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1、脉络丛乳头状瘤:肿瘤生长缓慢,病程 较长,好发于儿童,儿童多见于侧脑室而在成 人多位于第四脑室,肿瘤在侧脑室者多位于 三角区,者多伴有幕上脑积水。肿瘤多局限于脑室内,无明显中线结构移位。肿瘤多呈实质性, 和周围组织间有明显的分界见于脑室系 统及脑桥小脑角等处脉络丛乳头状瘤主要表现为脑积水而产生 的颅高压症状。这主要由于肿瘤过多地分泌脑脊液, 阻塞脑脊液循环,或是由于肿瘤 出血引起蛛高密度影,增曾强扫描呈均匀强化,边缘清楚而不规则,可 T T 见病理性钙化,有时可见蛛网膜下腔出血。肿 卩瘤多为单侧,极少为双侧,位于侧脑室内者以三角区居多,位于后颅凹肿瘤在 CTCT 平扫时脑室明显增大其内
2、有网膜下腔粘连所致。2 2、间质瘤:原发于胃肠道、大网膜和肠系 膜的间质肿瘤,多肿瘤好发于胃体部,其次 是胃底部和胃窦部。在胃肠道中占2.5%2.5%,多见于中、老年人,很少发生在 4040 岁之前, 606070%70%发生于胃,202030%30%发生于小肠, 比平滑肌源性或神经源肿瘤多见,平滑肌源 性肿瘤不表达 CD-117CD-117 蛋白,是鉴别诊断的 重要依据。 胃肠道间质瘤已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提出肿瘤有包膜,故一般边界清晰。肿瘤起源于 胃粘膜下,多呈膨胀性生长,分腔内型、腔 外型和混合型(同时突向腔内外),以腔外型 多见。最大径小于 5 5 cmcm 的肿瘤,多为良性,一般呈类圆
3、形,平扫密度多数均匀,增强呈中度均匀强化;最大径大于 5 5 cmcm 的肿瘤,多 为恶性,一般呈分叶状,平扫密度多数不均 匀,中心可见囊变坏死区,有的可与胃腔相 通,增强多呈轻度不均匀强化,少数恶性肿 瘤可侵犯邻近脏器及腹腔淋巴结。间质瘤恶性者可通过血行和种植转移, 或直接侵犯到肝脏、腹膜和肺等部位,淋巴 结转移少见。间质瘤应与进展期胃癌和胃淋巴瘤鉴别。进展期胃癌主要表现为胃壁不均匀增厚,管壁僵硬,管腔狭窄,常有梗阻征象,局部侵犯 明显,伴有胃周、肝门区及腹腔淋巴结肿大。胃淋巴瘤胃壁增厚更显著,范围更广,腔外 生长少见,腹腔淋巴结肿大多见。胃间质瘤 与平滑肌源性、神经源性肿瘤在影像上表现 极
4、为相似,难以鉴别,确诊只有靠病理学检 查。3 3、口咽癌:主要包括舌后 1/31/3 的舌根癌、 扁桃体癌、软腭癌及口咽后壁癌,占头颈部 恶性肿瘤的 7%7%左右,其中 90%90%95%95%为鳞 状细胞癌,由于其位置较深、侵袭性强,呈 浸润性生长与周围组织结构分界不清楚,早期即发生淋巴结转移,是一种预后较差的肿 瘤。【CTCT 表现】1.1.CTCT 平扫口咽变形,病灶侧显示僵直,病 灶境界不清,密度不均匀,其内可见低密度 坏死区。2.2.增强后呈不同程度之不均匀强化,病灶侧 口咽部粘膜线显示不完整。3.3. 文献报道本病转移淋巴结的特征性表现为不规则环形强化伴中央低密度区。【本例特点及鉴
5、别】特点:男性患者,7373 岁;病变累及广泛、 境界不清,上起自左侧翼内肌内下缘,下达 舌根后 1/21/2 处,左侧口咽部变形僵直,平 扫病灶为等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和静脉 期呈递增性强化,其内可见低密度坏死区。 鉴别:主要和淋巴瘤鉴别,淋巴瘤位于粘 膜下,常为双侧病变,边界常清楚,少有深部侵犯,增强扫描强化程度不甚明显,口 咽部粘膜线完整 4 4、淋巴瘤: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少见 , ,发生 率约占颅内原发肿瘤的 1%1%左右。近年来文 献报道, ,无论是免疫功能正常还是免疫功能缺陷者均有增加趋势。多见于中老年人,高 峰年龄在55-6555-65 岁,男性多于女性。肿瘤对 放疗、化疗以及激
6、素治疗敏感。淋巴瘤多起自血管周围间隙内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因为脑内靠近脑表面及脑室旁血管周围间隙 较明显, 故肿瘤常发生在近中线深部脑组 织, 其一侧常与脑室室管膜相连,或肿瘤靠近脑表面。【MRMR 表现】1.1.肿瘤好发于侧脑室旁、近中线部位(如基底节区、中脑、胼胝体等)或脑表面,极少 数病例可累及硬膜及颅骨, 幕上比幕下多见。多为单发, 也可多发,病灶多数为类圆形,_少数形态不规则。,肿瘤较大时,边缘可见“尖角征”、“脐凹征正”2.2.平扫 T1WIT1WI 大多数呈等或低信号, ,T2WIT2WI 可 以为等信号或稍高信号,也可为低信号,信 号较均匀,在 DWIDWI 上为高信号, 肿瘤
