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运输管理相关知识_第1页
煤矿运输管理相关知识_第2页
煤矿运输管理相关知识_第3页
煤矿运输管理相关知识_第4页
煤矿运输管理相关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第一章 平巷轨道运输第二章 倾斜井巷轨道运输第三章 副井提升第一章第一章 平巷轨道运输平巷轨道运输第一节 一般规定1、运输的巷道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行车间距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主运输巷道行车安全间距行人侧不小于1m,另一侧不小于0.3m,综合机械化采煤矿井另一侧不小于0.5m。2、机车经过的风门,应有专用行人通道,风门边框与机车最突出部分距离不小200mm。3、运送综采设备和支架及综掘设备的主运输平巷(斜巷)采用不低于38kg/m轨型轨道,其它运输轨道采用不低于30kg/m轨型,轨道道板优先采用固轨式水泥道板,采区道岔采用气动或电动扳道器。4、轨道及道岔采用标准件,不得随意改变部件尺寸

2、,辙岔(岔心)采用整铸件。无极绳绞车运行轨道道岔,应采用专用气动道岔,牵引钢丝绳不得与轨道磨擦。 5、运输巷道设计应有轨道选型设计。支巷与主巷交叉处,轨道道岔铺设应确保行车安全间距和车辆正常转弯。 目前我矿使用的钢轨主要有18kg/m、24kg/m、30kg/m、38kg/m四种,具体参数如下表所示。 轨道参数轨道参数钢轨钢轨型号型号kg/m标准标准长度长度(m)重量重量(kg/m)断面尺寸(参见下图)断面尺寸(参见下图)(mm)螺栓孔中心距螺栓孔中心距(mm)螺螺栓栓孔孔径径(mm)ABCDEFabc3812.538.733681141341339715611016029307-1030.1

3、060.33107.95107.9512.3030.9557.5563.5012724247-1024.523519210710.932586010022187-1218.1140809010324046.510019CBFEAD一孔二孔三孔abc道岔的分类道岔的分类普通单开道岔对称道岔渡线道岔主要运输线路轨道质量标准化主要运输线路轨道质量标准化(1)轨距:直线段及曲线段加宽后偏差-2mm+5mm;(2)水平:直线段两股钢轨应水平,误差5mm,曲线加超高后误差5mm;(3)接头平整度:轨面及内侧错差2mm;(4)方向:弯道半径符合要求,并在曲线段加设轨距拉杆;(5)轨缝:井下5mm,地面夏季7

4、 mm,冬季10 mm,无三处以上瞎缝;(6)扣件:鱼尾板、螺栓、弹簧垫与轨型配套,数量齐全、密贴、紧固有效;(7)道钉:规格与轨型配套,数量齐全,浮离不大于2mm,混凝土轨枕螺栓、压板或卡轨式固定销齐全、不松动,浮离2mm;(8)轨枕间距误差:50 mm;(9)接头方式:对接悬接,错距5 mm;曲线和抱轨式人车的斜巷绞车道错距2mm;(10)捣固:道碴捣固坚实,空板、吊板;6、主要运输大巷电机车采用双司机室,跟车工(押车工)在列车行驶时,乘坐在无人的驾驶室内。主运输巷不得使用粘重8吨以下单司机室电机车。车辆行驶时,严禁扒、蹬、跳车。 7、主运输巷道、斜井上下口车场、充电硐室、机车检修硐室、调

5、度站、机车照明采用LED节能照明灯。 8、电机车应采用变频调速或脉冲调速控制装置,采用智能充电装置,自动调节蓄电池充电电流和电压,自动停充。充电硐室安设双起吊装置。 9、运输大巷行驶三台及以上机车运输必须装备机车通讯。 10、矿井应加强运输车辆管理,提高矿车周转率,逐步装备矿车跟踪管理系统,实时监控车辆运行。 11、主运输巷道应装设机车运输监控系统,井底车场、乘人装置上下人处应装设视屏监视探头。 12、机车运输的巷道两侧不得安设摆放机电设备、材料等。若临时施工,应编制安全措施,确保行车安全间距不低于300mm。 13、车辆未停稳或即将起动时,不准摘挂销、链、连接杆(绳),不准在两车之间站立或穿

6、越。 第二节第二节 人力推车人力推车(一)1次只准推1辆车。严禁在矿车两侧推车。同向推车的间距,在轨道坡度小于或等于5时,不得小于10m;坡度大于5时,不得小于30m。(二)推车时必须时刻注意前方。在开始推车、停车、掉道、发现前方有人或有障碍物,从坡度较大的地方向下推车以及接近道岔、弯道、巷道口、风门、硐室出口,推车人必须及时发出警号。(三)严禁放飞车。巷道坡度大于7时,严禁人力推车。 第三节第三节 电机车运输电机车运输1、乘车人员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听从司机及乘务人员的指挥,开车前必须关上车门或挂上防护链。(2)人体及所携带的工具和零件严禁露出车外。(3)列车行驶中和尚未停稳时,严禁上、

