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 高考对集合的考查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考查集合的概念、集合之间的关系和运算;另一种是以集合为工具,考查对集合语言、集合思想的理解和运用,往往与映射、函数、方程、不等式等知识融合在一起,体现出一种小题目综合化的命题趋势,预计2011年高考仍会采用选择题或填空题的方式进行考查,且难度不大.2. 高考对常用逻辑用语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考查对四种命题之间关系的理解;二是考查对充分、必要条件的推理与判断;三是考查常用逻辑联结词及全称命题、特称命题的理解、掌握情况.命题时一般以基本概念为考查对象,综合三角、不等式、函数、数列、立体几
2、何、解析几何中的相关知识进行考查,题型以选择、填空题为主打题型,预计2011年这里出解答题的可能性不大.1. 重视对概念的理解,提高计算速度,强化书写的规范性,注意解题中Venn图或数轴的应用.可以较好地掌握以集合的概念、关系、运算等为考查对象的题目的得分情况.2. 重视与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角函数、数列、解析几何、立体几何等各类知识的融汇贯通,可在一轮复习中,循序渐进地提高解这类题目的能力和水平.3. 对于四种命题的复习,要注意结合实际问题,明确等价命题的意义,对于其中涉及的化归思想和等价转化思想进行认真体会.4. 全称量词、存在量词以及全称命题、特称命题的复习,要遵循新课标及考纲的要求,
3、理解要到位,判断要准确,表达要合乎逻辑.5.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复习,要把握好“若p则q”的命题中条件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真正弄懂它并善于应用它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第一节集合第一节第一节 集合集合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2)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3. 集合的基本运算(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的一个子集
4、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3)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及集合的基本运算.1. 元素与集合(1)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征: 确定性 、 互异性 、无序性.(2)集合中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属于 不属于(4)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 、描述法 、Venn图法.数集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复数集符号 N N*或N+ Z Q R C(3)常见集合的符号表示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表示 表示关系 文字语言 符号语言相等集合A的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反过来,集合B的每一个元素也都是集合A的元素子集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B的元素真子集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并且B中至少有
5、一个元素不属于A A B 或 B ABAABBA 且ABBA或注意:(1)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即 (A是非空集合).(2)任何集合都是它本身的子集,即 A A.(3)子集、真子集都有传递性,即若A B,B C,则A C;若A B B C,则A C.(4)n个元素组成的集合的子集有2n个,真子集有2n-1个,非空真子集有2n-2个.集合的并集集合的交集集合的补集符号表示ABAB若全集为U,则集合A的补集为CUA图形表示意义x|xA,或xB x|xA,且xB AxU,x|xACU且3. 集合的基本运算4. 集合的运算性质(1)交集:AB=B A;AA= A ;A =(2)并集:AB= BA
6、 ;AA= A ;A = A;ABA , AB B ; ABAA B.IIIABA,ABB; ABBAB.UUU(3)交集、并集、补集的关系:UUUUUUUU AC A; AC AU C (AB)(C A)(C B); C (AB)(C A)(C B). 1. (教材改编题)用适当符号填空. 0 0,1;a,b b,a;0 ;答案答案: .36x|x 174,2. (教材改编题)用列举法表示y|y=-1,|x|2,xZ= ;(x,y)|y= -1,|x|2,xZ= .2x2x 解析解析: :看集合首先要看元素,第一个集合中的元素为数,第二个集合中的元素是表示点的坐标. 答案答案: :-1,0,
