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第六册第四单元试题练习_第1页
小学数学三年级第六册第四单元试题练习_第2页
小学数学三年级第六册第四单元试题练习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数学三年级第六册第四单元试题练习一、 口算题每道小题 8分 共 24分 1. 45+156= 25058=6524= 100-303+8=2. 4004-205= 10+123+20=8020+804= 70+100-105=3. 36040= 4020=80-25= 70+45=二、 计算题每道小题 4分 共 16分 1. 2100-2153+22552. 624048+63483. 5011-4385+33974. 2886+6618400-346三、 文字表达题每道小题 4分 共 8分 1. 720加上156与14的积,和是多少?2. 296与72的和,乘以24,积是多少?四、 应

2、用题每道小题 8分 共 40分 1. 3辆卡车运棉布,每辆卡车运45包,每包有布64米,一共运布多少米?2. 某厂甲车间每天加工250个零件,乙车间每天加工290个零件,他们15天能加工多少个零件?3. 某工程队铺下水道15天铺了900米,照这样计算75天可铺多少米?列综合算式4. 小林从家到学校要走10分,已经走了7别离学校还有240米,小林从家到学校要走多远?5. 某商场第一天卖出皮大衣9件,每件380元,第二天卖出同样的皮大衣13件,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收入多少元?两种方法解答五、 其它题每道小题 3分 共 12分 1. 把下面算式列成综合算式.1512=180856+180=1036_2.

3、 把下面算式列成综合算式.20832=66567500-6656=844_3. 把下面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155+183=33833813=26_4. 把下面的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33621=1640216=6432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老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老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那么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

4、的讲学场合,比方书院、皇室,也称老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_六、 选作 10分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老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根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老师、老师之意根本一致。12千克的苹果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