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药用芦荟主要品种及无公害栽培技术 摘要 芦荟是具药用、食用和观赏价值的一类重要植物。本文介绍了适于作药用栽培的芦荟品种,描述了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和药用价值,并对芦荟的无公害栽培技术包括环境条件、繁殖方式、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进行了叙述和探讨。 关键词 药用芦荟;品种;无公害;栽培 芦荟是百合科芦荟属(Aloe L.)多年生常绿肉质植物。芦荟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据考证,最早把芦荟用于医治人类疾病的是5 000年前的古埃及人。德国籍的古埃及学者耶比鲁斯在古埃及金
2、字塔的木乃伊棺里,发现的纸莎草古书中就记载着芦荟的药效,这是人类发现的最早的有关芦荟记载的文字。隋末唐初中国始有芦荟的文字记载。据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书记载,中国古代的医药学家们把芦荟当作一种可“明目镇心”的清热寒药来用。现代医学证明芦荟对糖尿病、胃肠病、气管炎、消化系统出血、高血压、心脑血管病、肝病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治疗、保健作用,另外对溃疡病尤其是口腔溃疡的治疗,对烧伤、烫伤、毒虫咬伤的治疗,效果亦佳1。本文对一些具有药用价值的品种进行了介绍,并简要叙述了无公害栽培技术,以期为芦荟品种的合理利用和安全、优质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 1具有药用价值的
3、品种 全世界有野生芦荟约300多种,另外,还有变种和杂交种约200多种。品种不同,其药效成分和含量也不同。众多种类的芦荟中,可供药用的约有10余种,可食用的有6种,其余用于观赏2,3。 1.1开普芦荟(Aloe fero Mil1)又称青鳄芦荟、好望角芦荟、非洲芦荟,原产南非。株形很大,叶色深绿,叶缘有红褐色角质齿,30片50片叶簇生于茎顶。茎粗而长,株高3 m6 m。初春在叶腋中抽出总状花序,花色橙黄色,结蒴果,靠种子繁殖。在希腊本草、德国药典等书中记载的药用芦荟就是开普芦荟,因此又叫药典芦荟。从叶子
4、的切口中收集滴落的汁液,起初为黄色,以后变成褐色,经日晒干燥后成块,粉碎后就是药典中记载的“芦荟末”。采割叶片时,有丰富的深黄色汁液,收集此液,蒸发浓缩,冷却凝固,即得“肝色芦荟”干胶。将汁液用狂火煮沸浓缩,冷却凝固,可得“光亮芦荟”干胶。富含芦荟大黄素和?芦荟甙。该品种主要用于生产芦荟干胶。 1.2树芦荟(Aloe arboresens Mil1)又称日本芦荟、木剑式芦荟、木立芦荟,在我国民间称为龙角芦荟。原产南非,主要产于日本。叶片灰绿色细长,叶肉厚实,背部突出,两边呈锯齿状,主干茎部不断长出侧枝,可用作插枝繁殖,冬天抽穗开花,花像纺锤形,红色
5、。含较多的芦荟大黄素,备受人们喜爱,已形成商业化生产,适合于加工成干粉,保健品,鲜叶可食用和药用。 1.3库拉索芦荟(Aloe barbadensis Mil1)俗称美国芦荟。又名巴巴多斯芦荟、翠叶芦荟、沙漠芦荟、真芦荟等。原产中美洲的巴巴多斯岛和库拉索岛。茎短,叶呈螺旋状或轮生排列,披针状,叶长30 cm70 cm,先端渐尖,基部宽4 cm15 cm,边缘有小齿。叶灰绿色或蓝绿色,上有白色斑点,随叶片生长白色斑点逐渐消失。花黄色但不结籽,靠侧枝分枝繁殖。是目前利用最广泛的品种。含有丰富的凝胶,可加工成干粉、凝胶,鲜叶可直接食用、美容、药用。美洲大
6、量栽培,中国也有栽培。 1.4元江芦荟(Aloe yuanjiangensis Xiong Zheng sp.nov.)别名亚哈菲、逼火丹、碧合草、火炼丹等。在我国云南干热河谷、广东雷州半岛、海南、广西、台湾以及缅甸、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分布。须根发达,具粗壮根状茎,长者可达1 m多。株型较松散,高1 m以上。叶簇生于基部,直立,叶在苗期呈螺旋状排列或轮生排列两种,到成株期呈螺旋状排列。叶肥厚汁多,狭披针形,皮壁较薄,叶片在生长过程中出现不规则的扭曲,两面平滑,先端渐尖。叶呈浅绿色,上有白色斑点,随叶片生长白色斑点逐渐消失。叶缘上有钝硬齿。被认为是
7、早先引入的库拉索芦荟变种。 1.5中华芦荟(Aloe vera L.Var chinesis (Haw.)aberg)又名斑纹芦荟、中国芦荟、象鼻草、罗纬草、油葱等。主要生长在云南红河流域,是库拉索芦荟的变异品种,其形态酷似库拉索芦荟,但叶尖更尖,叶色呈浅绿色,有明显的白色斑纹,花粉红色或黄色,繁殖力强,靠分枝繁殖。鲜叶含丰富的水和凝胶,主要用于美容、食用、药用,可加工成饮料等。 1.6皂质芦荟(Aloe saponaria)又称皂角芦荟,几乎无茎,叶子表面具有斑纹,叶簇生基部,呈螺旋状排列,叶有半直立
8、和平行状两种类型。叶肥厚,狭披扁平,有美丽的白色斑点斑纹,叶长20 cm70 cm,宽3 cm10 cm,叶先端渐尖,叶缘有刺状小齿。皂质芦荟由于其叶片上美丽的斑纹,最具观赏价值。叶片中几乎不含芦荟大黄素。药效平稳,对外伤、皮肤病、美容效果好,对溃疡病治疗效果明显。 2栽培技术 2.1芦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芦荟喜暖、喜光、不耐寒、耐干旱、忌积水。要求通风良好,防止气温过高、湿度过大。地势宜高不宜低,以利排水。土壤以沙质壤土为佳,以保证良好的透性和保水力,过粘的土壤植株矮小,分蘖少2。当气温高于38 或低于