7、3(0,-1),(1,0),(2,3),(-1,0),(-2,3)3. M=x| +2x-a=0,xR,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 a-1 B. a1 C. a-1 D. a12x解析解析: : 由方程 +2x-a=0的判别式=4+4a0,得a-1.答案答案: : C2x4. (2009全国)设集合A=4,5,7,9,B=3,4,7,8,9,全集U=AB,则集合 (AB)中的元素共有( )A. 3个B. 4个C. 5个D. 6个U解析解析: : U=AB=3,4,5,7,8,9,又AB=4,7,9, (AB)=3,5,8.答案答案: : AU1. 集合中元素的三个基本特征的应用(1)确定性
8、:任意给定一个对象,都可以判断它是不是给定集合的元素,也就是说,给定集合必须有明确的条件,依此条件,可以明确地判定某一对象是这个集合的元素或不是这个集合的元素,二者必居其一,不会模棱两可.如:“较大的数”、“著名科学家”等均不能构成集合.5. 设全集U=1,3,5,7,集合M=1,|a-5|,M U, M=5,7,则a的值为( )A. 2或-8 B. -8或-2 C. -2或8 D. 2或8U解析解析: : M=5,7,M=1,3,|a-5|=3,a=8或a=2.答案答案: : DU2. 集合中三种语言的互化是解决集合问题的关键即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象语言的互化.4. 进行集合的运算时,应把
9、参与运算的集合化到最简形式,再进行运算,运算时要借助于Venn图、数轴或函数图象等工具.3. 利用集合间的关系建立不等式求参数范围时,要注意分类讨论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3)无序性.(2)互异性:即一个集合中的任何两个元素都应该是不相同的,特别是含有字母的问题,解题后需进行检验.5. 注意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价转化思想在集合运算中的应用.题型一题型一 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的基本概念【例例1 1】已知集合A=m,m+d,m+2d,B=m,mq,mq2,其中m0,且A=B,求q的值.解解 由A=B可知,解(1)得q=1;解(2)得q=1,或 又因为当q=1时,m=mq=mq2,不满足
10、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应舍去,所以分析分析 由A=B可知A,B两个集合中的元素相同,观察A,B两个集合中有一共同元素,则其他两个元素应对应相等,由于情况不确定,需要分类讨论.学后反思学后反思 本题考查集合元素的基本特征确定性、互异性,切入点是分类讨论思想,由于集合中元素用字母表示,检验必不可少.22mdmq,mdmq ,1 .2 .m2dmqm2dmq.()( )21-q21-q1. 设A=-4,2a-1, a2 ,B=9,a-5,1-a,已知AB=9,求实数a的值.解析: AB=9,9A.(1)若2a-1=9,则a=5,此时A=-4,9,25,B=9,0,-4,AB=9,-4,与已知矛盾,舍去
11、.(2)若a2=9,则a=3.当a=3时,A=-4,5,9,B=-2,-2,9,B中有两个元素均为-2,与集合元素的互异性相矛盾,应舍去;当a=-3时,A=-4,-7,9,B=9,-8,4,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3.举一反三举一反三题型二题型二 集合之间的关系集合之间的关系【例例2 2】已知集合A=x| -3x+20,B=x|x|a,全集I=R,当a为何值时,AB成立?解解 A=x|1x2,对于集合B:(1)当a0时,由B=x|x|a知B=R,此时A B;(2)当a0时,由|x|a得x-a或xa,由数轴可知0a1.综合(1)、(2)可知a1时A B.分析分析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对集合B进行分
12、类化简,再根据A与B间的关系结合数轴进行求解.2x学后反思学后反思 解决两集合之间的关系时,应注意分析构成集合的元素之间的联系.因此,解题关键是将集合化简,对于含字母参数的函数、方程、不等式的问题的处理,一是要注意融合其他知识;二是要充分借助Venn图或者数轴的直观性来发现集合之间的关系.2. 设集合A=x|x-a|2,集合B=x|4x+1|9,且 求a的取值范围.解析: A=x|a-2xa+2,B=x|x2或x ,AB=A,如图所示.a+2 或a-22,a 或a4.BABA25-29-25-举一反三举一反三题型三题型三 集合的运算集合的运算【例例3 3】已知全集I=R,A=x|x24, ,求
13、(CRA)(CRB).1x2x1x3x|xB分析分析 解决本题的关键:(1)集合B的化简;(2) (CRA)(CRB)=CR(AB)(等价转化).解解 A=x|x2或x-2,AB=x|x-2或x-1. (CRA)(CRB)=CR(AB)=x|-2 x -13x-1|x01x3x|xB学后反思学后反思 本题是集合的运算与解不等式的综合求解问题.解答这类问题时要注意弄清楚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然后对集合进行化简,并注意将集合之间的关系转化为直接关系或等价关系进行求解,同时一定要善于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帮助分析和运算.3. 设集合A=x|x-2|2,xR,B=y|y=-x2,-1x2,则CR(AB)