7、下车和在车内站立。(4)严禁在机车上或任何2车箱之间搭乘。(5)严禁超员乘坐。(6)车辆掉道时,必须立即向司机发出停车信号。 严禁扒车、跳车和坐矿车。 2、必须定期检修机车和矿车,并经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机车的闸、灯、警铃、连接装置和撒砂装置,任何一项不正常或防爆部分失去防爆性能时,都不得使用该机车。 3、长度超过1.5km的主要运输平巷,上下班时应采用机械运送人员。严禁使用固定车厢式矿车、底卸式矿车、材料车和平板车等运送人员。 4、采用机车运输时,应遵守下列规定:(一)列车或单独机车都必须前有照明,后有红灯。(二)正常运行时,机车必须在列车前端。(三)同一区段轨道上,不得行驶非机动车

8、辆。如果需要行驶时,必须经井下运输调度站同意。 (四)列车通过的风门,必须设有当列车通过时能够发出在风门两侧都能接收到声光信号的装置。 (五)巷道内应装设路标和警标。机车行近巷道口、硐室口、弯道、道岔、坡度较大或噪声大等地段,以及前面有车辆或视线有障碍时,都必须减低速度,并发出警号。(六)必须有用矿灯发送紧急停车信号的规定。非危险情况,任何人不得使用紧急停车信号。 (七)2机车或2列车在同一轨道同一方向行驶时,必须保持不少于100m的距离。(八)列车的制动距离每年至少测定1次。运送物料时不得超过40m;运送人员时不得超过20m。(九)在弯道或司机视线受阻的区段,应设置列车占线闭塞信号;在新建和

9、改扩建的大型矿井井底车场和运输大巷,应设置信号集中闭塞系统。 第二章第二章 倾斜井巷轨道运输倾斜井巷轨道运输 第一节 一般规定1、斜井地滚间距不大于25米,巷道转弯处应装设立滚,禁止牵引钢丝绳磨道板、钢轨、底板、巷道。 2、严禁在轨道上滑行,严禁乘坐非乘人机械。 第二节 斜井运输设计 1、巷道及车场断面设计要确保安全行人行车。(1)运输巷道两侧与运输设备最突出部分之间距离:人行道一侧不小于1m,另一侧不小于0.5m。(2)双轨运输巷,两列列车最突出部分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2m,矿车摘挂钩地点不得小于1m。(3)各车场内风门,其最突出部位距离运输车辆最小间距不得小于300mm。(4)斜井倾角1

10、20以上,设置人行台阶。倾角230以上时安设扶手。 2、运送单重25t及以上重型设备时,线路应采用不低于38kg/m轨道,运送单重25t以下设备和物件的线路,应采用不低于30kg/m轨道。 3、斜井内跑车防护装置安设数量、位置应根据斜井倾角、长度、提升载荷和拦车网强度计算确定,并经矿分管副总工程师审查同意。 4、斜井串车提升时,安全装置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上口变坡点处阻车器与变坡点以下略大于一列车长度处跑车防护装置联锁。(二)在上部平车场入口安设能够控制车辆进入摘挂钩地点的阻车装置。(三) 在各车场安设能够防止带绳车辆误入非运行车场或区段的阻车装置。(四)阻车装置和跑车防护装置应经常关闭

11、,车辆通过时方准打开。(五)斜井及车场阻车装置、跑车防护装置使用气动或电动操作,挡车栏优先采用柔性挡车网。5、绞车滚筒直径1.2m以下的倾斜井巷(采区小斜巷)安全防护装置设置 : (1). 上口平车场接近变坡0.5m2m处安设上行车辆自行通过的自动复位阻车装置。(2). 在上部平车场变坡点下方略大于1列车长度的地点,安设一套跑车防护装置。(3). 距下口起坡点310m范围安设一套跑车防护装置。 第三节 车辆连接装置 1、提升主绳与车辆连接采用绳卡钩头或插接钩头时,必须使用护绳套环(桃形环)。 2、采用插接钩头时:(1)相交各股的位置应均布,不得有松驰现象。(2)插接长度不少于主绳3.5个捻距(

12、俗称21锥)。3、 提升主绳直径28mm以下时, 应优先采用插接钩头。 4、采用绳卡钩头时:(1)绳卡与主绳相匹配,绳卡螺母必须紧固有效。(2)绳卡应均布,间距为绳径的68倍。(3)绳卡间钢丝绳应并列,严禁松驰。(4)绳卡卡座应卡在主绳的工作段,U型卡应卡在辅助段。绳卡卡座内绳槽方向与钢丝绳股捻向一致。(5)每次换绳或剁钩头时,必须使用新绳卡、新螺母。(6)钢丝绳直径对应绳卡数量和拧紧力矩不得少于下表规定: 钢丝绳直径钢丝绳直径(mmmm)绳卡数绳卡数量量(个)(个)绳卡螺栓绳卡螺栓扭矩扭矩(Kg-mKg-m)钢丝绳直径钢丝绳直径(mmmm)绳卡数量绳卡数量 (个)(个)绳卡螺栓扭绳卡螺栓扭矩

