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冀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难点知识习题_第1页
2022年冀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难点知识习题_第2页
2022年冀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难点知识习题_第3页
2022年冀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难点知识习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冀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难点知识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与理解。秋思_,_。_,_。1在横线上默写古诗。2联系古诗,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意万重:_ 开封:_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答:_4作者张籍是在什么情景下想起“作家书”的? 全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_2. 结合注释,读古诗,做练习。 塞下曲唐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注释)塞下曲:古代歌曲名。这类作品多是描写边境风光和战争生活的。惊风:突然被风吹动。引弓:拉弓,开弓,这里包含下一步的射箭。平明:天刚亮的时候。白羽:这里指箭。没:陷入,这里是

2、钻进的意思。石棱:石头的边角。1根据古诗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1)诗中的“惊”字说明将军听到风吹草动的声音非常害怕。(_)(2)“引弓”描写的是将军的动作。(_)(3)这首诗塑造了一个勇敢机智、武艺高强、具有神力的边塞将军的威武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将领的赞颂之情。(_)2朗读“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正确的节奏是()A.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B.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3. 课外阅读。琴诗苏轼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1解释词语。若:_ 何:_2这首诗里的问题是什么?请你给出一个答案。_ _ 

3、;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_ _4.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    , “夜行黄沙道中”是   。意思是   。      (2)填空词中描写的是   (季节)的景象,从“   ”可以看出来

4、。(3)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名?_ 5.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1“三万里河”指的是_,“五千仞岳”指的是_。这里的“三万里”和“五千仞”都是虚指,分别形容很_和很_。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运用了()的修辞方法。A.比喻 B.夸张 C.拟人 D.对比3对前两句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这两句诗意境阔大深沉,对仗十分工整。B.山本来是不动的,由于用了“摩”字,不但使人感到了山的雄伟,而且富有生气。C.诗中极力描写河山的奇伟壮丽,是为了突出祖国的可爱,表明朝廷

5、收复失地的决心。D.这样的大好河山,却陷于敌手,更加使人感到无比愤慨。4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6. 完成下面练习。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_。我劝天公重抖擞,_。1补全古诗2己亥杂诗是清朝的_写的,诗中有两个成语是_、_。3解释下列词语。生气:_恃:_喑:_抖擞:_4其中对“九州生气恃风雷”中“九州”一词理解正确的是( )A. 中国的别称之一B. 地名5诗中反映诗人渴望天公振作精神,打破常规降下有用人才的诗句是:_。6读了这首诗,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强烈的_之情。7.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6、1诗人用_、_两字写出了江水的浩大声势,用_、_两字写出了江流回旋激荡之态。2请借助诗中表示色彩的词语加以想象,用简明的语言描绘出诗中的图景。_8. 能力提升。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1游子是指:_2寸草是指:_3三春晖是指:_4翻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_5赏析本首诗,通过对什么描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9.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1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和“四时田园杂兴”中的“兴”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兴奋 B.振兴

7、60;C.高兴 D.兴盛2解释下列字词。耘田:_   绩麻:_ 解:_供:_    傍:_   阴:_3“村庄儿女各当家”中“儿女”的意思是( )。A.子女 B.指青年男女 C.哥哥和姐姐 D.儿子和女儿4“童孙未解供耕织”中“耕”和上句诗中的“_”相对应,“织”和上句诗中的“_”相对应,通过所填的这两个词语,我们体会到农家人(_)的特点。A勤劳能干   B悠闲自在   C艰苦朴素   D勤俭节约10.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烽火”在诗中指_。2“家书抵万金”中“书”的意思是_。从这句诗中可以体会到_。3诗题中的“望”字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方面是看到了“_”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于_的期盼。4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个月之久的大火。D.“深”字形象地描写了战乱中长安城草木丛生、满目凄凉的景象,流露出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5请展开想象,描述“

9、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指出诗句所蕴含的情感。_11. 课外阅读。谢亭送别唐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1前两句和后两句描写的是否同一时间的事?作者这样处理,表达了怎样的感情?_2诗的二、四句写景,其作用有什么不同?_3第二句的诗眼是哪个字?请作简要赏析。_12. 古诗词阅读。1稚子弄冰写出了幼童寒冬弄冰玩耍的过程:脱晓冰穿_当_碎晓冰。2三首古诗分别通过童孙_,稚子脱晓冰,_的场景,刻画了儿童_的形象,表达了诗人_的思想感情。3三句诗中,我最喜欢的是:_。读着这句诗,我仿佛看到了_,仿佛听到了_。13. 诗歌赏析。春游湖徐府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1“夹岸桃花蘸水开”一句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请简要分析。_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_14. 阅读。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1诗的前两句写所见:_、_、_;第三句写所闻:_(均用诗中词语回答)2“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除了指自然现象之外,还指_,这句诗运用了_手法。3“黄河远上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