14、等于( )A. R B. x|xR,x0C. 0 D. 解析:解析: 由已知,A=0,4,B=-4,0,AB=0,CR(AB)=x|xR,x0.答案:答案: B举一反三举一反三题型四题型四 利用利用VennVenn图解决集合问题图解决集合问题【例例4 4】设全集U是实数集R,M=x| 4,N=x|1x3,则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A. x|-2x1B. x|-2x2C. x|1x2D. x|x22x分析分析 首先用集合符号表示出阴影部分,然后对相应集合化简.解解 依题意,该图形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应该是N( M),而M=x| 4=x|x2或x-2,于是 M=x|-2x2,因此N( M)
15、=x|1x2.R2xRR学后反思学后反思 新课标特别指出“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将对Venn图的要求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因此我们必须注意Venn图在表达集合关系和运算中的重要作用.应结合交集、并集、补集等的定义进行理解.举一反三举一反三4. (2009江西)已知全集U=AB中有m个元素,( A)( B)中有n个元素.若AB非空,则AB的元素个数为( )A. mnB. m+nC. n-mD. m-nUU解析解析: : 如图,( A)( B)= (AB).而阴影部分就表示集合 (AB),阴影部分有n个元素,而U=AB中有m个元素,AB中有m-n个元素.答案答案: : DUUUU
16、题型五题型五 新型集合的概念与运算新型集合的概念与运算【例例5 5】(12分)对于集合M,N,定义M-N=x|xM且xN,MN=(M-N)(N-M),设A=y|y=x2-3x,xR,B=y|y=-2x,xR,求AB.分析分析 充分理解“M-N”与“MN”两种运算法则,然后把A,B两个集合化到最简,再代入进行计算.解解 由y=x2-3x(xR),即 得3.,.49-49-23-xy24.49-y|yAy=-2x(xR),2x0,-2x0,y0,B=y|y0,.621.), 0)49- ,- (A)-(BB)-(ABA0.1.49-y|yA-B0,y|yB-A学后反思学后反思 本题属于创新型的概念
17、理解题,其中,准确理解M-N与MN的意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对集合中与运算相关的问题,一定要过好阅读理解关,准确地分析问题,才能正确地解决问题.举一反三举一反三5. (2008江西)定义集合运算:A*B=z|z=xy,xA,yB.设A=1,2,B=0,2,则集合AB的所有元素之和为( )A. 0B. 2C. 3D. 6解析解析: : 依题意,A*B=0,2,4,它的所有元素之和为6.答案答案: : D【例例】已知集合A=x|x2-3x-100,B=x|m+1x2m-1,若AB=A,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错解错解 由x2-3x-100得-2x5.欲使B A,只需 ,解得-3m3.m的取值范围是-
18、3m3.错解分析错解分析 因为AB=A,即BA,又A=x|x2-3x-100=x|-2x5,考虑到“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这一性质,因此需对B= 与B两种情况分别讨论,进而确定m的取值范围.51-2m1m2-正解正解 AB=A,BA.又A=x|x2-3x-100=x|-2x5,(1)若B=,则m+12m-1,即m2,此时,总有AB=A,故m2.(2)若B,则m+12m-1,即m2,由B A得 ,解得-3m3,2m3.综合(1)、(2)可知,m的取值范围是(-,3.51-2m1m2-1. (2009辽宁)已知集合M=x|-3x5,N=x|-5x5,则MN=( )A. x|-5x5B. x|-3x
19、5C. x|-5x5D. x|-3x5解析解析: : 由图可知MN=x|-3x5.答案答案: : B2. (2008山东)满足Ma1,a2,a3,a4,且Ma1,a2,a3=a1,a2的集合M的个数是()A. 1B. 2C. 3D. 4解析解析: : 由已知得M=a1,a2或M=a1,a2,a4.答案答案: : B3. (2009广东)已知全集U=R,集合M=x|-2x-12和N=x|x=2k-1,k=1,2,的关系的韦恩(Venn)图如图所示,则阴影部分所示的集合的元素共有( )A. 3个B. 2个C. 1个D. 无穷多解析解析: : M=x|-1x3,集合N是正奇数集,MN=1,3.答案答
20、案: : B4. 已知集合A=x|y= ,B=y|y= ,x0,R是实数集,则( B)A=()A. 0,1 B. 0,1) C. (-,0 D. 以上都不对22xx2xR解析解析: : 集合A=x|y= 表示的是函数的定义域,可得A=0,2; 而集合B=y|y= ,x0表示的是函数的值域,显然函数y= ,x0的值域为(1,+),所以( B)A=(-,10,2=0,1.答案答案: : AR22xx2x2x5. 集合P=(x,y)|y=k,xR,Q=(x,y)|y= +1,xR,a0且a1,已知PQ=,那么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A. (-,1)B. (-,1C. (1,+)D. (-,+)xa解析
21、解析: : P,Q两个集合都表示点集,画出函数y=k与y= +1的图象,由PQ=知,两函数图象无交点,观察图象可得k1.答案答案: : Bxa6. 设A,B为两个非空集合,定义:A+B=a+b|aA,bB,若A=0,2,5,B=1,2,6,则A+B的子集的个数是( )A. B. C. D. 92827262解析解析: : 由题意A+B=1,2,3,4,6,7,8,11,有8个元素,故A+B的子集的个数是 .答案答案: : B827. 已知M=x|x= +2a+4,aR,N=y|y= -4b+7,bR,则M,N之间的关系为 .2a2b解析解析: : +2a+4=(a+1)2+33,M=x|x3.