13、矩(Kg-mKg-m)9.39.33 36.26.226266 631.131.112.512.53 39.09.028286 631.131.115.515.54 413.113.128.528.57 731.131.117.517.54 4181830307 749.849.818.518.54 4252531317 749.849.819.519.54 4252532327 749.849.820205 531.131.132.532.57 749.849.821.521.55 531.131.134347 749.849.822225 531.131.136368 849.849.82

14、2.522.55 531.131.136.536.58 849.849.823.523.55 531.131.137378 849.849.824245 531.131.140408 859.459.424.524.55 531.131.14040以上以上8 8- -5、 斜井串车提升必须使用与串车长度相适应的保险绳:(一)提升主绳直径18.5mm及以下,保险绳直径与主绳相同; 提升主绳直径大于18.5mm时,保险绳直径不小于18.5mm。(二)保险绳两端应做成插接绳套,插接要求同第十六条。(三)保险绳一端绳套必须与钩头以外主绳连接,连接绳卡不少于2个,绳卡螺母紧固。 第四节 设施安装 1、采

15、区斜巷绞车安装应平稳牢固,安在运输轨道一侧的绞车,其最突出部位距轨道外侧不小于400mm,距巷帮间距不小于300mm。 2、主要斜井道岔应有方向显示和尖轨尖端密贴不到位报警功能。斜井井筒内、上下口及中部车场道岔控制装置应安在信号硐室内操作。各车场入口处安设位置距离尖轨尖端5 m以外,高度不低于1.2m。 2、运送单重25t及以上重型设备时,线路应采用不低于38kg/m轨道,运送单重25t以下设备和物件的线路,应采用不低于30kg/m轨道。 3、斜井内跑车防护装置安设数量、位置应根据斜井倾角、长度、提升载荷和拦车网强度计算确定,并经矿分管副总工程师审查同意。 第五节 运行维修 1、斜井运输管理要

16、按照“谁使用、谁管理、谁维护”原则,明确使用、维护责任单位,建立斜井运输绞车及安全设施维护管理制度和斜井设备及物料打运管理规定。 2、斜井各水平车场应有充足照明,绞车硐室内悬挂绞车技术参数、操作规程、交接班制度、岗位安全责任制等相关制度。 3、绞车司机、信号把钩工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持证上岗。信号把钩工必须在信号硐室内操作斜井信号装置、道岔及斜井安全防护设施。 4、斜井各车场入口悬挂“正在行车、不准行人”警示牌或警示箱。上下口、中部车场应悬挂提升不同类型车辆的数量及最大载荷牌板,字迹清晰,内容规范。 5、绞车滚筒直径1.2m及以上的倾斜井巷:(1) 运送液压支架等重型设备,运送

17、超长超宽超高或重心偏移设备或物料时,挂车数1辆,运行速度不得超过0.5m/s。 (2)运送1.5t矿车或材料车车数不得超过5辆;3t矿车牵引车数不得超过2辆。运行速度符合设计,不得超过3.5m/s。 6、绞车、钢丝绳、信号、安全保护及设施等检修必须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检修有记录。 7、 斜井安全设施必须每班检查一次,每天检修一次。日常使用的绞车提升主绳钩头绳卡、护绳套环、钢丝绳插接,必须设专人维护,每天检查;新做绳卡钩头必须加强检查,及时紧固绳卡螺母。 8、严禁以下作业行为:(1)严禁超挂车辆、超载荷运行。(2)严禁未听清信号或信号不通时发开车指令。(3)严禁绞车不带电运行;严禁有余绳时开车

18、;严禁绞车滚筒排绳乱时开车。(4)严禁上下口或中部车场运输车辆未停稳进行摘挂钩操作。 (5)严禁车辆在连接装置、保险绳、防跑车及跑车防护装置不齐全完好情况下运行。(6)严禁绞车制动装置不起作用或制动力不足、提升钢丝绳断丝超限情况下运行作业。 第三章第三章 副井提升副井提升 1、专为升降人员和升降人员与物料的罐笼(包括有乘人间的箕斗)应符合殊下列要求:(1)乘人层顶部应设置可以打开的铁盖或铁门,两侧装设扶手。(2)罐底必须满铺钢板,如果需要设孔时,必须设置牢固可靠的门;两侧用钢板挡严,并不得有孔。(3)进出口必须装设罐帘或罐门,高度不得小于1.2m。罐门或罐帘下部边缘到罐底的距离不得超过250mm,罐帘横杆的间距不得大于200mm。罐门不得向外开,门轴必须防脱。(4)提升矿车的罐笼内必须装有阻车器。单层罐笼双层罐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