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行走做功最小模型 学校:西安石油大学 院系:理 学 院 班级:信息0802 姓名:蒋 梦 琴 学号:200801010207人行走做功最小模型【摘要】本模型主要研究在做功最小的情况下人的行走问题。因为人在行走时做的功是抬高人体重心所需势能与两腿运动所需动能之和。而人在行走时重心升高时一个定值,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调节步速来控制两腿运动所需动能。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人行走是少不了的。建立这个模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人要以怎样的步速才能使人在单位时间内做功最少。必须先分析重心的升高量和人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再以物理和数学知识求解。本文建立了人在匀速行走时每秒走几步最省力的模型。通过两种不同的假设,给出了每
2、秒所走步数的两个公式。【关键词】转动惯量 重力势能 动能 功能转换 最优解一问题的重述人在行走时做的功是抬高人体重心所需的势能与两腿运动所需的动能之和。求解在做功最小的准则下每秒走几步最合适(匀速行走)。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设腿长,步长,证明人体重心在行走时升高。(2)将腿看做均匀直杆,行走看做腿绕腰部的转动,设腿的质量行走速度 证明单位时间所需动能为 。(3)如果设人的质量证明在速度一定时每秒行走步做功最小,实际上,并分析这个结果的合理性?(4)如果将(2)的假设修改为:腿的质量集中在脚部,行走看做脚的直线运动,证明结果应为步并分析这个结果是否合理?同时,以做本题及以前学习和实践数学
3、建模的亲身体验,写一篇短文,阐述什么是数学建模、它的关键步骤,以及难点。二问题的分析因为人在静止不动时,也会由于生命活动消耗一部分能量,而在非静止状态消耗的能量就会更大。因此,人在步行时消耗的能量就分为生理的和物理的两部分。下面就简单分析一下在不考虑在不考虑生理耗能的情况下,人应该以怎样的步频才能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能量最少。三模型假设与符号说明1.模型假设假设一 假设人体的重心在人体的位置保持不变,并且人在步行时是做匀速运 动的。 假设二 假设在步行过程中保持步长是一定的,而且在步行过程中路面是相对 平坦的。 2.符号说明 : 腿长S: 步长 人体重心升高 行走速度(行速) 腿的质量 人体质量
4、 重力加速度 人在行走时做的功:抬高人体重心所需势能:两腿运动所需动能 单位时间内行走的步数 转动惯量 角速度四模型的建立与求解行走时大致图形 (1)求人体重心在行走时升高 由图知: = 由方程得 (当s /较小时)(2)模型一:若将腿看做均匀直杆,腿部的运动可看作绕腰部转动。则:腿的转动惯量 j= 角速度:= 单位时间内的步数:n= 单位时间内两腿运动所需动能为: = 将代入得 =(3)单位时间抬高人体重心所需势能为: =Mg*n=Mg*()*()= 单位时间行走所需总功: W=+ = =() =() 要求在速度v一定时工作最小,则对上式关于n求微分得: W=-=0 将代入上式得: n 结果
5、分析:人在1秒内走5-6步,显然不合理。(4)模型二: 假设腿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脚部,行走看作是脚的直线运动,则 单位时间内两腿运动所需动能为: =mv*n = =W+ =v() 类似上面求最小值的方法求得: n= 结果分析:人在1秒内走3步,这种结果显然比较合理。 五模型的评价与讨论本文所建立的模型,思路简单易懂,但也有不足之处,模型过于理想化,这个模型建立在一些不太标准的假设的基础上,因此,也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偏差,如模型一虽接近于实际,但结果与实际不符,模型二解出的结果虽合理,但模型假设与实际偏差程度较大。又比如,人的穿着负重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影响人的做功。因此这两个模型
6、都不能较好的解决实际问题,但它们作为一篇基于实际的报告,也有一定得参考价值。利用上面的模型解出的行走频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行走时影响做功大小的几个因素。从公式可看出行走频率与人体质量、腿的质量以及腿长有关,而与步长无关。 如果一个人质量较大而腿的质量相对较小,则他应该走快些; 如果一个人质量较小而腿的质量相对较大,则他应该走慢些; 如果一个人腿较长,则他应走慢些。 这都比较符合常理。 最后指出,这两个模型建立在一些不太精细的基础之上,行走频率的绝对表达式是无法得到的。六建模感悟 对于数学建模,我认为它是为了建立一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模型,而这个模型又应该是基于实际的情况通过数学和物理的理论得到的
7、。通过数学建模的学习与实践,我们懂得了数学建模就是把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加以提炼。用数学语言符号描述问题的内在联系,然后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而用数学知识求出模型的解,并验证模型的合理性。数学建模的关键步骤可以归纳为:一. 模型准备(问题分析):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其实际意义,收集与研究问题和问题有关的信息与资料,用数学语言来描述问题。二. 模型假设(分析与简化):根据实际对象的特征和建模的目的,对问题经行必要的简化,并用精确的语言提出一些恰当的假设。三. 模型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利用适当的数学工具来刻画各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建立所研究问题的数学模型。四. 模型求解:选择
8、适当的方法,利用获取的数据资料,对模型的所有参数做出计算。五. 模型评价:评价模型最重要的标准是模型及其求解是否反映实际问题、满足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将模型求得的结果与实际情形进行比较,以此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合理性和适用性。如果模型与实际教吻合,则要对计算结果给出其实际含义,并进行解释。如果模型与实际吻合教差,则应该修改假设,再次重复建模过程。六. 模型应用:将经过多次反复改正的模型及其求解应用于实际系统中。对于我们来说,如何解读实际问题,掌握各种信息与数据,抓住其本质,再用所学的数学及物理知识建立模型是难点。就人行走做功最小模型,通过两种不同的假设,给出了每秒所走步数的两个公式。要解决人要
9、以怎样的步速才能使人在单位时间内做功最少。由此我们慢慢体会到,数学建模并不单单只靠数学和计算机来进行解题的,而还应该联系实际情况。有很多在理论上能达到的最优值可能在实际生活中并不能那么容易得出,或许根本就得不到答案。这也正是这道题目的难点。对于解题人员不仅需要懂得运用数学,运用计算机,而且还需要知识的多方面,需要你对题目所涉及的整个问题的过程有一个大致甚至深入的了解。并且要求能够分清问题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这也是我们在解题过程中常常会犯的错误。通过数学建模活动使我们真正得到了数学的魅力,它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渗透到工程生物环境能源等各领域,也使我们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利用网络及我们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的思想。这对我们今后的学生时代及走上岗位后的职业生涯会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1 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高等数学第五版(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2 姚乾凯、梁富增主编,大学物理教程(上册),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53 姜启源、谢金星、叶俊主编,数学模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4 姜启源、谢金星、叶俊主编,数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快乐游乐园安全第一3篇
- 化粪池清掏业务协议3篇
- 单位授权委托书格式设计方案3篇
- 劳务分包工程安全协议书3篇
- 安全责任书液化气站3篇
- 学生考试诚信宣言3篇
- 工程合同首页
- 腈纶纤维在医疗绷带产品的开发考核试卷
- 电脑组件的未来趋势考核试卷
- 糕点行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考核试卷
- 商洛市宝恒矿业有限公司商洛市商州区东窑沟铅锌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脚手架详细计算书
- 先导化合物的优化课件
- 中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预防- 班主任技能培训课件
- 征信查询委托书(共4篇)
- 销售谈判技巧课件
- PADI开放水域潜水员理论考试A卷
- golf高尔夫介绍课件
- 物业管理服务品质检查表
- 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6表里的生物-表里的生物-学习任务单
- JJF 1318-2011 影像测量仪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