22、又 -4b+7=(b-2)2+33,N=y|y3.M=N.答案答案: : M=N2a2b8. 已知A=x| -2x-30,B=x|x|a,若 B A,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2x 解析解析: : B,B为非空集合,即a0,由 -2x-30得-1x3,A=(-1,3).由|x|a得-axa.B=(-a,a).B A, -a-1, a3, 即a1.故综上得-10; 0;如果x2,那么x就是有理数;如果x0,那么 就有意义.一定是命题的说法是( ) A. B. C. D. 21x解析解析: : 满足命题定义,只有不能判断真假.答案答案: : C2. (教材改编题)给出如下的命题: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
23、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1;如果x+y是整数,那么x,y都是整数; 3.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 3 B. 2 C. 1 D. 0001010解析解析: : 正确的只有.答案答案: : C3. (2010汕头模拟)与命题“若aM,则bM”等价的命题是( )A. 若aM,则bMB. 若bM,则aMC. 若aM,则bMD. 若bM,则aM解析解析: : 原命题与其逆否命题是等价的.答案答案: : D4. (2009浙江)已知a,b是实数,则“a0且b0”是“a+b0且ab0”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解析: : a0,b0
24、时显然有a+b0且ab0,充分性成立;反之,若a+b0且ab0,则a,b同号且同为正,即a0,b0,必要性成立.答案答案: : C5. 下列各种说法中,p是q的充要条件的是( )(1)p:m-2或m6;q:y= +mx+m+3有两个不同的零点;(2)p: =1;q:y=f(x)是偶函数;(3)p:cos =cos ;q:tan =tan ;(4)p:AB=A;q: .A. (1)(2) B. (2)(3)C. (3)(4) D. (1)(4)2x fxfxUUBA解析解析: : (2)中由 =1可得f(-x)=f(x),但y=f(x)的定义域不一定关于原点对称;(3)中cos =cos 是ta
25、n =tan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答案: : D fxfx1. 在判断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时,首先要注意分清命题的条件与结论,再比较每个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要注意四种命题关系的相对性,一旦一个命题被定为原命题,也就相应地有了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2. 四种命题真假关系原命题与它的逆否命题同真同假;原命题的逆命题与否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同真同假.当一个命题不能直接判断真假时,可通过判断其逆否命题的真假而得到原命题的真假.3. 判断命题的充要关系有三种方法(1)定义法:直接判断若p则q、若q则p的真假.(2)等价法:即利用AB与 B A;BA与 A B;AB与 BA
26、的等价关系,对于条件或结论是否定式的命题,一般运用等价法.(3)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判断:若AB,则A是B的充分条件或B是A的必要条件;若A=B,则A是B的充要条件.4. 以下四种说法所表达的意义相同(1)命题“若p则q”为真;(2)p q;(3)p是q的充分条件;(4)q是p的必要条件. 题型一题型一 四种命题的关系及命题真假的判定四种命题的关系及命题真假的判定【例例1 1】以下列命题为原命题,分别写出它们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1)内接于圆的四边形的对角互补;(2)已知a、b、c、d是实数,若ab,cd,则acbd.分析分析 首先应当把原命题改写成“若p,则q”形式
27、,再设法构造其余的三种形式命题. 解解(1)原命题:“若四边形内接于圆,则它的对角互补”;逆命题:“若四边形对角互补,则它必内接于某圆”;否命题:“若四边形不内接于圆,则它的对角不互补”;逆否命题:“若四边形的对角不互补,则它不内接于圆”. 四种命题都正确.(2)原命题:“已知a、b、c、d是实数,若ab,cd,则acbd”,其中“已知a、b、c、d是实数”是大前提,“ab,cd”是条件,“acbd”是结论.显然原命题是正确的.逆命题:“已知a、b、c、d是实数,若acbd,则ab,cd”.此命题不正确,如a+c=b+d=2,可有a=c=1,b=0.8,d=1.2,则ab,cd.否命题:“已知
28、a、b、c、d是实数,若ab或cd,则acbd”(注意“ab,cd”的否定是“ab或cd”,只需要至少有一个不等即可);此命题不正确,a=1,c=1,b=1.5,d=0.5,ab或cd,但a+c=b+d.逆否命题:“已知a、b、c、d是实数,若acbd则ab或cd”. 逆否命题还可以写成:“已知a、b、c、d是实数,若acbd,则ab,cd两个等式至少有一个不成立”,由原命题为真得此命题显然正确.学后反思学后反思 要注意对大前提的处理以及等价命题之间的真假关系. 试一试:写出命题“当c0时,若ab,则acbc”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分别判断其真假. 举一反三举一反三1. 写出命题“等式