7、囊变 坏死少见; 增强扫描肿瘤强化明显,且较均 匀。3.3.瘤周轻中度水肿,占位效应较轻,肿瘤无钙化。【本例分析】1.1.肿瘤位于镰旁左枕叶内,形态不甚规则, 周边还可见小结节状病灶,如同卫星灶。2.2.平扫 T1WIT1WI 为低信号,T2WIT2WI 为稍高信号, DWIDWI 上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强化较明显。3.3.瘤周中度水肿,有一定程度的占位效应。4.4.因多发脑膜瘤少见,本例主要和转移瘤鉴 别,转移瘤在 DWIDWI 上主要表现为低信号, 与本例鉴别不难。5.5.细支气管肺泡癌(BACBAC):是少见的原发 性肺癌,属肺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发生率仅占癌的 2.82.8 %7 7 %
8、。平均发病年龄为 5555 6565 岁,男女之比为 0.67:10.67:1。肺泡癌的主要 病理特征是癌细胞沿肺泡壁或细支气管壁 生长,不破坏肺网架结构,分为黏液型和非黏液型。影像学分型为孤立结节型、弥尔漫 更结节型和炎症型(实变型)。本病发展较缓慢,恶性度较低,很少发生远处转移,咳较交多泡沫样痰为肺泡癌比较显著的特点之一。_【CTCT 表现】1.1.早期表现为毛玻璃背景上的结节状影 2.2.叶段性分布的肺实变,分布以肺外围为主,大小不等,病变中央相对密实,边缘浅淡,逐渐过度为毛玻璃密度,邻近肺内可见散在 分布的结节状及小斑片病灶。 实变叶段的体 积增大,叶间裂向外膨出。3.3.病理性的充气
9、支气管征和血管造影征:实变病灶内的充气支气管走形僵直,管壁不规则增厚,突然截断,可呈枯树枝样;土曾强后病灶内的强化血管僵直、狭窄、分支减少。4.4. 部分实变区可见蜂房状气腔,病理基础可 能是细支气管被肿瘤浸润形成活瓣性狭窄,导致管腔及肺泡不规则扩张所致。另外部分病例可见钙化。5.5. 病变演变总的趋势是范围逐渐扩大、形态逐渐多样、密度逐渐增高。【本例特点及鉴别】本例较为典型:咳多量粘痰;两肺 多发结节及部分实变,分布以肺外围为主;3实变的肺内充气支气管狭窄、僵直、截断;4实变区内可见多发散在大小不等蜂房状气腔;病变累及范围大,表现较为多样化。鉴别:大叶性肺炎空气支气管走行柔和,分支自然,无明
10、显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表现。本病与肺结核的影像学鉴别较为困难,应动态随访观察,本病变演变总的趋势是范围 逐渐扩大、形态逐渐多样、密度逐渐增高,而一般无这种趋势。C CT T引导下经皮肺穿活 检是较安全、理想的确诊本病手段。卡氏肺囊虫肺炎,卡氏肺囊虫病主要见于:1早产婴儿和新生儿;2先天免疫缺损或继发性免疫低下的患儿;3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病人;;器官移植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儿;,AIDSAIDS 患儿基本影像:1 1、磨玻璃阴影,双侧对称性分 布,代表肺泡性浸润的早期;2 2、斑片状阴影,双侧不对称分布的亚段和节段性实变,代表肺泡和间质的混合感染;3 3、结节样、线样和网状阴影,弥漫性斑片
11、状浸润,同时 可出现肺气肿和小段肺不张和肺大泡。6 6、下丘脑错构瘤:位于中线下丘脑的类圆形肿块,边缘光滑,T1WIT1WI 上和脑皮质呈等、 稍低信号,T2WIT2WI 上呈等、稍高信号,矢状 位是诊断该病起主要作用的层面,其可清晰 的显示肿块与灰结节、乳头体的关系,以及 是否突入鞍内、视交叉是否受压等情况。增 强后肿块无强化。仅需与某些均质表现的颅 咽管瘤、垂体瘤及鞍上生殖细胞瘤相鉴别,一般注入造影剂后即可鉴别7 7、表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也称为胆脂瘤 或珍珠瘤,是由神经管闭合期间外胚层细胞 移行异常所致, 占原发性颅内肿瘤的1%1%,好发于青壮年,以脑桥小脑角区最为常见,其次为鞍上池、四