9、5 时停止生长,0 即发生冻害。此外,为保证芦荟产品的卫生安全性,生产基地的选择应远离有污染的工矿企业和交通干道。 2.2栽培方式露地栽培在我国海南、广东、广西3省(区)和福建、云南及四川部分地区可进行露地栽培。要注意防止栽培地积水,引起芦荟烂根死亡和斑病问题。塑料大棚栽培:我国亚热带偏北的长江流域,福建西北部地区等用塑料大棚技术可以保证芦荟安全过冬,同时还可避免梅雨季节和夏季高温曝晒等不良气候的影响。温室栽培: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等温带地区应以温室栽培,在严冬时有加温条件,可确保芦荟安全过冬。家庭盆栽:不仅可美化居室,而且可随时采摘新鲜的芦荟叶片供
10、家庭保健使用。 2.3繁殖方法和种植时间多数品种采用无性繁殖方式4。分株:从植株周围的地下茎会长出许多嫩芽,一株2 a生的芦荟,在1年内能分蘖10个15个,当分蘖长到4片5片小叶和3条5条小根时,可从母株上分离,定植于大田。芦荟产生分芽主要在春夏秋3季,最佳的分蘖期是4月6月。扦插:芦荟长高后,可从茎的顶部10 cm12 cm处切断,或从叶腋处切取长10 cm15 cm的幼芽,再将其倒挂在荫凉处1周,使切口收缩干燥,然后扦入搭盖荫棚的苗床中,插后约20 d生根。扦插苗生根3条5条时,就可移栽大田。春季(3月5月)和秋季(9月11月)为最佳移栽时期,
11、尤以春分至清明期间定植为好,不但容易成活,而且可以延长营养生长期,有利于提高叶片产量。 2.4定植及田间管理园地种植前要求翻耕深度为15 cm20 cm,结合整地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30 t37.5 t、氮磷钾复合肥20 kg30 kg。畦长15 m20 m、宽100 cm、畦高15 cm20 cm、畦间距40 cm。一般每畦2行,株行距为40 cm×50 cm;栽时不宜太深,以覆盖底下叶片基部为适,栽苗后要将苗4周的松土按实,然后浇水,并及时遮荫。芦荟的全年管理分为3个阶段。4月5月芦荟生长旺盛,需要肥水量大,结合浇水进行1次2次追肥;7
12、月8月要注意通风遮荫和浇水,有条件的可用遮阳网覆盖,以保证芦荟不休眠;12月2月不再浇水,加强中耕、保墒、保温的管理。 3病虫害防治 芦荟叶表皮具有角质层,很少受害虫危害。病害主要有芦荟炭疽病、褐斑病和软腐病。一般发病率为10%15%重者可达20%30%5。 3.1选用抗病品种栽培中尽量选用抗病性较强的品种。一般皂质芦荟最为抗病,其次是库拉索芦荟。 3.2加强栽培管理温室大棚应特别注意保持芦荟生长所需的适宜温度(
13、15 35 )及湿度(75%85%)。若冬季室内温度低于8 时应采取增温措施并注意通风换气。在高温炎热强光照的夏季应适当遮荫,可选50%的遮阳网。春夏灌水要勤且量大,秋季逐渐减少次数和用量,每次都要灌透,避免从上部淋浇。雨后应特别注意防止雨水倒灌,以免导致炭疽病和褐斑病的发生或流行。肥料管理也要随季节更替而改变,春秋是芦荟生长旺季,施肥量偏多而勤,夏季量小次数少;冬季则更少。 3.3化学防治目前常用的预防药剂主要有7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6.7%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 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喹枯灵、施宝克等。可在发病前每隔1周左右喷1次,连续3次
14、5次后即可达到明显的预防效果,上述药剂对早期的炭疽病和褐斑病还有治疗作用。对芦荟软腐病还可在发病初期向植株基部喷洒11100的波尔多液或4 000倍农用链霉索,连续2次3次,每次间隔7 d左右。总之,为了在芦荟整个生长过程中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通过利用抗病品种和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注意在早期消灭病原物及控制它们的繁殖和扩散,同时严禁从发病区调运种苗,以确保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邓阳勇,扈凤平.芦荟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24(6):62?64. 2吕林,何聪芬,刘家熙,等.芦荟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4,20(6):89?92,12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直播平台与网红团队合作推广协议
- 基因编辑技术临床转化合作合同
- 深海资源评估技术专利授权与应用指导协议
- 《安全生产与环保管理体系培训课件》
- 个性化私人飞机氧气供应与维修服务合同
- 影视作品版权代理及网络播放权协议
- 《深度客户关系管理与互动策略课件》
- 信贷分析管理师能力体系与实务
- 安全教育讲座核心要点
- 今日头条内容上传指南
- 美发店入职合同保密协议
- 2025届高考语文作文押题预测10篇(含题目)
- MOOC 太极拳初级-浙江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办公室事故防范(典型案例分析)
- 八年级下册英语七选五专项讲练一
- ISO31000风险管理标准中文版
- 2020新版个人征信报告模板
- 《S7-1200-PLC-编程及应用技术》试题试卷及答案2套
- 电土施表4-18混凝土结构工程养护记录.docx
-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组成与职责
- AQL抽样检验用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