29、两边都乘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解析:解析: 方法一:选取“两边乘同一个数”为前提原命题:若一个式子为等式,两边也乘以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逆命题:若一个式子两边都乘同一个数所得结果是等式,则这个式子是等式;否命题:若一个式子不是等式,则它的两边都乘以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不是等式;逆否命题:若一个式子两边都乘以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不是等式,则这个式子不是等式.方法二:选取“一个式子为等式”为前提原命题:一个等式,若两边乘以同一个数,则所得结果仍为等式;逆命题:一个等式,若两边分别乘以一个数, 所得结果仍为等式,则两边乘的是同一个数;否命题:一个等式,若两边
30、乘以不同的数,则所得结果不是等式;逆否命题:一个等式,若两边分别乘以一个数,所得结果不是等式,则两边乘的不是同一个数.题型二题型二 两个命题之间充要条件的判定两个命题之间充要条件的判定【例例2 2】用“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填空:(1)“a+b0”是“a0且b1”是“ d.则“ab”是“a-cb-d”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解析: : 由a-cb-d,cd两个同向不等式相加得ab,但cd,aba-cb-d.例如a=2,b=1,c=-1,d=-3时,a-c0, 1-m-2,(等号不同时成立) 1+m10,解得0b
31、,则ab”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真命题共有个.2c2c解析解析: : 由题意可知,原命题正确,逆命题错误,所以否命题错误,而逆否命题正确.答案答案: : 18. 命题“若x,y是奇数,则x+y是偶数”的逆否命题是 ;它是 命题.解析:解析:原命题是真命题,所以其逆否命题也是真命题.答案:答案:若x+y不是偶数,则x,y不都是奇数真9. (2008全国)平面内的一个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的充要条件有多个,如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类似地,写出空间中的一个四棱柱为平行六面体的两个充要条件:充要条件: ;充要条件: .(写出你认为正确的两个充要条件)解析:解析:本题为开放性填空题,下面给出了四个充要条件
32、,任写两个即可,写出其他正确答案也可.答案:答案: 两组相对侧面分别平行一组相对侧面平行且全等对角线交于一点底面是平行四边形10. (x-1)(x+2)0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解析:解析:这是一道开放题,答案不唯一,只要满足x-2或x1均可,但不可以是-2x1.答案:答案:x-2(或x1)11. 写出命题“若m0,则方程 +x-m=0有实数根”的逆否命题,判断其真假,并加以证明.解析:解析:原命题的逆否命题是:“若方程 +x-m=0没有实数根,则m0”.它是真命题.x2x2证明:证明:方程 +x-m=0没有实数根,=1+4m0,m ,m0成立.(也可以证明原命题正确)x24112. 已知p
33、: ,q: 0.求p是q的什么条件.13224x213332xx解析:解析: p:A= ;q:B= ,由图知A B,故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1371322422xxxx2133306322xxx xxx 或第三节第三节 简单的逻辑结构、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简单的逻辑结构、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1. 了解逻辑联结词 “或”、“且”、“非”的含义.2. 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3. 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1. 命题pq,pq, 的真假判断ppqpqpq 真真真真假真假真假假假真真假真假假假假真p2. 全称量词(1)短语“所有的”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全称量词,并用符号“ ”表示.(2)
34、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做全称命题.(3)全称命题“对M中任意一个x,有p(x)成立”可用符号简记为: xM,p(x).3. 存在量词(1)短语“有一个”“有些”至少有一个”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存在量词,并用符号“”表示.(2)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做存在性命题.(3)存在性命题“存在M中的元素 ,使 成立”可用符号简记为: .)(,00 xxpM成立使)(,00 xxp)(,xpMx4. 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命题命题的否定命题的否定命题)(,xpMx)(,00 xxpM)(,00 xxpMx0)(0 xp1. 设集合M=x|x2,P=x|x3,那么“xM或xP”是“xMP”的()A. 必要不充