12、叠体、颅中窝及脑室系统 亦可以发生于颅骨板障内。 表皮样囊肿囊壁 薄,由一层表皮组织形成。囊内由上皮碎屑、 角蛋白和胆固醇组成。影像表现1.CT1.CT 表现:(1)呈均匀或不均匀的低密度改变,CTCT 值 0 0 15HU15HU,边缘清楚。(2)有两种形态:扁平型: 形彳态不规则,肿瘤沿蛛网下腔蔓延,“见缝就钻”为其特点。团块型世:多乡位于硬膜外,呈球形,为混杂密度。(3) 肿瘤可有钙化,但不常见,多位于囊壁上,亦可在囊内。(4) 脑桥小脑角池、环池、四叠体 池的肿瘤可致脑干受压、变形;(5 5 )增强扫描时病灶不强化,偶见 边缘轻度弧形增强。2.MR2.MR 表现:1圆形或不规则病变,边
13、缘锐利。2T1T1 加权绝大部分为均匀的低信号,少数由于瘤体内含液态胆固醇或出血而 呈高信号影。T2T2 加权呈明显的、均匀一致 的高信号影,高于脑脊液信号。3肿瘤包膜于 T1T1 加权呈中等信号,T2T2 加权呈高信号影。4增强检查无强化效应。鉴别诊断1畸胎瘤:为混杂有脂肪密度的肿 块。2蛛网膜囊肿:密度与脑脊液相似, 且均匀,常呈圆形或卵圆形, 形态较规则,没有见缝就钻的特点。8 8、皮样囊肿:颅内皮样囊肿是胚胎残余组 织形成的先天性肿瘤。 以往有些观点认为皮 样囊肿是起源于外胚层及中胚层 ,因其内毛 发、汗腺、皮脂腺等是起源于中胚层组织 , , 与表皮样囊肿易混淆,两者在组织学上有明显不
14、同,前者含有中胚层和外胚层结构 ,瘤内 可见毛发、汗腺、皮脂腺和毛囊等。镜下病 理可见囊壁由两层构成,外层由纤维组织构 成, ,内层由皮肤构成,与表皮样囊肿不同的是, , 皮样囊肿内含有皮肤附件,如毛发、毛囊、汗 腺、皮脂腺等。皮样囊肿常因以下因素破裂自发性,由于衬有复层鳞状上皮细胞分解 , , 脂类代谢的液性产物和氢的增加, 皮样囊肿 内的成分及体积发生变化 ,可引起破裂; 癫痫持续状态,癫痫发作导致颅内缺血缺氧, , 颅内压增高,囊内分解代谢产物增多,囊内压 增加以致破裂。发病部位及临床表现皮样囊肿好发于中线及中线旁,颅内最常见于后、前颅窝及鞍旁,亦可见于颅缝及脑室内,无明显性别差异,常见
15、于 3030 岁年龄组,头痛、呕吐、癫痫为常见临床表现。囊肿破 裂后可引起化学性脑膜炎、血管痉挛、脑梗 死, ,甚至死亡,少数囊壁可见一窦道通过缺损 的颅骨与颅外皮肤相连, 感染后可引起脑脓 肿。MRIMRI 与 CTCT 表现:皮样囊肿呈囊状,多为类 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界清楚, ,合并感染时边界 模糊。在 T1WIT1WI 上呈欠均匀稍低信号或等高 信号,T2WIT2WI 为稍高信号。由于其内含有毛发等不同成分,信号不甚均匀,以 T2WIT2WI 为著。脂肪抑制像可见咼信号消失,增强扫描病 灶无明显强化,合并感染边缘可有不规则点 条状强化影。CTCT 扫描多为欠均匀低密度影。后颅窝的皮样囊肿常压迫第四脑室,引起梗阻性脑积水, ,幕上脑室扩大,本组有 4 4 例。大 多数皮样囊肿在 T1WIT1WI 上为稍低信号,介于 脑脊液和脑实质信号之间,有时欠均匀, T2WIT2WI 上呈高信号不均匀,CTCT 平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解除设备买卖合同范本
- 烟建集团劳务合同范本
- 监控电脑维保合同范本
- 物业公司施工合同范本
- 阀门管件采购合同范本
- 购买茶道桌子合同范本
- 相机定点维修合同范本
- 绿橙生鲜采购合同范本
- 辽宁汽车维修合同范本
- 网签合同补充合同范本
- 《资产负债表(适用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组织)》
- 机房运维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残疾人士救助金发放合同
- 《发票发票知识培训》课件
- 泵站工岗位责任制模版(2篇)
-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
- 2024年秋季新版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跨学科实践 乐器的调查与制作
- 科普专家团管理制度内容
- 离职员工不损害公司声誉保证书
-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 3.8 第1课时弧长的计算 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