)安全自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