35、分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解析: : “xM或xP”不能推出“xMP”,反之可以.答案答案: : A2. (教材改编题)已知命题p且q为假命题,则可以肯定( )A. p为真命题B. q为假命题C. p,q中至少有一个是假命题D. p,q都是假命题解析解析: : 利用真值表判断.答案答案: : C3.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 对所有正实数t,有 tB. 不存在实数x,使x4,且 +5x-24=0C. 存在实数x,使|x+1|1且x20D. 不存在实数x,使 +x+1=0t2x3x解析解析: : A不正确,如t= ,有 t;B不正确,如x=34,
36、而x2+5x-24=0;D不正确.令f(x)= +x+1,则f(-1)=-10,又因为函数f(x)的定义域为R,所以f(x)= +x+1在(-1,0)上必存在零点,即存在实数x使 +x+1=0.答案答案: : C14t2x3x3x3x4. (2009天津)命题“存在x0R, 0”的否定是( )A. 不存在x0R, 0B. 存在x0R, 0C. 对任意的xR, 0D. 对任意的xR, 002x02x02x2x2x解析解析: : 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答案答案: : D5. 命题p:0不是自然数;命题q: 是无理数,则在命题“pq”,“pq”,“ p”,“ q”中,真命题是 ;假命题是 .2解
37、析解析: : p假,q真. “pq”为真;“pq”为假;“ p”为真;“ q”为假.答案答案: : “pq”, “ p” “pq”, “ q”p1. 命题:“pq”,“pq”,“ ”的真假判断方法(1)“pq”形式复合命题判断真假的方法是:“一假必假”.(2)“pq”形式复合命题判断真假的方法是:“一真必真”.(3)“ ”形式复合命题判断真假的方法是:“真假相对”.p2. 判断复合命题真假的步骤(1)首先确定复合命题的结构形式;(2)判断其中简单命题的真假;(3)根据其真值表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3. 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常见的有:“对所有x成立”的否定是“存在某x不
38、成立”;“对任意x不成立”的否定是“存在某x成立”;“至少有一个”的否定是“没有一个”;“至多有一个”的否定是“至少有两个”;“至少有n个”的否定是“至多有n-1个”;“至多有n个”的否定是“至少有n+1个”.4. 复合命题的否定(1)“ p”的否定是“p”.(2)“p或q”的否定是“ p且 q”.(3)“p且q”的否定是“ p或 q”. 题型一题型一 判断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的真假判断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的真假【例例1 1】分别指出下列复合命题的形式及构成它的简单命题,并判断其真假.(1)5或7是30的约数;(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3)8x52无自然数解.分析分析 由含有逻辑联结词
39、“或”、“且”、“非”的命题的形式及其真值表直接判断.解解 (1)是“p或q”的形式.其中p:5是30的约数(真);q: 7是30的约数(假).为真命题. (2) 是“p且q”的形式. 其中p: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真);q: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真).为真命题. (3)是“非p”的形式.其中p:8x52有自然数解.如x0,则p为真命题. 故“非p”为假命题.学后反思学后反思 判断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的真假的一般步骤:(1)把复合命题写成两个简单命题,并确定复合命题的构成形式;(2)判断简单命题的真假;(3)根据真值表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解析解析: (1)p或q,p:8是30的约数(假),q
40、:6是30的约数(真).为真命题. (2)p且q,p: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假),q: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真). 为假命题. (3)非p, p: 2x30有实根(假).为真命题. x2 举一反三举一反三1. 分别指出下列各命题的形式及构成它的简单命题,并指出复合命题的真假. (1)8或6是30的约数;(2)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3)方程 -2x30没有实数根. x2题型二题型二 全称命题、存在性命题及其真假判断全称命题、存在性命题及其真假判断【例例2 2】判断下列语句是不是命题,如果是,说明其是全称命题还是存在性命题,以及真假情况,并用符号“ ”或“ ”来表示.(1)有一个向量a,a的
41、方向不能确定;(2)存在一个函数f(x),使f(x)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3)对任意实数a,b,c,方程 都有解;(4)在平面外的所有直线中,有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吗?分析分析 根据语句中所含联结词判断其是何命题.02cbxax解解 (1)(2)都是真命题,(3)是假命题,(4)不是命题.其中(1)(2)是存在性命题,(3)是全称命题.上述命题用符号“ ”或“ ”表示为:(1)a向量,使a的方向不能确定;(2)f(x)函数,使f(x)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3)a,b,cR,方程 都有解.02cbxax学后反思学后反思 含有“所有的”、“任意一个”、“任意的”、“一切的”、“每一个”、“任
42、给”等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做全称命题.含有“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有些”、“有一个”、“对某个”、“有的”、“存在着”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做存在性命题. 要判定全称命题“ xM, p(x) ”是真命题,需要对集合M中每个元素x, 证明p(x)成立;如果在集合M中找到一个元素 ,使得 不成立,那么这个全称命题就是假命题.要判定特称命题 “ xM, p(x)”是真命题,只需在集合M中找到一个元素 ,使 成立即可;如果在集合M中,使p(x)成立的元素x不存在,则存在性命题是假命题.x0)(0 xpx0)(0 xp 举一反三举一反三2. 用符号“ ”与“ ”表示含有量词的命题,并判断真假.(1)
43、实数的平方大于等于0;(2)存在一对实数,使2x3y30成立.解析:解析:(1)xR, 0,真命题;(2)xR,yR,2x3y30,真命题.x2 题型三题型三 全称命题、存在性命题的否定全称命题、存在性命题的否定【例例3 3】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并判断真假.(1)p:对任意的正数x, x-1;(2)q:三角形有且仅有一个外接圆;(3)r:存在一个三角形,它的内角和大于180;(4)s:有些质数是奇数. x分析分析 以上这几个命题中(1)(2)是全称命题,(3)(4)是存在性命题,在否定时既要对结论否定,又要对量词否定.学后反思学后反思 含有全称量词(或存在量词)的命题的否定与命题的否定有着一定的
44、区别,含有全称量词(或存在量词)的命题的否定是将其全称量词改为存在量词(或存在量词改为全称量词),并把结论否定;而命题的否定,则直接否定结论即可.从命题形式上看,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的否定是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的否定是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解解(1) :存在正数x,xx-1,真命题.(2) :存在一个三角形有两个以上的外接圆或没有外接圆,假命题.(3) :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小于或等于180,真命题. (4) :所有的质数都不是奇数,假命题.qsrp 举一反三举一反三3. 下列命题的否定表述正确的有 . p :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不是全等三角形.p :
45、有些质数是奇数; :所有的质数都不是奇数.pp.122,:;122,:2222xxxRxpxxxRxp. 1sin,:; 1sin,:xRxpxRxp 应为:有些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不是全等三角形; 应为:.122,22xxxRx解析:解析:pp答案:答案:题型四题型四 对复合命题真假判断的综合应用对复合命题真假判断的综合应用【例例4 4】(12分)已知命题p:方程 +ax-2=0在-1,1上有解;命题q:只有一个实数 x满足不等式 +2ax+2a0,若命题“p或q”是假命题,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2a x2x分析分析 首先对所给命题进行化简,然后再通过对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的真假判断的知识给予讨
46、论解决. 解解 由 +ax-2=0,得(ax+2)(ax-1)=0,2显然a0,x=- 或x= .4x-1,1,故 1或 1,|a|1.6“只有一个实数x满足 +2ax+2a0”,即抛物线y= +2ax+2a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4 -8a=0,a=0或2.8命题“p或q”为真命题时,|a|1或a=0.10命题“p或q”为假命题,a的取值范围为-1a0或0a1.1222a x1a2a2a1a2x2x2a学后反思 解决这类问题时,关键在于对所给命题的等价转化.它所涉及的命题往往是方程根的问题或不等式解的问题,所以首先要熟知它们的等价转化,化到最简后,再应用真值表以及数轴或函数图象进行分析.(3)
47、当q和p都是真命题时,得-3m-2.综上,m的取值范围是m-1.解析解析:“p或q”为真命题,则p为真命题,或q为真命题,或p和q都是真命题.(1)当p为真命题时,则 得m-2; 0100421212xxxxmm(2)当q为真命题时,则 ,得-3m-1;016)2(162m 举一反三举一反三 4. 命题p:方程 +mx+1=0有两个不等的正实数根,命题q:方程 4 +4(m+2)x+1=0无实数根.若“p或q”为真命题,求m的取值范围.x2x2【例例】若p: -2x-30;q: 0,则 p是 q的什么条件.2x216xx错解错解 p: -2x-30-1x3. q: 0-2x0 x3, p:-1
48、x3. q: 0 x3, q:-2x3. p q,但 q/ p, p是 q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2x216xx1. 若命题pq为假,且 为假,则( )A. p或q为假 B. q假C. q真 D. p假p答案:答案:B解析:解析: 为假,则p为真,而pq为假,得q为假.p2. 若条件p:xAB,则 是( )A. xA且xB B. xA或xBC. xA且xB D. xAB 答案:答案:B答案:答案:Dp解析:解析: :xAB,x至少不属于A,B中的一个.p3. (2008广东)已知命题p:所有有理数都是实数,命题q:正数的对数都是负数,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 . B. C . D.qp)
49、(qp )()(qp)()(qp解析:解析:p为真, 为假, 为真, 为真 pq)()(qp答案:答案:C5. 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A. a,bR, ,有 是等差数列B. a,bR, ,使 是等差数列C. a,bR, ,有 是等差数列D. a,b,cR, ,使 是等差数列an anananbananbanan2cbansn2cbansn2解析:解析:当c0时,若 ,则 一定不是等差数列.ancbansn24. 如果命题“非p或非q”是假命题,给出下列四个结论:命题“p且q”是真命题;命题“p且q”是假命题;命题“p或q”是真命题;命题“p或q”是假命题.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 B. C
50、. D. 解析解析: : “非p或非q”是假命题“非p”与“非q”均为假命题,即p和q均为真命题.故“p或q”和“p且q”都是真命题.答案答案: : A答案:答案:必要 充分8. “末位数字是0或5的整数能被5整除”的否定形式是 ;否命题是 .答案:答案:至少存在一个末位数是0或5的整数,它不能被5整除所有末位数不是0且不是5的整数,不能都被5整除7. 用“充分、必要、充要”填空:(1)pq为真命题是pq为真命题的 条件;(2) 为假命题是pq为真命题的 条件. p6. (2010潍坊模拟)已知命题p:xR,使tan x=1,命题q: -3x+20的解集是x|1x2,下列结论:命题“pq”是真命题;命题“p q”是假命题; 命题“ pq”是真命题;命题“ p q”是假命题.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 解析解析: : 命题p:xR,使tan x=1正确,命题q: -3x+20的解集是x|1x0,如果p(1)是假命题,p(2)是真命题,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2x解析解析: : 因为p(1)是假命题,所以1+2-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小学校长考试考试管理试题及答案
- 肠造口的护理 4
- 电线外露安全培训总结课件
- 电站安全培训学习记录课件
- 工业厂房购买中介合同5篇
- 2025有关钳工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年个人汽车抵押借款合同书
- 2025深圳经济特区格式合同条例
- 2025残障家庭护理服务合同
- 2025合同违约诉讼状
- 2025年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考试题库+答案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2026校园招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网络信息安全培训案例分享课件
- 社区获得肺炎护理
- 高压氧舱培训课件
- 安徽省九师联盟2026届高三9月开学联考英语(含答案)
- 锁骨骨折诊疗指南
- 矩阵论简明教程全课件
- 学校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成员及工作职责、实施方案范文
- 2025年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绿化工技师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